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肾脏病的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我国2型糖尿病所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约3 108万例,且糖尿病合并CKD已成为我国CKD患者的首位住院病因。早期预防、诊断以及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对降低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高血糖对肾脏受损的发生和发展较为复杂,其机制包括: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炎症等是重要原因。多年来,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近期,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新型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胰高糖素样肽(glucagon-like peptide, GLP)/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 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内皮素拮抗剂等药物开创了糖尿病肾病管理的新时代。另外,GLP-1RA也正在继续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CKD治疗领域,其所进行的FLOW研究于近期由于疗效优异而提前终止。GLP-1RA在糖尿病肾脏病中具有潜在的肾脏保护作用。替西帕肽是GLP-1/GIP受体的联合激动剂,已经在美国和欧洲上市。在SURPASS-4研究的2年随访过程中,替西帕肽组患者eGFR平均降低1.4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基线无明显改变,甘精胰岛素组患者eGFR下降3.6 ml/(min·1.73 m2),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持续上升。此外,无论患者是否使用SGLT-2i,替西帕肽均能减少eGFR降低幅度。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药物多格列艾汀、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活化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抑制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激活剂等,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积极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多格列艾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和激素分泌缺陷。葡萄糖激酶激活剂多格列艾汀通过提高葡萄糖激酶(GK)的活性改善T2DM患者血糖稳态失调,为T2DM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为帮助临床更加合理及规范地应用多格列艾汀,专家组基于已有的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经验,并经多次讨论形成了此版《多格列艾汀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对多格列艾汀的作用机制,适用人群及使用时机、降糖疗效和安全性,特殊人群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糖异生的影响和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慢加急(亚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大鼠肝细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和糖异生限速酶表达的变化以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例ACLF患者纳入ACLF组,10例正常肝移植供者纳入正常对照组。收集入选者空腹血糖、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资料。分离Sprague Dawley大鼠肝细胞,分为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模型组(H 2O 2干预6 h)、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激活组(模型组基础上加入mTOR激活剂)、mTOR抑制组(模型组基础上加入mTOR抑制剂)。蛋白质电泳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G6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SIRT6以及mTOR的相对表达。 结果:ACLF组ALT、总胆红素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CLF组SIRT6含量(0.15±0.07)μg/L、空腹血糖(3.19±0.59)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46±0.15)μg/L、(7.07±2.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CLF组肝组织PEPCK、G6P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IRT6、PEPCK、G6P mRNA相对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激活mTOR后PEPCK、G6P、SIRT6相对表达高于模型组,抑制mTOR后PEPCK、G6P、SIRT6相对表达低于模型组。 结论:ACLF时SIRT6可能与mTOR信号途径相互作用,抑制糖异生,并与低血糖的发生相关,降低SIRT6水平,可能起到延缓ACLF进展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SC79对高糖诱导RPE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对AKT-XIAP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特异性AKT激活剂SC79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RPE-19细胞分别置于含5、10、20 μg/ml SC79的高糖(30 mmol/L葡萄糖)培养液中培养6、12、24 h,根据细胞增生率探索最佳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将细胞分为4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甘露醇组和高糖组、分别于含5.6 mmol/L葡萄糖正常培养液、含5.6 mmol/L葡萄糖和24.4 mmol/L甘露醇培养液、高糖培养液中培养48 h,高糖+SC79组细胞于含10 μg/ml SC79正常培养液中培养12 h,然后于高糖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6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的增生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caspase-9、caspase-3及活化片段active-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将细胞分为Neg-shRNA组、AKT sh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加入相应转染复合物和无血清培养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转染组Akt mRNA表达。将转染细胞分为Neg-shRNA+SC79组和AKT shRNA+SC79组,参照高糖+SC79组处理方式进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SC79处理不同时间细胞中以10 μg/ml SC79预处理12 h细胞的增生率最高。高糖组细胞增生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甘露糖组和高糖+SC79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高糖组细胞凋亡率为(52.27±3.2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90±0.71)%和高糖+SC79组的(20.70±3.