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一类退行性病变。TMJOA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过度机械应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滑膜炎症、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血管生成、骨软骨界面硬化、软骨下骨重塑、关节盘退变,以及软骨细胞的死亡及成骨、成脂分化等。TMJOA的发病过程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表观遗传的调控,可能成为TMJOA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对近年TMJOA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寻找TMJOA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99Tc m-MDP三相骨显像影像学表现:3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sP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33岁,受累关节功能分级均为Ⅱ级。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先进行两次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加入0.08 mmol/L CaCl 2, 37 ℃孵育激活血小板;然后经过冷冻、融化、离心、过滤除菌、去除纤维蛋白原,获得sPL。培养RA-FLS,分为对照组和2.5%、5%、10% sPL组,分别与含有0、2.5%、5%、10% sPL的培养液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浓度;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小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 (VEGFR2)的表达情况。 结果:(1)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细胞培养基中IL-6浓度分别为(80.18±11.67)、(59.94±9.50)、(46.60±8.04)、(60.67±9.24)pg/mL,TNF-α浓度分别为(70.75±9.14)、(54.56±7.81)、(43.27±6.30)、(53.99±8.60)pg/mL,IL-1β浓度分别为(64.18±9.90)、(46.97±8.79)、(36.28±7.44)、(47.66±8.1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2.186、11.934、10.709, 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2)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增殖率分别为87.33%±10.98%、76.17%±8.18%、60.83%±7.99%、75.83%±8.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1.16%、16.23%±2.75%、29.69%±3.80%、16.37%±2.29%,小管形成数分别为(41.00±7.55)、(26.67±4.16)、(11.67±3.51)、(26.00±6.56)个,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43.00±54.06)、(282.33±31.66)、(154.64±23.18)、(292.00±35.03)个,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43.30±27.39)、(67.00±12.53)、(22.33±8.74)、(79.33±14.9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795、38.095、34.278、29.352、94.772, P值均<0.05);2.5%sPL组、5%sPL组、10% sPL组RA-FLS细胞增殖率、血管管腔形成数量、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中细胞增殖率、小管形成数、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3)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 PCNA、CyclinD1、Bax、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5% sPL组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sPL对RA-FL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RA-FLS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SPL对RA-FLS的生长抑制效果与SPL浓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颞下颌沙砾性假痛风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沙砾性假痛风或白垩性假痛风是一种焦磷酸钙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内纤维软骨或透明软骨及其周围滑膜、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的总称,是临床极少发生的一种罕见病例,尤其在颞下颌。该文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分型、影像及发病诱因、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进行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关键基因及通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健康者和RA患者滑膜组织的差异基因,从转录组学水平上探讨RA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作用靶点。方法: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子数据库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O)下载符合筛选标准的健康人群和RA患者的芯片信息,利用R语言及相关软件包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利用STRING、Cytoscape等工具探讨差异基因的蛋白交互作用网络和生物学通路,分析关键基因与通路,寻找潜在作用靶点。结果:①与健康者滑膜相比,RA患者的滑膜有231个差异基因,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2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05个。② GO富集分析表明上调基因主要参与了免疫应答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表面组成、信号受体活动等生物学过程,下调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增殖的负调控、细胞外基质组成、转录调控区域DNA结合等生物学过程。③ KEGG上调基因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下调基因富集通路主要是癌症转录失调等。④通过STRING建立蛋白交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的MCODE插件筛选出3个显著模块,选取各模块中的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3个模块基因主要富集在趋化因子受体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B(PI3K/Akt)通路等。结论:RA患者滑膜差异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方面,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在R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智能在超声评估风湿性病病肌骨损伤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超声可进行无创、实时、动态显像,有助于低成本、快速评估风湿性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由于超声图像受到操作者依赖性、患者依赖性和仪器依赖性的影响,同时存在风湿性疾病异质性等多种因素,因此超声成像临床应用变得具有挑战性。