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蛙皮素多肽QUB2995的重组表达及其促胰岛素分泌活性鉴定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从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中发现新型蛙皮素多肽,并鉴定其对胰岛细胞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法提取阔褶水蛙皮肤分泌物,以分子克隆大量制备蛙皮素多肽单链并测序。通过固相合成法合成已知序列多肽QUB2995,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合成多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确认合成多肽是否为之前发现的新型多肽QUB2995。用qPCR以及ELISA检测QUB2995对小鼠胰岛细胞MIN6及大鼠胰岛细胞INS-1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结果: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在亚洲阔褶水蛙的皮肤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新型蛙皮素多肽,命名为QUB2995(GAFGDFLKGAAKAGALKILSIAQCKLSGTC)。该蛙皮素多肽对小鼠胰岛细胞MIN6及大鼠胰岛细胞INS-1具有显著的促进胰岛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作用,在10 -5 mol/L浓度下效果最为显著。 结论:从阔褶水蛙中发现了新型蛙皮素多肽并命名为QUB2995,其对小鼠胰岛MIN6及大鼠胰岛INS-1细胞具有显著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显示出作为治疗糖尿病药物的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靶向前列腺癌胃泌素释放肽受体 68Ga-DOTA-PEG 4-BBN PET显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和开发一种 68Ga标记的蛙皮素(BBN)类似物分子影像探针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聚乙二醇(PEG) 4-BBN,研究其靶向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高表达前列腺癌及在胰腺组织中低摄取的能力。 方法:基于BBN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前体DOTA-PEG 4-BBN,并在 68Ga标记后进行质量控制。选取GRPR高表达的前列腺癌PC3荷瘤裸鼠模型和GRPR低表达的结直肠癌HT29荷瘤裸鼠模型各3只,通过microPET/CT显像对比观察 68Ga-DOTA-PEG 4-BBN的肿瘤摄取情况。选取PC3荷瘤裸鼠模型6只,其中3只模型鼠使用胃泌素释放肽阻断1 h,通过microPET/CT显像对比观察 68Ga-DOTA-PEG 4-BBN的肿瘤摄取情况。显像后,对未阻断组3只PC3荷瘤裸鼠模型的离体组织进行放射性计数,测定 68Ga-DOTA-PEG 4-BBN生物分布情况,以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68Ga-DOTA-PEG 4-BBN合成时间40 min,放射化学产率为50%~60%(未衰变校正),放化纯>95%;血清37 ℃温育4 h,其放化纯仍>95%。MicroPET/CT显像结果表明,PC3肿瘤部位的摄取是GRPR阻断后肿瘤部位的3.2倍[(1.34±0.24)与(0.42±0.03) %ID/g; t=5.47, P=0.005]。未阻断组PC3荷瘤裸鼠模型生物分布显示, 68Ga-DOTA-PEG 4-BBN注射后1 h显像,15 min后胰腺的摄取[(0.150±0.058) %ID/g]明显低于肾脏、肺、肝脏的摄取[(9.452±0.234)、(0.720±0.041)、(1.572±0.213) %ID/g; t值:11.28~53.02,均 P<0.001],探针对GRPR高表达荷瘤裸鼠模型的肿瘤/胰腺摄取比值可达16.92。 结论:新型探针 68Ga-DOTA-PEG 4-BBN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GRPR高表达肿瘤,还在胰腺组织中呈现低摄取,展现出其在前列腺癌分子影像诊断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皮素mRNA、KISS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间皮素mRNA(MESO mRNA)、KISS1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52例EO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MESO mRNA、KISS1 mRNA表达水平;分析MESO mRNA、KISS1 mRNA水平与EOC的关系;分析EOC患者MESO mRNA、KISS1 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对EOC患者随访1年,对比不同预后患者MESO mRNA、KISS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血MESO mRNA、KISS1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1.41 ± 0.40比1.41 ± 0.40、0.73 ± 0.08比0.54 ± 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MESO mRNA、KISS1 mRNA联合诊断E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 CI 0.816~0.944),高于MESO mRNA、KISS1 mRNA单一诊断的AUC 0.798(95% CI 0.708~0.870)、0.812(95% CI 0.723~0.882)。血MESO mRNA水平与EOC患者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血KISS1 mRNA水平与EOC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 P<0.05)。死亡者血MESO mRNA水平高于生存者(1.52 ± 0.17比1.38 ± 0.15),血KISS1 mRNA水平低于生存者(0.69 ± 0.07比0.74 ± 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1年,血MESO mRNA高表达者1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KISS1 mRNA高表达者1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者( P<0.05)。 结论:EOC患者外周血MESO mRNA、KISS1 mRNA表达升高,但随病情进展MESO mRNA呈升高趋势,KISS1 mRNA呈降低趋势,二者异常表达可能参与EOC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产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胃肠激素水平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该院出生的早产新生儿140例及正常新生儿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早产配方奶粉进行喂养,研究组早产儿采用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空腹血中GAS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空腹血中GAS水平明显高于出生后12 h的早产儿,早产儿空腹血中MOT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出生后第7天空腹血中MOT水平明显高于出生后第3天的早产儿,早产儿空腹血中GAS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随着喂养时间的不断增长,喂养时间与空腹血中GAS水平呈正相关;早产儿空腹血中MO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喂养时间的不断增长,喂养时间与空腹血中MOT水平呈正相关。