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GC-1α介导线粒体生物发生对骨癌痛伴发镜像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1α,PGC-1α)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对骨癌痛伴发镜像痛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实验: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假手术组(Sham组)与骨癌痛组(bone cancer pain,BCP组),每组10只.第二部分实验: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Sham+vehicle 组、BCP+vehicle 组、BCP+ZLN(ZLN005,PGC-1α 激活剂组),每组 25 只.将MRMT-1 大鼠乳腺癌细胞注入左胫骨髓腔建立BCP大鼠模型,Sham组大鼠注射等体积Hank's平衡盐溶液.第二部分实验中,BCP+ZLN组大鼠鞘内注射ZLN005(单次单剂量100 μg/30 μl),Sham+vehicle组与BCP+vehicle组注射等体积溶剂.Western blot用于分析大鼠脊髓中PGC-1α、Nrf1 和Tfam蛋白表达量.qPCR用于分析mtDNA相对拷贝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分析PGC-1α 的分布与细胞定位.结果:单侧癌细胞接种诱导BCP大鼠双侧后爪出现机械性痛觉过敏.ZLN005鞘内注射可减轻BCP大鼠双侧后爪的机械性痛觉过敏.在BCP大鼠的脊髓中观察到PGC-1α、Nrf1、Tfam和mtDNA相对拷贝数水平下降.鞘内注射ZLN005后,PGC-1α、Nrf1、Tfam和mtDNA相对拷贝数的水平升高.PGC-1α 在同侧和对侧脊髓背角均有分布.PGC-1α 的荧光强度在BCP大鼠双侧脊髓中出现下降.PGC-1α 主要与神经元共定位.结论:脊髓中的线粒体生物发生的损伤促进了骨癌痛伴发镜像痛的发生发展.PGC-1α 激活介导线粒体生物发生缓解骨癌痛及其伴发的镜像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镜像神经元疗法对脑卒中后急性期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探究镜像神经元疗法(MNST)对脑卒中后急性期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脑卒中后急性期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的言语-语言疗法组(SLT组)和MNST组,每组24例.3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急性期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SLT组在此基础上接受Schuell刺激法、交流效果促进法和强制诱导法等训练.MNS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镜像神经元疗法.SLT组和MNST组每天训练1次,每次30min,每周5天,共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中文版语言障碍筛查测试(CLAST)和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定其失语症严重程度.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CLAST各项评分及总分、BDAE分级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MNST组的CLAST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与SLT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MNST组在命名、复述以及总分上都有所提高(均P<0.05).此外,与SLT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MNST组的BDAE分级也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镜像神经元疗法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急性期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白癜风受累皮肤小汗腺分泌功能测试判断皮损的稳定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白癜风皮损小汗腺分泌功能测试用于评估皮损稳定性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1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白癜风患者64例70片皮损, 其中节段型12片 (活动期7片, 稳定期5片);非节段型58片 (活动期18片, 稳定期40片), 并以皮损周围或对侧镜像位置的非皮损部位作为对照.用0.1%毛果芸香碱皮内注射激发小汗腺分泌, 在注射后5 min经"淀粉-碘试验"观察排汗量并用数码相机拍照, 运用Image-J图像软件分析出汗皮肤的面积及排汗的汗孔数目以此估计排汗量.结果 节段型 (7片/7例) 与非节段型 (18片/18例) 白癜风活动期皮损的排汗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稳定期皮损 (节段型:5片/5例;非节段型:40片/40例) 排汗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观察发现, 10例成功诱导复色的皮损减低的汗腺分泌功能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活动期白癜风皮损存在小汗腺分泌功能紊乱, 测试皮损汗腺分泌功能有助于客观判断白癜风皮损的稳定性, 对白癜风病人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纳米银运载紫杉醇抑制肺癌A549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将纳米银运载紫杉醇(PTX),以促进PTX进入细胞,评价其对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TEM)检测自组装表面功能化纳米银(Ag@PTX)粒径大小,MTT实验检测Ag@PTX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细胞周期实验和DNA片段化改变用于检测A549细胞凋亡.结果 透射电镜像结果表明Ag@PTX粒径小(2~2.5 nm)且稳定性好;MTT实验结果发现该纳米系统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高于正常细胞,A549细胞组存活率分别为65%、26%及13%,HK-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7%、95%及94%,对A549细胞生长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析、DNA片段化改变实验证实Ag@PTX抑制A549细胞生长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路径.