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0例轻中度CT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冲击波组和超声波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甲钴胺,冲击波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共3周;超声波组在口服甲钴胺基础上接受超声波治疗,每周5次,共3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中文版波士顿腕管量表(BCT)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并行正中神经神经传导检查,记录相应电生理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评估,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事件。治疗前,2组患者BCT症状维度评分、功能维度评分、CMAP、DML、拇指SNCV、拇指SNAP、中指SNCV与中指SN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 P<0.05)。冲击波组治疗后BCT症状维度评分[(26.00±8.09)分]显著低于超声波组[(29.63±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CTS,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体外冲击波优于超声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急性期NAION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盘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BCVA≥0.1的35只眼同时行视野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Humphrey全自动视野计行静态视野检查,获取视野平均缺损(MD)值。采用OCT仪测量患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激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维生素B1、甲钴胺口服治疗。激素治疗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60 mg/d(不论体重);2周后每5天减少5 mg,减量至40 mg后维持至视盘水肿消退;其后快速减量至停药。治疗后3、6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视野MD值、pRNFL厚度变化。两组患眼间BCVA、视野MD值、pRNFL厚度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组内患眼治疗前后BCVA、视野MD值、pRNFL厚度比较采用秩方差分析。 结果:40例40只眼中,激素治疗组21例21只眼,对照组19例19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伴随全身危险因素、BCVA、视野MD值、p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6个月,激素治疗组、对照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26±0.32、0.26±0.34和0.28±0.30、0.25±0.32;视野MD值分别为(-15.52±6.87)、(-15.55±6.04)dB和(-14.82±7.48)、(-15.18±6.40)dB;pRNFL厚度分别为(70.38±10.22)、(73.79±11.82)μm和(65.67±10.07)、(69.26±10.85)μm。两组患眼治疗后不同时间logMAR BCVA ( Z=-0.014、-0.315, P=1.000、0.768)、视野MD值( Z=-0.041、-0.068, P=0.979、0.957)、pRNFL厚度(Z=-0.965、-1.112, P=0.347、0.2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NAION,在6个月随访时间内患眼视功能及形态学预后未能获得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身照射技术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全身照射(TBI)是一类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利用钴-60 γ射线或高能X线对全身进行放射治疗,常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预处理。本指南以国际[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等]TBI技术相关的指南共识作为参考,以国内外TBI技术临床应用发表的文献资料为支撑,结合指南各申请单位已有的知识积累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指南内容涵盖了开展TBI放疗技术的设备要求、医务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范围、临床应用的适应证、TBI技术应用流程及其相关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标准等,旨在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开展TBI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冲击波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腰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甲钴胺片及腰背肌力训练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频率12 Hz,压强2.0~3.0 bar,每周治疗2次(每次总冲击次数约为2000次)。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前屈时指地距离(FFD)、Schober试验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FFD、Schober距离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53±0.68)分]、FFD[(5.76±2.64)cm]、Schober距离[(5.58±0.94)cm]、JOA评分[(22.87±2.01)分]及优良率(86.7%)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能显著减轻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患者腰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肿瘤放射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2023年度河南省放射治疗人员、设备与技术开展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研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进行在线调查。