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近地面臭氧污染的研究现状,探索研究趋势与方向,为今后空气污染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于2020年1月,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科学引文索引(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以TS=(("Tropospheric Ozone" OR "Low Level Ozone" OR "Ground Level Ozone")AND("Air pollution*" OR "Air quality"))为检索式,对2019年12月31日前发表的关于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共纳入文献2 084篇。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全球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的年代、学科、期刊、资助情况、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论文累积发表量以 y=0.05 x3+0.80 x2+0.74 x+4.55( R2=0.999, P<0.01)的三次函数模式增长;发文量最多的学科是生态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共1 401篇(67.23%);《大气环境》( Atmospheric Environment)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332篇,15.93%);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44.67%,931/2 084),中国居于第2位(17.13%,357/2 084),中国有80.39%(287/357)的论文有资助信息;发文量前10位研究机构中,分别有7所和2所隶属于美国和中国;源解析和人类健康等是近5年出现的高频关键词。 结论:近地面臭氧污染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在该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污染源解析和人类健康效应研究是新的研究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人工智能的双着丝粒染色体识别算法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为解决双着丝粒染色体人工分析费时费力的问题,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实现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识别的算法,从而实现快速高通量生物剂量估算。方法:结合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基于MATLAB软件,通过研究图像预处理、阈值分割、二值化处理、区域标识、卷积神经网络和双着丝点识别算法,定义模糊隶属度函数来描述每条染色体属于双着丝粒染色体的程度,设定判别阈值,实现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识别。结果:通过对1 471张染色体图像进行算法检验,与人工识别相比,双着丝粒染色体细胞检出率达到了70.7%。结论:本算法对双着丝粒染色体自动识别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不同产区天麻品质的综合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不同产区天麻的品质,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天麻的优势产区.方法:以贵州省不同县(区)及4个省外产区的天麻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天麻素类(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类(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多糖、氨基酸、矿质元素以及有害重金属元素等指标的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贵州省内与省外的天麻综合评分结果得出,不同产区天麻的隶属函数值为0.399~0.695,大方县的天麻隶属函数值最高,指标贡献率最高,且大方县的天麻中镉元素的累积量较少,综合得出大方县的天麻品质最佳.结论:贵州省大方县的天麻品质更优,具有道地产区的优势.采用隶属函数法能够全面、准确地对不同产区天麻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耐亚磷酸盐马铃薯的筛选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正磷酸盐(P)在土壤中含量丰富,但由于土壤的固定作用,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并不高,提高植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利用能力,或优化磷肥施用,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中亚磷酸盐(PH)的含量仅次于正磷酸盐,其具有更高的溶解度,可在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进行双向运输,不易被土壤固定,但亚磷酸盐作为磷肥替代正磷酸盐和选育耐亚磷酸盐作物品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该研究选取5份引进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和1个商业品种青薯9号(QS9)为实验材料,经驯化炼苗后直接栽入试验田,设置正常磷肥处理和亚磷酸盐替代处理,测定不同品种的表型、光合作用效率和干物质等指标,以各单项耐亚磷酸盐系数(PTC)为衡量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PH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马铃薯品种可分为高度耐亚磷酸盐型(C115和D13)、弱耐亚磷酸盐型(C20、C31和QS9)和亚磷酸盐敏感型(C80)3类.该研究评价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对亚磷酸盐的耐受性,旨在为马铃薯耐亚磷酸盐品种选育和亚磷酸盐新型肥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高斯核函数的差分隐私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的差分隐私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DPFCM_GF),旨在优化大数据背景下医疗数据分析和挖掘带来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针对随机初始化模糊C-均值隶属度矩阵降低算法精度问题,采用最大距离法确定初始中心点,使用聚类中心点的高斯值计算隐私预算分配比率,并添加拉普拉斯噪声以完成差分隐私保护,构建DPFCM_GF.收集整理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机器学习存储库的心脏病、乳腺癌、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公开数据集对DPFCM_GF有效性进行验证,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56例胃癌和肺癌患者病例数据集,对DPFCM_GF的可用性进行验证,并将分析结果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以及差分隐私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DPFC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心脏病、乳腺癌、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公开数据集,DPFCM_GF和DPFCM的最优聚类效果与FCM聚类效果相当;相较于DPFCM,DPFCM_GF迭代时间更快,聚集速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4.71、4.01、12.38,P<0.05).对于肺癌和胃癌数据集,随着隐私预算ε的增大,DPFCM_GF正确识别率逐渐聚集于91.9%和93.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和0.81;当隐私函数ε为0.1、0.5、1和2(ε<3)时,DPFCM_GF聚类效果显著优于DPFCM,且聚类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5、87.12、68.58、7.76,P<0.05;x2=4.74、43.51、42.47、4.89,P<0.05).结论:DPFCM_GF是一种有效保护医疗数据隐私的方法,同时也可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任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盐胁迫对核桃幼苗解剖结构和营养元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为揭示盐胁迫下不同核桃基因型的适应机制及耐盐性差异,筛选耐盐性较强的种资资源,研究了盐胁迫下3种不同基因型核桃幼苗叶、根解剖结构和营养元素的变化.