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 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后难治性青光眼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49岁。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修复手术后眼压反复升高5年,于2021年2月17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就诊。患者5年前因右眼视网膜脱离于外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视网膜激光光凝+硅油填充手术。手术后右眼视网膜脱离恢复情况良好,随访发现眼压升高,取出眼内硅油后眼压仍反复升高,最高时达50 mm Hg (1 mm Hg=0.133 kPa),长期使用降眼压药物治疗,近两年右眼眼压在4联用药情况下仍不稳定。患者自幼双眼近视,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病史,否认外伤史及其他用药史。眼部检查: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2.50 DS→0.05,左眼BCVA-3.75 DS/-1.00 DC×80°→1.0。右眼、左眼分别为眼压32.0、19.2 mm Hg。除右眼晶状体混浊(图1A)外,双眼其余眼前节正常。眼底检查:右眼视盘颜色苍白,杯盘比0.9;左眼视盘颜色淡,杯盘比0.5。双眼视网膜平伏,可见豹纹状眼底改变。右眼上方及颞下方周边视网膜可见大片萎缩灶、陈旧性激光斑,视盘血管成屈膝状改变(图1B );左眼颞上方周边视网膜可见陈旧性激光斑。电脑视野检查,右眼上方视野缺损,累及中心,下方部分视野缺损(图1C);左眼未见明显视野缺损。房角镜检查,双眼房角全周开放,未见新生血管。眼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白内障;双眼屈光不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turge-Weber综合征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接受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的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 SWS)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全麻下行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的SWS患儿的医疗记录。收集并分析人口统计学、围手术期及术后相关信息。结果:8例SWS患儿因难治性癫痫在全麻下行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其中7例(87.5%)患儿颜面部存在葡萄酒色斑,4例(50.0%)患儿合并青光眼,未发现有患儿合并气道血管瘤造成困难气道。手术出血均在200 ml以上,所有患儿术中均输注异体红细胞,中位输注量260(146.3~357.5) ml。因术中出血较多,有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较严重的1例患儿同时伴有低血氧饱和度现象。患儿围手术期均未应用使眼内压增高的药物。术后8例患儿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7/8,87.5%)。术后远期随访患儿癫痫症状控制Engel分级:Ⅰ级7例、Ⅱ级1例,术后均未见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SWS所致难治性癫痫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大,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积极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维持循环稳定十分重要。患儿有很大比例合并青光眼,围手术期应谨慎应用使眼内压升高的药物。基于以往研究,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气道是否合并血管瘤,做好困难气道准备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应用及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是一种可有效控制青光眼眼压的房水引流植入物。AGV植入术作为我国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法,与其他抗青光眼手术相比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从AGV植入术的降眼压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影响疗效和导致并发症的问题出发,总结AVG植入术的应用及进展,比较各种术式的特点,以期为规范化推广AGV植入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青光眼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睫状体破坏手术是用来降低青光眼眼压的有效手段,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是通过微型换能器产生高强度聚焦超声,诱导睫状体凝固的计算机辅助、自动化的手术。UCP主要通过破坏睫状突上皮细胞和增加葡萄膜巩膜通路引流2个机制降低眼压。UCP适应证广泛,主要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包括有和无抗青光眼手术史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眼压,安全性高,可重复治疗,可以作为非侵入性青光眼手术的有效替代方案。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眼压高、使用第2代探头和治疗暴露时间长的患者采用UCP治疗效果更好。本文就UCP在青光眼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注意事项、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及目前关于UCP治疗青光眼研究的不足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层间垫片术对角膜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层间垫片术治疗角膜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角膜穿孔患者14例14眼,所有患者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中取自体角膜基质片填垫于角膜穿孔处。分别于术后第1、7、14天,第1、3、6、9、12个月记录患者视力、眼压、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感染是否复发、角膜植片及前房情况;术后第1、6、12个月行眼前节OCT检查,查看角膜植床植片层间结构及前房与虹膜结构。根据术后1年的随访情况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2~4 d,平均(3.01±0.59)d。术后第1天,所有患者前房形成良好,无双前房出现。角膜植片与植床贴服良好,植片轻度水肿。术后2周,无角膜感染溃疡复发,14例患者角膜溃疡愈合,前房形成良好。术后3个月,角膜移植片透明,眼前节OCT示角膜植床植片层间贴附良好,前房情况稳定。