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睑板腺按摩方案在儿童霰粒肿术后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睑板腺按摩方案在儿童霰粒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80例霰粒肿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组70例,每2周进行1次按摩;B组70例,每4周进行1次按摩;C组70例,每2周进行1次按摩,并在按摩前予以热敷护理;D组70例,每4周进行1次按摩,并在按摩前予以热敷护理。分别于干预3、6个月时,比较4组患儿术后霰粒肿的复发率及睑板腺功能情况。结果:A、B、C、D组完成研究的患儿例数分别为65、67、66、67例。A、B、C、D组患儿在干预3个月时的术后霰粒肿复发率分别为10.77%(7/65)、19.40%(13/67)、1.52%(1/66)、1.4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患儿复发率低于A组、B组,D组患儿复发率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6个月时A、B、C、D 4组患儿术后霰粒肿的复发率分别为9.23%(6/65)、16.42%(11/67)、1.52%(1/66)、1.4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患儿复发率低于A组、B组,D组患儿复发率为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4组患儿睑脂排出难易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患儿睑脂排出难易程度评分低于A组、B组患儿,D组患儿睑脂排出难易程度评分低于A组、B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3个月和6个月时4组患儿睑脂性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患儿睑脂性状评分低于A组、B组患儿,D组患儿睑脂性状评分低于A组、B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热敷护理能够增强睑板腺按摩效果,提高睑板腺功能,利于睑板腺分泌物的排出,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术后霰粒肿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眼部Merkel细胞癌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Merkel细胞癌(MCC)是一种罕见的、具有侵袭性的上皮性和神经内分泌性肿瘤。MCC通常表现为阳光暴露皮肤区域快速生长的无痛性结节或斑块。眼部MCC约占所有患者的2.5%,可能被误诊为霰粒肿或基底细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紫外线暴露、男性、免疫抑制及Merkel细胞多瘤病毒感染。广泛局部切除辅以放射治疗是其治疗方法之一,化学治疗通常用于出现转移的情况,免疫和靶向疗法目前正处于研究阶段,已展现出不错的前景。本文总结了眼部MCC的临床特征及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蠕形螨是一类小型永久性寄生螨,在眼部主要寄居于毛囊、睑板腺及皮脂腺,可引起异物感、眼痒、眼干等眼部症状。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献报道蠕形螨可引起多种眼部疾病,如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霰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翼状胬肉等,甚至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也存在相关性。蠕形螨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师的关注。现对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提高眼科医师对蠕形螨相关眼部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从瘀热辨治儿童五官疾病验案三则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瘀热是血热与血瘀胶结而成的一种病理因素,广泛存在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不同阶段.儿童五官血络丰富,感邪易从热化,产生痈肿诸疾,其形肿大,其色暗红,难以彻清,反复出现,与瘀热致病特点相吻合,由此推测瘀热是儿童五官疾病重要病机之一.基于瘀热理论重新审视当归六黄汤,创新性提出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以霰粒肿、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扁桃体炎三种儿童常见五官疾病为例,论述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儿童五官疾病瘀热证的辨治思路,阐释异病同治的中医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成人多发性睑板腺囊肿的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睑板腺囊肿(chalazion)又称为霰粒肿,是眼睑皮脂腺的一种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由于上睑睑板腺的排列较下睑密集,因此霰粒肿好发于上睑.睑板(tarsal plate)是由大量的睑板腺、丰富的弹力纤维和致密的结缔组织所组成,睑板内的皮脂腺与睑缘垂直排列,也称为睑板腺,睑板腺通过位于眼睑边缘的小毛孔分泌睑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数据平台挖掘探索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组方规律.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文献.将收集到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中,统一中药名称后,对药物的属性、用药频次和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共57个,涉及中药151味,累计使用频次位582次.中药四气以寒性最多(69味,45.92%),五味以苦味药最多(54味,35.92%),归经以肺经最多(41味,27.27%).(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2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2味.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陈皮(29次,4.98%)、半夏(26次,4.47%)、茯苓(26次,4.47%)、甘草(24次,4.12%)、连翘(17次,2.92%).(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最多,138次(23.71%),其次为化痰止咳药(60次,10.30%)、解表药(54次,9.27%)、补虚药(44次,7.56%)、理气药(40次,6.87%).(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组方,功效依次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和胃;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明目退翳,化痰散结;降逆蠲饮,宁心定悸.(5)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性较强的5对为陈皮-茯苓,陈皮-半夏,半夏-甘草,陈皮-僵蚕,陈皮-连翘.结论 小儿霰粒肿的中医药用药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主,配以益气健脾、清肝疏风类,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参考及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强脉冲光治疗儿童霰粒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治疗儿童霰粒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干眼中心就诊并诊断为特发性霰粒肿并进行IPL治疗的患病儿童共21例(33只眼)进行研究。