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T胸椎骨定量与冠脉及胸主动脉钙化相关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常规CT中胸椎椎体骨质定量与冠脉及胸主动脉钙化相关性.方法 收集 217 例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冠脉CTA.测量冠脉、胸主动脉钙化积分,分为钙化组与非钙化组.测量T6~11 椎体松质骨及皮质骨密度,椎体骨赘积分.进行组间比较、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 冠脉与胸主动脉钙化组年龄、收缩压、血糖及骨赘积分均高于非钙化组,松质骨密度低于非钙化组(P<0.05).冠脉钙化积分与年龄、收缩压、血糖、皮质骨密度及骨赘积分正相关,与松质骨密度负相关(P<0.05).胸主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收缩压及骨赘积分正相关,与松质骨密度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示年龄、收缩压、血糖及骨赘积分是冠脉钙化的独立风险因素,年龄、收缩压及骨赘积分是胸主动脉钙化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ROC曲线示联合应用各独立风险因素能提高对冠脉及胸主动脉钙化风险的预测价值.结论 椎体骨赘积分增高和松质骨密度减低与冠脉及胸主动脉钙化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评分在介入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评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最终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行CCTA检查,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CTO患者共66例,分为PCI成功组(48例)和PCI失败组(18例),采用两个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两组间年龄、BMI、CTO闭塞段钙化积分、CTO闭塞段内钙化位置和范围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相关病史的组间差异以及闭塞段近端形态、钙化、弯曲度、闭塞段长度对介入治疗结果的影响。计算基于CCTA的J-CTO评分(J-CTO CT),同时将J-CTO评分系统中钙化进一步分为钙化程度(轻度、重度)、钙化范围(全段、部分)重新计算改良-CTO评分(改良-CTO CT),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二者对CTO介入结果的预测效能。 结果:两组患者间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CI成功组相比,PCI失败组在闭塞段近端钝形形态、闭塞段长度>20 mm、弯曲度>45°的发生率明显增高(χ 2值分别为5.012、3.999和4.103, P<0.05)。在PCI失败组,闭塞段钙化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P<0.05),其中闭塞段全段钙化( P=0.001)、闭塞段重度钙化( P=0.000)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闭塞段轻度钙化在PCI成功组发生率较高( P=0.141)。闭塞段钙化位置、钙化积分及钙化范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改良-CTO CT在预测CTO介入成功率的ROC曲线下面积(0.921)高于J-CTO CT(0.8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CTO病变PCI术前CCTA形态学评估有助于预测PCI手术成功率,基于CCTA的改良-CTO CT评分较J-CTO CT评分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时及透析3、6、12个月时血浆SOST水平,以SOST均值为界分为低SOST组(56例)与高SOST组(52例),比较两组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N-端骨钙素(N-MID-O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CC),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炎性因子及ACC评分的关系。结果:低SOST组基线(入院时)血清β-CTX、OC、PINP、iPTH、N-MID-OC水平均高于高SOST组[(976.03 ± 205.27)ng/L比(781.34 ± 150.45)ng/L、(175.31 ± 50.49)ng/L比(125.75 ± 40.17)ng/L、(321.45 ± 82.14)μg/L比(259.41 ± 75.36)μg/L、(345.26 ± 102.65)ng/L比(198.52 ± 45.71)ng/L、(19.96 ± 5.01)μg/L比(17.41 ± 4.23)μg/L]( P<0.05);低SOST组基线血清IL-1β、IL-6、CRP、TNF-α水平及ACC均高于高SOST组[(19.31 ± 6.01)ng/L比(15.23 ± 4.75)ng/L、(76.85 ± 20.34)ng/L比(57.98 ± 15.02)ng/L、(8.15 ± 2.36)mg/L比(7.23 ± 1.79)mg/L、(178.37 ± 55.52)ng/L比(157.42 ± 10.15)ng/L、(5.96 ± 1.78)分比(5.11 ± 1.15)分]( P<0.05)。治疗3、6、12个月,血液透析患者骨转换指标β-CTX、OC、PINP、iPTH、N-MIC-OC均上升,SOST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CRP、TNF-α均上升,AC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β-CTX( r = - 0.465, P<0.001)、OC( r = - 0.498, P<0.001)、PINP( r = - 0.511, P<0.001)、iPTH( r = - 0.396, P = 0.012)、N-MID-OC( r = - 0.323, P = 0.031)及炎性因子IL-1β( r = -0.305, P = 0.046)、IL-6( r = - 0.318, P = 0.041)、CRP( r = - 0.327, P = 0.034)、TNF-α( r = - 0.378, P = 0.024)均呈负相关,与腹主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 = - 0.301, P = 0.048)。