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阿兹夫定片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22年8月18日至9月18日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住院并应用阿兹夫定片治疗的成年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7例,男性68例(58.1%),女性49例(41.9%);年龄18~ 76岁,中位年龄44岁;服用阿兹夫定片前COVID-19病程为2~25 d,平均13 d;阿兹夫定片疗程为2~14 d,平均8 d。117例患者中10例(8.5%)在服用阿兹夫定片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5例(恶心2例、腹泻2例、腹胀1例),肝功能异常和头晕各2例,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和乏力各1例;其中1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次,表现为头晕+腹胀。停用阿兹夫定片和/或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者7例,2级3例,无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记载,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结论:阿兹夫定片治疗普通型COVID-19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和头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兹夫定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危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阿兹夫定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高危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8日至2023年1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年龄校正查尔森合并症指数(age-adjusted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aCCI)≥1分筛选出高危患者379例,根据使用不同抗病毒治疗药物分为阿兹夫定组(221例)和其他药物组(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莫诺拉韦,158例),并设定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和aCCI作为混杂因素,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预后差异,评价使用阿兹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主要预后指标为确诊后60 d内病死率,次要预后指标为住院率、重症率、高级呼吸支持使用率、抗原核酸转阴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阿兹夫定组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其他药物组[岁:(74.0±12.8)vs.(77.1±13.2)],平均aCCI评分低于其他药物组[分:4(3,5)vs.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匹配后两组各纳入患者1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CCI和BMI等混杂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阿兹夫定组较其他药物组住院率高(80.1%vs.50.5%,P<0.001)、平均核酸抗原转阴时间长(d:10.0 vs.7.0,P=0.003)、平均症状缓解时间长(d:14.0 vs.11.0,P=0.019)、病死率低(8.1%vs.17.6%,P=0.019)以及高级呼吸支持使用率低(11.0%vs.21.3%,P=0.02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阿兹夫定是具有高危因素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发生死亡(OR=0.436,P=0.023)和使用高级呼吸支持(OR=0.457,P=0.023)的保护因素.结论 与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和莫诺拉韦相较,阿兹夫定治疗具有高危因素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降低病死率、减少高级呼吸支持使用率方面有更好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1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使用阿兹夫定片的不良反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使用阿兹夫定片发生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对我院 2022 年 1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月 15 日使用阿兹夫定片的 352 例COVID-19患者进行药学监护,询问患者发生ADR的临床表现,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肝肾功能等信息.结果 我院使用阿兹夫定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 74.60 岁,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比为 84.09%.352 例患者中发生ADR的患者共计112 例,ADR总体发生率为 31.82%,阿兹夫定片ADR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腹痛、转氨酶升高,其中神经系统(26.16%)、胃肠系统(25.00%)及肝胆系统(21.51%)损害占比较高.单因素分析提示转氨酶升高与患者平均年龄和用药时间显著相关.结论 COVID-19患者使用阿兹夫定片抗病毒治疗应高度重视相关ADR监测,用药时间超过一周的老年患者发生转氨酶升高的风险较大,临床需加强相关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阿兹夫定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月26日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期间服用阿兹夫定片治疗COVID-19患者病历,记录每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用药剂量、治疗疗程、合并用药情况、肝功能指标、药物肝损不良反应等信息,统计阿兹夫定发生DILI的基本特征;并将患者分为未发生DILI组和发生DILI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和药物治疗的差异,进一步探讨阿兹夫定引起DILI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294例,发生DILI为17例,占比5.78%;DILI临床分型方面,肝细胞损伤型4例,胆汁淤积型6例,混合型7例;DILI因果关系评估方面,17例DILI中极可能1例,很可能12例,可能4例;DILI严重程度分级方面,17例患者中轻度肝损伤(1级)10例,中度肝损伤(2级)5例,2例患者由于检测数据不全而未分级;DILI发生时间方面,17例患者阿兹夫定平均用药疗程为(7.6±3.7)d,DILI发生时间为服药后的(6.4±3.9)d.影响因素方面,合并用药数量、低蛋白血症、危重患者是发生DILI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阿兹夫定治疗COVID-19引起的DILI为临床常见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方面多为轻、中度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临床使用前应评估患者病理状态,对于合并低蛋白血症和/或危重患者,应进行全面评估后谨慎用药;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合并用药数量,特别是避免与其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以此避免DILI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阿兹夫定片在健康成年及老年受试者中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评价单次口服和多次口服阿兹夫定片在中国健康成年及老年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取开放、平行方案设计.试验分为2个试验组:健康成年受试者组和健康老年受试者组,分别入组12例受试者.入组的受试者首先进行单次给药,空腹口服阿兹夫定片5 mg,经3 d清洗期后进入多次给药阶段,空腹口服阿兹夫定片5 mg·d-1,连续给药7 d.