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高糖组p-Akt、XIAP、caspase-9及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SC79组,active-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糖+SC79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正常对照组、Neg-shRNA组和AKT shRNA组AK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0±0.07、0.59±0.03和0.11±0.1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0.44, P<0.01)。AKT shRNA+SC79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高糖+SC79组和Neg-shRNA+SC79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SC79可以部分拮抗高糖诱导的ARPE-1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活化AKT/XIAP通路,抑制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家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葡萄糖激酶激活剂HMS5552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大量基础研究已证明,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可不同程度提高葡萄糖激酶(GK)活性,有效降低血糖,但在临床试验中多数却因降糖效应不佳或不良反应明显而停滞不前。HMS5552作为第4代新型GKA,具备较好的药代动力学及酶动力学特征,在健康受试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HMS5552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HbA1c,对胰岛β细胞具有持续保护作用。HMS5552已率先进入Ⅲ期确证性临床研究阶段,目前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蠲瘤散结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糖酵解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研究蠲瘤散结方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糖酵解得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蠲瘤散结方(2、4、6、8、10、12 mg·mL-1)处理A549细胞24 h和48 h后的细胞活力.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蠲瘤散结方低、高(3、6 mg·mL-1)浓度组,加药干预24 h,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周期;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水平;测量仪检测细胞上清液酸碱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H值);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RT-PCR,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检测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B(phosphorylation protein ki-nase B,p-AKT)、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葡萄糖转运体 1(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Glut 1)、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isozyme type M2,PKM2)、乳酸脱氢酶 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用AKT激活剂后,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液中葡萄糖消耗量、乳酸生成水平;pH测量仪检测细胞上清液pH值;CCK-8检测A549细胞增殖,RT-qPCR和 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Hif-1α、Glut1、HK2、PKM2、LDH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蠲瘤散结方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与对照组比较,蠲瘤散结方低、高(3、6 mg·mL-1)浓度组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P<0.01),G0/G1期细胞比率下降(P<0.05,P<0.01),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以及乳酸生成量下降(P<0.05,P<0.01),AKT(p-AKT)、Hif-1α、Glut1、HK2、PKM2、LDH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P<0.01).使用AKT激活剂后,与蠲瘤散结方高浓度组比较,蠲瘤散结方联合AKT激活剂用药组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生成量上升(P<0.05,P<0.01),pH值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力上升(P<0.05),AKT(p-AKT)、Hif-1α、Glut1、HK2、PKM2、LDH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升(P<0.05).结论 蠲瘤散结方对A549细胞的增殖和糖酵解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PERK/ATF4信号通路探讨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保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保元汤+CCT020312[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激活剂]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阿霉素诱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凋亡相关指标[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及PERK/转录激活因子4(ATF4)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ERK、ATF4、C/EBP同源蛋白(CHOP)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和保元汤+CCT020312组比较,保元汤组、卡托普利组大鼠LVEDD,BNP、cTnI,TNF-α、IL-1β,MDA水平,Bax、Caspase-3,GRP78、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LVEF、LVFS,SOD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保元汤组大鼠上述指标(除CHOP蛋白表达水平外)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保元汤可以延缓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ATF4信号传导通路缓解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程度,从而促进心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修复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熊果苷调节PI3K/Akt/GLUT1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熊果苷(Arb)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B/蛋白激酶B/葡萄糖转运蛋白1(PI3K/Akt/GLUT1)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恶性进展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200、400 mol/L)Arb处理SNU-601细胞,检测细胞活性,筛选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熊果苷低、中、高浓度组(L-Arb组、M-Arb组、H-Arb组)、熊果苷高浓度+PI3K/Akt激活剂组(H-Arb+740 Y-P组),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ATP生成、细胞迁移数和细胞侵袭数;Western blot检测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p-PI3K、PI3K、p-Akt、Akt、GLUT1、HK Ⅱ 蛋白表达.