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为视角的医院品牌形象建设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院作为一个极为特殊的公共环境,医院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医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医院文化输出的有力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塑造优良的医院品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是医院形象建设的主旨。作者概述了医院视觉识别(Ⅵ)系统设计的内涵以及对医院品牌建设的意义,探究Ⅵ设计系统开发和导入医院品牌形象建设的应用方法,以加强医院品牌个性化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整体形象。作者还提出了医院Ⅵ系统设计导入品牌建设中需要遵守可施行性和适用性的原则,设计过程中需要融合多重元素,既要保证设计的艺术性,又能够与医院形象高度统一,从而促进医院品牌价值和文化的广泛推广,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Ⅵ设计系统开发和导入医院品牌形象建设是对用户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医院加快提升知名度的必要措施。加强医院品牌建设,要提高Ⅵ设计系统个性化,将之转化为医院整体品牌形象缩影的视觉符号系统,并传达给用户。设计过程中既要确保Ⅵ系统的视觉符号形象易懂,融入医院品牌建设中,使大众的接收度更高,又要遵循艺术性,在传递品牌理念时展现出自身的形象艺术价值。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医疗竞争环境进一步严峻。医院管理者更需要注重Ⅵ设计系统开发和导入医院品牌形象建设。对医院内部来讲,可以提升核心凝聚力、竞争力;对社会来讲,有利于提升医院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形象,提高知名度和患者忠诚度。这对医院全面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视的促进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主动健康生活方式与疾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卫生资源有限的矛盾促使传统疾病防控理念的改变,主动健康理念应时而生。主动健康的任务是在充分发挥个体能动性的前提下,综合利用可控的方法手段,激活机体自愈能力,识别外来有害物质以及人体本身可能产生的损伤因子和肿瘤细胞等,达到防治疾病和提高机体免疫的目的。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维护和“修理”自己的免疫系统,大致分为非药物干预方式和药物干预方式。非药物干预方式比如改变生活方式和习惯、调整食物营养结构和摄入量、调整心态情绪、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本综述将系统阐述营养、运动、睡眠及情绪四大主动健康生活方式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旨在为主动健康提供一些科学证据和理论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需求识别理念指导下全程健康教育在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需求识别理念指导下全程健康教育在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7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38)、研究组( n=39),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取需求识别理念指导下全程健康教育,采用体质指数(BMI)、Herth希望量表(HHS)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评分变化,并计算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重和腹围,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BMI指数、体重和腹围均下降,研究组患者BMI、体重和腹围指数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HS均上升,研究组HHS各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RHMS评分均上升,研究组SRHM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育龄期PCOS患者,实施需求识别理念指导下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健康行为,降低身体质量指数和体重,减小腹围,提升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Kolb经验学习理论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培训模式在机器人手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Kolb经验学习理论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构建机器人手术护理培训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采用"问卷星"软件调查浙江省人民医院25名手术室护士的机器人手术护理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采用Kolb经验学习理论和ERAS理念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的理论考核得分、护理操作完成时间及临床实践综合能力的差异。结果:25名护士培训后的ERAS相关理论知识得分为(45.16±2.03)分,高于培训前的(27.44±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249, P<0.01);培训后25名护士的机器人手术专科知识中的术中故障识别处理理论考核得分为(18.48±0.65)分,高于培训前的(15.12±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218, P<0.01);培训后的护理操作完成时间中的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安置与调节完成时间为(2.56±0.91)min,短于培训前的(4.34±1.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605, P<0.01);培训后术中每次故障识别及处理时间为(1.16±0.51)min,短于培训前的(3.46±1.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644, P<0.01);培训后临床实践能力得分为(73.36±1.58)分,高于培训前的(66.4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241, P<0.01)。 结论:Kolb经验学习理论联合ERAS理念培训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机器人手术配合技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多模态生态治理数据构建生态管理知识图谱技术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我国新时代十年是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成效的同时,管理措施也逐步成熟和规范化,相关生态管理知识成果的文本、视频、照片等多模态数据也日益丰厚.采用先进的知识图谱理念创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未来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聚焦我国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领域,将典型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恢复工程多模态素材作为数据源,通过数据整合、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后形成标准知识表述,构建生态管理知识图谱体系.