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艇某部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分析潜艇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参加某次航海任务的某部潜艇官兵分别于航行前1 d及航行第15天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潜艇官兵航海疲劳状况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一般情况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年龄、航龄、压力情况、运动情况、靠港期间吸烟情况、饮食情况、每天工作总时长、每天最大连续工作时长及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数目等;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价潜艇官兵的航海疲劳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潜艇官兵的航海睡眠质量。结果:在航行前1 d,共68名艇员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88.2%。在航行第15天,对问卷有效的60人再次发放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航行前1 d,潜艇官兵的FS-14得分为(5.57±3.01)分,与我国正常人群得分[(5.50±3.09)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航行第15天时FS-14得分为(6.85±3.83)分,高于我国正常人群得分及航行前1 d得分(均 P<0.01)。航行前1 d潜艇官兵的疲劳发生率为36.67%(22/60),航行第15天疲劳发生率为58.33%(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运动、靠港期间吸烟、发酵饮食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取、压力、环境中不利因素数目、每天工作总时长、每天最大连续工作时长以及PSQI总分等9个因素与FS-14总得分有关(均 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多的运动 、较多的发酵饮食摄入及较短的每天工作总时长为航海疲劳的保护因素(均 P<0.05),过大的压力、每天较长的连续工作时长、环境中不利因素多及睡眠质量低为航海疲劳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潜艇某部官兵长航期间疲劳发生率高,靠港期间吸烟多、压力大、每天连续工作时间长、环境中不利因素多、睡眠质量差者疲劳较重,经常运动、摄入较多发酵类食物、摄入较多碳水化合物、每天工作总时长短者疲劳较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舰艇长航期间显微外科手术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舰艇长航期间实施显微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及应对策略。方法:每种海况(横摇≤5°,6°~10°,11°~15°,>15°)下使用落地式显微镜及头戴式放大镜进行血管吻合实验,吻合血管为鸡股动脉、中翅动脉及股动脉分支共240个断面,记录血管吻合的完成情况、使用时间以及吻合通畅率。结果:使用落地式显微镜在舰艇横摇15°以内,头戴式显微镜在舰艇横摇10°以内,能够完成小血管及大血管的吻合。随着舰船摇晃幅度的增加,使用同一种显微镜或放大镜吻合同一类血管所用的时间逐渐增加,吻合口的通畅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相同海况下,吻合同一类型的血管,使用落地式显微镜所用的吻合时间均少于头戴式放大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战时在舰艇上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是可行和有效的。编队救护所(补给舰)建议配备落地式显微镜,驱逐舰和护卫舰可以配备头戴式放大镜,同时加强舰艇医务人员的显微外科基本操作训练及海上抗晕船训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莫达非尼改善睡眠剥夺对飞行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综述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飞行员服用精神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35篇。资料综合:简要回顾睡眠剥夺对飞行员觉醒度、认知能力和飞行操作能力的不利影响,总结睡眠剥夺飞行员服用莫达非尼后模拟飞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在战时、跨时区及长航飞行时,飞行员因睡眠剥夺导致其觉醒度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降低,从而飞行操作能力受到影响。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保持其中枢觉醒度,同时作为认知增强剂能显著改善睡眠剥夺飞行员的认知能力,降低睡眠剥夺对飞行员模拟飞行操纵能力的影响。结论:飞行员合理服用莫达非尼是保持警觉性、降低疲劳程度、提高认知能力、维持飞行操作能力的重要应急性措施。进一步开展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维持其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对提高我军航空卫生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航状态下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现场救治的实践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是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如果救治不及时,致死、致残率均较高。通过对长航状态下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的现场救治进行思考,结合我军现状,探讨合理有效的救治方案,以期提高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联合伤的现场救治水平,减少战斗性减员,为提升我军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康复治疗新技术治愈直升机飞行员前庭神经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1例直升机飞行员长航时飞行后出现头部眩晕、疼痛,伴恶心、行走不稳、视物模糊。根据该飞行员的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专科检查确诊为前庭神经炎。通过全身振动治疗、虚拟现实技术平衡训练、蹦床训练等康复治疗新技术结合传统康复治疗2周后,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明显缓解,前庭功能明显恢复。6个月后随访,飞行员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基本消失,前庭功能检查已达复飞标准,但由于其还在进行抗焦虑治疗,不能进行驾驶和高空作业,航空医学鉴定:暂时飞行不合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航时飞行中飞行人员疲劳情况及对抗措施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的疲劳情况与对抗措施,帮助飞行人员预防飞行疲劳风险,保障飞行安全。方法:随机整群抽取空军部队的飞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21~30、31~40和41~50岁组;按照人员岗位分为歼击机飞行员、轰炸机飞行员、空中航行指令师/空中通信控制师/空中机械师及其他组。