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拇指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皮瓣在拇指深度电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技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8例因电烧伤导致的拇指深度创面的患者,所有创面均为电烧伤的入口,术中彻底清创后见动脉、神经、肌腱、指骨、指骨间关节不同程度裸露或伴有缺损,缺损的指掌侧固有动脉予以结扎,指掌侧固有神经给予旷置,移植掌长肌腱修复拇长屈肌腱缺损,创面应用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供瓣区移植腹股沟区中厚皮片封闭。术后1周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2 d观察足部供瓣区皮片成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评估感觉功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拇指对掌、屈指功能,评估足部供瓣区瘢痕增生情况及供足站立、行走功能。结果:术后1周全部皮瓣均成活,术后12 d,16例患者足部供瓣区皮片全部成活,2例局部坏死,换药10 d后创面完全愈合;其中3例未移植肌腱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拇长屈肌腱断裂,再次行掌长肌腱移植术,术后进行对掌、屈指功能锻炼。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血运、外观及质地良好,与拇指掌侧皮肤质地相近,感觉不同程度恢复,TPD为6~11 mm,拇指屈指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足部供瓣区遗留轻度瘢痕增生,不影响供足站立及行走功能。结论:足底内侧皮肤与拇指掌侧皮肤质地相近,耐磨性能好,皮瓣携带神经,感觉恢复好,对供区损伤小,无明显后遗症,是修复拇指掌侧深度电烧伤创面的理想供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修复儿童手指电烧伤后骨骼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修复儿童手指电烧伤后骨骼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电烧伤后骨骼和/或肌腱外露创面患儿,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11岁。共38指受累,每指1处创面。对所有创面于Ⅰ期清创后行人工真皮覆盖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0 cm×1.0 cm~4.5 cm×2.5 cm。Ⅱ期行背部自体薄中厚皮移植封闭创面,术后嘱患者尽早行功能康复锻炼。Ⅱ期术后7 d观察自体皮存活情况,记录创面愈合时间;随访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患指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测量患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评价患指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自制疗效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患儿监护人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结果:Ⅱ期术后7 d,所有患儿自体皮均存活良好。创面愈合时间为(24.1±2.7)d。随访12个月,患指植皮区瘢痕评分为(5.2±2.4)分;患指关节TAM为(177±40)°,功能评定为良者12指、中者23指、差者3指;在患儿监护人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者10例、满意者3例、不满意者1例。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中厚皮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修复儿童手指电烧伤后骨骼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手术方法,创面愈合后瘢痕轻,手指功能恢复好,患儿监护人对患儿疗效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例烧碱致化学性烧伤合并肱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2017年5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包括面部、颈部、胸前部、眼睛、口腔、右上肢约25%Ⅱ度体表总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同时右肱骨下端开放性骨折、左下肢内外踝骨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及时清洗皮肤创面、口腔黏膜、眼内及骨折处创面的化学物质;提供保护口腔、食道、胃肠道黏膜措施,做好皮肤创面、眼睛、口腔的碱烧伤部位护理;早期遵医嘱糖皮质激素的运用以及给予乳酸钠林格液补液,抗感染治疗;骨折复位及伤口清创处理,动态评估骨折复位后肢体功能情况及伤口清创的效果,注意肢体康复锻炼;注重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臂皮肤脱套伤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全臂皮肤脱套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2016年9月腾冲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例全臂皮肤脱套伤患者采用剥脱皮肤原位回植+VSD+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术后21 d,创面愈合良好,患者出院,并于门诊继续行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后24 d,创面完全愈合,左上肢外观基本恢复,肩关节功能恢复至伤前水平,肘、 腕及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出院后1年随访,部分愈后皮肤可见增生性瘢痕,Highet皮肤感觉S3级,Moberg 2PD<15 mm,肌力Ⅳ~Ⅴ级,肘、 腕及手部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 早期剥脱皮肤原位回植+VSD+湿润烧伤膏换药, 并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给予其科学的全身综合治疗与护理以及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 最大程度保留患肢功能, 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ABAQUS及疲劳试验的烧结股骨柄设计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确保精锻Ti-6Al-4V钛合金烧结股骨柄柄体能达到植入后支撑人体体重及运动循环载荷的要求.方法 通过对Worst Case下的烧结股骨柄进行数值模拟,设计3种烧结涂层区域不同(不同的应力规避区)的股骨柄,并对其分别进行疲劳试验.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WorstCase下的烧结股骨柄的最大主应力为432.8 MPa;方案一中股骨柄外侧烧结涂层至股骨柄肩部的距离为47 mm(规避处的应力值为309.493 MPa),疲劳试验结果为6组全部断裂,循环载荷次数均为2.3×106次上下;方案二中股骨柄外侧烧结涂层至股骨柄肩部的距离为44 mm(规避处的应力值为277.673 MPa),疲劳试验结果为2组断裂,循环载荷次数均为4.1×106次上下,其余4组通过5×106次循环试验;方案三中股骨柄外侧烧结涂层至股骨柄肩部的距离为41 mm(规避处的应力值为240.755MPa),6组均通过5×106次循环试验,股骨球头垂直偏移量最大的一组的偏移值为1.55 mm.结论 方案三的精锻Ti-6Al-4V钛合金烧结股骨柄在植入后能达到支撑人体体重和运动时循环载荷的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马鹿角粉浸提液对骨髓来源巨噬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异物反应会导致材料植入失败,近些年来对于免疫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选择具有良好免疫性能的支架材料,对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去抗原处理的煅烧马鹿角松质骨及未去抗原处理的马鹿角对骨髓来源M1型巨噬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方法:经过物理及化学方法制备煅烧马鹿角松质骨,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材料理化性质,制备2种材料浸提液并检测浸提液中Ca、P、Mg的元素水平.体外诱导培养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并在脂多糖和干扰素γ刺激下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然后与各组浸提液共培养,对照组用单纯IMDM完全培养基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M1型标志物表达率、qPCR检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去抗原马鹿角组Ca、P、Mg元素水平高于马鹿角组;②去抗原马鹿角组和马鹿角组主要官能团为OH-、PO43-、CO32-;③共培养1,3,7 d各组M1型巨噬细胞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共培养1 d时,去抗原马鹿角组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表达率低于对照组;⑤共培养1,3 d时,去抗原马鹿角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共培养3 d时,去抗原马鹿角组M2型巨噬细胞主要标记物CD20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共培养1,3 d时马鹿角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或与对照组无差异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在CD206因子表达方面均与对照组无差异;⑥结果表明,去抗原马鹿角松质骨粉末浸提液可降低M1型巨噬细胞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并促进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