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质针导热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和SIRT3表达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临床研究发现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线粒体超微结构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变化的影响.方法:26只大鼠随机取20只予以打击结合运动疲劳的方法复制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银质针导热组,每组各8只;银质针导热组给予银质针导热处理;剩余6只为正常对照.分别于造模前1 d、造模完成后第1天、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阈值、热缩足潜伏期;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第14天检测大鼠股内侧肌肌电图电活动,取大鼠右侧股内侧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局部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痛阈值:与正常组和造模前相比,模型组、银质针导热组造模后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经银质针导热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银质针导热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②肌电图:模型组大鼠右侧股内侧出现自发电活动,银质针导热组自发电活动较模型组减少,时限较模型组延长(P<0.01),波幅较模型组降低(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正常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则,模型组大鼠肌纤维萎缩、变性,排列紊乱,银质针导热组大鼠肌肉结构紊乱改善;④骨骼肌线粒体微观结构:透射电镜显示正常组肌组织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银质针导热组肌组织线粒体肿胀明显缓解或趋于正常;⑤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表达: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下调,银质针导热组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⑥结果表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局部肌肉线粒体出现异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下调,提示存在能量代谢障碍;银质针导热处理后线粒体变化恢复,接近正常,且沉默信息调节因子同源蛋白3的表达上调接近正常组,推测银质针导热疗法可能通过促进线粒体修复而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疗效.方法:72例确诊为CEH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d、3d、1周、1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并观察治疗后的疼痛缓解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d、3d、1周、1个月及3个月各时点与治疗前NRS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疼痛缓解率最高,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疼痛缓解率较治疗后1周时比较有所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的显著有效率为95.83%,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能有效治疗CE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仪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甲钴胺、布洛芬治疗,观察组4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DLQI)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及β-EP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VAS评分、AIS评分、QLDI评分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IL-2、β-E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通络汤联合银质针导热治疗仪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总体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上调β-EP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质针联合揉髌手法治疗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银质针联合揉髌手法治疗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35例,随机分为银质针组44例(72膝)、手法组49例(73膝)和联合组42例(69膝).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银质针组给予银质针导热治疗,手法组给予揉髌手法治疗,联合组给予银质针导热结合揉髌手法治疗,3组均治疗3周.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及WOMAC指数变化情况,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12个月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1个月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点(P均<0.05),治疗后12个月均明显低于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JOA评分均明显高于银质针组与手法组(P均<0.05),而银质针组与手法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3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关节僵硬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其中以治疗后1个月效果最佳;联合组治疗后12个月上述评分和银质针组关节僵硬评分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而银质针组关节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综合评分和手法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关节僵硬评分、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明显低于银质针组和手法组(P均<0.05),而银质针组和手法组各时间点上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银质针组出现轻微皮下淤斑2例,轻微皮下血肿1例;联合组出现轻微皮下淤斑3例;手法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银质针联合揉髌手法治疗能有效缓解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的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密集型银质针导热疗法作为一种介入性的治疗方法,通过采用精确的银质针针刺疗法,并导入所需的最佳温度,从而消除无菌性炎性反应,松解肌肉痉挛,解除软组织疼痛 [1].对软组织有开放松解,达到"以针代刀"的临床功效,对于椎管外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等具有明显的疗效 [2].然而银质针针体较粗,直径针粗约1.0 mm,且因为治疗时需密集型施针 [3],治疗时骨膜下针刺是会产生剧烈疼痛,使病人产生对治疗产生焦虑与恐惧.目前其镇痛方法通常采用局部利多卡因注射或联合一些止疼、镇静药物的外用或输注 [3,4],其疗效报道不一.本研究通过临床实验发现,在密集型银质针治疗过程中,鼻腔内滴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减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和焦虑情况.该方法操作简单,病人依从性好,并发症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细银质针导热联合羧甲基壳多糖关节内注射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细银质针导热联合羧甲基壳多糖(几丁糖)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效果.方法:膝骨性关节炎病人90例,随机均分为细银质针导热联合几丁糖关节内注射组(S组,n=45)和几丁糖关节内注射组(C组,n=45).S组采用细银质针导热联合几丁糖关节内注射,C组单纯几丁糖关节内注射.评价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Lequesne指数和WOMAC评分,记录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Lequesne指数和WOMAC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4周和8周时的Lequesne指数和WOMAC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基础值(P<0.05),但S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细银质针导热联合几丁糖关节内注射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和功能障碍,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质针刀松解导热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银质针刀与针刀在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效果的差异性.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银质针刀组和针刀组,每组各45例.银质针刀组采用银质针刀对病变组织切割松解并加温导热;针刀组采用汉章牌Ⅰ型4号针刀行膝关节痛点组织松解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隔7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时骨性关节炎评分指数(WOMAC)、临床疗效评定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及随访1月后,两组WOMAC量表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银质针刀组优于针刀组;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4周后,银质针刀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针刀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质针刀组疗效优于针刀组;安全性评价方面,银质针刀组明显高于针刀组.治疗后1个月随访,针刀组膝关节功能虽部分患者有所恢复,但仍存在差异(均P <0.05),银质针刀优于针刀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针刀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疼痛微创介入技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慢性疼痛病人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病房运行情况.方法:选取细银质针导热术病人122例,随机均分为日间手术组(R组)和住院手术组(Z组).R组在疼痛门诊完成术前评估后收入日间病房,当日手术,当日出院;Z组在病房完善诊断及术前评估,择期施治,择期出院.两组均采用细银质针导热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1天、1周和4周时评价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院前等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和医师满意度,记录术中和术后有无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前VAS评分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即刻、1天、1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手术后即刻的SF-36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1天、1周和4周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R组的院前等候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病人和医师满意度均明显高于Z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疼痛科微创介入技术适合日间手术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质针导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8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7年12月至2018年5月治疗的78例肩关节周围炎.采用双颈椎2~7关节突滑膜联合肩关节滑膜银质针导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治疗后全部随访,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个月,VAS评分:治疗前均为8~10分,治疗后1个月,0分42例,2~3分34例,4~7分2例;2个月,0分76例,2~3分2例.疗效评估:1个月,痊愈42例(53.8%),显效34例(43.6%),有效2例(2.6 %);2个月,痊愈76例(97.4%),显效2例(2.6%);3个月与2个月疗效相同.结论:颈椎关节突滑膜联合肩关节滑膜银质针导热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的治疗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联合外敷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5例早期KOA患者(Kellgren-Lawrence Ⅰ级或Ⅱ级).给予在膝关节采用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周.每次银质针治疗结束后均在患膝前侧外敷天柏金黄散.治疗后评定疗效,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OA指数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结果:本研究治愈28例,好转5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均降低(P<0.01).研究过程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早期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程生活的影响,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