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模型研究进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成本核算系列制度提出了项目叠加法、服务单元叠加法和参数分配法3种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参数分配法在医院病种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上尚未引起重视.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明确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运用该方法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的特点、核算模型及现有问题,探讨优化改进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该方法,加快推进核算结果广泛实践运用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大型医用CT设备使用综合效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大型医用CT设备的综合效益情况,为医院CT设备的合理配置及高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收集 2021 年 1-12 月份该医院运行使用的4 台CT设备数据资料,借助CRITIC权重法测算设备使用情况综合得分,从而评价医院CT设备综合效益.结果:在经济效益上,12 号CT设备月度利润率均在250%以上,其余几台CT设备各月份利润率方面表现较差.在使用效率及综合效益上,12 号CT设备月度服务量、工作时常、综合效益指数等参数均大幅超越其余3 台同类型CT设备.医院现有的CT设备已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但整体CT设备的使用分配不够合理.结论: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的大型CT设备的配置方法和依据有待完善,现有配置的设备数量已完全超出门诊需求.且当前CT设备服务及使用分配缺乏公平合理性.借助大型医用CT设备使用综合效益分析方法,其评价结果能够为医院管理者了解设备使用效率、优化配置、调整购置策略等方面提供依据,实现大型医用CT设备效益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rT1-rT3期鼻咽癌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从医疗保健和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内镜手术对比再程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recurrent nasopharyhgeal carcinoma,rNPC)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rNPC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16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局部rT1-rT3期rNPC,并按1︰1随机分配至内镜手术组和再程放疗组。内镜手术组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8~55岁;再程放疗组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41~54岁。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队列进行回顾性成本效益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数据、质量生命调整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以及相应治疗的费用数据用于建立模型。通过Weibull拟合原始数据,计算时间依赖的状态转移概率,并使用β回归将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C30转化为不同状态的效用值。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得出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内镜手术总费用为29 611.88元,调强放疗总费用为110 082.51元,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的ICER为-85 555.88元/QALY,小于3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居民可接受的支付意愿内。敏感性分析显示再程放疗的费用对ICER的影响最大,在参数波动范围内ICER稳定。结论:内镜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具有经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pMRI PI-RADS≥3分且PSA 4~20 ng/ml患者确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预测多参数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20 ng/ml患者确诊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列线图,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首次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86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mpMRI PI-RADS评分≥3分且PSA 4~20 ng/ml。将865例作为队列A,年龄68(64,73)岁;f/tPSA 14.36(10.63,19.74);PSAD 0.17(0.11,0.25)ng/ml 2;前列腺体积(PV)≤50 ml 375例(43.35%),>50 ml 490例(56.65%);PSA波动率[(PSA 首次-PSA 穿刺前最后一次)/PSA 首次×100]<-50% 84例(9.71%),-50%~-20% 206例(23.82%),>-20% 575例(66.47%);PI-RADS评分3分546例(63.12%),4分230例(23.59%),5分89例(10.29%);mpMRI上可疑病灶位于外周带619例(71.56%),移行带181例(20.92%),其他42例(4.86%),外周带+移行带23例(2.66%)。将865例中病例资料包含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的437例作为队列B,PSAD 0.17(0.12,0.25)ng/ml 2;D-二聚体310.00(230.00,411.48)ng/ml;PHI 49.75(35.90,73.27);PV≤50 ml 198例(45.31%),>50 ml 239例(54.69%);PSA波动率<-50% 40例(9.15%),-50%~-20% 107例(24.49%),>-20% 290例(66.39%);PI-RADS评分3分289例(66.13%),4分103例(23.57%),5分45例(10.30%)。将队列A、B患者分别使用R语言以"123"为随机数种子按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和验证集,2组的训练集与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队列A、B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回归筛选确诊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分别构建列线图模型A、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两个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性能。在验证集中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分析列线图模型A、B,以及不同阈值PSAD、PHI确诊CsP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漏诊率。 结果:队列A训练集608例,验证集25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6, P=0.001)、f/tPSA( OR=0.96, P=0.008)、PV>50 ml( OR=0.36, P<0.01)、PSAD( OR=145.19, P<0.01)、PSA波动率(-50%~-20%: OR=1.97, P=0.234;>-20%: OR=6.81, P<0.01)、PI-RADS评分(4分: OR=10.65, P<0.01;5分: OR=21.20, P<0.01)、mp-MRI上可疑病灶定位(移行带: OR=0.57, P=0.074;其他: OR=0.26, P=0.022)为确诊CsPCa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A,其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95% CI 0.881~0.928),验证集的AUC为0.893(95% CI 0.854~0.931)。队列B训练集308例,验证集129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5, P=0.053)、PV >50 ml( OR=0.18, P<0.01)、PSAD( OR=54.14, P=0.021)、PSA波动率(-50%~-20%: OR=4.78, P=0.100;>-20%: OR=20.37, P=0.001)、PHI( OR=1.02, P=0.002)、D-二聚体( OR=1.00, P=0.031)、PI-RADS评分(4分: OR=11.35, P<0.01;5分: OR=57.61, P<0.01)为确诊CsPCa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B,训练集的ROC曲线AUC为0.933(95% CI 0.906~0.959),验证集AUC为0.908(95% CI 0.859~0.958)。