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因子及抗炎促炎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对慢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因子及抗炎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8例慢性KO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给予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因子[前列腺素E 2(PGE 2)、P物质(SP)、多巴胺(DA)]、抗炎促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TSG-6)、白细胞介素(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β]水平及膝关节功能。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9%(50/54)比75.93%(41/54)]( P<0.05);治疗后,观察组PGE 2、SP、DA、TGF-β1、TSG-6、IL-10、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50 ± 0.29) ng/L比(2.85 ± 0.32) ng/L、(1.55 ± 0.35) ng/L比(1.73 ± 0.36) ng/L、(12.46 ± 1.82) g/L比(15.25 ± 2.20) g/L、(12.46 ± 2.06) μg/L比(15.58 ± 2.89) μg/L、(6.02 ± 0.89) ng/L比(6.84 ± 0.92) ng/L、(13.64 ± 2.92) ng/L比(16.50 ± 3.15) ng/L、(38.82 ± 7.15) ng/L比(47.05 ± 8.53) ng/L、(21.92 ± 4.19) ng/L比(25.41 ± 5.08) ng/L、(26.49 ± 6.74) ng/L比(31.53 ± 7.95)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04% (47/54)比64.81%(3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慢性KOA患者,HeNe激光联合超短波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疼痛,调节机体因子失衡,改善膝关节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行益生菌治疗设为试验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随访和术后情况。(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和辅助化疗启动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广义估计方程。 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为64(42~80)岁。80例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施行胃癌根治术。试验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手术方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Ⅱ吻合、Roux-en-Y吻合)分别为2、7、15、13例,19、21例,205(180~240)min,50(30~60)mL,6、34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6、12、16例,23、17例,218(190~251)min,50(43~60)mL,11、2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683.00, χ2 =0.80, U=668.00、681.00, χ2 =1.87, P>0.05)。(3)随访和术后情况:8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1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分别为6例和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23, P<0.05)。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化疗启动时间分别为3(3~6)剂、53(49~66)h、72(62~82)h、(72±18)h、6.0(5.5~7.0)d、26.0(25.0~28.0)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10)剂、66(60~88)h、94(82~112)h、(107±23)h、7.0(6.4~8.3)d、30.0(28.0~33.0)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U=471.50、432.00、343.50, t=-7.62, U=411.50、319.50, P<0.05)。(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①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6±1.4)×10 9/L、(9.9±3.2)×10 9/L、(7.7±2.6)×10 9/L、(6.8±1.8)×10 9/L;对照组分别为(6.1±1.9)×10 9/L、(12.3±2.9)×10 9/L、(9.7±3.6)×10 9/L、(7.8±2.7)×10 9/L,满足球形检验( χ2 =4.17, P>0.05),采用主体内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6.61、10.45、4.56, P<0.05)。②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10%、76%±11%、73%±9%、69%±9%;对照组分别为56%±9%、84%±5%、79%±8%、74%±9%,不满足球形检验( χ2 =16.63, 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92.42、11.46、5.55, P<0.05)。③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C-反应蛋白分别为1.35(1.15~1.97)mg/L、14.94(8.24~21.22)mg/L、33.39(13.02~66.02)mg/L、18.36(8.27~60.43)mg/L;对照组分别为1.62(0.97~2.27)mg/L、24.03(10.42~36.52)mg/L、81.66(31.20~116.76)mg/L、46.84(28.30~80.26)m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 =145.74、9.48、9.90, P<0.05)。④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降钙素原分别为0.02(0.02~0.04)μg/L、0.08(0.06~0.12)μg/L、0.12(0.07~0.21)μg/L、0.09(0.06~0.15)μg/L;对照组分别为0.02(0.02~0.04)μg/L、0.14(0.07~0.71)μg/L、0.35(0.14~0.71)μg/L、0.24(0.10~0.48)μ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Waldχ2 =62.88、14.71、18.33, 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行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可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炎性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尽早行术后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移植肝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雄性DA、Lewis大鼠(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4组,G1为LEW到LEW,同基因对照组;G2为LEW到LEW,同基因腹腔感染组;G3为DA到LEW,异基因对照组;G4为DA到LEW,异基因腹腔感染组。每组于术后第2、4、6、8天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收集标本,通过观察移植肝病理表现、细胞凋亡,评估移植肝排斥反应的不同表现。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病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苏木精-伊红(HE)显示,感染后第5天(术后第8天),G3组RAI高于G4组(8.0±0.8比6.5±1.3, χ2=12.711, P<0.05)。感染后5 d(术后第8天)G4组移植肝实质及汇管区凋亡细胞指数(AI)高于G3组[(28.53±5.27)%比(17.33±4.99)%, F=32.298, P<0.05]。 