-
空运中转医疗队配属航空兵场站医院保障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空运中转医疗队配属航空兵场站医院3种保障模式,即空运中转医疗队独立开设空运医疗后送中转机构保障模式、空运中转医疗队与场站医院实施整建制融合式保障模式和空运中转医疗队组建模块化小分队支援式保障模式,并分析不同配属模式的利弊,为全军卫勤力量建设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小型核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建设及其在核潜艇核事故救援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小型核应急医学救援力量(SMRN)相对大型核应急医学救援力量具有更好的机动性、灵活性,且具备核应急医学救援前端功能.在核潜艇海上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灵活配属应用SMRN能够帮助辐射损伤伤员争取宝贵救治时间,靠前提供核专科医学救援保障,提升伤员存活率.本研究就SMRN的人员、装备、训练准备等能力建设策略进行论述,并分别对SMRN在核潜艇核事故应急医学救援中远海和近海情景下随行保障和机动救援 2 种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海上核应急医学救援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浅析寸口配属五脏诊脉法的思维方式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寸口脉配属五脏格局的形成是多种思维方式综合应用的结果.左、右手寸、关、尺三部分别对应心肝肾、肺脾肾的五脏配位法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隐喻思维、一对一原则(一个部位配属一脏)、数字“三”的分类模式、双手配位法;左右方位相似性配属的过程除遵循人体脏器的解剖位置外,亦掺杂气的运行配位法.脉之轻重配属五脏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五体配属五脏理论、隐喻思维、一对一原则、单手配位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从祭祀走向中医:两汉时期五脏、五行配属模式转换原因探寻
编辑人员丨2023/8/6
先秦时期,以古代祭礼中动物内脏排列方位对应五方为基础,五脏与五行的配属模式是以脾属木,肺属火,心属土,肝属金,肾属水.汉代以后,五脏与五行的配属模式却发生了巨大转换,变为肝属木,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后者的五脏五行配属模式在中医理论中被定型并被沿用至今.反而是先秦时期的五脏、五行配属模式渐为后人遗忘.两汉时期五脏、五行配属模式的转换,并非出于偶然,而是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其中包含着政治文化的影响、医疗实践的检验和解剖学的式微等历史深层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素问》"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涵义之我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是《内经》阐述藏象理论的重要篇章之一.对于该篇"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一段经文,历代医家的理解分歧较大.本文分析了对该句常见的几种理解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四分阴阳模型在该篇的应用及该篇写作模式,提出"至阴"可以视为作者试图解决四时五脏配属关系的折中说辞,"通于土气"可理解为"通于地之水谷之气";根据脾及诸腑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情况相互影响,提出将脾与诸腑统称"至阴之类"是对其转化水谷功能的概括,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化前沿外科手术队(D-FST)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做法和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前沿外科手术队( Forwand Supgical Team,FST)最初于海湾战争部署于美陆军中,是小型、机动的外科手术力量,可配属于前沿支援卫生连、区域支援卫生连、旅卫生连,为不能后送至二级或三级医疗机构的伤员提供外科手术,在伤后的"黄金1小时"由医师实施出血控制〔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五行模式的逻辑缺陷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理论建构的重要模式,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形成,也给中医学带来了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的特点.然而,五行模式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逻辑缺陷,主要表现为五行归类的比附性、四时与五行配属的难以调和性、五行平权与五脏主次有别的差异性、五行作用的单向性与五脏关系的复杂性矛盾等,不仅难以满足中医临床诊治中的整体性、复杂性和辩证性思维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因此,对于五行模式的应用、研究,要有清醒、正确的态度,要充分认识其局限性,根据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不断加以修订、完善,也可尝试借用现代数学、数理逻辑等方法加以阐释或改造,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帝内经》脏腑配属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帝内经》中对于脏腑配属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学说,根据脏腑配属不同学说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脏腑配属的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五脏配五腑、五脏配六腑、六脏配六腑等为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按照脏与腑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划分.特殊模式是结合四时阴阳按照脏腑功能特性进行配属.通过对脏腑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的详细论述,为脏腑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模块化编组加强旅救护所的学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配属或加强旅救护所进行联合卫勤保障实兵演习,已成为军改以来常规模式.通过组建应急机动手术组,对医疗救护模块中人员和装备重新模块化编组,某医院野战医疗队在与旅救护所联合卫勤保障实兵演习中取得较好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该文结合美军机动卫勤力量模块化编组方式,探讨了野战医疗队新型模块化编组高效快捷靠前配置加强旅救护所模式,认为该模式能够提升遂行多种卫勤保障任务能力,提高我军战时卫勤保障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国外海警及我国海警卫勤保障建设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建设一支强大的海警部队是维护我国海洋蓝色国土主权、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而提高海警战创伤救治水平是保障部队官兵作战能力和提升士气的关键. 2018年7月,新调整组建的武警海警总队职责包括打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海上治安和安全保卫、海上缉私等任务. 海上执法过程中存在致伤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致伤对象呈群体性和致伤因素多样化等特点,短时间产生大批伤员,医疗需求将陡然增加或异常复杂[1]. 营救不及时将使很多伤员错过最佳时间窗. 另外,救援力量若缺乏分级救治和损伤控制理念,在卫生条件简陋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盲目开展确定性治疗,有可能给伤员残存的生理潜能造成"雪上加霜"[2]. 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海军相关经验,结合海警执法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就海警执勤卫勤保障模式、外科支援力量配属及运用、海战创伤相关科研工作和卫生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分析,为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海警战创伤分级救治与医疗后送体系研究提供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