本综述概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和深度学习方法在风湿病肌骨损伤中的应用,介绍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在滑膜、软骨、肌肉组织中的定位、诊断病变,以及疾病活动性分析中的作用;此外,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肌肉骨骼超声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环磷酰胺联合高压氧处理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联合高压氧(HBO)处理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RA-FLS)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人RA-FLS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TX组、HBO组及联合组(CTX+HBO处理),分别予以不作处理、50 μmol/L的CTX处理、0.2 MPa HBO处理、50 μmol/L的CTX联合0.2 MPa HBO处理。CCK-8法检测人RA-FLS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人RA-FLS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人RA-FLS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TX组人RA-FLS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HBO组和对照组( P<0.05),而联合组人RA-FLS细胞存活被进一步抑制,其存活率明显低于CTX组( P<0.05)。CTX组人RA-FL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HBO组和对照组( P<0.05),而联合组人RA-FL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TX组( P<0.05)。CTX组G2/M期的人RA-FLS细胞数量明显多于HBO组和对照组( P<0.05),而联合组G2/M期的人RA-FLS细胞数量明显多于CTX组( P<0.05)。与对照组和HBO组比较,CTX组人RA-FLS细胞内TLR4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与CTX组比较,联合组人RA-FLS细胞内TLR4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P<0.05)。 结论:CTX+HBO处理对人RA-FLS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并将人RA-FLS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原发滑膜肉瘤1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肺原发滑膜肉瘤(primary synovial sarcoma of the lung,PSS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21年4月诊断的12例PSSL,总结其临床病理学参数,在原有基础上加做SS18-SSX融合抗体、H3K27Me3、SOX2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评估其对PSS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2例患者诊断时年龄为32~75岁(平均50岁);男性7例,女性5例;左肺2例,右肺10例;6例手术患者获得病理分期数据,其中5例局限于肺组织内(T1),1例累及纵隔(T3),2例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N1),均无远处转移。镜下观察11例呈单相梭形细胞型,1例为双相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表现为内衬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的腺样结构及筛孔样结构,活检标本在诊断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8例(8/12)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11例(11/12)表达上皮细胞膜抗原,8例(8/12)表达TLE1,2例(2/12)表达S-100蛋白,所有病例均不同程度表达bcl-2及波形蛋白,所有病例均不表达SOX10及CD34,Ki-67阳性指数均位于15%~30%之间,SS18-SSX融合抗体在12例PSSL中均弥漫强阳性表达。8例(8/12)部分或弥漫表达SOX2,且在上皮样成分中强表达,3例(3/12)H3K27Me3表达缺失。12例标本均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确认存在SS18基因断裂。在治疗方面,6例行手术加术后化疗,6例行单纯性化疗。其中10例获得随访数据,随访时间9~1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5例存活,5例在2年内死于该疾病。结论:PSSL罕见,形态学谱系较宽,明确诊断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手段,与目前常用的免疫标记相比,SS18-SSX融合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对PSSL具有更好的灵敏度,有望取代FIS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或二代测序成为诊断PSSL的替代性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例的外科治疗及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其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儿童气管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案及辅助治疗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包括:黏液表皮样癌7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4例,尤因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婴儿血管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本组患儿中多以呼吸道症状就诊,包括咳嗽15例,气促1例,发热8例,咳血2例。ECMO辅助下支气管镜主气管肿物切除术1例,袖状切除术3例,左侧全肺切除术1例,肺叶切除术5例,肺段切除术4例。4例肺段切除患儿均术后复发,2例二次手术。结论:儿童肺部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完整切除有利于取得良好预后。气管内局限性肿物建议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切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用小关节镜经背侧入路与背外侧入路治疗非创伤性近指间关节炎的手术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利用1.9 mm小关节镜系统治疗非创伤性近指间关节炎,对经背侧入路与背外侧入路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我们对11例非创伤性近指间关节炎患者(13指)进行治疗,其中经背侧入路6例7指,经背外侧入路5例6指。术中观察近指间关节内病变,同时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进行热皱缩治疗。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评价及随访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近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握力。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5个月,平均3.2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近指间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加重等不适,两组患指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VAS评分较术前下降,而术后握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背外侧组比背侧组明显缩短。 结论:对于非创伤性近指间关节炎,利用小关节镜治疗,无论是经背侧入路或背外侧入路,术后临床效果均较好,但经背外侧入路手术时间更短,并且可以观察到几乎整个关节腔,手术视野更好,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