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毒症瘙痒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尿毒症瘙痒症(UP)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皮肤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U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免疫炎症反应、阿片机制可能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皮肤干燥、尿毒症毒素累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胺机制、神经功能障碍等也可能参与了UP的发生。目前UP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充分透析、局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外科手术等,中医药可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未来可通过对UP具体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进行病因治疗,从而提高UP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高新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海洛因兴奋剂成瘾者274例。先采用美沙酮脱毒,然后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组(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2组(盐酸纳曲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各60例,观察两组抗复吸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毒品使用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抗复吸治疗6个月后,在个人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1组未复吸率为86.7%(52/60),2组未复吸率为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7.1, P<0.001)。 结论: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纳曲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UPLC-Q-TOF-MS/MS法定性与HPLC法定量分析岩黄连总碱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定性分析岩黄连总碱化学成分,并对其中8个含量较高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岩黄连总碱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也为岩黄连总碱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定性分析岩黄连总碱化学成分,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岩黄连总碱中原阿片碱、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碱、脱氢卡维丁、巴马汀、小檗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结果:岩黄连总碱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8个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原小檗碱类13个,小檗碱类9个.此外,定量分析的8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2),加样回收率96.70%~103.8%,RSD 0.68%~1.97%.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岩黄连总碱提取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药用狗牙花中抗成瘾生物碱的发现及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阿片类药物成瘾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人类身心健康.目前通过替代疗法虽能有效控制毒瘾产生的身体依赖,但对复吸相关的精神依赖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Iboga型生物碱是狗牙花属植物特有的一类具有防治精神依赖的天然活性物质.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药用狗牙花中重排iboga型生物碱类成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3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8个,包括1种新骨架类型的生物碱.首次发现了1个连有D-葡萄糖结构片段的重排iboga型糖苷类生物碱,以及1个具有罕见喹啉环结构单元的重排iboga型生物碱,并对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探讨.运用斑马鱼吗啡成瘾模型,对化合物的抗成瘾活性进行评价.发现化合物A23和EY33对急性吗啡诱导的斑马鱼高活动性具有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急性吗啡诱导的c-fos上升,提示该类成分抗吗啡成瘾与c-fox基因相关.以上研究为药用狗牙花中iboga型生物碱的抗成瘾保护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延寄参胶囊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在正离子模式下对延寄参胶囊甲醇提取物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方法:甲醇超声提取法制备延寄参醇提物,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为分析柱,并以乙腈-0.1% 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各主要生物碱类成分;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扫描采集数据,并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结果:延寄参胶囊甲醇提取物中共定性鉴别出生物碱类化学成分9种,包括四氢非洲防己碱、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小檗碱、海罂粟碱、黄连碱、延胡索甲素、非洲防己碱、氢化小檗碱.结论:本研究采用UPLC-Q-TOF-MS在同一条件下共定性鉴别出9种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该方法分辨率高、高效、便捷,可快速准确地鉴别延寄参胶囊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为延寄参胶囊止痛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博落回主要生物碱类成分的稳定性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解释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生物利用低的原因,对这四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HPLC测定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不同pH缓冲液、人工胃液(pH=1.3)和人工肠液(pH=6.8)中的稳定性.结果: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在酸性、中性、碱性、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环境下8h回收率为97.16% ~ 101.89%;血根碱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pH =7.8 ~8.0磷酸盐缓冲液及人工肠液中8h回收率为48.81%~60.53%;白屈菜红碱在pH =5.8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及人工肠液中8h的回收率为81.21% ~93.48%;在pH =7.8 ~8.0磷酸盐缓冲液中8h回收率为57.43%.结论: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稳定性不受pH的影响,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随pH升高稳定性降低,博落回中4个生物碱在模拟人工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与其在不同pH环境中一致,为阐明博落回散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和小果博落回不同部位中生物碱随生长期积累的动态量化规律,为博落回属资源品质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药用部位中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和别隐品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校.结果:在根、茎、叶和果实不同部位中,两种植物的果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量均为最多;茎中积累生物碱的量最少;根中积累较多的原阿片碱;生物碱在叶中的积累具有显著的种属特异性;另外,小果博落回果实中别隐品碱的量远高于其他生物碱.结论:该研究为博落回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由于生物碱类成分在该属植物中的累积具有种属特异性,在植物资源利用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具体的药用部位及其生物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UHPLC-QTOF/MS的博落回花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利用高通量、高灵敏和快速的UHPLC-QTOF/MS技术开展博落回花中的微量生物碱类成分的定性研究,阐明博落回花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类别和种类,为博落回植物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借助数据挖掘方法发现和识别出博落回花中的微量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对其高分辨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完成对微量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结构推测和确认.结果:从博落回花中共鉴定了2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普洛托品类生物碱(原阿片碱、别隐品碱)和四氢原小檗碱类生物碱(N-甲基刺罂粟碱、N-甲基四氢小檗碱).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博落回植物的更全面、客观的品质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博落回鲜叶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博落回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制备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博落回新鲜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4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原阿片碱(1)、别隐品碱(2)、血根碱(3)、白屈菜红碱(4)、去甲基白屈菜红碱(5)、去氢紫堇碱(6)、N-甲基四氢黄连碱(7)、黄柏碱(8)、6-甲氧基去甲基血根碱(9)、6-氰基二氢血根碱(10)、6-氰基二氢白屈菜红碱(11)、6-丙酮基二氢血根碱(12)、二氢血根碱(13)、二氢白屈菜红碱(14).结论:其中化合物5~9为首次在博落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延胡索酸碱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及主成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延胡索不同浓度酸碱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不同提取物中的化学组分.方法 用氨水、冰醋酸配制不同浓度酸碱水溶液,供试品加热回流提取;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 ×250 mm,5μm),乙腈-0.6%醋酸溶液(pH 5.0)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 mL/min,构建HPLC指纹图谱,用相似度软件建立共有峰模式;应用SPSS 19.0分析软件,以主要色谱峰峰面积为变量进行PCA分析.结果 标定了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的16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分别为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各批次延胡索提取物的相似度在0.861 ~0.984;PCA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1.097%;选择这3个因子对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进行综合评价.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可以快速、客观地评价延胡索不同酸碱提取物的化学组分差异,并确定酸性溶液更适合延胡索生物碱类成分的提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