结果 单次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后,健康成年受试者Cmax,AUC0-∞分别为(4.76±2.12)ng·mL-1,(6.53±2.20)ng·mL-1·h,Tmax,t1/2 的中位数分别为0.75,1.87 h;健康老年受试者平均Cmax,AUC0-∞分别为(6.40±3.25)ng·mL-1,(9.50±3.70)ng·mL-1·h,Tmax,t1/2的中位数分别为0.63,2.66 h.连续7d 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后,健康成年受试者Cmax,ss,AUC0-∞ss分别为(3.26±1.61)ng·mL-1,(5.38±2.19)ng·mL-1·h,Tmax,ss,J1/2,ss的中位数分别为0.88,2.13 h;健康老年受试者平均Cmax,ss,AUC0-∞,ss分别为(3.97±2.09)ng·mL-1,(6.71±3.26)ng·mL-1·h,Tmax,ss,t1/2,ss 的中位数分别为0.75,2.56 h.单次给药后,健康老年人和健康成年人Cmax、AUC0-t和AUC0-∞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28.37%(88.23%~186.76%)、139.93%(105.42%~185.72%)、140.03%(106.33%~184.41%).连续 7 d给予阿兹夫定片5 mg,健康老年人和健康成年人Cmax,ss、AUC0-t,ss和AUC0-∞,ss的几何均数比值及其90%置信区间分别为118.66%(80.83%~174.20%)、118.41%(83.60%~167.69%),118.95%(84.78%~166.89%).结论 单次及多次口服阿兹夫定片后,健康老年人与健康成年人相比,系统暴露均有所提高.健康老年人服用阿兹夫定片后,其不良事件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种类、严重程度和发生率与健康成年人相比无明显差异,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新型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的快速遴选评价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应用《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以下简称"指南")对新型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药物进行快速遴选评价,为医疗机构合理引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指南制定的百分制评估体系,参照药品说明书、疾病诊治指南,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的文献,从药学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其他属性5个方面对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莫诺拉韦胶囊、阿兹夫定片进行卫生技术评估,并依据评分结果推荐各种药品的引进级别.结果:经量化评分,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和莫诺拉韦胶囊的最终得分分别为75.00、71.78和73.36分.上述3药均为早期治疗轻、中型COVID-19患者的一线药物.阿兹夫定片适用人群更广泛,价格便宜,但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莫诺拉韦胶囊仅限于有发展为重型风险因素的成人患者使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的疗效优于莫诺拉韦胶囊,但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较多,且价格昂贵.莫诺拉韦胶囊用于肝肾功异常患者时无需调整剂量,无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上述3药的总分均>70分,属强推荐范畴,医疗机构可根据用药群体特点酌情选择1~2种引进.结论:本次卫生技术评估可为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遴选评价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COVID-19药物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中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指导性文件中药物治疗方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23年3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的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Treatment Guidelines(简称《NIH指南》)和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简称《诊疗方案》),比较其治疗药物和不同人群治疗方案的异同.结果 《诊疗方案》《NIH指南》治疗原则均为早期抗病毒治疗、后期免疫治疗及相应的器官支持治疗.治疗药物方面,《NIH指南》推荐3个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和莫诺拉韦];3类免疫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白细胞介素6(IL-6)抑制剂和Janus激酶(JAK)抑制剂];《诊疗方案》推荐6个抗病毒方案(阿兹夫定、Paxlovid、莫诺拉韦、单克隆抗体、静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免疫球蛋白和康复者恢复期血浆),2类治疗药物(皮质类固醇和IL-6抑制剂托珠单抗),强调传统中医中药治疗.《诊疗方案》在治疗方案的描述上过于简略,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出了可供选择的药物,但《NIH指南》提供了具体的优选方案、替代方案和联合治疗方案.结论 《诊疗方案》《NIH指南》在治疗药物和不同人群治疗方案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议持续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细化临床治疗方案,同时关注儿童、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的药物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阿兹夫定致肝酶升高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84 岁,入院8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3 ℃,伴咳嗽、咳白色黏性痰,痰量少不易咳出,自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服用抗病毒颗粒及橘红化痰冲剂等药物治疗,症状未改善,入院 3天前在外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考虑双肺炎症(病毒性肺炎可能性较大),患者未重视. 入院前 2 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最高达39.2℃,退热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体温恢复正常,入院前1 天患者自感胸闷、气短,因多次测指尖血氧饱和度示 88~93%,于 2023 年 1 月 5 日入院. 入院诊断: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②原发性高血压3 级(高危组). 既往有高血压 20 年余,血压最高达170/112 mmHg(1 mmHg=0.133 kPa),平素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po,qd)降压治疗,血压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阿兹夫定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中应用的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8/5
0 前言自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不断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株,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为奥密克戎(Omicron)及其分支,我国流行的主要变异株为BA. 5的亚分支BA. 5. 2和BF. 7.不断变异的病毒株的致病性虽有所减弱,但普遍存在免疫逃逸性增强的特点.抗病毒治疗作为治疗中的关键一环,尽早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高病毒载量诱发的机体损伤,从而降低感染者特别是老年人等伴高危因素的脆弱群体的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