具体包括(1)定量分析深圳市"散乱污"企业整治成功案例数据,抽取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等实体,挖掘其空间特征、污染特征、治理效果关系;(2)关联分析企业驻点、污染物热点和城市空间相互关系;(3)通过我国典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实施行为-破坏对象-损害功能"特定关系分析,抽取"生态治理行为——受影响环境要素——生态服务提升程度"生态环境管理知识图谱;(4)最终形成了整合"散乱污"治理、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综合性生态管理知识图谱,构建了包含12类本体、82个实体,4类、201条关系的图数据库.研究表明,通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功案例、生态恢复工程成效的多模态数据构建我国生态管理知识图谱,能够形成贴近现实需求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和精准治污全过程;也有助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的"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分析.建议未来加大生态管理知识图谱的应用,精准识别管理对象、实现科学分析与智能决策,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管理和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ROCCIPI框架的新时代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问题识别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新时代下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当下,公共卫生正面临着众多机遇和复杂挑战,本文应用ROCCIPI技术对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现况展开分析,分别从政策环境、发展机遇、资源配置、合作交流、利益需求、过程要素、理念意识等维度识别培养中的潜在问题,为健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供需均衡的太原市公园服务盲区及优化布局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基于供需均衡理念识别服务盲区并科学选取公园建设区域、明晰其建设的优先次序对优化城市公园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太原市绕城高速范围内建成的公园为对象,借助高德地图路径规划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及兴趣点数据分别对公园的可达性与服务压力进行测算,以表征其供给能力与需求水平;通过叠加分析识别出太原市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并借助位置分配(LA)模型有针对性地增补公园绿地.结果表明:步行和骑行方式下,研究区15 min公园可达性覆盖率分别为35.6%和71.7%,公园供给能力存在不足;太原市公园绿地潜在需求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亲贤街-长风街商圈、东中环路双塔商圈,存在较明显的隐形盲区;基于LA模型提出了新增公园绿地选址建议,优化结果表明,15 min步行和骑行的可达性覆盖率分别提升至46.7%和81.0%,公园服务压力得到缓解.本研究利用网络大数据优势将居民休闲游憩需求与公园布局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优化选址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可为公园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规划方法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中成药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核心指标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评估核心指标的建立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人用经验、全过程质量控制"等研制理念开展全生命周期中成药价值评估的关键支撑.为此,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研究数据监查与决策专业委员会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GZY-FJS-2022-206)等项目基础上,组织专家起草《中成药全生命周期价值评估核心指标专家共识》.该共识从中药新药研发立项、临床研究前、申请上市及上市后 4 个阶段,结合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评估目的与需求,从临床需求、临床定位、人用经验、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创新性、可及性、适宜性等不同维度,提出 92 个核心指标,并对指标做出释义,清晰阐释中成药不同研发阶段价值评估的核心要素,引导各利益相关方基于核心指标,科学、客观、规范的识别、分析、评估中成药在研发与使用过程中的价值.该共识将在高质量的中药新药创制、中成药科学定价与合理补偿、中医药临床路径制订及临床合理用药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口腔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适应口腔医疗需求增长,科学地培训护理人员,进一步改进护理教学和临床培训内容.方法 通过访谈和文献学习,制定咨询问卷,先后两轮对有一定资质的口腔医护人员以及护理管理专家进行咨询.结果 初步形成了口腔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能力、专业态度与行为4项;二级指标包括护理学专业知识、口腔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专业相关知识、基础护理操作、口腔护理操作、口腔材料、器械识别与运用能力、急危重症的急救和护理能力、医护沟通、护患沟通、自我学习能力、临床科研思维、团队管理能力、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情绪管理共16项.结论 参与咨询人员权威性和积极性高,意见较为一致.形成的指标体系可为口腔护理人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N%理念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功能优化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同时要处理好当地牧民生计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本文就该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区域尺度上生物多样保护最小面积与民生需求最大面积相协调的自然比例进行了探索,寻求可持续管理的途径与模式.通过国家公园区域内家畜(家牦牛Bos grunniens和藏系绵羊Ovis aries)和主要野生有蹄类草食动物(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野牦牛B.mutus和西藏野驴Equus kiang)的营养生态位体积和重叠,现有家畜和主要野生有蹄类草食动物的数量(分别为116.70×104羊单位和31.40 × 104羊单位),保障当地牧民(6.43×104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家畜存栏量(123.07×104羊单位)等核算出该国家公园需要保护的自然区域面积最低比例,即自然比例(Nature Proportion,N%),其理论值、现实值和预期值分别为90%、30%和74%.通过区域资源空间配置优化,将外围支撑区发展草产业生产的饲草资源用于“返青期休牧”模式和“暖牧冷饲两段式养殖”模式(可供饲养190 d所需饲草,即增加保护草地4.47×104 km2),或用于满足当地牧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家畜(可饲养60.25×104羊单位,即增加保护草地1.55×104 km2)等优化了该国家公园N%的现实值和预期值,分别为67%和87%.不同的核算条件、方法和目的得到的N%存在较大差异.多重目标下三江源国家公园N%的核算,应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识别、生态安全屏障重点区域识别、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保护区域识别及重要性区分、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资源)受益区域识别、当地牧民群众发展适宜区域识别及优先性区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商品供给量核算.合理核算三江源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N%,从而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