研究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增长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分娩后,早产母乳的蛙皮素以及胃泌素的水平较高,并且呈现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分别喂养一段时间后,两组早产儿的血浆蛙皮素以及血清胃泌素的水平变化不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TK11基因突变的原发性腹膜上皮样间皮瘤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是原发于腹膜的罕见恶性肿瘤。33%~50%的弥漫MPM患者有石棉接触史。发病年龄以50~70岁多见。近85%的MPM有BAP1基因改变。本文报道1例31岁女性上皮样型MPM无石棉接触史伴有遗传性肿瘤基因STK11突变。临床表现为盆腔肿块。镜下排列呈管状、条状、筛状,肿瘤细胞为上皮样,中度核异型性、有核仁,间质富含小血管,伴有广泛的黏液变性。免疫组织化学广谱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Calretinin、D2-40、间皮素细胞、WT-1均阳性。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示遗传性肿瘤基因STK11突变。腹腔镜手术并化疗后3个月盆腔肿物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通过促进细胞焦亡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通过细胞焦亡通路对放射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PD-1抑制剂组;单纯照射组(胸部单次照射20 Gy);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5只。超声心动测试评价受照后1个月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室缩短率(FS);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心肌组织焦亡关键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介素18(IL-18)、IL-1β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照射后1个月,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的LVEF、FS、SV较单纯照射组下降( t = 4.50、27.93、3.11,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心肌损伤及纤维化较单纯照射组更明显,心肌胶原容积分数较单纯照射组升高[(2.88±0.27)% vs. (3.81±0.57)%, t = 2.90, 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Caspase-1、Caspase-1 p20、GSDMD、GSDMD-N、ASC蛋白表达量增高( t=3.14、3.22、8.83、20.29、2.79, P <0.05),Caspase-1、GSDMD、ASC的mRNA表达量也升高( t = 3.09、2.91、2.53, P <0.05);照射联合PD-1抑制剂组心肌及血清IL-18、IL-1β表达较单纯照射组均升高( t = 3.46、3.75、7.58、8.24, P <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单纯照射组[(38.33 ± 7.92)% vs. (54.70 ± 4.01)%, t = 3.29, P <0.05],而CD4+T淋巴细胞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Caspase-1/GSDMD促进细胞焦亡,进而加重放射性心肌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表达荧光素酶的胰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在免疫细胞杀伤效力检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表达报告基因荧光素酶和肿瘤相关抗原间皮素(mesothelin,MSLN)基因的胰腺癌细胞系,评估其作为靶细胞在评价免疫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力中的应用。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MSLN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系,抗生素筛选后,有限稀释法获得单细胞克隆,并验证目的基因的稳定表达。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real-time cell analysis,RTCA)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方法体外检测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力。将构建的细胞系接种B-NDG小鼠建立表达荧光素酶的胰腺癌肿瘤模型,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荧光素酶表达水平,监测小鼠体内胰腺癌肿瘤生长情况。在胰腺癌小鼠模型中验证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的肿瘤杀伤能力。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MSLN基因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luc、panc-1-luc-MSLN和capan-2-luc细胞。3种细胞的报告基因表达水平较高,与细胞数量呈正相关,panc-1-luc-MSLN细胞的MSLN阳性率达95.6%。体外肿瘤细胞杀伤试验结果表明MSLN-CAR-T细胞能特异性杀伤MSLN抗原阳性的panc-1-luc-MSLN细胞和capan-2-luc细胞,最小杀伤率分别为(70.00±18.19)%和(57.00±5.29)%,而对MSLN阴性的panc-1-luc细胞无杀伤作用。RTCA结果显示MSLN-CAR-T细胞对构建的3种胰腺癌细胞均有杀伤能力,最小杀伤率分别为(56.33±7.64)%、(93.00±2.65)%和(26.33±28.15)%;NK-92MI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不受MSLN限制。免疫缺陷小鼠胰腺癌模型结果显示,体内杀伤效力与体外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一致。体内外试验证明,检测靶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活性,可以反映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效力。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多株胰腺癌单克隆细胞系,可用于体内外免疫治疗产品肿瘤杀伤效力的研究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焦亡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焦亡的关系。