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ST水平较低,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ACC呈负相关,低SOST水平可通过介导骨代谢紊乱,加重机体炎性反应等途径引起血管钙化,增加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N 6-甲基腺嘌呤甲基转移酶3介导Bax/Bcl-2抑制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N 6-甲基腺嘌呤(N 6-methyladenosine,m 6A)甲基转移酶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1)临床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METTL3 mRNA水平。(2)细胞实验:Western印迹法检测高磷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观察METTL3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分布。构建METTL3过表达和敲低质粒,分别转染VSMCs,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成骨标志物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Ⅰ型胶原(collagen Ⅰ)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3)动物实验: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KD血管钙化组、S-腺苷高半胱氨酸(S-adenosylhomocysteine,SAH)干预组,硝酸银染色评估胸主动脉钙化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Runx2、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1)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中METTL3 mRNA水平明显低于无钙化患者( P<0.05),且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0.65, P<0.001)。(2)高磷刺激的VSMCs中METTL3蛋白表达降低,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免疫荧光双染发现METTL3与Runx2共表达于细胞核。在高磷处理的VSMCs中过表达METTL3后Runx2、BMP-2、Collagen I表达明显降低,并伴有钙化结节减少,且凋亡蛋白Bax/Bcl-2比值降低(均 P<0.05)。反之,敲低METTL3通过诱导凋亡加重VSMCs钙化。(3)进一步在体内模型中给予METTL3抑制剂SAH,发现抑制METTL3表达可显著增加大鼠胸主动脉钙化,且Bax/Bcl-2比值、Runx2表达上调。 结论:MH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METTL3水平降低,体内外实验证实METTL3可通过介导凋亡相关蛋白Bax /Bcl-2抑制CKD血管钙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低剂量胸部CT联合钙感知算法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超低剂量胸部CT平扫(ULD-CT)联合钙感知算法对冠状动脉钙化(CAC)检测、量化和风险分类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4月至10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同时行标准钙化积分CT(CACS-CT)和ULD-CT扫描的患者115例。CACS-CT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120 kVp序列扫描,重建卷积核为Qr36(CACS-CT Qr组)。ULD-CT采用非心电门控大螺距锡滤过100 kVp(Sn100 kVp)扫描,分别采用标准卷积核Qr36(ULD-CT Qr组)和钙感知卷积核Sa36(ULD-CT Sa组)重建两组图像。以CACS-CT的CAC检出结果为参照,计算ULD-CT检测CAC的准确性,并使用kappa评估扫描协议间CAC检测一致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和Bland-Altman图评估扫描协议间CACS量化的一致性,使用加权kappa评估扫描协议间风险分类的一致性。 结果:CACS-CT Qr组中66.96%(77/115)的患者发现CAC。以CACS-CT Qr组的CAC检出为对照,ULD-CT Qr和ULD-CT Sa检测CAC的敏感性分别为96.1%和97.4%,特异性均为94.73% ( k= 0.902,0.921)。ULD-CT Qr和ULD-CT Sa的CACS均低于CACS-CT Qr(3.6、6.2 vs. 8.5, P<0.001),但均与CACS-CT Qr有强相关性( r= 0.983, P<0.001)。ULD-CT Sa与CACS-CT Qr间CACS的平均差值(12.33)更小,一致性更好(ICC=0.992)。ULD-CT Sa与CACS-CT Qr风险分类的一致性(加权 k= 0.936)相对较高,重新分类率6.08%(7/115)较低。ULD-CT的有效辐射剂量比CACS-CT减少了约77.22%。 结论:非心电门控ULD-CT联合钙感知算法评估CACS具有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CT平扫冠状动脉周围脂肪影像组学诊断非钙化斑块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CT平扫冠状动脉周围(简称冠周)脂肪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非钙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1例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CCTA检出206例(355支)冠状动脉有非钙化斑块,255例(510支)冠状动脉未见异常。于CT平扫[钙化积分(CCS)序列]图像对冠周脂肪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选取距冠状动脉开口处10 mm起始的长为40 mm的冠状动脉进行冠状动脉ROI勾画并自动生成冠周脂肪ROI,随后进行冠周脂肪衰减指数(FAI)以及影像组学参数的提取。将865支冠状动脉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组( n=606)和测试组( n=259)并进行组学建模,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FAI值以及组学模型对于非钙化斑块的诊断效能。 