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诱导移植肝汇管区及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增多,导致移植肝排斥反应减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美托咪定联合阿扎司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对女性患者腰椎融合术PONV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联合阿扎司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对女性患者后路腰椎融合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后路多节段腰椎融合术的女性患者18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 2,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Dex+阿扎司琼组(DA组)、Dex组(D组)、阿扎司琼组(A组),术后静脉镇痛配方分别为Dex 1.5 μg/kg+阿扎司琼30 mg+舒芬太尼2 μg/kg、Dex 1.5 μg/kg+舒芬太尼2 μg/kg、阿扎司琼30 mg+舒芬太尼2 μ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输注速度为2 ml/h。缝皮时开始连接术后镇痛泵。比较3组患者术后0~6 h、6~12 h、12~24 h、24~48 h、0~48 h恶心、呕吐及补救止吐情况。记录3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3组患者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及低血压、心动过缓、Ramsay镇静评分≥4分、头晕/头痛、腹胀/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A组比较:DA组术后0~6 h、6~12 h、24~48 h、0~48 h恶心发生率下降( P<0.05),术后6~12 h、0~48 h呕吐发生率下降( P<0.05),补救止吐例数明显减少( P<0.05);D组术后0~6 h恶心、呕吐发生率升高( P<0.05)。与D组比较:DA组术后0~6 h、6~12 h、0~48 h恶心发生率下降( P<0.05),术后0~6 h、6~12 h、0~48 h呕吐发生率下降( P<0.05),补救止吐例数也明显减少( P<0.05)。3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静息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补救镇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患者术后48 h内低血压、心动过缓、Ramsay镇静评分≥4分、头晕/头痛、腹胀/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Dex联合阿扎司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可降低女性患者后路腰椎融合术PONV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糖基纳米颗粒对辐射诱导的早期肺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一种糖基纳米颗粒对辐射诱导的早期肺组织巨噬细胞极化以及活性氧清除的效果。方法:将20只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进行X射线全肺照射。通过流式细胞仪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的极化比例,利用PCR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通过2′,7′-二氯二氢荧光素的氧化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肺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相比于照射组,照射+治疗组的ROS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降低( t=15.76, P<0.05)。同时,照射+治疗组的肺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提高( t=2.89, P < 0.05),且精氨酸酶1(ARG-1)基因表达水平升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t=3.32、2.90、2.85、4.55、2.88, P < 0.05)。 结论:糖基纳米颗粒能够有效促进辐射诱导的肺组织巨噬细胞向M2表型极化,同时能有效清除辐照区域的ROS,降低辐照组织的炎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9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2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59岁,年龄范围为40~84岁。64例患者中,31例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TME设为机器人组,33例行腹腔镜TME设为腹腔镜组。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长期并发症及盆腔植物神经损伤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P25, 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机器人组患者保肛例数、预防性造口例数、中转开腹例数、术中输血例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尿潴留、全组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治疗费用分别为30例、23例、0、1例、(285±73)min、(147±112)mL、(1.6±0.8)d、(3.6±1.1)d、(3.2±1.5)d、(9.8±2.8)d、1例、4例、3例、1例、4例、(15.0±12.0)分、22.6分(20.9分,27.3分)、(11.7±1.2)万元。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2例、13例、2例、2例、(253±57)min、(211±123)mL、(1.8±0.8)d、(3.9±1.6)d、(4.1±1.9)d、(11.8±4.3)d、2例、5例、3例、3例、2例、(20.0±12.0)分、24.2分(10.5分,30.8分)、(7.7±1.3)万元。两组患者保肛例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8.581, t=-2.065,-2.133,12.700, P<0.05);两组患者预防性造口例数、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全组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综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2.425, t=1.957,-0.679,-0.846,-1.941,-1.867, Z=-0.850, 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例数、术中输血例数、伤口感染、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尿潴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机器人组1例吻合口瘘患者在内镜下夹闭,其余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治愈。(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机器人组患者肿瘤距切缘距离,肿瘤直径,手术切缘(阳性、阴性),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高中分化、中分化、中低分化、低分化),肿瘤病理学分期(Ⅰ期、Ⅱ期、Ⅲa+b期、Ⅲc+Ⅳ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0 cm(0.3 cm,2.0 cm),(3.5±1.1)cm,2例、29例,3例、7例、14例、5例、2例,5例、18例、4例、4例,(16.0±2.8)枚。腹腔镜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3 cm(0.5 cm,3.0 cm),(4.2±1.4)cm,2例、30例,1例、7例、16例、6例、3例,1例、19例、7例、6例,(13.9±3.8)枚。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20, P<0.05)。两组患者肿瘤距切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病理学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980, t=-1.912, Z=-0.809,-1.595, P>0.05)。两组患者手术切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随访情况:机器人组31例患者中,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腹腔镜组33例患者中,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个月。