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MMT)对海洛因依赖患者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2018年1-9月,选取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MMT门诊的患者(MMT组)38例及淮南市社区的男性健康志愿者32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均进行情绪词Stroop任务评估,观察比较两组注意偏向的差异。结果:在Stroop任务中线索词错误数方面,MMT组错误数低于HC组[0.75(2,5)比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84, P=0.029);MMT组与HC组在点、中性词错误数以及点、中性词、线索词反应时间方面[1(0,4)比1(0,2);3(2,5)比2(2,3);(1 055.14±303.50)ms比(985.40±173.71)ms,(1 126.89±347.82)ms比(1022.76±173.62)ms;(1 188.53±371.80)ms比(1 113.23±225.11)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1.331, P=0.183; Z=-1.723, P=0.085; t=1.150, P=0.254; t=1.539, P=0.129; t=1.001, P=0.320);美沙酮剂量及服药时间长短组间注意偏向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MT患者对海洛因线索存在注意偏向,MMT时间和剂量对患者注意偏向并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4-丁内酯依赖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1例既往有抑郁发作后自然缓解,32岁开始短暂接触海洛因、冰毒、曲马多等多种精神活性物质,后持续大量服用1,4-丁内酯,同时伴随抑郁综合征表现而住院患者的诊治及随访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戒毒人员便秘处方专家共识(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海洛因、鸦片等毒品和美沙酮等脱毒药物属于阿片类,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阻止排便反射的下传和肠道平滑肌的运动,使肠管蠕动不协调而导致便秘,加之吸毒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精神因素,且生活习惯不规律,蔬菜、水果类补充不足等促使便秘发生。因此,吸毒者便秘的发生率远高于普通人群。很多戒毒人员在戒毒期间存在严重的戒断反应和心理依赖,同时,他们还要承受便秘带来的痛苦。为此,必须对戒毒人员的便秘进行综合治疗。国内相关专家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循证医学证据的原则,经多次研讨后,就戒毒人员便秘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达成共识,并针对戒毒人员的便秘提出治疗建议,包括非药物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精神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如促胃肠动力药、各类泻剂、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等,以规范戒毒人员便秘的诊治,供戒毒相关管理人员、医师等在戒毒工作中参考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高新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阿片类海洛因兴奋剂成瘾者274例。先采用美沙酮脱毒,然后选取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组(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2组(盐酸纳曲酮抗复吸治疗6个月)各60例,观察两组抗复吸效果。结果:两组年龄分布、性别构成、婚姻状况、毒品使用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抗复吸治疗6个月后,在个人生活状态不变的情况下,1组未复吸率为86.7%(52/60),2组未复吸率为6.7%(4/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7.1, P<0.001)。 结论:盐酸纳曲酮联合曲唑酮在阿片类海洛因成瘾者脱毒后防复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盐酸纳曲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稽延期海洛因依赖者3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CG)和穴位埋线组(TG),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通过强制隔离戒毒所日常基本管教项目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穴位埋线组每2周进行穴位埋线治疗1次.采用高通量16SrD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之间的差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定量表评价对照组与穴位埋线组干预前后躯体症状、情绪症状、渴求症状和睡眠障碍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穴位埋线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hao、sobs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穴位埋线组OTU数目和simpson指数高于治疗前穴位埋线组和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组放线菌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变形菌门(P<0.01)相对丰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瘤胃球菌相对丰度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增加.LEfSe分析可见,治疗后穴位埋线组相对丰度较大的菌群是Bacilli、乳杆菌科和乳杆菌属.结论:以养心安神、调和气血、补肾助阳及健脾和胃为治则的穴位埋线疗法通过穴位刺激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改善肠道功能,从而缓解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的症状,最终得到减轻海洛因戒断症状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美沙酮对不同TaqI A1基因型海洛因依赖者伏隔核功能连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1年对A1+型与A1-型海洛因依赖者伏隔核(NAc)功能连接的影响.方法 招募接受MMT的A1+组(26例)和A1-组(21例)海洛因依赖者,采集静息态功能MRI、心理渴求和戒断症状评分.计算NAc与双侧眶额回、内侧前额叶及楔前叶功能连接强度.纵向自身比较脑区间功能连接强度及心理渴求、戒断症状的变化.结果 接受MMT 1年后,A1+组渴求与戒断症状评分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3;t=-2.67,P=0.01),A1-组渴求与戒断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变化(t=0.54,P=0.60;t=1.33,P=0.22).A1+组NAc与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降低(t=2.20,P=0.04),且与戒断症状呈负相关(r=-0.68,P=0.01);A1-组NAc与眶额回功能连接降低(t=4.27,P<0.01),与内侧前额叶功能连接增加(t=-3.13,P=0.01).