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川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药理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局灶性堵塞疾病,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川芎作为治疗CIS的常用中药,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该药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川芎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川芎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川芎嗪、川芎哚、藁本内酯、阿魏酸、洋川芎内酯等,可发挥抗氧化应激、调节神经炎症、调控细胞自噬、调节钙离子稳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保护血管内皮因子的作用.该文总结了川芎中有效成分治疗CIS的药理机制,以期为后续临床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人皮肤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和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第4~6代人皮肤HSFb用于后续实验。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1、1×10 -1、1×10 -2、1×10 -3、1×10 -4、1×10 -5、1×10 -6 mg/mL阿魏酸钠共培养48 h,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阿魏酸钠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样本数为6。将HSFb分别与终质量浓度0.1、0.2、0.3、0.4 mg/mL的阿魏酸钠共培养24、48、72、96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样本数为3)。取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相应终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003 mg/mL阿魏酸钠组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阴性对照组。培养72 h后,采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样本数为5),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微观形态(样本数为3),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样本数为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磷酸化Smad7的蛋白表达(样本数为4)。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检验。 结果:阿魏酸钠的LC50为0.307 5 mg/mL。培养24~96 h,4个质量浓度阿魏酸钠处理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于培养72 h达到最高,选择72 h作为后续实验的处理时间。培养72 h后,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吸光度值分别为0.57±0.06、0.53±0.04、0.45±0.05,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0.69±0.06( 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用阿魏酸钠处理的3组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核固缩或断裂、裂解,染色质丢失,胞质中可见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局部逐渐空泡化。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升高( P<0. 05或 P<0. 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 P<0. 01),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Bax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 P<0. 05),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0.01)。培养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TGF-β 1、磷酸化Smad2/3、磷酸化Smad4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 P<0. 05或 P<0. 01),0.003 mg/mL阿魏酸钠组、0.030 mg/mL阿魏酸钠组、0.300 mg/mL阿魏酸钠组细胞磷酸化Smad7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0.01)。 结论:阿魏酸钠可通过阻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上的关键蛋白的表达,协同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共同发挥抑制人皮肤HSFb增殖和促进人皮肤HSFb凋亡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PLC-DAD-ELSD法测定补阳还五汤中8个活性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DAD-ELSD)法同时测定补阳还五汤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和黄芪甲苷8个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30 nm(芍药苷)、254 nm(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322 nm(阿魏酸)和403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60 ℃,载气流速1.6 L/min。结果: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苷、阿魏酸、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黄素和黄芪甲苷分离度良好,线性关系符合要求( r=0.994 0~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101.4%, RSD为1.28%~3.70%。 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补阳还五汤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超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法同时测定倍生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全波长扫描法同时测定倍生颗粒中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以下简称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Waters-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全波长扫描(190~400 nm);柱温30 ℃;进样量3 μl。