以北加州黑核桃(J1)、杂种核桃'中宁异'(J2)、'新新2号'核桃(J3)一年生实生幼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进行NaCl胁迫(0、50、100、200 mmol/L),研究幼苗叶、根解剖结构和Na、K、Ca、Mg、Fe、Cu、Zn含量的变化及其吸收、运输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盐胁迫下,J1的叶片、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根维管束直径下降;J2的叶片、上表皮、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皮层的厚度、栅海比、组织紧密度、维管束和导管的直径、皮层厚度占径比随盐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盐处理下,J3的叶片、下表皮、栅栏组织的厚度、栅海比、皮层厚度占径比下降.随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200 mmol/L下大幅度增加,J1、J2、J3叶中Na增幅为412.00%、130.05%、577.08%;K、Ca、Mg、Fe、Cu、Zn的吸收受到盐胁迫影响,K/Na、Ca/Na、Mg/Na降低,其中J2叶的K/Na、Mg/Na降幅最小,营养元素转运能力高于J1和J3.核桃幼苗通过加强根输导组织对K、Ca、Mg的选择性吸收和运输能力,维持叶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从而抵御盐胁迫.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函数相结合得出耐盐强弱依次为杂种核桃'中宁异'>'新新2号'核桃>北加州黑核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剑豆耐性种质筛选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为筛选离子型稀土矿废弃地耐性强的剑豆种质材料,20个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种质资源进行盆栽试验,并观测生长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剑豆种质的生长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始花期,不同剑豆种质的株高、地径、主茎粗、主茎节数和地上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0个种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值为:PI 279593>PI 362193>NT 576>BN-13474-63>PI 470242>PI 358592>B2>PI 181048>PI 364355>CHN3>PI 470931>PI 337078>CHN4>PI 164695>PI 276655>CPI 50103>B1>PI 338584>PI 404610>PI 3085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个种质可分为5 大类,其中第Ⅳ类的生长性状最好,第Ⅴ类次之,这与隶属函数结果一致.经复筛,在离子型稀土采矿土壤上生长性状好的前5个种质的综合评价值为:PI 362193>NT 576>PI 279593>BN-13474-63>PI 470242.PI 362193是耐性最强的种质,可作为离子型稀土采矿迹地生态修复最优选的剑豆种质,NT 576、PI 27959可作为备选种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番茄种质资源萌发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筛选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番茄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鉴定番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及筛选抗旱番茄种质资源对番茄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12.5%PEG-6000溶液对92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等6个抗旱性相关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进行番茄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及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6个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活力指数和发芽势降低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6个指标转化为2个新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6.657%.基于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聚类分析将番茄种质资源分为4类,其中抗旱型19份、较抗旱型41份、较敏感型18份、敏感型14份;通过增大、减小PEG-6000溶液浓度,进一步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密植红番茄和锦农矮秧两个品种,敏感性强的北京早红和大红袍两个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番茄种质资源的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研究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0.10%、0.20%、0.40%的NaCl溶液处理来自8个不同产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及活力指数,并对其进行隶属函数分析,评价不同穿心莲种子的抗盐性;以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15%、20%、25%的PEG-6000处理采集于广西玉林基地的穿心莲种子,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以及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 随着盐质量浓度的增加,来自8个产地的穿心莲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均随盐度增加而下降,盐度超过0.20%的环境不利于穿心莲种子萌发,隶属函数分析显示8 种不同来源穿心莲种子的耐盐性依次为:广东省英德市>广东省湛江市(常规)、广东省湛江市(大叶)>福建省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四川省成都市;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穿心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胚芽长、活力指数均下降,且丙二醛含量升高,但在5%PEG-6000作用下,SOD、POD、CAT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增大.结论 盐和干旱胁迫对穿心莲种子萌发特性影响较大,穿心莲种子具有一定耐盐性且不同产地的耐盐力强弱不一,广东和福建产穿心莲具有较好的耐盐力.穿心莲种苗培育过程中,当水势低于-0.026 MPa(5%PEG-6000)时,需及时补充水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与结构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7/6
十万大山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其主要植被类型是山地常绿阔叶林.为了解区域内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现状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发展现状,该文以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1 hm2固定监测样地中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物种组成、径级结构、树高结构并用g(r)函数分析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群落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共计7 517株,隶属52科108属153种;群落的优势种有云南桤叶树(Clethra delavayi)、银木荷(Schiima argentea)、毛折柄茶(Hartia villos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罗伞树(Ardisia quinquegona)、鼠刺(Itea chinensis)、腺叶山矾(Symplocos adenophylla)、假杨桐(Eurya subintegra)、毛冬青(flex pubescens),但优势种的优势地位不明显.(2)群落整体平均DBH为5.51 cm,径级、树高分布呈近似倒"J"型;优势种的径级分布多呈倒"J"型或"L"型,群落有较强的更新能力.(3)群落优势种稳定共存;优势种在样地中呈聚集分布,但优势种间聚集分布的位置有差异.总体而言,群落目前更新状态良好,群落中已有顶极群落优势种的存在,但群落具有一定的次生性特征,还未到达稳定的顶极群落状态,优势种间能稳定共存,有向稳定顶极群落演替的潜力,应继续加强管护,促进十万大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更新与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