问卷由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下发到全省各医疗机构,调研内容包括各放疗开展单位的人员、放疗设备、质控设备、影像设备配备情况以及放疗技术开展情况。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截至2023年4月30日,河南省从事放射治疗的单位共168家;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师共956人、物理师共365人、技师共680人。全省医用直线加速器共21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32台、射波刀4台、CT模拟定位机173台、磁共振模拟定位机2台、常规模拟定位机94台,放疗设备以直线加速器为主,人均保有量为2.15台/百万人。开展二维放疗的单位11家、三维适形放疗24家、静态调强放疗130家、旋转调强放疗41家、立体定向放疗33家。关于物理质控设备,全省共有16家单位配备三维水箱,162家单位配备辐射剂量仪,114家单位配备晨检仪,60家单位配备胶片剂量仪,108家单位配备调强计划验证系统。结论:2023年河南省放疗从业人员配备不足,放疗设备配置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放疗技术开展方面,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河南省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放疗质控设备的配置以及标准化质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镀碳基纳米多层膜钛合金球头五百万次摩擦磨损实验及颗粒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镀碳基纳米多层膜钛合金球头五百万次摩擦磨损实验产生的颗粒特征,并与钴铬钼合金(CoCrMo)球头对比,以评估新型镀膜球头摩擦磨损性能的优劣。方法:根据球头种类不同,将髋关节摩擦磨损实验设置为3组:A、C组分别选用进口及国产的CoCrMo球头,B组选用镀碳基纳米多层膜的钛合金球头(Ti 6Al 4V)。所有球头均与相同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髋臼杯配伍。3组关节在髋关节模拟机运行五百万次后收集血清样本,消解稀释后依次通过5 μm、1.2 μm及0.4 μm的滤膜过滤。使用扫描电镜在滤膜上随机选取颗粒图像,确定颗粒元素种类及成分结构,计算颗粒的大小、形状、数量及体积等相关参数,比较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以评估新型镀膜球头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各组颗粒主要成分均为UHMWPE,且多为亚微米级(粒径<1 μm),B组亚微米级颗粒占比为49.4%,显著低于A组的75%及C组的60%(χ 2=66.032、31.754,均 P<0.017)。各组颗粒均以类圆形为主,形状相关参数纵横比(AR)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 2=0.590, P=0.744)。B组颗粒数量在全部滤膜上均明显少于C组( t=9.960、8.019、5.790,均 P<0.01),在0.4 μm滤膜上显著少于A组( t=7.810, P=0.000)。 结论:新型镀碳基纳米多层膜钛合金球头摩擦磨损性能明显优于国产球头,部分超过进口球头水平,对预防UHMWPE颗粒诱导的骨溶解和无菌性松动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替雷利珠单抗致周围神经病变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62岁男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替雷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紫杉醇脂质体240 mg静脉滴注、第2天+奈达铂120 mg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病情部分缓解;之后改为替雷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口服早40 mg、晚60 mg第1天至第14天,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1个周期。末次治疗后(免疫联合化疗第98天),患者出现亚急性肌无力、感觉障碍及腱反射减退,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结果示四肢周围神经损伤。考虑为替雷利珠单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钴胺和维生素B 1等治疗,9 d后肌无力症状改善,痛温觉有所恢复。此后未再采用免疫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氡气暴露后对机体肺功能及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暴露于高浓度氡气后对机体肺功能的影响及金属元素水平的扰动。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氡暴露30 WLM组、60 WLM组、120 WLM组,每组10只。达到累积剂量后,用无创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小鼠肺功能,采集各组小鼠血样、肺、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组织。HE染色观察染氡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组织中金属元素含量,包括机体必需微量元素:铬(Cr)、钼(Mo)、钴(Co)、硒(Se)、铜(Cu)、锌(Zn)、锰(Mn)、镍(Ni),以及具有潜在毒性的元素:砷(As)、锡(Sn)、铅(Pb)、铝(Al)、汞(Hg)、镉(Cd)、银(A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氡组小鼠肺通气功能降低,肺泡结构破坏,肺部金属元素Cr、Al、Pb、Sn( F=0.34、0.66、3.14、1.16, P<0.05)以及血液中必需微量元素Mn、Cr、Zn、Mo( F=0.65、1.44、0.97、2.08, P<0.05)含量降低,而肺部Cu、Mo、Se、As元素升高( F=1.31、1.26、0.81、2.04, P<0.05),其余组织中元素含量也有波动。 