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理小体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处理小体也称P小体(processing body,P-body)存在于细胞质中,为含有多种蛋白和RNA的胞浆复合物。P小体不仅在维持细胞生命周期、调节细胞正常活动上具有重要作用,还是机体免疫防御组成成分,感染时起着抗病毒的功能。病毒感染时,一些P小体组分单独作用于病毒,并且通过多种机制抑制病毒复制。然而,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衍生出了对抗机体防御的相应策略,如降解P小体成分,干扰P小体关键成分作用,改变P小体成分。文章对P小体组成、功能、抗病毒机制以及病毒的应对措施等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病毒感染与P小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调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丘脑血糖感应系统缺陷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到目前为止,中枢神经系统在正常葡萄糖稳态和2型糖尿病中所起的作用仍未阐明。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某些区域(如下丘脑)也存在葡萄糖感应系统,与胰腺一样,该系统也能感知和响应循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的变化。下丘脑血糖感应系统主要包括葡萄糖刺激性神经元及葡萄糖抑制性神经元,分别在低血糖及高血糖时被激活。在低血糖时,为了保证大脑的葡萄糖供应,该血糖感应系统被激活从而迅速作用在外周靶器官,以抑制胰岛素分泌并上调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而升高血糖,该反应即低血糖对抗神经回路反应(CRR)。而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如果下丘脑感应葡萄糖的能力受损,导致CRR的血糖调定点上调,将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临床前证据也表明,通过恢复大脑感知血糖水平功能的治疗措施,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然而,下丘脑葡萄糖感应系统的细胞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莫达非尼改善睡眠剥夺对飞行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述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应用效果,为开展飞行员服用精神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提高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35篇。资料综合:简要回顾睡眠剥夺对飞行员觉醒度、认知能力和飞行操作能力的不利影响,总结睡眠剥夺飞行员服用莫达非尼后模拟飞行操作能力的改善情况。在战时、跨时区及长航飞行时,飞行员因睡眠剥夺导致其觉醒度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降低,从而飞行操作能力受到影响。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保持其中枢觉醒度,同时作为认知增强剂能显著改善睡眠剥夺飞行员的认知能力,降低睡眠剥夺对飞行员模拟飞行操纵能力的影响。结论:飞行员合理服用莫达非尼是保持警觉性、降低疲劳程度、提高认知能力、维持飞行操作能力的重要应急性措施。进一步开展使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维持其飞行操作能力的研究对提高我军航空卫生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状况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484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借助"我所从事的职业得到社会认可与尊重"和"我希望子女也成为医师"指标,分析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状况。采用参与抗疫和临床岗位、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疫情期间所在地区等指标,分析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忠诚度的相关因素。结果:71.3%(345/484)的住院医师认为医生职业获得了社会认可与尊重。46.3%(224/484)的住院医师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医师。参加疫情一线工作( χ2=11.344, P=0.023)、对抗击疫情持积极态度( χ2=7.614, P=0.022)的住院医师的职业认同感较高,疫情期间主要在江苏、浙江、上海(以下简称江浙沪)地区工作的住院医师的职业忠诚度高于非江浙沪地区的住院医师( χ2=6.411, P=0.041),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医师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忠诚度之间呈正相关( r=0.386, P<0.01)。 结论:疫情期间住院医师的职业认同感较高,但职业忠诚度未有提高,参加防疫和临床工作、对抗击疫情的态度是职业认同感的相关因素,疫情期间所在地区和职业认同感是职业忠诚度的相关因素,因此要重点关注疫情一线、对抗击疫情持消极态度和非江浙沪地区住院医师的需求,培养住院医师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其职业忠诚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X活性浓度监测辅助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创伤性脑损伤(TBI)特别是重型TBI患者因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因素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概率明显增加。在VTE发生的急性阶段,通过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血栓是最常用的且安全有效的措施。由于创伤患者伤情变化、临床医师对VTE认识偏差及各医疗机构的用药习惯等,LMWH预防的初始时间及剂量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LMWH剂量不足或超量将导致患者血栓或出血。近年来,抗X活性浓度监测LMWH用药在TBI患者中逐渐得到重视,并发挥了降低血栓发生率的重要作用。笔者从抗X活性浓度监测LMWH的机制、LWMH用药时间窗与抗X活性浓度监测、LWMH用药剂量调整与抗X活性浓度监测等方面对抗X活性浓度监测辅助LMWH预防血栓在TBI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长航时飞行中飞行人员疲劳情况及对抗措施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的疲劳情况与对抗措施,帮助飞行人员预防飞行疲劳风险,保障飞行安全。