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蠓类分布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蠓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方法 于2015年7月18-22日在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蠓类调查,采用灯诱法(光触媒紫外诱虫灯)和网捕法收集蠓虫标本,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蠓科昆虫现已知3亚科6属18种,其中蠓亚科2属10种、毛蠓亚科1属2种和铗蠓亚科3属6种.新纪录种11种,包括静波毛蠓、端须铗蠓、冲绳裸蠓、开裂裸蠓、尖峰裸蠓、东方库蠓、印度库蠓、无害库蠓、南山库蠓、边缘库蠓和苍白柱蠓.结论 新纪录种的发现丰富了广西蠓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为蠓类治理及蠓传疾病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陕西省双翅目蠓科昆虫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研究陕西省双翅目蠓科昆虫.方法 人帐诱法、畜诱法、灯诱法和网捕法.结果 获得陕西省双翅目蠓科4亚科10属50种,即阿蠓属Alluaudomyia 1种,库蠓属Culicoides 25种,绒蠓属Mallochohelea 1种,须蠓属Palpomyia 1种,柱蠓属Stilobezzia1种,毛蠓属Dasyhelea 5种,裸蠓属Atrichopogon 3种,铗蠓属Forcipomyia 10种,蠛蠓属Lasiohelea 1种和细蠓属Leptoconops 2种;其中以库蠓属种类最多,占已知种类的50.00%;铗蠓次之,占20.00%;毛蠓居第3位,占10.00%;其余阿蠓属、绒蠓属、须蠓属、柱蠓属、裸蠓属、蠛蠓属和细蠓属等属的种类最少,共占已知种类的20.00%.在不同地理区域蠓科种类的组成、分布与优势种群不同,蠓科种类不同其活动的时域不同,同一蠓种在不同地区其活动的时域亦有变化.结论 初步掌握了陕西省蠓科昆虫的本底,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昌市2009-2012年不同生境蠓类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不同生境蠓科昆虫的分布及其季节消长等生态习性,为预防和控制蠓及蠓传疾病提供理论根据.方法 2009-2012年在南昌市城区5种生境内采用灯诱法对蠓科昆虫进行监测,每月监测2次,上、下旬各1次.利用SPSS 19.0和Excel 2007软件对不同生境的蠓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进行分析.结果 共采集蠓63874只,隶属于8属88种,其中毛蠓属8种、裸蠓属9种、铗蠓属28种、蠛蠓属7种、库蠓属33种、阿蠓属、柱蠓属和贝蠓属各1种.其中发现并描述4个新种.以牲畜棚蠓密度最高,达4.12只/(灯·h).居民区和医院均以毛蠓属蠓类数量最多,分别占各生境捕获总数的36.07%和43.50%;公园以铗蠓属和毛蠓属蠓类数量最多,分别占34.04%和31.92%;农户和牲畜棚均以库蠓属为主,分别占各生境的49.14%和86.35%.库蠓属和蠛蠓属是南昌地区的优势属种,其数量占捕获总数的41.79%.蠓科昆虫全年在7、9月有2个较固定的活动高峰.结论 蠓科昆虫特别是吸血蠓在人、畜活动和生活等生境广泛分布,有潜在的蠓传人畜传染病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台湾蠛蠓rDNA-ITS序列测定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rDNA-ITS基因序列在吸血蠓分子鉴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通过PCR扩增获取台湾蠛蠓rDNA-ITS基因,测定分析ITS1和ITS2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台湾蠛蠓ITS1和ITS2片段长度分别为310 bp与360 bp,与汤斯维尔铗蠓的同源性最大,分别为71%和9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基于ITS1、ITS2基因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结论 rDNA-ITS基因序列可作为蠓科昆虫分子鉴定的分子标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津蠓科二新种记述(昆虫纲:双翅目)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天津昆虫纲双翅目蠓科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网捕法采集.