结果 12.5~400 mol/L 的 Arb 可显著抑制SNU-601细胞增殖,选择50、100、200 mol/L的Arb进行后续实验.与Control组比较,L-Arb组、M-Arb组、H-Arb组细胞活性、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ATP生成、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及Bcl-2、p-PI3K/PI3K、p-Akt/Akt、GLUT1、HK Ⅱ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H-Arb组比较,H-Arb+740 Y-P组细胞活性、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ATP生成、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及Bcl-2、p-PI3K/PI3K、p-Akt/Akt、GLUT1、HK Ⅱ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和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Arb通过抑制PI3K/Akt/GLUT1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恶性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BTB与CNC同源蛋白1通过调节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BTB与CNC同源蛋白1(BACH1)通过调节MYC相关因子X二聚化蛋白1(MXD1)基因对套细胞淋巴瘤(MCL)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采用靶向剪切及转座酶技术(CUT&Tag)检测BACH1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寻找BACH1与MXD1的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BACH1对MXD1的调控作用,并采用慢病毒技术构建BACH1过表达及敲低的稳转MCL细胞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XD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GSE16411数据集分析MCL细胞和正常B细胞中MXD1 mRNA相对表达量.应用GSE132929及GSE21452数据集筛选MXD1共表达基因,对MXD1共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MXD1正相关基因应激诱导磷蛋白1同源物含U-框蛋白1(STUB1)的特异性激活剂YL109处理后MCL细胞的活力.结果 BACH1能够靶向结合MXD1并抑制MXD1基因的启动子活性.BACH1敲低后MXD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BACH1过表达后MX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通过GSE16411数据集分析发现,MCL细胞中MXD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B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GSE132929数据集中筛选出2222个MXD1共表达基因,在GSE21452数据集中筛选出503个MXD1共表达基因.GO分析显示,MXD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信号转导、蛋白质磷酸化、细胞葡萄糖醛酸化、类黄酮葡萄糖醛酸化等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MXD1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肝脏发育的代谢途径、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等.采用YL109处理MCL细胞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结论 BACH1通过结合MXD1近端启动子负向调控MXD1的表达水平,且BACH1介导的MXD1表达改变很可能通过调控代谢过程参与MCL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探讨柚皮素对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探讨柚皮素(NAR)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损伤机制.方法 将HRMECs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HG)组、HG+NAR组(3 mg/L NAR)、HG+激活剂(AICAR)组(1 mmol/L AICAR)、HG+NAR+AICAR 组(3mg/L NAR+1 mmol/L AICAR);除对照组向培养基中加入5 mmol/L的D-葡萄糖处理外,其他各组均向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的D-葡萄糖处理.采用CCK-8及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自噬因子LC3 mRNA、p62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AMPK/mTOR通路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G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 水平,p-AMPK/AMPK,LC3Ⅱ/LC3 Ⅰ,LC3 mRNA 表达增加,p-mTOR/mTOR、p62 蛋白及p62 mRNA 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组相比,HG+N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 Ⅰ,LC3 mRNA表达下降,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增加,但HG+AICAR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和TNF-α水平,p-AMPK/AMPK,LC3Ⅱ/LC3 Ⅰ表达增加,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G+NAR 组相比,HG+NAR+AICAR 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 和 TNF-α 水平,p-AMPK/AMPK,LC3Ⅱ/LC3 Ⅰ,LC3 mRNA表达增加,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G+AICAR 组相比,HG+NAR+AICAR 组细胞活力,迁移数,IL-1β、IL-6 和 TNF-α 水平,p-AMPK/AMPK,LC3 Ⅱ/LC3 Ⅰ,LC3 mRNA表达下降,p-mTOR/mTOR、p62蛋白及p62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可减轻HG诱导的HRME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MPK/mTOR通路介导的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