采用自制的“长航时飞行航卫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比较不同年龄及人员岗位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的疲劳情况及其对抗措施。结果: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率96.2%。不同年龄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出现的困倦或打瞌睡、颈腰肩不适、反应迟钝3种疲劳情况( χ2=12.62、11.77、12.23, P=0.002、0.003、0.002),与队友谈话、活动身体2项疲劳对抗措施( χ2=6.37、16.70, P=0.041、<0.001)及调节睡眠节律、全面体能训练、进食功能食品和模拟训练4项提高飞行能力的措施( χ2=8.81、11.48、9.59、7.32, P=0.012、0.003、0.008、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出现的视觉疲劳、困倦或打瞌睡、颈腰肩不适3种疲劳情况( χ2=10.39、17.89、8.42, P=0.016、0.001、0.038),采用饮水或进食来对抗疲劳( χ2=19.06, P<0.001),及采用眼睛抗疲劳措施来提高飞行能力( χ2=12.09, P=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长航时飞行中,飞行人员的年龄和岗位因素影响着其疲劳情况和对抗措施的选择,建议进行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热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回顾国外航空医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掌握军事航空医学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军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 公开发表的军事航空医学领域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期刊论文33篇,专著1部,报告2篇,电子公告1份。资料综合 长航时导致的飞行疲劳和作业能力降低,缺氧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时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是目前国外军事航空医学研究的热点。在航空医学领域中飞行疲劳与情绪-认知相互作用。视觉失匹配负波可能是低氧暴露时感觉和认知障碍的早期和可靠的预测指标。飞行人员颈腰椎损伤影响因素及防治一直是航空医学工作者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同时美国飞行人员体能训练和考核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应继续关注疲劳、缺氧及颈腰椎损伤对飞行人员的影响,全面系统地增强飞行人员的认知能力与体能训练,建设更为适合我军的航空医学体系,提高飞行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飞行人员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的航空医学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水面舰艇舰员干眼症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某水面舰艇舰员干眼症患病情况,探讨引起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干眼症发病率、减少干眼症的危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海军某水面舰艇195名参加长航任务官兵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并接受眼科常规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素试验(FLT)等眼科检查,并记录结果。结果:本研究实际受检官兵195例,根据干眼症诊断标准,其中确诊干眼症患者共65例,干眼症患病率为33.33%。在干眼症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P=0.061)、长航时间>6个月( P=0.002)、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 P=0.028)、吸烟史( P=0.010)、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P=0.043)和睡眠障碍( P=0.001)为干眼症的危险因素。应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长航时间与OSDI评分呈正相关( P<0.001)。 结论:某水面舰艇舰员干眼症发病率较高,年龄、长航时间>6个月、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吸烟、使用抗生素滴眼液、睡眠障碍是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长航时间与OSDI评分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执行"和谐使命-2018"任务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执行任务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长航期间各类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任务期间官兵罹患上呼吸道感染的频率有所上升,与长航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新发上呼吸道感染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感冒(52.31%)、扁桃体炎(13.85%)、咽喉炎(13.08%)、鼻炎(9.23%)。长航期间舰上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和症状持续时间与长航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失眠、疲劳、晕船等因素与官兵上呼吸道感染病情加重相关( P<0.05)。长远航中期和后期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早期,尤以中期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长航期间官兵对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担心程度明显高于非长航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长航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官兵免疫功能,从而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次数增加、临床症状加重和病程延长,对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引起非战斗减员,因此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飞行疲劳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随着空军战训模式的转变,飞行员面临跨昼夜、长航时飞行等挑战,身心负荷加重,飞行疲劳问题突出.因此,及时有效地检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合理安排作息,对于预防人为事故、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阐述飞行疲劳的概念与产生原因,总结分析国内外疲劳检测方法及其在飞行领域的应用,展望飞行疲劳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