结果:从基于平扫的冠周脂肪的图像中共提取1 692个特征,使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筛选后,筛选出14个特征用于影像组学模型的建立。模型在测试组中鉴别非钙化斑块患者和冠状动脉未见异常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0.3%、63.2%、75.2%和0.75。结论:基于平扫冠周脂肪影像组学模型对非钙化斑块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基于深度学习(DL)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阻塞性冠心病和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CACS扫描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424例T2DM患者,并收集临床风险因素和斑块特征。斑块成分分为钙化、非钙化和混合斑块。阻塞性冠心病定义为最大直径狭窄率≥50%。采用基于DL的自动化方法计算CAC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并计算比值比(OR)。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性能。结果:CACS增加与更高的CCTA阻塞性冠心病概率相关(与CACS=0对比,CACS为1~99、100~299、300~999调整后OR分别为2.22、6.18、16.98, P值分别为0.009、<0.001、<0.001)。CACS预测阻塞性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对比CACS=0,CACS增加与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风险增加有关(CACS为1~99、100~299、300~999调整后OR分别为2.75、4.76、5.29, 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CACS预测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AUC为0.688。基于DL的CACS自动测量时间为1.17 min,低于手动测量时间1.73 min( P<0.001)。 结论:基于DL的CACS具有预测T2DM患者阻塞性冠心病、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价值,经济、高效,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iRNA-205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NA-205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管钙化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方法:该研究分为体外细胞实验和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实验,茜素红染色法、钙含量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的钙化情况,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VSMCs成骨转录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平滑肌22α蛋白(smooth muscle 22α,SM-22α)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SMCs中miRNA-205和Runx2的表达含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205与Runx2的靶向关系。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并按照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CACs=0)、轻中度钙化组(0
400)。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评价血清miRNA-205、Runx2与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iRNA-205预测CKD患者血管钙化的价值。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磷组VSMCs钙结节较多,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Runx2蛋白表达均显著较高,α-SMA、SM-22α蛋白及miRNA-205表达水平均较低(均 P<0.05)。过表达miRNA-205时,VSMCs钙化减轻,α-SMA和SM22α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Runx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 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NA-205-5p过表达后野生型Runx2 3’端非编码区质粒荧光素酶活性降低。(2)纳入CKD患者80例,年龄(57.50±14.93)岁,其中男性49例(61.3%)。无钙化组( n=26)、轻中度钙化组( n=30)和重度钙化组( n=24)患者miRNA-205和Runx2表达水平比较结果显示,钙化程度越高,miRNA-205表达水平越低,Runx2 mRNA表达水平越高(均 P<0.05)。血清miRNA-205与CACs呈负相关( r=-0.50, P<0.01),Runx2与CACs呈正相关( r=0.55,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NA-205( OR=0.451,95% CI 0.122~0.873)是CK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miRNA-205和miRNA-205联合Runx2预测血管钙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95% CI 0.697~0.859)和0.924(95% CI 0.866~0.982)。 