结果 记述了天津昆虫纲双翅目蠓科二新种:大沽毛蠓和海河铗蠓,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结论 此次调查为天津蠓科昆虫分类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徽八公山石门潭景点蠓类调查(双翅目:蠓科)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安徽省八公山石门潭景点蠓科昆虫的种类组成情况.方法 2017年4-5月,用挥网法、灯诱法收集蠓类,并对标本进行制片和分类鉴定.结果 共捕获蠓类102只,经鉴定隶属于3亚科4属7种,包括毛蠓亚科毛蠓属2种;铗蠓亚科铗蠓属3种,裸蠓属1种;蠓亚科库蠓属1种.泸定毛蠓是其优势种群,占捕获总数的31.37%;其次是丛林铗蠓、中部铗蠓和草丛铗蠓,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7.45%、16.67%和11.77%.结论 本研究可为安徽省八公山石门潭景点蠓类的本底及蠓媒性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安徽地区吸血蠓类名录及区系分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研究安徽地区已知吸血蠓种类及区系分布情况.方法 用灯诱法和挥网法采获蠓科昆虫,并进行标本的制片、分类和鉴定,同时收集安徽地区吸血蠓类相关文献.结果 安徽地区吸血蠓类共20种包括2待定种,隶属于2亚科2属,分别为蠓亚科库蠓属14种及铗蠓亚科蠛蠓属6种.区系分布结果表明,安徽地区已知18种吸血蠓类,其中东洋界独有种5种,两界兼有13种,未发现典型古北界吸血蠓类.结论 本研究摸清了安徽地区已知吸血蠓种类构成及区系分布情况,可为安徽地区吸血蠓类的本底及蠓媒性疾病的防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川省蠓类一新种和一新纪录(双翅目:蠓科)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解四川省宁南县蠓类分布情况,掌握蠓类物种的本底资料,于2018年5-10月在宁南县采用网捕法、人诱法和灯诱法采集蠓类,获得蠓类3亚科5属7种,其中发现蠓类1新种和1新纪录,分别是金沙江毛蠓新种(Dasyhelea jinshajangensis Chen,Qian et Yu,sp.nov.)和似锤毛蠓(Dasyhelea malleola Remm,1962)我国新纪录蠓种;初步确定吸血优势种为台湾蠛蠓(Lasiohelea taiwana Shiraki,1913).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内(北京100071).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江西省9个主要旅游景区蠓科昆虫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江西省境内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梅岭、明月山、仙女湖、婺源、井冈山和瑞金共9个旅游景区蠓科昆虫的种群组成及分布.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网捕法和人诱法采集非吸血蠓和吸血蠓.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采集的蠓数量及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7年在江西省庐山等9个旅游景区共采集到蠓科昆虫30 831只,隶属3亚科9属126种,其中铗蠓亚科3属67种,毛蠓亚科1属13种,蠓亚科5属48种;新发现并描述了蠓科10个新种;江西省新纪录30种.库蠓属、铗蠓属和毛蠓属分别占采获蠓总数的73.56%、13.47%和9.40%.梅岭分布7属66种,井冈山9属57种,庐山7属37种,明月山5属29种,瑞金6属26种,仙女湖5属22种,婺源5属22种,龙虎山5属21种和三清山4属17种.江西省9个旅游景区的优势蠓种为荒川库蠓(40.64%)和尖喙库蠓(35.20%),不同景区主要蠓种的构成比不同.结论 掌握了江西省旅游景区蠓科昆虫特别是吸血蠓的种群构成和分布,为江西省旅游景区吸血蠓及其蠓传疾病的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吸血蠓种类及吸血活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2019年4月至12月期间,在深圳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定期通过人诱、灯诱以及扫网法等方法采集吸血蠓,对公园内吸血蠓类进行生态监测,统计公园内吸血蠓类多样性、种类构成及其吸血行为.结果显示,公园内吸血蠓共有2属5种,不同月份吸血蠓组成不同.其中优势种为台湾铗蠓Forcipomyia taiwana(Shiraki),次优势种是环基库蠓Culicoides circumbasalis(Tokunaga).台湾铗蠓是公园中对人群进行刺叮吸血的主要吸血蠓,每日刺叮高峰在下午14:00左右;该种的密度与气温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