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医院智能体的DIP成本分析与精细化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医院智能体,对2021年某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成本进行分析,为精细化管控DIP成本提供可行思路。方法:在前期医院智能体平台建设及项目成本核算结果的基础上,以2021年度全院60 187份病例,4 860个DIP病种为研究对象,应用项目叠加法,核算医院全部DIP病种的单位成本。并根据DIP成本核算结果,从DIP病种的划分、全院病种及医保病种的管理、DIP成本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同一DIP病种下医保病例与非医保病例的管理等角度,对DIP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确定了医院DIP优势病种22个,重点病种67个,潜力病种1 590个,劣势病种3 181个;引入医疗收入作为中间指标,对医保DIP病种的划分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医保优势病种1 072个,医保重点病种917个,医保潜力病种458个,医保劣势病种815个;通过精细化核算,发现同一DIP病种下非医保病例例均费用普遍高于医保病例,且不同层级DIP成本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全院病种优劣的确定与分析,可以找出同一类别下病种的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管控手段;通过医保结余和医疗结余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快速确定医保病种的优劣,为医保病种管控提供抓手;对DIP成本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同一DIP病种下医保病例与非医保病例的分析,可为医院多层次、多维度进行DIP成本管理提供可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模型研究进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成本核算系列制度提出了项目叠加法、服务单元叠加法和参数分配法3种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参数分配法在医院病种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上尚未引起重视.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明确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运用该方法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的特点、核算模型及现有问题,探讨优化改进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该方法,加快推进核算结果广泛实践运用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对比及实施路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前我国尚缺乏科学规范的病种成本核算体系,各医院对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流程尚未达成共识,探索科学合理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并研究其实施路径迫在眉睫.通过将收入分配法、当量系数分配法及项目叠加法等进行对比,分析各瘸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优缺点.厘清了病种实际成本与病种标准成本的关系与核算路径,选定了项目叠加法作为病种成本的核算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法作为项目成本的核算方法,设计了病种成本核算的运作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按病种分值付费的实施,降低了传统的项目叠加法在医院收入和支出预测中的准确性.为积极应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文章分析了按病种分值付费对公立医院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各环节的影响,从而提出健全预算编制方法、加强成本控制和完善医保结算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应对措施,为公立医院在新时代做好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乳腺包块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按病种支付制度下的医院病种成本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 收集案例医院2018年"乳腺包块"病种数据,分别采用收支配比法、费用成本转换法、项目叠加法、临床路径法和作业成本法进行病种成本核算,对上述5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收支配比法、费用成本转换法、项目叠加法、临床路径法、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病种直接成本分别为302 1.14、3387.79 、3744.45 、3997.44 、4297.18元,且分别占总成本比例为63%、67%、70%、74%、80%;直接成本标准差分别为514.37 、495.23 、23 1.22 、317.33 、197.47,作业成本法的直接成本标准差最小.收支配比法、费用成本转换法、项目叠加法、临床路径法、作业成本法的指标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4.15、5.40、7.85、7.10、8.55分.结论 从病种成本结果和指标评价讲,作业戚本法是最优的方法,核算过程接近真实路径,可追踪成本动因,增强成本可控性,有利于病种资源消耗管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DRGs的病种成本核算方法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析了项目叠加法、二级分摊法和成本费用比法在DRGs病种组成本测算中的优点和缺点.项目叠加法测算准确,与临床路径关系紧密,但受医院信息化和成本核算水平所限,应用难度较大;二级分摊法操作性较强,实施过程相对简单,但该方法并非基于临床路径,应用价值有限;成本费用比法完全契合病种组“临床特征相似性”和“资源消耗相近性”的核心特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研究认为,成本费用比法的优点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其他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在国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具备较高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RG付费下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实践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运营产生了重要影响,XH医院在科室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全院全年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运用项目叠加法核算全年开展的805个DRG病组成本,对RU14等部分病种的病组成本与例均费用进行对比分析,挖掘DRG成本管理的重点,为医院优化绩效考核和病组结构,助力专科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DRG的病组成本核算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当前,基于DRG的病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基于全成本二级分摊法、费用成本转化法、医疗项目叠加法、标准成本法、DRG病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这些成本核算方法各有优缺点,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提升运营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公立医院DRG病组成本-效益分析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为适应医改变化,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业财融合,为医院病种结构优化和专科发展方向提供参数依据,为DRG预付费改革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运用作业成本法、项目叠加法和象限分析法,开展基于DRG病组的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结果:生成院、科两级DRG病组及相关医疗、财务关键数据;通过院级专科和DRG病组的象限划分区别优劣类型,实施战略分析;随着病种并发症和伴随症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加深,住院平均天数、CMI升高,病种效益下降.结论:典型病组(专病)专科专治,效益更具优势;现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与国家病种付费及分级诊疗改革方向存在差距;对DRG病组效益分析、象限分析和收支来源进行解读,呼吁杜绝医疗浪费、控制成本消耗,促进临床诊疗与经济运营的结合,获得临床科室的认可,起到了为临床提示病种结构优劣调整和专科建设发展方向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DRG的公立医院精细化成本管控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析DRG病种成本,可进一步优化医院成本管控.通过建立项目叠加法联合作业成本法的DRG病种成本核算方式,充分运用DRG病种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同一病种不同学科间、同一病种不同治疗方式、临床路径入径和未入径、病种盈亏平衡等比较分析,以挖掘DRG成本管控难点.经实践,病案首页质量提高,DRG相关运营指标得以改善,医院运行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为优化医院资源配置,帮助科室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医疗效率,建议制定临床科室个性化DRG管理方案,合理规避成本管控风险点,完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