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阙华发传承顾氏外科治疗难愈性窦瘘的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2/3
难愈性窦瘘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治疗难度大、创面难敛及愈合后极易复溃等特点,历代医家始终对其治疗不断探索.顾氏外科作为传统的外科流派之一,历经顾筱岩、顾伯华、唐汉钧、阙华发等医家的钻研探索,创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主张"辨证论治,内外兼治".现从阙华发积累30余年医治难愈性窦瘘病的经验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气血壅滞经络"为其关键病机,"祛瘀化腐、活血生肌"为治疗方法;拓展了滴灌疗法、拖线疗法等外科特色疗法的适应证,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对顾氏外科流派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如下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顾氏外科学术思想源流刍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1862年,顾氏云岩公先贤创立了顾氏外科.第二代继承人顾筱岩在疔疮的诊治上有独特见解,被称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顾伯华是第三代继承人,为推动顾氏外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他培养了众多学者,包括第四代继承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顾乃强、顾乃芬、顾乃芳、陆金根等.第五代继承人刘胜、陈红风、李咏梅、阙华发、张静喆、曹永清等在第四代继承人的带领下将顾氏外科发展成为国家及上海市的重点学科,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学术界的领军地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阙华发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阙华发教授辨辨治粉刺性乳痈的临床经验.认为临症应以辨病为先、结合辨证,辨体为要、审因论治,局部辨证、内外同治.并举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阙华发治疗甲状腺癌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阙华发教授辨治甲状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癌以正虚毒滞为发病之本,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审因论治,善调脾肾;病证结合,注重辨经,擅用引经药物;善识体质,主张扶阳.并举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王小平传承顾氏外科理论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下肢溃疡因其难愈、易复发,成为临床上难治性疾病之一,历代医家对其治疗不断探索,顾氏外科作为传统的外科流派之一,历经诸如顾筱岩、顾伯华、唐汉钧、阙华发、王小平等医家的钻研探索,创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顾筱岩认为,湿热瘀滞凝聚是臁疮形成的根本,顾氏外科第三代传人顾伯华认为气血耗伤,络脉失畅,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稽留,肌肤失养所致,复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而成,或因小腿皮肤染毒而诱发.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唐汉钧认为"虚、邪、瘀、腐"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下肢溃疡易诊难治,难以愈合,容易复发的根本原因.顾氏外科第五代传人王小平认为"瘀"是形成臁疮的根本,"虚"为其难愈合及复发的关键,臁疮病以"虚"为主,不同时期又兼有湿热毒蕴或气血阴阳亏虚;治疗上主张"通脉道、祛瘀阻、利湿热、补气血",中药内服结合中药外用,共奏疗效.现从王小平治疗下肢溃疡入手,分析顾氏外科流派的理论渊源与传承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阙华发教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气虚血瘀型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软件,分析阙华发教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气虚血瘀证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治疗方法,及为新药的要发提供参考.通过中医传承软件,对阙师72个临证处方建立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高频药物分布、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阙师治疗方剂多以益气化瘀、补益脾肾为主,佐以养血药,药性多偏温、平,药味多甘、苦、辛,体现了"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久病及肾"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阙华发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阐述阙华发教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坏疽性脓皮病的临床经验.坏疽性脓皮病作为一种皮肤反复发生的、伴有剧烈疼痛的慢性、顽固性、潜行性和破坏性溃疡,多伴发如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髓瘤等免疫介导性疾病.此病病因病机比较复杂,阙华发教授认为外感湿邪、饮食劳倦、久病耗伤皆可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液聚而为湿,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气血搏结,壅塞肠道,使肠道传导失司,肠络瘀阻,化火成毒而成;另外,肝主疏泄,若疏泄太过或不及,则犯及脾土,脾胃失运,水谷从少阳火化,变为秽浊,传入大肠,气血与之搏结,久之肠络受损.故治疗本病应以脾胃为本,从肝论治,清化湿热贯穿始终.在治疗上阙教授主张采取内外合治,标本兼治的方法,内治多以调和肝脾治其本,清化湿热调其标,外治则以提脓去腐、清创外治之法为主,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文中举验案1则,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阙华发运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下肢丹毒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阙华发教授认为,血瘀为下肢丹毒的关键致病因素,急性发作期兼有湿热,治以泻热通瘀,兼和营活血,药选生地黄、赤芍、丹参、虎杖、蒲公英等清热凉血、解毒化瘀,当归、川芎、桃仁、泽兰、牛膝等和营活血.缓解期合并水饮,热、水、瘀相互影响,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减少凉血清热药物,加用萆薢、泽兰、泽泻等利湿活血药物.恢复期,热、毒已祛,治以益气健脾,化瘀利湿,药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柴胡、香附理气解郁以行湿滞,泽兰、路路通、益母草活血化瘀利水.久病及肾而虚寒者,治以益气温阳、化痰活血之法,药用熟附子、桂枝、鹿角片温阳活血利水.其注重"消而勿伐",疾病后期,适当配伍补血养血药物,寓补于消之中,祛邪而不伤正,化瘀而不伤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阙华发教授辨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经验撷萃
编辑人员丨2023/8/5
阙华发教授强调脾虚生痰、五脏失调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发病之本,而局部淋巴结肿大是痰浊为患、疾病之标的具体体现.在治疗过程中,应以健脾益气、化痰祛瘀贯穿始终,同时注意和调五脏,辨证施治;亦根据患处局部辨证,运用药膏外敷,发挥顾氏外科内外结合的治疗特色,并附上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