校准曲线显示2个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曲线显示,2个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模型A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657时,截断值为34%,特异性为81.50%,阴性预测值为89.64%,诊断CsPCa的准确率为82.51%;模型B约登指数最大为0.709时,截断值为41%,特异性为86.90%,阴性预测值为90.13%,诊断CsPCa的准确率为85.82%。 结论:本研究基于mpMRI及相关临床指标构建的2种列线图模型均对PI-RADS≥3分且PSA 4~20 ng/ml的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CsPCa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能谱CT影像组学特征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能谱CT影像组学特征在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肺部能谱CT扫描的96例肺癌结节和45例炎性结节患者的资料。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组(肺癌结节64例,炎性结节30例)和验证组(肺癌结节32例,炎性结节15例)。利用MaZda软件对训练组动脉期和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费希尔参数法(Fisher)、分类错误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法(POE+ACC)和相关信息测度法(MI)对提取的特征进行筛选,得到3组最优特征子集。然后用线性(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法(NDA)对最优特征子集进行分析,计算其鉴别肺癌结节和炎性结节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准率和F1分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预测模型,并对验证组两种病变进行鉴别。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的最优特征子集AUC的差异。结果:在动脉期,MI-NDA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鉴别训练组肺癌结节和炎性结节的AUC最高,为0.888(95%可信区间0.806~0.943),其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87.5%和90.0%。MI-NDA法与Fisher-NDA、(POE+ACC)-NDA法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941, P=0.052; Z=1.683, P=0.092)。在静脉期,(POE+ACC)-NDA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的AUC最高,为0.846(95%可信区间0.757~0.912),其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2%、92.2%和76.7%。(POE+ACC)-NDA与MI-NDA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354, P=0.18),而与Fisher-NDA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23, P=0.015)。MI-NDA法选择的动脉期最优特征子集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AUC最高,分别为0.888(95%可信区间0.806~0.943)和0.871(95%可信区间0.741~0.951)。 结论:能谱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可用于鉴别肺癌结节与炎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CT影像组学在预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预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44例有EGFR基因检测结果的肺癌患者的资料,男75例、女69例,中位年龄54(25~68)岁。其中,EGFR突变型81例,男39例、女42例,中位年龄52(25~64)岁;EGFR野生型63例,男36例、女27例,中位年龄56(32~68)岁。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利用MaZda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GLH)、绝对梯度(GRA)、灰度共生矩阵(GLCM)、灰度游程矩阵(GLRLM)、自回归模型(ARM)和小波变换(WAV)等特征。采用费希尔参数法(Fisher)、分类错误率联合平均相关系数法(POE+ACC)和相关信息测度法(MI)3种特征选择方法对提取的定量特征进行筛选,分别选择10个相关的最优特征,得到最优特征子集。然后用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法(NDA)对三组最优特征子集进行分析,计算出其鉴别肺癌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对训练组准确度最高的最优特征子集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建立的预测模型,对验证组肺癌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MaZda软件提取训练组肺癌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图像定量特征,一共301个。Fisher-NDA和(POE+ACC)-NDA法选择的最优特征子集鉴别肺癌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准确度最高,为93.8%。Fisher-NDA法最优特征子集预测模型鉴别验证组中肺癌EGFR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86.7%和77.8%。结论:CT影像组学最优特征子集在预测肺癌EGFR突变中有较高的准确度,为预测肺癌基因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贝前列素钠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DP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进入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12周。研究组方案为口服贝前列素钠40 μg(3次/d)+甲钴胺片500 μg(3次/d);对照组仅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3次/d)。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平衡功能评估,记录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轨迹总长度(LNG)、轨迹包络图形的面积(SSKG)和单位时间轨迹长(LNG/T);进行前庭功能评估,记录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和眼性VEMP检查的P1和N1波潜伏期、振幅和双侧不对称度。观察干预前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并采用 t检验、配对 t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基本均衡。研究组干预后BBS为55.00(54.00,56.00)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54.00(53.00,55.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在强化闭目Romberg试验中,研究组干预前LNG为(1 825.30±735.57)mm,干预后为(1 329.54±582.34)mm,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研究组干预前LNG/T为(74.26±20.65)mm/s,干预后为(63.99±15.75)mm/s,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对照组干预前后LNG及LNG/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颈性VEMP中,研究组干预前后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较干预前下降( P<0.05);在眼性VEMP中,干预后研究组振幅(3.90±1.58)μV高于对照组(2.16±0.46)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7)。研究组干预前TCSS为(8.73±2.05)分,干预后为(7.07±2.34)分,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77)。