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直肠前固定术治疗合并重度盆底结构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前固定术(LVR)治疗合并重度盆底结构异常出口梗阻型便秘(OD)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1例合并重度盆底结构异常O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25例;年龄为59(32~81)岁。患者行经腹入路LVR。观察指标:(1)克利夫兰便秘评分(CCCS)。(2)OD典型症状严重程度。(3)便秘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评分。采用电话及门诊方式进行随访,由专职人员进行,通过门诊面谈或手机填写问卷星小程序进行便秘症状及生命质量评估。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手术前后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 结果:(1)CCCS:31例患者为首次行LVR,随访时间为61.8(11.0~87.0)个月。22例患者便秘症状得到改善。31例患者CCCS从术前的15.8(8.0~26.0)分降低至随访截止时间的10.7(2.0~20.0)分,患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98, P<0.05)。(2)OD典型症状严重程度:31例患者术前OD典型症状严重程度(排便频率、排便费力感、排便不尽感、腹胀或腹痛、每次排便时间、每日排便失败次数、人工辅助通便)评分分别为2.9(1.0~4.0)分、3.0(1.0~4.0)分、1.9(0~3.0)分、0.5(0~3.0)分、2.6(2.0~4.0)分、2.0(0~4.0)分、0.9(0~2.0)分;术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7(0~4.0)分、1.6(0~4.0)分、1.2(0~4.0)分、0.3(0~3.0)分、1.7(0~3.0)分、1.4(0~3.0)分、0.7(0~2.0)分;患者前6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38,-3.80,-2.54,-2.31,-3.64,-2.75, P<0.05);人工辅助通便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1, P>0.05)。(3)便秘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评分:31例患者术前躯体不适、满意度、焦虑和关切、心理不适评分分别为2.3(1.0~4.0)分、3.2(1.0~4.8)分、2.2(0.6~4.0)分、1.8(0.4~3.9)分,术后上述指标分别为1.6(0~4.0)分、2.3(0~4.0)分、1.7(0~4.0)分、1.3(0~4.0)分;患者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3.49,-2.17,-2.50,-3.05, P<0.05)。 结论:合并重度盆底结构异常的OD患者行LVR后远期疗效较好;LVR后排便频率、排便费力感、排便不尽感、腹胀或腹痛、每次排便时间、每日排便失败次数明显改善;便秘特异性生命质量得到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折叠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折叠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直肠前突所致ODS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组(直肠黏膜环切治疗)35例和联合组(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折叠治疗)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手术相关指标、直肠前突深度、症状严重度评分(Longo OD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单纯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单纯组(P<0.05),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与单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直肠前突深度均减小(P<0.05),联合组直肠前突深度均小于单纯组(P<0.05);两组Longo ODS评分均降低(P<0.05),联合组评分均低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纯组(P<0.05)。结论:直肠黏膜环切联合阴道后壁折叠治疗ODS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直肠前突形态,调节其排便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9例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术联合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排便、腹泻、营养、心理、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肠胃生活质量(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Wexner便秘严重度评分、Longo′s 出口梗阻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平均排便频次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外,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 I)、清蛋白、前清蛋白均低于术前基线值,但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体质量、BM I、清蛋白、前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更接近术前基线值(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8%)低于对照组(37.88%),观察组便秘复发率(1.59%)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可改善结肠部位慢传输和出口梗阻,减轻术后焦虑,提高术后营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治疗重度直肠前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直肠下端黏膜切除术(stapled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治疗重度直肠前突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80例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且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行STARR治疗,对照组行经阴道纵切横缝术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症状及症状量化评分的差异;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收集术后1、3、6、12个月的Wexner便秘评分;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血、疼痛、感染、肛门坠胀、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100%(40/40)与对照组90.00%(36/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0,P=0.027).两组治疗后7 d临床症状积分[治疗组(3.58±1.61)分、对照组(4.12±1.52)分]及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4.23±2.13)分、对照组(5.33±1.12)分]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13.23±3.08)分、对照组(14.45±3.01)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临床症状量化评分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手术时间(15.65±1.61)min、术中出血量(10.77±5.23)ml、伤口愈合时间(9.28±1.41)d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25.89±3.71)min、术中出血量(43.31±8.11)ml、伤口愈合时间(14.87±1.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632、14.266、15.518,P均<0.01).两组术后1、3、6、12个月Wexner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术后1、3、6、12个月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相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疼痛、肛门坠胀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ARR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确切,远期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盆腔多重造影在成人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盆腔多重造影在成人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之间135例[女性126例,男性9例,年龄为(58.2±11.5)岁]经罗马Ⅲ标准初诊为OOC且行盆腔多重造影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77例病人同时行盆腔造影、膀胱造影、阴道造影、排粪造影检查,39例病人行盆腔造影、阴道造影、排粪造影,19例病人行盆腔造影与排粪造影.