结论 经1年MMT后,A1+型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渴求与戒断症状加重,奖赏与抑制性控制功能脑区连接减弱;A1-型海洛因依赖者奖赏与动机驱动功能脑区连接降低,与抑制性控制功能脑区连接增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海洛因诱导大鼠伏隔核NMDA受体亚基对GAB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研究大鼠伏隔核(NAc)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状态及戒断状态下,NMDA受体亚基NR2B和NR2C对GABA表达的调控,探索GABA能神经元上NR2B和NR2C亚基在海洛因诱导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又分为海洛因诱导CPP状态和海洛因戒断状态.采用海洛因小剂量递增法皮下连续注射7 d,建立海洛因诱导CPP模型,再自然戒断7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伏隔核GABA和NR2B、NR2C亚基的位置关系.结果:采用小剂量递增法连续注射7 d海洛因,大鼠形成了稳定的海洛因诱导CPP模型.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各组大鼠伏隔核均有GABA、NR2B和NR2C表达,且GABA与NR2B及NR2C受体均有共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海洛因成瘾状态大鼠伏隔核GAB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戒断状态,具显著性差异(P<0.01).戒断状态大鼠GABA表达量最低.结论:GABA的表达变化受NMDA受体亚基活性的影响;NR2B亚基对GABA的调控作用可能参与了海洛因依赖的复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2005-2016年间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是控制海洛因成瘾者滥用毒品、预防艾滋病,以及改善其家庭和社会功能的有效措施,而近些年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人数呈现下降趋势.目的: 了解自开诊以来,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治疗维持率的变化趋势及脱失原因.方法: 研究为回顾性调查,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05.5-2016.6全市接受MMT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治疗维持率和新增人数进行描述,并就脱失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05.5-2016.6期间,上海市接受MMT的患者共计7181人,患者以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青壮年(25-54岁占90%以上)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居多(65.4%)、单身(未婚、离异或丧偶占63.1%)居多,多为无业或待业(81.5%).MMT 患者日均服用美沙酮的剂量从2008 年起呈上升趋势,于2013 年达到最高峰后逐渐下降,历年平均服用美沙酮的剂量为56(2.75)ml/d.新增治疗人数在2007 和2008年急剧增加(均超过1500 人),继而逐年降低.治疗人数在2005-2011 年间不断增加,于2011 年达到峰值(3840 人)后逐渐下降.治疗维持率自2010 年起稳定在80% 以上.患者退出治疗的主要原因包括:(1)因与毒品无关的刑事案件被逮捕(19.89%),(2)因偶吸被强制隔离戒毒(16.06%),(3)身体原因(疾病/怀孕/ 死亡,11.80%).结论: 上海市MMT 门诊开展以来维持率较好,在治患者人数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患者脱失原因主要与" 犯罪" 和" 复吸" 有关.后续研究需开展相关调查,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造成上述变化和患者脱失的原因,促使MMT 门诊更好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事件影响特点、药物渴求及其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事件影响特点、渴求度水平及其关系.方法:2017年2月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事件影响量表、渴求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55名女性强戒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强戒者的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均存在差异;女性强戒者的年龄、毒品滥用年限与渴求度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洛因强戒者的渴求度得分高于新型毒品者;事件影响的回避性、警觉性均与非理性信念量表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均存在正相关;以渴求度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使用年限,非理性信念的吸毒功效、毒品依赖共解释渴求度45.1%的变异.结论:女性海洛因强戒人员与新型毒品者存在人口学特点及滥用史的差异,事件影响与吸毒者的非理性信念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女性强戒人员对毒品的渴求度受其吸食毒品的类型、毒品滥用年限及其非理性信念的影响,可从女性强戒人员的非理性信念特点出发进行分类戒治以降低其毒品渴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洛因依赖大鼠颌下腺IL-1、TNF表达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在大鼠颌下腺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海洛因依赖时表达的改变.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按配对原则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G)、盐水对照组(saline control group,SCG)、海洛因依赖组(heroin dependence group,HDG).于大鼠腹部皮下注射海洛因药液,2次/d(上午8时,下午3时),至成瘾后取颌下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图像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 1.在正常大鼠,IL-1、TNF阳性细胞分布于颌下腺导管系统,其中以颗粒曲管(Granular Convoluted Tubule,GCT)细胞为主,腺泡细胞为阴性;2.与正常大鼠相比,盐水对照组大鼠颌下腺IL-1、TNF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平均灰度值均无明显改变(P>0.05);3.海洛因依赖组大鼠颌下腺IL-1、TNF阳性细胞的分布未见明显变化,但细胞数量增加(P<0.05);4.图像分析结果显示IL-1、TNF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 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颌下腺IL-1、TNF的合成和分泌增加,海洛因对颌下腺神经内分泌功能有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