术后1年,9眼最佳矫正视力≥0.3,所有患者视力显著提高,术后未见难治性青光眼出现。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层间填垫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角膜穿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异体角膜基质瓣在青光眼阀植入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异体角膜基质瓣在青光眼阀植入术中对降低引流管暴露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从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通过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53例61眼难治性青光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常规巩膜隧道组(常规组)和常规巩膜隧道加异体角膜基质瓣覆盖组(改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12及24个月的手术累计成功率、术前眼压(IOP)及术后末次门诊随访的IOP,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术后末次门诊随访BCVA、引流管暴露及手术并发症。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6、12、24个月累计成功率:常规组分别为89.7%、86.2%及69.0%,改良组分别为90.6%、90.6%及71.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内术后末次随访IOP及BCVA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组4眼(13.8%)发生引流管暴露,暴露者再次行手术治疗,术中用异体角膜基质瓣和羊膜覆盖暴露的引流管,恢复良好。改良组未见引流管暴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24, P=0.030);两组其他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60, P=0.689)。术中及术后未观察到与角膜基质瓣相关的并发症。 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中应用异体角膜基质瓣覆盖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引流管暴露率且临床安全性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oston Ⅱ型人工角膜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难治性角膜融解穿孔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31岁女性因右眼角膜移植术后5个月热泪涌出3 d就诊。患者4年前因盆腔炎性反应静滴头孢呋辛钠及甲硝唑后出现双眼红痛、干涩、畏光,伴有高热及全身皮疹及表皮剥脱,指甲脱落,眼、口腔等多处黏膜溃烂。后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全身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局部药物治疗,眼部干燥并逐渐加重,尽管局部给予持续人工泪液及绷带镜等治疗,仍先后发生双眼角膜溃疡穿孔。经多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药物治疗无法阻止溃疡和角膜融解,因双眼角膜穿孔入院。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5 cm手动,眼压中度降低,结膜囊狭窄,角膜广泛混浊水肿,溃疡直径约8 mm,下方近角膜缘约2 mm×5 mm的角膜穿孔。左眼视力无光感,角膜中央溃疡直径约8 mm,后弹力层膨出,无前房,眼球萎缩。B超显示右眼脉络膜脱离。行右眼眼内探查、玻璃体切除、异位角巩膜载体BostonⅡ型人工角膜植入术、青光眼阀植入术、自体耳软骨植入术、结膜遮盖术,左眼板层角膜移植、结膜遮盖术。术后右眼-6.50 DS矫正至0.12,眼压正常,眼表稳定。左眼视力无光感,眼表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晚期青光眼的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降眼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眼科医院2018年1月就诊的各种类型晚期难治性青光眼32例(33眼)行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年。结果:术后眼压不同程度下降者28眼,有效率为84.85%(28/33)。且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1个月大部分患者眼压下降不明显,术后3个月疗效显著。结论:初步认为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是一种无创、有效、安全的降眼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制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相关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Ahmed青光眼引流阀(AGV)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相对于常规滤过性手术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但AGV作为异物常会引起滤过区瘢痕组织增生,包裹引流盘,从而抑制房水外流,引起眼压重新升高,导致手术失败。尽管AGV植入术中和术后多次注射抗代谢药物可抑制术后滤过区瘢痕化,但术后多次结膜下注射不仅会引起患者的不适,而且会引起相应并发症,因此需要对AGV进行改进,避免反复注射药物,使药物在局部缓慢释放,同时减轻AGV的异物反应。最近,Ologen胶原蛋白、聚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凝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天然蛋白页岩等新型材料及技术的应用为抑制AGV植入术后滤过区瘢痕化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选择。本文从AGV引流盘材料的发展、AGV联合新型材料药物缓释系统的构建、AGV引流盘结构的改进等方面对抑制滤过区瘢痕化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工智能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和方向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动了眼科智能医学的发展,尤其在以青光眼为首的难治性致盲眼病领域,主要体现在筛查、精准诊断、病程预测等方面。本文从基于人工智能提高青光眼的筛查和诊疗水平、促进人工智能在青光眼防治中应用的举措、青光眼防治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3个方面,阐述人工智能在青光眼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和方向,以期和眼科同道共同探讨和发挥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