结论 Ag@PTX诱导A549细胞凋亡是抑制其生长的机制之一,Ag@PTX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化疗药物候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3D打印辅助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跟骨骨缺损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3D打印结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在治疗跟骨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4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采用3D打印结合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的跟骨骨缺损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22~52岁,平均36.0岁;道路交通伤2例,高处坠落伤1例,挤压伤1例.CT扫描重建双侧跟骨,根据镜像技术构建骨缺损区,利用3-Matic软件设计跟骨塑型器模具,3D打印模具.术中利用模具将骨水泥塑型并填充骨缺损,第二阶段手术取出骨水泥,植入自体骨修复骨缺损.观察患者骨料愈合情况,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足部和踝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4.0个月.利用3D打印的模具将骨水泥塑型,术中发现与跟骨断端匹配度高,无需再次调整,一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第二阶段手术发现,形成的诱导膜完整,大小适当;术中骨水泥取出顺利.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0个月.末次随访时无疼痛,可完全负重行走.Maryland足部评分88~98分,平均94.0分,其中优3例、良1例;AOFAS评分86~98分,平均92.8分,优3例,良1例.结论 3D打印骨水泥塑型器制作个性化骨水泥与骨缺损匹配度高,形成大小可控的诱导膜,骨水泥取出方便,保证诱导膜质量,对于跟骨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脑-机交互运动训练的神经反馈方法及康复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运动功能是人类存活、劳动及对外交流的必备功能,但常因疾病或意外而受损甚至丧失.脑卒中即是运动功能损伤的疾患典型,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成年人第一致残疾病.而传统康复训练难以诱导患者主动操控肢体的皮层·肌肉耦合,尤缺镜像神经元与神经可塑机制配合,导致康复效果受限.近年来,采用基于脑-机接口(BCI)等新兴人机交互技术的运动神经反馈训练(NFT)新方法,能使患者中枢神经信息量化可视与肢体运动真实可感,促进整体神经传导通路与运动功能全面按意愿主动修复与重建.通过综述脑-机交互运动训练的神经反馈基本原理,结合目前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融合的反馈训练方法以及临床应用,展望未来脑-机交互训练在多感官协调方面,调动患者自身能动性与外在辅助功能相结合的闭环可控、可调训练模式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背根神经节P2X3R和TRPV1介导CFA致炎性痛大鼠不同时期痛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动态检测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炎性痛大鼠健患侧足跖厚度、痛行为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ganglia root,DRG)中 P2X3受体(purinergic P2X3 receptor,P2X3R)、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蛋白表达,探索炎性痛不同时期痛行为差异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左侧足跖注射CFA建立炎性痛模型.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 group)和炎性痛组(CFA group).分别检测基线(baseline,BL)和造模后1、3、7、14、28、42天时大鼠双侧足跖厚度、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Western bolt 检测健(contralateral,Contra)患(ipsilat-eral,Ipsi)侧L4-L6DRG中P2X3R、TRPV1蛋白表达.结果:CFA大鼠患侧足跖厚度于造模后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Con-Ipsi组和CFA-Contra组.CFA大鼠患侧TWL仅于造模后1、3、7、14天时显著低于同期Con-Ipsi组,于造模后所有时间点均显著低于CFA-Contra组;CFA大鼠健侧TWL各时间点与Con-Contra相比均无差异.CFA大鼠患侧MWT于造模后所有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同期Con-Ipsi组,于造模后1、3、7、14、28天时显著低于同期CFA-Contra组;与同期Con-Ipsi和Con-Contra组比,CFA大鼠健侧MWT于造模后28、42天时出现明显降低.CFA大鼠患侧DRG中P2X3R、TRPV1蛋白表达于造模后1、14、28、42天时均显著高于Con-Ipsi和Con-Contra组;CFA大鼠健侧DRG中P2X3R蛋白表达于造模后28、42天时显著多于Con-Contra组,而健侧DRG中TRPV1蛋白表达无差异.结论:CFA致炎性痛大鼠患侧足跖热痛觉过敏和机械痛觉异常持续存在,炎性痛后期可诱发出健侧足跖机械痛觉异常;P2X3R和TRPV1可能参与CFA大鼠早期和晚期外周痛敏化发生和维持,健侧背根神经节内P2X3R表达增加可能参与机械镜像痛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镜像诱导强化吞咽运动想象脑区激活:基于脑磁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镜像诱导强化吞咽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of swallowing,MIS)激活吞咽相关脑区的证据.方法:入组健康青年右利手受试者7例,使用青年男女吞咽视频作为刺激素材诱导吞咽运动想象,镜像诱导条件下的吞咽运动想象测次为试验组,无诱导的吞咽运动想象测次为对照组,每组各40个测次.应用脑磁图(MEG)检测不同条件下吞咽运动想象任务在全脑的事件相关同步/去同步(event-related synchronization/desynchronization,ERS/ERD).结果:在0-10s的任务时间窗内,对照组和试验组在全脑水平均出现了大范围的ERS模式.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吞咽相关部分脑区在α和β频带呈现更为显著的ERS模式.显著激活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双侧额叶和颞叶,少量出现于双侧枕叶和边缘叶、右侧顶叶及左侧岛叶.结论:与无诱导的吞咽运动想象训练相比,镜像刺激下的吞咽运动想象能够显著激活吞咽相关功能脑区,提示镜像诱导可能对吞咽运动想象具有启动效应,提升了训练的质量和效果,为吞咽运动想象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