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痛点针刺疗法与外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MTrPs)针刺疗法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CE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64例C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痛点针刺治疗组(A组)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每组32例。A组行MTrPs针刺疗法治疗,B组行外周神经阻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周期结束后(以下简称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颈部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同时记录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NRS、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P<0.05),CROM较治疗前增加( P<0.05)。A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NRS、NDI评分较B组降低( P<0.05),CROM较B组增高( 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TrPs针刺疗法和外周神经阻滞均能显著缓解CEH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部活动度和生活质量。MTrPs针刺疗法1个月后临床疗效优于外周神经阻滞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 2024 年学术会议"定于2024年8月16~18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将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在软组织疼痛治疗领域的前沿技术理念,以软组织疼痛领域的八个学术小组(脊柱内镜与人工智能、微创介入、肌骨超声、银质针治疗、民族医药与技术、脊柱开放、冲击波、疼痛康复护理)为核心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学术探讨、经验分享,并为学术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颁发证书,同时针对性进行相关技能培训.诚邀全国所有从事软组织疼痛治疗及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踊跃参会,共同推动软组织疼痛治疗的学术进步和临床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探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7/6
基于六经辨证理论探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诊治思路.根据LSS病情轻重以及病位深浅进行六经辨证,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六型进行论治.采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LSS,其主穴为L1-L5 双侧夹脊穴及对应的足太阳膀胱经腧穴(L1-L5椎管两侧旁开 1.5 寸处),并根据六经分型配穴、调整艾段长度进行温针灸治疗,以消除软组织损害压痛点为治痛目标,在缓解临床症状同时,患者也不需要绝对制动休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功劳木外洗液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究功劳木外洗液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MP)溃后期患者创面愈合、窦道深度及垂体泌乳素即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选取NMP溃后期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采用Image J软件计算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面积并统计渗液量,采用银质探针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窦道深度,采用化学电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PRL水平;比较2组疗效、创面面积、渗液量、窦道深度、PRL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创面面积和渗液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窦道深度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RL均降低,且观察组的PRL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劳木外洗液可以有效改善NMP溃后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窦道深度及PRL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0 年 7月至2021 年7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2 例予中药熏洗治疗,治疗组5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密集型银质针松懈术治疗.2 组均治疗3 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 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4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42/5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细胞因子血清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增快(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密集型银质针松解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腰椎功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3、TNF-α及TGF-β1 水平,减轻炎性,促进组织修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银质针导热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和SIRT3表达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临床研究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线粒体超微结构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变化的影响.方法:26只大鼠随机取20只予以打击结合运动疲劳的方法复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银质针导热组,每组各8只;银质针导热组给予银质针导热处理;剩余6只为正常对照.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完成后第1天、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股内侧肌肌电图电活动,取大鼠右侧股内侧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局部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痛阈值:与正常组和造模前相比,模型组、银质针导热组造模后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经银质针导热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导热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②肌电图:模型组大鼠右侧股内侧出现自发电活动,银质针导热组自发电活动较模型组减少,时限较模型组延长(P<0.01),波幅较模型组降低(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正常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则,模型组大鼠肌纤维萎缩、变性,排列紊乱,银质针导热组大鼠肌肉结构紊乱改善;④骨骼肌线粒体微观结构:透射电镜显示正常组肌组织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银质针导热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明显缓解或趋于正常;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下调,银质针导热组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⑥结果表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局部肌肉线粒体出现异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下调,提示存在能量代谢障碍;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线粒体变化恢复,接近正常,且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上调接近正常组,推测银质针导热疗法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修复而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2023年学术会议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由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 2023 年学术会议"定于2023年12月8~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脊柱微创与软组织疼痛治疗领域著名专家,围绕数字化减影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下脊柱微创的精准技术、脊柱微创技术、银质针、肌骨超声、民族医药等软组织疼痛治疗领域,开展专题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和各种操作演示等学术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密集型银质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密集型银质针与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密集型银质针治疗,30 min/次,每周1次;对照组取犊鼻、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等穴行疏密波治疗,隔日1次,疗程均为3周.观察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情况,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不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1)VAS评分:治疗3周后及治疗后3月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SS评分:治疗后3周HSS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影像学分级较高的病例疗效更好.结论:密集型银质针和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均有较好疗效,但密集型银质针组在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及远期疗效等方面较电针组更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质针加热治疗跟痛症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跟痛症是一组足跟部慢性疼痛综合征,在临床上常见且多发于中老年人,多为单侧,偶有双侧.主要由于劳损和退变所致,发病因素有:足底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病变、跟骨滑膜炎、跟骨骨刺、神经卡压等,大多认为病因为跖筋膜炎 [1,2],一般表现为跟骨结节前缘内侧明显压痛点,典型症状可表现为行走之前局部疼痛,短距离行走后疼痛稍缓解,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分析可能原因为跖筋膜痉挛后局部组织产生致痛因子引起.跟痛症大多反复发作,单一治疗效果欠佳,一般可综合物理疗法、口服药物、局部痛点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3],但效果仍无确切循证医学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几种常用针具局部松解部位骨骼肌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及病理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局部软组织松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康复治疗,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局部软组织松解作为一种侵入性、有创性治疗方法,鲜有研究探讨和观察松解治疗后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过程及转归.目的:观察几种临床常用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后松解部位肌组织的修复过程及其病理变化.方法:选用松筋针、银质针、长圆针、小针刀、刃针及铍针分别刺入大鼠腓肠肌肌腹中部0.5-1.0 cm,局部松解两三次.分别于干预后第3,7,14,21,30天处死大鼠,取针刺部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局部肌肉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采用 Cell Sens-Entry 1.15 软件采集图像并进行微血管密度及成纤维细胞计数;采用 Image Proplus 6.0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 Ⅰ型胶原纤维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干预后第 3天,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溶解、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干预后第7天,炎性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肉芽组织增生;干预后第14天,局部胶原堆积伴肉芽组织大量形成;干预后第21天,胶原减少,肉芽组织机化;干预后第30天,局部组织瘢痕化;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预后各时期松解局部均可见Ⅰ型胶原纤维.干预后同一时间,同类针具不同直径间微血管密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积分吸光度值均为先增后减趋势,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同类型针具直径越大其损伤效应越大;③结果证实,实验中几种新型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对腓肠肌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效应,松解干预后局部组织炎性变,肉芽组织机化最终导致局部组织瘢痕化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