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线莲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金线莲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小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金线莲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给予5.0 mg/kg地塞米松溶液腹腔注射,金线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3、2.6、5.2 g/kg的金线莲提取物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连续给药2d.第3天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气管滴注,其余各组均给予5.0 mg/kg LPS构建ALI模型.造模后各组再给药1次.12 h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获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湿干比,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2/p70、IFN-γ、TNF-α和IL-10的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和磷酸化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KBα)的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p38、磷酸化p38(p-p38)、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MPO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炎性病理变化,肺泡灌洗液中IL-6、MCP-1、IL-12/p70、IFN-γ、TNF-α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金线莲高剂量组肺组织湿干比明显降低(P<0.01),肺泡灌洗液中 IL-6、MCP-1、IL-12/p70、IFN-γ、TNF-α和 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肺组织MPO、p-ERK、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p-ERK、p-JNK、p-p38、p-AMPKα、MPO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一定剂量金线莲提取物可有效保护LPS所致AL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DA-6与椰汁对金线莲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解决金线莲组培苗纤细、生根系数和整齐度低的问题,优化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提高种苗质量.方法:应用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A-6)和天然椰汁,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方法,探究 25 个组合处理对金线莲不定芽壮苗生根的效果.结果:5~10 mg/L DA-6 和 10%~15%椰汁对株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5~15 mg/L DA-6和5%~10%椰汁促进金线莲根的生长.且以同时添加DA-6与椰汁的处理组增效效应明显,10 mg/L DA-6与10%~15%椰汁处理(T15、T16)的壮苗生根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结合株高、根系质量、茎粗、叶数和单株鲜重等指标值综合评估,促进金线莲不定芽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T15(MS+4 mg/L IBA+0.5 mg/L NAA+10 mg/L DA-6+10%椰汁+2%蔗糖+1%卡拉胶),组培苗的生长质量优于其他 24 个处理,本结果为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及其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金线莲苷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金线莲苷(Kin)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成5 组(n =20):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大鼠通过 8 周递增负重游泳建立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模型.实验过程中,低、中和高剂量实验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 50、100 和 200 mg·kg-1·d-1 金线莲苷2 mL.末次运动24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 β、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α(PGC-1α)的mRNA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骨骼肌磷酸化-AMP依赖的蛋白激酶α(p-AMPK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IL-1β水平分别为(154.28±15.55)、(432.56±44.55)、(308.80±45.29)、(247.04±20.44)和(188.05±16.96)pg·mL-1,SOD水平分别为(97.02±5.40)、(61.83±3.63)、(74.40±5.52)、(87.55±6.35)和(96.02±6.62)U·mg-1 prot,PGC-1α mRNA水平分别为 1.00±0.05、0.31±0.04、0.44±0.02、0.56±0.03 和0.82±0.08,p-AMPK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6、0.29±0.03、0.43±0.04、0.59±0.05 和 0.78±0.06.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金线莲苷降低了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的骨骼肌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并提高了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AMPKα介导的线粒体再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广东肇庆地区金线莲低海拔林下栽培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索林下栽培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的方法,以肇庆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为基地,对低海拔(21~23 m)栽培金线莲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线莲栽培地建议选择郁闭度约为65%的常绿阔叶林下.以原土壤+泥炭土(1:1,V/V)为建畦基质,选择地上茎长≥4.16 cm,茎粗≥0.176 cm的Ⅰ级金线莲组培苗,在温度为18.3℃~24.5℃,湿度为84%~87%的3-4月份种植,成活率可达83.3%~86.7%,栽培120 d后植株地上茎长和单株鲜重分别增加了3.33 cm与0.71 g.5月份温湿度上升,金线莲栽培成活率显著下降(70.3%),且虫害高发.合理的林下栽培技术有助于开发利用和保护金线莲种质资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UHPLC-TOF-MS技术建立金线莲的指纹图谱及金线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野生、组织培养和种植等14批不同来源金线莲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HPLC-TOF-MS)指纹图谱,建立金线莲苷的UHPLC-TOF-MS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金线莲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 HCOO]-作为专属离子对金线莲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SPSS22.0软件对各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考察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因素对金线莲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金线莲药材UHPLC-TOF-MS指纹图谱并从中指认出36个化学成分,包括金线莲苷类5个、黄酮类18个、核苷类5个、有机酸类6个、长寿花糖苷C和天麻苷各1个.指纹图谱相似度考察、聚类分析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对药材中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为产地和栽培时间.金线莲苷质量分数处于4.85% ~ 16.18%.结论:建立的金线莲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及金线莲苷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为金线莲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ox-Behnken设计优化金线莲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金线莲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金线莲总生物碱含量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浓度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得到的响应曲面进行分析、处理,确定金线莲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金线莲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1h,乙醇浓度为62%,提取温度为62℃,该工艺总生物碱得率为0.04638%,与拟合回归方程理论预测值0.04651%具有一致性.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能较为准确优选金线莲总生物碱提取工艺,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提取工艺方法可靠且精密度高,适用于扩大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不同栽培阶段金线莲的代谢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线莲是传统的中药及保健品,其人工栽培分为组织培养和土壤栽培2个阶段,但后者对于金线莲保健功能成分的积累是否必要尚缺乏定论.该研究以组培至壮苗及组培壮苗后再经3个月土壤栽培的金线莲为试验材料,利用GC-TOF-MS和UPLC-Q-TOF-MS对其代谢成分进行非靶向分析,找出了2个栽培阶段的差异代谢成分.结果表明,初级代谢产物中的醇类及有机酸等,在组培苗中含量较高.而寡糖、核苷类、酯类及次级代谢产物中黄酮类、萜类化合物含量在栽培苗中有明显提高.黄酮类和多糖被认为是金线莲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土壤栽培对其有益成分的积累十分必要,经土壤栽培金线莲药用价值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质量标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建立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并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有关规定对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 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在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均具有专属性特征,经测定5个基地的金线莲水分平均为8.69%,总灰分平均为11.93%,酸不溶性成分平均为3.27%;含量测定结果槲皮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1 0%,异鼠李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4 7%,山柰素平均质量分数为0.027 3%.结论 上述方法简便、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可为林下仿生态种植金线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线莲多糖(ARP)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NO及细胞因子IL-2、IL-6、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Griess法检测NO分泌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RP在50 ~400 μg/mL可明显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P<0.01),促进NO分泌(P<0.01),促进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分泌(P<0.05,P<0.01).以上结果提示ARP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免疫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NO产生以及提高IL-2、IL-6、IFN-γ的分泌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线莲抑制斑马鱼黑色素形成的活性组分筛选及机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探索金线莲中对黑色素形成具有抑制效果的活性组分,本研究对金线莲进行分离、提取,获得总提组、醇沉组与醇提组,利用斑马鱼筛选金线莲具有美白作用的活性组分.将受精后0.75 h的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金线莲总提组、醇沉组、醇提组,72h时观察结果表明,金线莲醇提物能有效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和黄色素沉着,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且不影响胚胎生长发育.进一步采用半定量PCR和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定量和定性地检测黑色素形成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表明金线莲醇提物可以有效降低silv、tyr和tyrp1a等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且具有浓度依赖关系.通过检测酪氨酸酶活性显示,加入醇提物的实验组其酪氨酸酶活性随着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此外,在黑色素已经大量形成的情况下,金线莲醇提物仍可通过下调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及酪氨酸酶活性来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并且这种抑制效果可在金线莲醇提物撤除后得到恢复.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金线莲醇提物能显著抑制斑马鱼黑色素的形成,本文为金线莲在美白产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