结果:人参皂苷Rb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阿魏酸、大黄酸5种活性成分分别在203、260、320、316、254 nm波长段分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0.210 μg( r=0.999 4)、0.027~0.432 μg( r=0.999 9)、0.038~0.600 μg( r=0.999 9)、0.005~0.084 μg( r=0.999 9)、0.003~0.048 μg( r=0.999 2);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的 RSD分别为0.17%~1.73%、0.40%~1.49%、0.21%~1.98%( n=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71%、92.44%、96.83%、105.71%、102.61%( n=6)。 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为倍生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芪益气口服液中3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参芪益气口服液中绿原酸、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250 nm×4.6 n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采用波长转换法,绿原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检测波长为260 nm,阿魏酸为327 nm。结果:绿原酸、阿魏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线性范围分别为70.40~704.00 μg( r=0.999 8)、1.36~13.60 μg( r=0.999 8)、1.28~12.80 μg( 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4%( RSD=2.54%)、101.06%( RSD=1.57%)、98.00%( RSD=2.09%)。 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方便、简便、准确,适用于同时对参芪益气口服液中绿原酸、阿魏酸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并对3种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评价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1 mm×150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15 nm,建立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共有峰进行指认,采用对照品比对,对指认结果进行确证。采用Waters Cortecs T3 C18柱(2.1 mm×100 mm,1.6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5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39 nm,测定15批不同产地布渣叶药材中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水仙苷含量。结果:布渣叶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经质谱指认和对照品确证,指认出其中10个化学成分,分别为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阿魏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山柰酚-3- 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水仙苷、异鼠李素-3- O-葡萄糖苷和椴树苷。15批布渣叶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表明不同产地的布渣叶药材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较高。广东省阳江市、湛江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海南省五指山市产布渣叶药材3种有效成分总含量为3.23~5.64、3.60~5.78、4.68~5.73、3.87~5.21 mg/g,不同产区布渣叶3种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并不明显。 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布渣叶的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魏酸对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miR-17在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凋亡中的表达及阿魏酸(FA)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PMVECs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用不同剂量(0、0.1、1、10、100 mg/L)的FA刺激PMVECs 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选择合适的FA浓度进行后续试验。将PMVECs分为对照组、LPS组、FA低剂量组(LPS+0.1 mg/L FA)、FA中剂量组(LPS+1 mg/L FA)、FA高剂量组(LPS+10 mg/L FA),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各种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蛋白、Bcl-2蛋白,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7确定FA对PMVECs凋亡的影响。将PMVECs分为对照组、LPS组、LPS+FA组(LPS+10 mg/L FA)、LPS+FA+inhibitor NC组、LPS+FA+miR-17 inhibitor组,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及凋亡蛋白、miR-17的表达以确定FA的作用靶点。结果:100 mg/L FA不适合。LPS组较对照组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增加,Bcl-2蛋白、miR-17减少( P值均<0.05),FA低、中、高剂量组细胞较LPS组凋亡率、Caspase-3、Bax减少,Bcl-2蛋白、miR-17增加( P值均<0.05),且FA高剂量组凋亡率较低FA剂量组减少( P<0.05)。LPS+FA+miR-17 inhibitor组较LPS+FA+inhibitor NC组的miR-17表达低,且凋亡率、Caspase-3、Bax高,Bcl-2蛋白低( P值均<0.05)。 