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腹水为主要特征的Castleman病16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总结以腹水为主要特征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旨在提高对此类Castleman病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23年1月湘雅二医院及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例以腹水为主要特征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并对至今国内外报道的10例以腹水为起病特点Castleman病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文16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6例。16例均以腹胀为首发临床表现,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及脾脏增大。6例本院病例血红蛋白为(95.8±15.1) g/L,白蛋白为(31.7±5.0) g/L,血沉为(28.8±9.83) mm/h。腹水细胞总数为(370±190.5)×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腹水白蛋白定量为(25.4±5.6) g/L。10例文献报道患者血红蛋白为(103.8±15.5) g/L,白蛋白为(30.3±4.8) g/L,血沉为(34.1±8.6) mm/h。腹水细胞总数为(184.4±110.1)×106/L,以单核细胞为主,腹水白蛋白定量为(22.9±7.5) g/L。16例腹水CEA及细胞学检查阴性。16例病理分型为混合型5例,透明血管型4例,浆细胞型5例,未分型2例。4例单用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6例行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治疗,随访1年,腹水多数可控制。结论:以腹水为主要临床特征的Castleman病有以下几个特征:男性病例多见;首发表现为腹胀,可伴有轻度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血沉增快;腹水以低细胞数、较高蛋白定量和李凡他试验阳性为其特点。Castleman病诊断依据为病理组织学检查。激素和CHOP方案短期缓解症状较好,但长期效果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列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常见病症,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有进展,但争议犹存。南方护骨联盟专家组根据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发布了2023年前列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提炼了七大亮点。一、强调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及相关评估和防治:晚期治疗影响骨健康,特别是内分泌治疗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新型抗雄药物。建议对患者行骨质疏松评估和骨折预防。二、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优势互补诊断骨转移:X线平片适合诊断骨折和骨质破坏,但敏感性较低;CT对细微骨质变化敏感,特别是骨皮质破坏;MRI对评估转移灶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脊柱转移瘤和脊髓受压情况敏感且特异;SPECT骨扫描是筛查首选;18F-FDG和18F-NaF PET-CT诊断骨转移优于SPECT,18F/68Ga-PSMA PET/CT则更优。三、骨穿刺活检的应用场景:(1)怀疑骨转移但无骨质破坏的孤立病灶;(2)未进行前列腺原发或转移病灶病理检查的mCRPC患者,需要病理证实以进行化疗或放疗;(3) mCRPC患者行骨转移灶活检以进行病理和基因检测,指导精准治疗。四、强调调整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均衡饮食,保持钙平衡;科学锻炼,维护骨骼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多晒太阳;注意防跌。五、合理应用骨保护剂:分为mHSPC和mCRPC两个阶段,存在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高的mHSPC患者,推荐规律使用地舒单抗(60 mg/6月)、或者唑来膦酸(4~5 mg/年);存在骨转移的mCRPC,推荐地舒单(120 mg/4周)、或者唑来膦酸(4 mg/3~4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六、核素诊疗一体化:核素治疗分为α粒子和β射线,目前有锶-89(89Sr)、镭-223(223Ra)和PSMA介导的核素靶向治疗药物。锶-89(89Sr)虽然能止痛,但因骨髓抑制副作用大,不被推荐用于前列腺癌。镭-223(223Ra)不仅能止痛,还能延长生存期,适用于特定条件的mCRPC患者。PSMA介导的177Lu-PSMA-617治疗,可提高中位生存时间4个月。七、局部治疗,非必要,很重要:外放疗能缓解骨痛、提升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手术旨在增强骨骼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控制局部肿瘤。手术包括脊柱、四肢和骨盆转移瘤手术,需警惕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术中旋磨头嵌顿及处理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患者男性,64岁,因“间断胸痛3年,加重1周”于2022年3月16日入院。患者3年前活动时出现胸骨后疼痛,放射至左上肢,伴胸闷,持续半小时左右,休息可缓解。于外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60%,长期应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此后患者反复发作类似症状,1周前症状加重,安静时亦有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收入院。既往高血压20年,最高达210/100 mmHg,应用“非洛地平、美托洛尔、特拉唑嗪”降压,血压控制在160~170/70~80 mmHg;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0 ℃,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75 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心浊音界正常,心率70次/分,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高血压3级、很高危;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尼可地尔、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度普利尤单抗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特征,临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症状.中重度哮喘患者症状反复发作,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常导致肺功能下降.近年来生物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的用于治疗重度哮喘的生物制剂,为哮喘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目前可以在临床应用的主要有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度普利尤单抗作为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时疗效显著,其可以与IL-4Rα高亲和力结合,阻断IL-4和IL-13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2型气道炎症,改善肺部症状,控制哮喘发作.经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后的哮喘患者不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而且还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减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并且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哮喘安全性良好,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常见不良反应较轻且持续时间短,常可自行缓解.