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林模式在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职业防护是医护人员保障自身健康的重要举措.受到医院基础防护建设、防护用具、自我防护意识及职业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全球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格林模式因其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对格林模式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国内外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以及格林模式在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提出职业暴露防护建议,以期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明晰我国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及灾难性卫生支出分布,为制定老年慢性病管理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运用潜在类别模型和GeoDa软件分析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及灾难性卫生支出空间分布.结果:2020年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包括循环代谢类疾病,消化、骨骼类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及精神类疾病以及多系统疾病;慢性病共病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30.12%,空间分布Moran's I=0.854(P<0.05),存在空间自相关;青海、内蒙古、天津等为高-高聚集,辽宁、吉林、浙江等为低-低聚集.结论:老年慢性病共病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呈现疾病特征差异,具有地区和共病模式的不平衡性.建议重视老年慢性病管理,动态调整老年慢性病保障政策,探索实施共病模式医疗保障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共生理论的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作为医疗卫生领域新兴的诊疗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弊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降低患者流动性,避免交叉感染,优化医疗机构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因此,远程会诊与在线问诊的融合发展势必会成为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服务形式。而目前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服务面临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交互标准,利益责任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运行与发展。将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可以将问题统一、简化处理,更好地解决困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作者基于共生理论,从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以及共生环境等共生要素出发,探讨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融合发展。通过对医疗设备、医疗信息平台、信息化水平、人员配置、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医疗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认为将医疗设备同时接入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系统,达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设施资源共生的关键;使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信息设备以及医保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信息平台融合共生的关键;医疗机构各项机制科学合理的运行,是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高效运行的保障;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的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患者信任度、服务定价、医保报销等社会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远程会诊与线上诊疗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流程,为政府、医院等部门完善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等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了增强新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新护士培训效果和效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自2016年7月起建立了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包含基础和专业培训、理论和实践培训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建立了护士规范化培训移动管理系统。本文通过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对289名新护士开展为期两年的规范化培训。2018年7月进行了包含理论考核和站点式综合技能考核的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结果显示,培训基地和受训护士普遍对这一规范化培训模式持积极态度,各阶段培训计划完成率100%。这说明该培训模式效果良好,有利于保障培训方案的落实和提高培训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干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精细化护理)和观察组(59例,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手术时间、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氧化应激反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法<7分以及转NICU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奥马哈系统管理模式下的精细化护理能够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妊娠结局以及产后出血量,对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疗器械领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我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为全面培养医疗器械领域创新人才,推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出了医疗器械领域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技能拔高和创新体系保障“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了“感知-认识-启迪-挑战”4个阶段的课程体系框架,形成了以超声治疗设备为主线的特色课程。该培养模式经过3年实践,表明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及就业升学率稳步提升,该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医科院校医疗器械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医疗力量运用分析及对新域新质卫勤保障的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总结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医疗力量运用的经验特点,探索新域新质精准卫勤保障策略。方法:从力量指挥、行动框架、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医疗保障力量运用的做法和经验,并针对性剖析新域新质卫勤保障重难点问题,提出建立新型卫勤保障力量精准保障模式的方案及意义。结果:神舟应急救援任务是一场"大平台支撑的医疗保障",运用神舟应急救援医疗力量运用经验,加强新域新质卫勤保障建用模式优化、保障行动探索、信息能力建设等,是实现精准卫勤保障的重要基础。结论:通过系统总结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医疗力量运用经验特点,对未来多样化精准保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的建立与管理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玻璃体腔注药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常见慢性眼底病的治疗方式。《"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提出,需聚焦眼底病等重点眼病,完善慢性眼病患者管理模式。因此,探讨如何在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玻璃体腔注药服务流程,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规范化管理水平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具有一定的意义。遵循《我国视网膜病玻璃体腔注药术质量控制标准》,针对建立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及其组织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等环节,我国眼底病及相关领域专家通过认真、全面、充分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为建立适合我国眼科国情的玻璃体腔注药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眼底病诊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服务真实工作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互联网模式下"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政府及管理部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9年8月—11月,采用立意抽样,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选取宁波市某三甲医院及其托管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过上门护理服务的2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网约护士"护理服务工作体验的2个主题,其中积极因素包括职业价值感明显提升,政策支持保障,患者需求剧增,保险保障,急救安全保障;消极因素包括投入与收获不平衡,服务费用未纳入医保,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团队支持缺乏,"网约"护理服务宣传不足,多学科护理知识薄弱,"网约"护理病历标准化不规范。结论:"网约"护士在服务体验中有职业价值感提高等正向性体验,同时也存在收支不平衡,团队支持不足等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医院-社区-企业间的协作,多角度多方位逐步完善"网约"护理服务规范,为网约护士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远航编队医疗保障人员适应性训练模式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长远航背景下医疗保障组人员适应性训练是提升现代海军舰船医护人员救治能力和连续作战能力的有效手段。笔者通过对医疗保障组成员特点和适应性训练进行分析,阐述了理论结合实践,突出模拟实战化背景,个人和团队适应性训练相结合的理念,为提升舰船医疗保障组战伤救治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