结论:LPS导致的炎性状态能抑制miR-17的表达,从而导致PMVE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iR-17表达减少从而介导Bax、Caspase-3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有关,FA可以直接上调miR-17的表达,减少Bax、Caspase-3,增加Bcl-2的表达,最终减少LPS诱发的PMVECs凋亡,提示一定浓度的FA可能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有效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激光辅助透皮给药技术联合维生素C、维生素E和阿魏酸复合配方通过促进bFGF表达改善点阵激光术后修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激光辅助透皮给药(LADD)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剥脱性点阵激光能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不同层次产生多个微小通道,使药物和活性成分能自由通过表皮屏障,增强其在局部的渗透性和深度,促进透皮吸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阿魏酸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诱导食管癌细胞周期阻滞和自噬的发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阿魏酸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食管癌细胞周期阻滞和自噬的机制。方法: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购买食管癌细胞ECA109和正常细胞Het-1A进行实验;体外培养食管癌细胞ECA109,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阿魏酸作用正常细胞Het1-A和食管癌细胞ECA109,检测阿魏酸对两者的毒性影响。将食管癌细胞分为:对照组(Ctrl)、低剂量阿魏酸组(5 μmol/L)、中剂量阿魏酸组(10 μmol/L)和高剂量阿魏酸组(20 μmol/L);分别使用对应剂量的阿魏酸处理食管癌细胞,使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相关蛋白p2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Ⅱ/LC3Ⅰ的表达、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使用免疫荧光检测LC3水平;加入通路激活剂3-methyladenine 5 mmol/L后,再次蛋白质印迹检测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不同周期细胞比例和LC3Ⅱ/LC3Ⅰ的比值。采用SPSS 22.0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与Ctrl组比较,10 μmol/L组Ki-67、PCNA、Cyclin D1、Cyclin E、p62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例,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1.22±0.10、1.03±0.15、0.86±0.08、1.10±0.08、0.81±0.13、0.81±0.13、0.71±0.15、0.66±0.14、43.00±4.00比0.81±0.03、0.67±0.07、0.51±0.09、0.54±0.06、0.54±0.07、0.45±0.07、0.37±0.06, t= 3.515、4.508、5.201、4.607、8.069、8.316、7.721、5.569、5.257, P均<0.05);与Ctrl组比较,20 μmol/L组Ki-67、PCNA、Cyclin D1、Cyclin E、p62蛋白,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例,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1.22±0.10、1.03±0.15、0.86±0.08、1.10±0.08、0.81±0.13、0.81±0.13、0.71±0.15、0.66±0.14、43.00±4.00比0.37±0.06、0.19±0.08、0.14±0.05、0.19±0.03、0.12±0.03、0.23±0.04、0.14±0.03, t=5.210、8.687、8.390、7.587、11.369、13.368、12.114、9.017、10.007, P均<0.05)且20 μmol/L组低于10 μmol/L组;与Ctrl组比较,10 μmol/L组p21蛋白、每个细胞中LC3 +数目、G 0/G期细胞比例、LC3 Ⅱ/LC3 Ⅰ比值显著升高( t=5.970、6.301、8.987、9.237, P均<0.05)。与Ctrl组比较,20 μmol/L组p21蛋白、每个细胞中LC3 +数目、G 0/G期细胞比例、LC3 Ⅱ/LC3 Ⅰ比值显著升高(0.25±0.09、0.06±0.02、42.00±5.00、0.06±0.02比1.05±0.08、0.64±0.10、69.00±7.00、0.64±0.10, t=11.369、15.307、13.337、18.204, P均<0.05)且20 μmol/L组高于10 μmol/L组;与Ctrl组比较,加入通路激活剂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S期细胞数目显著升高(0.81±0.13、0.71±0.15、0.66±0.14比1.26±0.05、1.09±0.06、0.88±0.08, t=5.021、4.018、3.997、7.251, P均<0.05),G 0/G期细胞比例、LC3 Ⅱ/LC3 Ⅰ的比值显著降低( t=5.778、6.017, P均<0.05);与加入通路激活剂组比较,加入阿魏酸20 μmol/L和通路激活剂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1.26±0.05、1.09±0.06、0.88±0.08比0.83±0.09、0.74±0.06、0.70±0.04, t=2.361、2.875、3.018、3.116, P均<0.05),G 0/G期细胞比例、LC3 Ⅱ/LC3 Ⅰ的比值显著升高( t=2.698、3.014, P均<0.05)。 结论:阿魏酸使用剂量>10 μmol/L时可以有效激活食管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食管癌细胞的自噬,抑制其增殖并将管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 0/G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通络治痹方中6种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通络治痹方中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阿魏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6种有效成分含量。方法:色谱柱为XBridge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30 nm(0~14 min检测绿原酸,15~80 min检测阿魏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403 nm(14~15 min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果:绿原酸、羟基红黄花色素A、阿魏酸、山柰酚3-O-芸香糖苷、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分别在0.029 7~1.485 0、0.030 0~1.500 0、0.009 9~0.495 0、0.017 5~0.875 0、0.028 4~1.420 0、0.013 7~0.685 0 μg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R2≥0.999 8),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 RSD均低于2%。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105%, RSD均在0.32%~1.67%。10批通络治痹方供试样品中,上述6个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依次为0.221 60、0.314 30、0.085 10、0.032 95、0.043 87、0.026 21 mg/g。 结论:建立的HPLC波长切换法快速、简便而准确,可同时测定通络治痹方中上述6种成分含量,为通络治痹方质量控制及新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