研究组干预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MCV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贝前列素钠可改善DPN患者平衡功能及神经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前庭神经传导功能、内耳微循环改善以及DPN改善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肾动脉狭窄转归预测模型超声造影评分系统的建立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和验证用于评估老年肾动脉狭窄(RAS)预后的超声造影(CEUS)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北京医院就诊的324例老年RAS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建模组174例,验证组150例)。收集患者的入院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血压、血肌酐、RAS程度和患肾的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和随访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CEUS评分系统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准确度,应用决策曲线分析和列线图评估CEUS评分系统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建模组和验证组患者的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95% CI):1.242(1.081~1.427), P<0.01]、糖尿病[ OR(95% CI):1.545(1.107~2.156), P<0.05]、血压[ OR(95% CI):1.328(1.056~1.670), P<0.05]、肾功能[ OR(95% CI):2.374(1.216~3.887), P<0.01]和皮质血流灌注参数[ OR(95% CI):2.646(1.553~6.369), P<0.01]是随访1年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绘制CEUS评分系统模型的列线图,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25(95% CI:0.653~0.776)。建模组CEUS评分系统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24,约登指数为0.711(特异度为0.774,敏感度为0.837);验证组CEUS评分系统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853,约登指数为0.715(特异度为0.684,敏感度为0.889);两组RO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1.387, P>0.05)。此外,建模组和验证组模型的校准图显示CEUS评分系统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CEUS评分系统模型可用于预测老年RAS患者随访1年的肾功能恶化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生物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临床价值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3家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成人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修补术中使用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设为试验组;修补术中使用轻质大网孔部分可吸收合成补片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研究终点。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疝复发率作为有效性评价依据,按照意向性治疗分析,使用可信区间法(Newcombe Wilson法)对两组的疝复发率进行非劣效统计分析,如果两组疝复发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上限<10%,则认为试验组非劣于对照组。 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50例;男44例,女6例;年龄为(60±15)岁。5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1例患者未进行术后2个月的随访,其余均完成所有预期随访。两组患者均无脱落、剔除。(2)研究终点。①主要研究终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疝复发率分别为0和4%(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疝复发率之差的95%可信区间为-19.54%~9.72%,可信区间上限9.72%<10%。②次要研究终点: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14 d发生血清肿,两组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血清肿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2个月主诉存在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两组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腹股沟区不适或异物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无手术部位感染,对照组有1例术后皮肤感染(与补片无关)。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内均无发热、过敏反应、补片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术后2 d至术后18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静息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和术后运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分别由(0.44±1.00)分变化为0分和(1.28±1.46)分变化为0分,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由(0.40±0.76)分变化为(0.24±1.20)分和(1.28±1.14)分变化为(0.44±1.29)分,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中仅术后运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10.19, P<0.05)。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植入前厚度为0.5~0.7 mm;术后2个月10例试验组患者腹股沟B超检查结果显示补片植入区存在厚度约2 mm的强回声区。 结论:新型非交联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MRI纹理分析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核分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特征联合纹理分析技术在术前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核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ccRCC患者的术前肾脏MRI图像,根据WHO/ISUP分级系统,分为低级别组(49例,Ⅰ级2例,Ⅱ级47例)和高级别组(29例,Ⅲ级25例,Ⅳ级4例),并以随机数表法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配到训练集( n=63)与验证集( n=15)。评价MRI影像学特征并提取图像纹理特征。选取横断面图像病灶的最大层面,分别在T 2WI及皮髓质期(CMP)图像上勾画ROI。使用MaZda软件提取纹理特征,包括灰度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游程矩阵、梯度、自回归模型及小波变换6种类型。联合Fisher法、分类错误概率结合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3种方法对提取的纹理特征进行初步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纹理参数或影像学特征进行两组间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ROC曲线,分析其术前预测ccRCC核分级的效能。 结果:训练集中,低、高级别ccRCC组间肿瘤长径、形状与边界、CMP强化程度、静脉瘤栓和47个纹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训练集中,构建7个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影像学特征模型(M1)、T 2WI纹理特征模型(M2)、CMP图像纹理特征模型(M3)、影像学特征联合T 2WI纹理特征模型(M4)、影像学特征联合CMP图像纹理特征模型(M5)、T 2WI纹理特征联合CMP图像特征模型(M6)以及联合所有特征模型(M7)。其中M7预测ccRCC核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95%CI 0.828~0.974)、0.820(95%CI 0.564~0.974)。 结论:基于MRI纹理分析联合影像学特征有望成为术前无创预测ccRCC WHO/ISUP核分级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