方法:随机整群抽取空军部队的飞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21~30、31~40和41~50岁组;按照人员岗位分为歼击机飞行员、轰炸机飞行员、空中航行指令师/空中通信控制师/空中机械师及其他组。采用自制的“长航时飞行航卫保障问题调查问卷”,比较不同年龄及人员岗位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的疲劳情况及其对抗措施。结果:共发放问卷156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有效率96.2%。不同年龄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出现的困倦或打瞌睡、颈腰肩不适、反应迟钝3种疲劳情况( χ2=12.62、11.77、12.23, P=0.002、0.003、0.002),与队友谈话、活动身体2项疲劳对抗措施( χ2=6.37、16.70, P=0.041、<0.001)及调节睡眠节律、全面体能训练、进食功能食品和模拟训练4项提高飞行能力的措施( χ2=8.81、11.48、9.59、7.32, P=0.012、0.003、0.008、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飞行人员长航时飞行中出现的视觉疲劳、困倦或打瞌睡、颈腰肩不适3种疲劳情况( χ2=10.39、17.89、8.42, P=0.016、0.001、0.038),采用饮水或进食来对抗疲劳( χ2=19.06, P<0.001),及采用眼睛抗疲劳措施来提高飞行能力( χ2=12.09, P=0.007)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长航时飞行中,飞行人员的年龄和岗位因素影响着其疲劳情况和对抗措施的选择,建议进行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OVID-19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引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前尚没有该病的特效治疗药物。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不断传播以及变异,亟需寻求新型治疗措施来对抗这种病毒,积极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十分必要。本文就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分类、分析及前景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部门联合药事干预对医院药品控费管理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多部门联合药事干预促进合理用药,观察医药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多部门联合制定协调性的干预措施,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加强源头管理,制定合理药品准入制度,发挥医院药师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处方审核制度,设置临床用药权限,对抗菌药物和重点监控的辅助药物实行分级管理。观察鹤山市人民医院实施多部门联合干预前后5年合理用药指标及医药费用指标的变化[2017-2018年(干预前);2019-2021年(干预后)]。结果:实施多部门联合干预后,鹤山市人民医院的合理用药指标和药品费用指标明显持续优化。处方合格率逐年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s,DDDs)分别从2018年(干预前)的5.2%、15.7%和47.2下降到2021年(干预后)的2.2%、10.9%和37.3,降幅分别为57.7%、30.6%和21.0%。用药结构日趋合理,国家基本药物金额占比上升了51.0%。辅助药物金额占比、药占比、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均明显下降,由2018年(干预前)的20.9%、35.2%、79.1元和1 952.1元分别下降到2021年(干预后)的10.5%、21.8%、57.0元和1 751.0元,降幅分别为49.8%、38.1%、27.9%和10.3%。但非药品费用大幅上升,次均医药总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采取多部门联合药事干预的管理模式,对促进合理用药和控制药品费用不合理增长效果明显,有效推动基层医院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必要作为一种长效工作机制推行应用。建议以此类推应用于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以全面提高医疗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天花到猴痘,如何应对猴痘挑战?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2022年5月初英国报告首例非流行区猴痘患者起,至7月中旬,全球60多个国家报告猴痘确诊病例已突破万例,并在非流行区域的国家出现死亡病例。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该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有必要回顾人类对抗天花病毒的历史,并制定对付猴痘病毒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结核后肺疾病 —— 一类被严重忽视的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球范围内,结核后肺疾病患者数量庞大,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结核后肺疾病是指部分或全部由肺结核病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异常的一组肺疾病,伴或不伴有临床症状。慢性呼吸系统异常易继发真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条件致病菌感染,也容易发生结核复燃或再感染。肺结核诊断延迟、抗结核治疗不规范、感染耐药结核菌、吸烟、合并糖尿病等是发生结核后肺疾病的危险因素。推荐对肺结核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结核,对特定人群手术治疗,对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进行肺康复治疗,早期识别及治疗结核后肺疾病继发感染,以上措施对预防结核后肺疾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防止疾病的恶化有效。中国作为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后肺疾病被我们严重忽视。目前,国际范围内,结核后肺疾病缺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相关研究较少。期望能够通过该专题引起业界对结核后肺疾病的重视,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深入开展该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积累更多的资料和数据,为制定临床指南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