结论:吸入一定累积剂量的氡气会降低小鼠的肺通气功能,破坏肺泡结构,并使肺和血液中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降低,体内金属元素含量出现波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深度学习的锥形束CT钴铬合金全冠金属伪影去除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评估其对锥形束CT影像中不同厚度金属产生的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三维打印的光敏树脂制作标准牙列模型(60 mm×75 mm×110 mm),设计目标牙位(上颌、下颌双侧第一和第二前磨牙)为可拆卸替换牙位,通过置入不同厚度(轴面及 面厚度均分别为1.0、1.5、2.0 mm,即A、B、C组)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获得完全配对的含有或不含有金属伪影的锥形束CT影像,并通过结构相似度(SSIM)及峰值信噪比(PSNR)评估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产生伪影的范围。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U型网络(U-net)的MARS(CNN-MARS及U-net-MARS),检验CNN-MARS和U-net-MARS两种系统去伪影前后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评估其去伪影效果;通过可视化方式分析两种系统去除锥形束CT影像中金属伪影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两种系统的SSIM值和PSNR值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结果:A、B、C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SSIM值(分别为0.916±0.019、0.873±0.010、0.833±0.010)和PSNR值(分别为20.834±1.176、17.002±0.427、14.673±0.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7.89, P<0.001; F=796.51, P<0.001),并且随着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厚度增加,其SSIM及PSNR值均显著增加( P<0.05)。对含有同一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图像,采用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的SSIM和PSNR值均显著高于伪影去除前(均 P<0.05)。使用CNN-MARS去U-net-MARS伪影后,含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度较高;相比U-net-MARS,CNN-MARS去伪影后仍可见较清晰的金属边缘,目标区域的组织结构恢复更完整。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锥形束CT图像金属伪影消除CNN-MARS与U-net-MARS模型,均可有效去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升图像质量,且去伪影效果不受金属厚度的影响。相比于U-net-MARS,CNN-MARS对恢复伪影周围组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增龄人群尿液中8-氧化鸟苷与健康评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增龄人群尿液中8-氧化鸟苷(8-oxoGsn)与人体成分肌肉质量、肌力、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等健康评估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招募北京医院体检中心25~93岁健康体检者,以60岁为界划分为青中年组与老年组,质谱法检测尿液中8-oxoGsn含量并用尿肌酐进行校正,人体成分分析仪(BIA)检测肌肉质量,由专业人员进行握力、6 m步速、5次起坐时间测定,皮肤自发荧光检测皮肤AGEs,手掌部位皮肤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元素重金属,常规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6例,青中年组68例,老年组38例。老年组高血压人数占比[14(36.8%)比7(10.3%)]、收缩压值[130(120,140)mmHg比120(110,126)mmHg]、空腹血糖[5.7(5.2,5.9)mmol/L比5.2(4.9,5.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5.7,6.2)%比5.7(5.4,5.9)%]、8-oxoGsn/肌酐[1.9(1.4,2.6)比1.3(1.0,1.6)]、AGEs(2.44±0.46比2.01±0.29)、5次起坐时间[7.8(6.9,9.8)s比6.0(5.0,6.8)s]、镁(31.4±7.2比27.7±6.4)、汞(0.013±0.003比0.008±0.003)、银[0.011(0.010,0.012)比0.010(0.009,0.011)]高于青中年组,握力[28.0(22.0,35.1)kg比36.6(28.5,49.1)kg]、去脂体重[44.9(37.5,51.1)kg比53.3(42.4,58.5)kg]、躯干肌肉量[21.0(17.5,23.9)kg比25(19.8,27.4)kg]、四肢肌肉量[20.9(17.6,23.9)kg比24.9(19.8,27.3)kg]、钙[273.3(219.1,480.0)比457.8(428.5,489.1)]、钴[0.029(0.027,0.031)比0.031(0.028,0.034)]、硒[1.44(0.93,1.71)比1.61(1.53,1.68)]、镍[3.5(3.3,4.0)×10 -3比3.8(3.6,4.1)×10 -3]低于青中年组(均 P<0.05);尿液中8-oxoGsn/肌酐与年龄、5次起坐时间、AGEs、空腹血糖、汞、铝含量呈正相关( rs=0.443、0.292、0.357、0.205、0.316、0.214,均 P<0.05),与躯干肌肉量、四肢总肌肉量、去脂体重、握力、硅、锰含量呈负相关( rs=-0.334、-0.333、-0.332、-0.366、-0.246、-0.234,均 P<0.05)。 结论:尿液中8-oxoGsn/肌酐水平升高与肌肉质量减少、躯体功能较差、AGEs蓄积、微量元素下降、重金属含量升高相关,8-oxoGsn可能是潜在的敏感的健康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