度普利尤单抗为哮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是国内外指南治疗重度哮喘患者的推荐药物.但目前国内上市时间较晚,研究报道较少,临床研究的周期短、样本量数据较少,仍需长期研究观察.本文将对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个性化膝关节假体与传统假体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效果备受肯定.过去几十年,传统膝关节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著成就,但仍有相当数量患者术后经历关节功能不佳、持续性疼痛或需再次手术等问题.这些问题推动个性化膝关节假体技术的发展,个性化假体技术通过高精度医学影像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创建与患者解剖结构完美匹配的假体,以减少假体与骨骼间的摩擦和磨损,进一步提高手术精准性,改善术后疼痛控制和功能恢复,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尽管该技术具有显著潜力,但目前关于个性化假体和传统假体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比较研究尚不充分,仍缺乏大规模、长期随访的临床数据系统对比和验证两种假体的实际效果.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式比较2种假体在术后恢复、功能改善、并发症和长期生存情况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两者在经济成本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差异,旨在为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探索个性化假体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生物模拟纳米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非甾体抗炎药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虽能缓解RA症状,但伴随显著副作用且疗效有限.生物模拟纳米药物通过模仿体内天然结构和功能,提升药物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减少免疫原性和副作用,展现巨大的治疗潜力.这些纳米药物可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控制炎症介质释放并靶向递送抗炎因子,有效减轻RA症状并防止关节损伤.尽管面临长期安全性、生产复杂性及个体差异等挑战,但生物模拟纳米药物在RA治疗中仍具有广阔前景.优化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代谢行为和长期安全性,发展个体化治疗策略,将进一步推动其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数字健康干预在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不容忽视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血压在安全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1].最近一次全国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2%,高血压患病人群约2.45亿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虽不断提高,但血压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26.8%[2,3],我国高血压流行现状及整体血压管控形势不容乐观.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长期管理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营养控制状况评分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况评分(CONUT)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196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CS病人进行CONUT评分.根据CONUT评分评价营养不良程度.研究终点是复合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发急性冠脉综合征、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结果:发生复合事件的病人CONUT评分中位数显著高于未发生复合事件的病人(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严重营养不良病人的复合事件发生率较高(Log-rank检验,P=0.001 5).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分析中,调整混杂因素后,CONUT评分与复合事件独立相关[调整后的风险比为1.284.95%Cl(1.126.1.457),P=0.000 3].结论:ACS病人CONUT评分越高,预后越差.通过CONUT评分评估营养不良可能为ACS病人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应用ECHO模型评价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对儿童哮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7-12 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5~11 岁哮喘患儿 107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 例)和干预组(52 例).对照组患儿首诊时给予单次吸入制剂教育服务;干预组患儿给予全程规范化MTM服务.应用经济、临床与人文结果(ECHO)模型,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 个月及干预6 个月后,统计2 组患儿在经济(药物成本、成本-效用比),临床(ACT评分、吸入制剂使用正确率、哮喘发作次数)和人文(EQ-5D-5L效用值、Morisky用药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结果中的差异,评价MTM服务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前2 组各项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经济结果、临床结果、人文结果3 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师主导的MTM服务可使哮喘患儿在经济、临床、人文多维度获益,既使哮喘患儿疾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又提升药师药学专科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免疫稳态——风湿免疫病长期缓解的必由之路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免疫稳态已成为免疫领域最为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自身免疫的发生与免疫状态的失衡密切相关。在风湿免疫病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中,既要及时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又要使病情稳定和长期缓解。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实现病情长期缓解、避免复发的前提是免疫稳态。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平衡是免疫稳态的关键。B细胞、NK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对免疫稳态同样有重要影响。临床上,不少免疫相关的药物和方法对患者免疫稳态的恢复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加深对这些药物和方法的认识,并促进其临床应用。大幅度提高风湿免疫病患者的缓解率,并强调长期缓解势在必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