其中,男性8例(13只眼),女性13例(20只眼)。年龄为2~12岁,平均年龄(4.0±2.3)岁。全部患者进行眼周的IPL治疗。霰粒肿治疗结果的判定标准分为三级。治愈,霰粒肿消退;好转,霰粒肿缩小;无效,霰粒肿大小不变。参考治疗前后眼前段照相及电话回访时患儿家长的真实描述,收集全部患者就诊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霰粒肿的患病时间、霰粒肿的部位、霰粒肿的大小及治疗结果。以上数据均采用例数(眼数)及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全部患者21例(33只眼)均进行了眼周强脉冲光治疗。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共有13例(20只眼),占60.6%;治疗结果为好转的共有8例(13只眼),占39.4%;治疗结果为无效的共有0例(0只眼),占0.0%。全部患者21例(33只眼)中,治疗前霰粒肿患病时间<4周者共计5例(10只眼),占30.30%。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2例(4只眼),占40.0%(4/10);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3例(6只眼),占60.0%(6/10);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10)。治疗前霰粒肿患病时间≥4周且<8周者,共13例(19只眼),占57.58%。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10例(15只眼),占78.9%(15/19);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3例(4只眼),占21.1%(4/19);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19)。治疗前霰粒肿患病时间≥8周者,共3例(4只眼),占12.12%。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1例(1只眼),占25.0%(1/4);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2例(3只眼),占75.0%(3/4);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4)。全部患者21例(33只眼)中,霰粒肿类型为皮肤面型者有8例(13只眼),占39.39%。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6例(10只眼),占76.9%(10/13);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2例(3只眼),占23.1%(3/13);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13)。霰粒肿类型为结膜面型者有12例(18只眼),占54.55%。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7例(10只眼),占55.6%(10/18);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4例(8只眼),占44.4%(8/18);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18)。霰粒肿类型为近睑缘型者2例(2只眼),占6.06%。其中,治疗结果为治愈的有0例(0只眼),占0.0%(0/2);治疗结果为好转的有2例(2只眼),占100.0%(2/2);治疗结果为无效的有0例(0只眼),占0.0%(0/2)。结论:强脉冲光在儿童霰粒肿的治疗中疗效确切;皮肤面型霰粒肿较结膜面型治愈率更高;治疗前霰粒肿患病时间≥4周且<8周者,治愈率更高,未观察到IPL治疗过程中患者严重的不良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小儿霰粒肿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霰粒肿是儿童眼科疾病之一,李江全教授认为素体脾胃功能失调、痰瘀阻滞、脾胃积热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治疗方面主张标本兼顾,初期以清热解毒、活血消痰为治法,后期则以健运脾胃,调理脏腑功能为主.文章旨在通过一则验案,总结李江全教授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经验;并讨论小儿霰粒肿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麻醉方式下儿童睑板腺囊肿切除术的综合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局部麻醉下进行儿童霰粒肿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5-01/2016-12在我院接受霰粒肿切除手术的双眼霰粒肿患儿(4~10周岁),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全麻组,67例134眼)和局部麻醉组(局麻组,72例144眼).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及术后心理创伤,以及术后1mo眼表健康状况、术后1a内复发率和并发症等四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全麻组和局麻组患儿均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和意外.全麻组患儿术中不存在疼痛,术后3h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值为4.94±1.23分,低于局麻组(7.00±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全麻组患儿有12例出现再次就医回避,局麻组为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组的泪膜破裂时间、泪膜脂质层厚度和泪河高度均高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睑脂性状评分也低于局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麻组患儿囊肿复发率为6.0%,低于局麻组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儿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5%,局麻组为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下进行儿童霰粒肿手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患儿依从性好的基本优点.与局部麻醉下手术相比,全身麻醉术中能够进行精细操作,术后眼表健康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霰粒肿术后联合应用温热热敷眼罩的效果观察及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霰粒肿是一种因眼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造成的眼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其严重并发症为瘢痕、眼脸外翻等.霰粒肿病程缓慢,眼脸皮下可触及大小不同的圆形肿块,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除,无触痛. 早期较小的霰粒肿,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眼罩或者理疗疗法,就能促进其消散或吸收;如果中等大的囊肿,那在囊肿周围注射泼尼松龙0.3~0.5 ml,就可以促进其吸收;而大的霰粒肿可以手术摘除,术中一定要将囊壁摘净,以防复发,术后24 h应用温热热敷眼罩,可以提高患者眼部舒适度,手术后患者常有局部肿胀疼痛,眼睑结膜充血等不适[1].部分患者眼睑上皮愈合缓慢, 本研究对霰粒肿术后24 h患者给予温热热敷处理,取得患者满意效果,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