方法:择期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BMI 18~25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术后3 d内采用ICU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进行POD的评估,按照是否发生POD分为2组:POD组( n=45)和无POD组(NPOD组, n=15)。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 1)、CPB开始后30 min (T 2)、CPB停止即刻(T 3)和停止后24 h (T 4)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S100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测定血浆IL-18和IL-1β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caspase-1及消皮素-D (GSDMD)的表达。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 结果:与NPOD组比较,POD组T 2~4时血浆S100β、NSE、IL-18、IL-1β浓度、PBMCs 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水平升高,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均延长( P<0.05)。与T 1时比较,2组患者T 2~4时血浆S100β、NSE、IL-18、IL-1β浓度、PBMCs 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水平升高( P<0.05)。 结论: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POD的发生可能与PBMCs焦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消痈散结方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网络药理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消痈散结方对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TCMSP中消痈散结方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各成分相应的作用靶点信息,检索GeneCard、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中NPM相关基因,将消痈散结方核心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数据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借助Cytoscape 3.8.0建立消痈散结方治疗NPM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路调控网络。利用R语言包对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消痈散结方组方药物47个有效成分,1 692个NPM相关潜在靶点,筛选获得消痈散结方治疗NPM核心靶点235个,消痈散结方治疗NPM关键成分包括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薯蓣皂苷元、木犀草素等,核心靶点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TNF、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L-1B、趋化因子-8(CXCL8)、趋化因子-2(CCL2)等。GO富集得到1 492个生物过程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105个通路,主要包括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消痈散结方的关键活性成分与潜在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消痈散结方治疗NPM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主要通过免疫炎症反应、药物代谢、细胞适应性应激反应、血管机能调节等信号通路发挥对NPM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抗MSLN-iCAR-NK细胞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来源的抗间皮素(MSLN)-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CAR-NK)细胞(即抗MSLN-iCAR-NK细胞)对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20例卵巢癌患者的癌组织,并收集20例同期因其他良性疾病行手术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1)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卵巢癌组织中MSLN蛋白的表达。(2)对新鲜卵巢癌组织进行原代卵巢癌细胞的提取和培养。构建抗MSLN-CAR-CD 244重组慢病毒载体,并与iPS混匀进行扩增培养,获得抗MSLN-iCAR细胞,使用细胞因子诱导分化法分化为抗MSLN-iCAR-NK细胞。细胞实验分为3组,抗MSLN-iCAR-NK细胞组、自然杀伤(NK)细胞组和对照组。(3)采用流式细胞仪、活细胞染色实验检测3组卵巢癌细胞的凋亡情况。(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卵巢癌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颗粒酶B(GZMB)、穿孔素1(PRF1)、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表达水平。 结果:(1)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SL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5%(13/20),正常卵巢组织为30%(6/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12, P=0.027)。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SL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0%(14/20),正常卵巢组织为30%(6/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00, P=0.011)。(2)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抗MSLN-iCAR-NK细胞组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为(29.27±0.85)%,NK细胞组、对照组分别为(8.44±0.34)%、(6.83±0.2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活细胞染色实验结果显示,抗MSLN-iCAR-NK细胞组卵巢癌细胞的死亡细胞数/活细胞数为(36.3±8.3)%,NK细胞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1.4)%、(2.0±1.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3)ELISA法检测显示,抗MSLN-iCAR-NK细胞组卵巢癌细胞中IFN-γ、TNF-α、GZMB、PRF1、IL-6、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NK细胞组和对照组( P均<0.05)。 结论:抗MSLN-iCAR-NK细胞对卵巢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能力,有望成为卵巢癌细胞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