机器人组患者肠梗阻、按时还纳造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术后12个月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术后12个月夜尿、术后12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分别为2例、20例、3例、2例、2例、0.0分(0.0分,0.0分)、4.5分(1.3分,8.8分)、1.5次(1.0次,2.0次)、2.0分(1.3分,10.8分)。腹腔镜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例、7例、3例、2例、3例、1.0分(0.0分,3.0分)、8.0分(2.0分,14.3分)、2.0次(1.0次,4.0次)、3.0分(1.0分,11.8分)。两组患者肠梗阻、按时还纳造口、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大便失禁严重度评分及术后12个月夜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202,-1.986, 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12个月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885,0.094, P>0.05)。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与腹腔镜TME治疗低位直肠癌均安全有效,前者在保证低位直肠癌根治前提下能提高肛门括约肌保留率,减少夜尿频率及保护排便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疗效分析(附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 2aN 0M 0期6例,T 2bN 0M 0期1例,T 3aN 3M 0期1例,T isN 0M 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高效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的人参根茎和主根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人参根茎(芦头)、主根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检视其化学成分整体一致性,为人参是否去芦头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HPTLC)比较人参不同部位样品的色谱一致性;运用HPLC测定人参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对照品进行共有峰鉴定及相似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HPTLC图谱中,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特征图谱相似,并且有较清晰的共有条斑7~9个。HPLC指纹图谱显示,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的色谱图有13个共有峰,鉴定了6个峰,包括7个人参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混合峰)、Rf、Rb1、Rc、Ro、Rd;各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842~0.993;各峰面积的差异综合贡献了样品间的相似度差异,其中芦头为主要影响;人参皂苷Ro、Rb1等6个成分为差异标志物,在人参芦头中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主根。结论:人参芦头与主根和全参化学成分类型一致,人参炮制去芦头将导致人参整体有效成分人参皂苷损失。结合资源、人力成本方面考虑,建议人参炮制时无须去芦,以全参入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和传统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49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RALRP23例,LRP26例,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和术后恢复指标,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RALRP组患者和LRP组患者手术时间( t=0.95, P>0.05)、术中出血量( t=1.68, P>0.05)、切缘阳性率( χ2=0.02, P>0.05)、术后通气时间( t=0.22, 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 t=1.59, 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率( χ2=0.00, P>0.05)、术后生化复发率( χ2=0.08, P>0.05)、术后6个月控尿率( χ2=0.08,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LRP组膀胱颈-尿道吻合时间低于LRP组[(14.26±2.38) min比(18.46±2.40) min, t=6.14, P<0.01];RALRP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低于LRP组[(15.48±2.11) d比(17.69±2.33) d, t=3.47, P<0.01];RALRP组术后3个月控尿率高于LRP组[82.61%比53.85%, χ2=4.59, P<0.05];RALRP组术后阴茎勃起功能恢复率高于LRP组[78.26%比50.00%, χ2=4.19,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RALR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保证满意瘤控的同时减少术后尿失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并在吻合重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nc-MALAT1/miRNA-145/BNIP3信号通路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细胞实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长链非编码RNA-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微小RNA-145/Bcl-2和腺病毒E1B19k Da相互作用蛋白3(Lnc-MALAT1/miRNA-145/BNIP3)信号通路在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大鼠H9C2细胞以1×10 6个/ml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或培养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30):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0组(pcDNA组)和pcDNA-MALAT1组(MALAT1组)。S组用10 μmol/L舒芬太尼孵育2 h,随后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pcDNA组和MALAT1组分别用pcDNA3.0及pcDNA-MALAT1转染,转染后24 h用10 μmol/L舒芬太尼孵育2 h,随后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于复氧后2 h时,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Lnc-MALAT1、miRNA-145及BNIP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羟胺法和微板法检测细胞MDA、SOD水平及LDH漏出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4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MDA水平及LDH漏出量升高,SOD水平降低,LncRNA-MALAT1、BNIP3 mRNA、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miRNA-145和Bcl-2表达下调( P<0.05);与H/R组比较,S组和pcDNA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降低,MDA水平及LDH漏出量降低,SOD水平升高,LncRNA-MALAT1、BNIP3 mRNA、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miRNA-145和Bcl-2表达上调( P<0.05);与S组比较,MALAT1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MDA水平及LDH漏出量升高,SOD水平降低,LncRNA-MALAT1、BNIP3 mRNA、Bax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miRNA-145和Bcl-2表达下调( P<0.05)。 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与抑制Lnc-MALAT1/miRNA-145/BNIP3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