结论:miRNA-205通过靶向Runx2负向调控VSMCs成骨样表型转化进而抑制血管钙化,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脂蛋白α和循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主动脉瓣钙化性疾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脂蛋白α[Lp(α)]和循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主动脉瓣钙化性疾病(CAVD)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55例CAVD患者(CAVD组)和41例无瓣膜病变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CT检查将CAVD组分为3组: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比较并分析治疗前CAVD组和对照组血清Lp(α)和ox-LDL水平;比较并分析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Lp(α)和ox-LDL水平;比较并分析治疗前后CAVD组患者血清Lp(α)和ox-LD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Lp(α)和ox-LDL水平与Agatston积分的关系。结果:CAVD组患者的Lp(α)和ox-LDL水平[409.20±134.55) mg/L、(49.44±16.02)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73.94±71.09) mg/L、(14.40±7.32) ng/ml, t=10.08、12.89, P<0.05]。重度钙化组患者的Lp(α)和ox-LDL水平[566.81±47.19) mg/L、(68.31±7.05) ng/ml]明显高于中度钙化组[(410.57±76.29) mg/L、(50.07±6.96) ng/ml]和轻度钙化组[(259.08±54.99) mg/L、(30.88±6.37) ng/ml, t=7.05、7.72、16.67、15.54, 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AVD患者血清Lp(α)和ox-LDL水平与Agatston积分呈正相关( r=0.73、0.75, P<0.05)。CAVD患者治疗后的Lp(α)和ox-LDL水平[273.51±93.99) mg/L、(31.66±8.70) 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409.20±134.55) mg/L、(49.44±16.02) ng/ml, t=6.08、7.17, P<0.05]。 结论:Lp(α)和ox-LDL参与CAVD的发展,其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早期诊断和监测评估主动脉瓣钙化性疾病的良好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慢性肾脏病患者身体成分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身体成分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住院治疗的CK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获得骨骼肌量指数和内脏脂肪面积,采用多层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根据有无冠状动脉钙化发生分为冠状动脉钙化组和无冠状动脉钙化组,分别根据骨骼肌量指数和内脏脂肪面积三分位数进行分组(由低至高:T1、T2和T3)。根据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的结果,将骨骼肌量指数≤30.4%定义为低骨骼肌量,内脏脂肪面积≥80.6 cm 2定义为高内脏脂肪,并以此为切点将研究对象分为以下4种表型:身体成分正常、低骨骼肌量、高内脏脂肪、低骨骼肌量伴高内脏脂肪。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骨骼肌量指数、内脏脂肪面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CKD患者107例,年龄(60.0±14.1)岁,其中女性41例(38.3%)。冠状动脉钙化组的骨骼肌量指数低于无冠状动脉钙化组[(32.0±4.8)比(34.3±4.8), P=0.016],内脏脂肪面积高于无冠状动脉钙化组[(70.8±32.6)cm 2比(47.9±23.8)cm 2, P<0.001]。骨骼肌量指数中T3组的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17(48.6%)比28(77.8%)]及积分[0.5(0,124.0)比12.0(0.3,131.0)]均低于T1组( P<0.05)。内脏脂肪面积中T1组的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14(40.0%)比29(80.6%)]及积分[0(0,3.0)比37.0(2.0,131.0)]均低于T3组( P<0.05)。低骨骼肌量和低骨骼肌量伴高内脏脂肪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11(78.6%)比33(47.8%);15(83.3%)比33(47.8%)]及积分[31.1(0.8,175.8)比0(0,16.4);27.6(6.4,211.4)比0(0,16.4)]均高于身体成分正常的患者( 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骨骼肌量指数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r=-0.212, P=0.028)呈负相关,内脏脂肪面积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r=0.408, P<0.00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骼肌量指数升高是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的负相关因素(T2: OR=0.208,95% CI:0.056~0.770, P=0.019;T3: OR=0.195,95% CI:0.043~0.887, P=0.034),内脏脂肪面积减少是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的负相关因素(T1: OR=0.256,95% CI:0.071~0.923, P=0.037;T2: OR=0.263,95% CI:0.078~0.888, P=0.031)。低骨骼肌量、低骨骼肌量伴高内脏脂肪是冠状动脉钙化检出率的正相关因素( OR=6.616,95% CI:1.383~31.656, P=0.018; OR=5.548,95% CI:1.062~28.973, P=0.042)。 结论:CKD患者骨骼肌量指数下降、内脏脂肪面积增加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