结果 135例OOC病人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盆底功能异常,其中盆底腹膜疝98例(直肠型80例,间隔型18例),膀胱脱垂59例,阴道脱垂46例,直肠前突伴黏膜脱垂101例(轻度29例,中度61例,重度11例),伴内套叠49例,直肠外脱垂8例,乙状结肠下垂62例,会阴下降106例,骶直分离6例和盆底痉挛综合征13例.结论 盆腔多重造影较全面地反映盆底器官的动态变化,是全面、形象、客观、可靠的诊断OOC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活血祛瘀清热燥湿熏洗方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直肠前突作为常见的后盆底松弛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出口梗阻型便秘,部分患者缺乏显著性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于中老年及产后女性[1]. 研究发现,因直肠前突患者伴有排便困难情况,日常排便需过度用力,危害患者的盆腔肌肉功能, 能诱发盆腔脏器下垂及直肠黏膜脱垂,增加混合痔、脱肛及肛裂发生风险,加重病情,影响临床疗效及预后[2,3]. 目前,临床医学针对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其中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作为临床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并混合痔的新型技术,能缓解患者排便困难及肛门下坠感、便后不尽等相关症状,但由于治疗费用较为高昂,患者接受度较低,难以于基础医院普遍推广[4]. 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较为悠久,其认为给予肛门疾病患者中药坐浴疗法治疗能经熏蒸、坐浴的温热作用获得生肌敛疮、清热燥湿及活血化瘀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对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活血祛瘀清热燥湿熏洗方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混合痔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临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RC)及其合并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女性患者分别行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检查,对RC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RC情况及程度,统计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三维肛肠超声检查阳性35例、阴性7例;X线排粪造影检查阳性32例、阴性1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图像上诊断均为RC患者共28例,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测量RC深度在轻度、中度、重度R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直肠黏膜内套叠、会阴疝和耻骨直肠肌肥厚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肛肠超声在直肠阴道隔断裂诊断率上高于X线排粪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肛肠超声与X线排粪造影对RC诊断结果无明显不同.三维肛肠超声诊断RC迅速、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无明显痛苦,图像可行各方位观察.对RC有重要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缝合 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120例确诊为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n=60)行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对照组(n=60)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分析围手术期数据及手术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0.5±27.2)min vs.(52.4±18.3)min]、术后住院时间[(6.4±1.1)d vs.(2.4±0.7)d]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肛门下坠感及吻合口狭窄的趋势更明显,实验组Wexner评分[(4.5±1.6)vs.(7.2±2.1),P<0.05]低于对照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前突纵行柱状缝合术治疗重度出口梗阻型便秘安全、可靠,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肛门直肠悬吊术结合PPH治疗环状脱垂痔伴出口梗阻型便秘40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结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慢性便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80例Ⅲ、Ⅳ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PPH,观察组采用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PPH,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脱垂痔治疗有效率、术后2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伴有明显便秘症状时改善效果更好(P<0.05);术后3个月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内套叠改善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门直肠下段纵行缝合悬吊术结合PPH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伴直肠黏膜内脱垂痔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较单纯PPH效果好,环状脱垂痔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短期便秘症状改善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TST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远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TST STARR+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DS)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采用TST STARR+治疗的50例ODS患者手术资料和术后随访结果.全组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及随访终点即2018年5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症状严重度评分(Longo ODS评分,分值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和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非常满意为8~10分,满意为5~7分,基本满意为3~4分,不满意为1~2分].结果 全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8.3 min,切除标本壁宽度平均5.3 cm,所有标本组织学检查最深处达肠壁全层.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5 d.有2例(4.0%)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5例(10.0%)出现 急便感或轻度排粪失禁,6例(12.0%)出现肛门坠胀或疼痛.中位随访50(48~61)个月,其中48例(96.0%)完成早期(术后12个月)疗效评价,39例(78.0%)完成远期(术后≥48个月)疗效评价.ODS评分由术前16.3(14.7~17.9)分降至术后6、12和≥48个月的5.0(3.9~6.0)分、5.2(4.0~6.4)分和 6.7 (4.6~8.7)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术后6、12和≥48个月分别为7.4(6.7~8.0)分、7.0(6.3~7.7)分和6.4(5.5~7.3)分.术后ODS症状复发10例(20.0%),其中术后12个月复发3例,随访终点时复发7例.随访终点满意度分级显示:非常满意17例(43.6%),满意9例(23.1%),基本满意5例(12.8%),不满意8例(20.5%),总体有效率为79.5%.结论 TST STARR+治 疗ODS远期疗效满意,但复发率相对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