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IgG血浆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通过筛选合格献浆员、确定较高效价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的维持时间并追溯合格献浆员的在库血浆,建立快速、高效的合格原料血浆采集方案,用于静脉注射水痘带状疱疹人免疫球蛋白[human varicella zoster immune globulin for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VZIG(IV)]的制备.方法 随机抽取本公司辖属 5 个浆站的血浆留样,每个浆站随机抽取 100 份,用已经建立并验证的VZV-IgG定量ELISA检测VZV-IgG,筛选出VZV-IgG效价≥3.000 0 IU/mL的合格血浆,并建立合格血浆对应的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1);按照名单202201 与 2020 年筛选的合格(以VZV-IgG效价≥1.500 0 IU/mL为合格血浆标准)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0),在本公司 2022 年 12 月尚未出库的血浆中找到名单中献浆员对应的所有未出库血浆,取小样检测VZV-IgG效价,2 轮检测结果汇总,确定VZV-IgG效价稳定保持的时间,按照更新合格献浆员名单的同时滚动收集其对应的未出库血浆的流程建立合格血浆采集方案.按照该方案在本公司辖属另外 8 个浆站中筛选出更多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202202)和合格血浆.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留样进行混合,检测其VZV-IgG效价,确定原料血浆筛选标准是否合理;汇总 1 300 份血浆的VZV-IgG效价检测结果,计算较高效价VZV-IgG在健康人群中的比例,进行部分成本核算.结果 按照 202201 和 2020 合格献浆员名单共追溯到 121 份未出库的合格献浆员血浆,其中 202001 名单(48人)中仅有15 名合格献浆员,在2022 年未出库血浆中找到79 份血浆,大部分献浆员超过2 年后血浆中的抗体效价明显下降,仅有1 名献浆员的血浆在2022 年仍然合格;202201 名单的8 名合格献浆员中有7 人对应的32 份血浆保持较高效价VZV-IgG(最低效价>2.500 0 IU/mL),保持时间最长为 8 个月;以同样的收浆标准检测其余 8 个浆站800 份血浆获得 15 名合格献浆员(名单编号 202202).按照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收集合格血浆的采集方案,本次1 300份血浆初筛共获得合格献浆员 23 人,占比 1.76%,获得对应的未出库的合格血浆 152 袋,其中 15 名为 1 年内连续献浆 5 次以上的献浆员,最长连续献浆时间达 8 个月.随机截取 100 份合格血浆的小样制备的合并血浆的VZV-IgG效价为 5.527 5 IU/mL,达到VZIG(IV)的投料标准(≥4.500 0 IU/mL);用该方案采集合格的原料血浆预计减少血浆检测量约 7 336 份,可以大幅缩小检测人群的范围,极大降低检测成本.结论 采用追溯合格献浆员滚动采集较高效价VZV-IgG血浆的方案可用于小规模VZIG制备所需原料血浆的快速、高效采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模型研究进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成本核算系列制度提出了项目叠加法、服务单元叠加法和参数分配法3种病种成本核算方法.其中,参数分配法在医院病种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上尚未引起重视.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明确基于参数分配法的病种成本核算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运用该方法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的特点、核算模型及现有问题,探讨优化改进路径,以期进一步完善与推广该方法,加快推进核算结果广泛实践运用的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公立医院单体多院区高质量成本核算思考和建议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新医改下高质量的成本核算是增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效能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手段,相较于单一院区,单体多院区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作者分析了单体多院区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如构建精细化的多院区成本核算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各类成本难以合理归集和分摊、缺乏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项目成本核算调研方式陈旧等,并针对性提出了进行高质量多院区成本核算的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成本管控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澳大利亚政府对公立医院的以活动为基础的筹资付费方式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于卫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活动为基础的筹资(activity based funding,ABF)付费方式,并于2011年设立独立医院定价管理局作为具体执行机构。ABF付费方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定价、医疗服务分类、临床数据收集和服务成本核算。该方式对我国公立医院资金拨付过程中的支付方式顶层设计、医疗服务分类系统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及价格动态调整、信息化和信息标准化建设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医院智能体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面临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压力,加强医院运营管理迫在眉睫。2022年6月,某院借助医院智能体,开展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通过梳理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设计管理路径,核算项目成本,从项目单位成本的人力、设备和耗材3个管控维度以及横向和纵向2个比较方向,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基于智能体的医疗服务收费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实践,为院内全局精细化成本管控指明方向,降低了医院耗占比,管理成效初显,为提升公立医院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药物敏感试验后治疗与经验性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对根除 H. pylori的经验性四联方案药物经济学的影响。 方法:基于1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NCT02935010)的382例 H. pylori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其中药物敏感试验组(药敏组)28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并根据 H. pylori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三联或四联方案治疗;经验组96例,采用胃镜活组织检查进行诊断(96例,胃镜经验组),给予14 d根除 H. pylori的经验四联方案治疗。同时,以经验组患者为基础设立模拟的 13C-尿素呼气试验(UBT)经验组(UBT经验组;96例,采用 13C-UBT检查首次发现 H. pylori感染),在成本核算时去除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相关费用,补充 13C-UBT的费用,其他情况保留胃镜经验组患者的信息。以 H. pylori根除率为效果指标,采用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比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成本-效果比(CER),以及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基于ITT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ITT分析结果显示,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成本分别为(1 747.41±149.30)、1 032.71、657.71元,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分别高(714.70±149.30)和(1 089.70±149.30)元;药敏组、胃镜经验组和UBT经验组的CER分别为(19.08±1.49)、12.09和7.70元/%;药敏组相较于胃镜经验组、UBT经验组的ICER分别为(115.27±1.49)和(175.76±1.49)元/%。药敏组相较于经验组的ICER受 H. pylori根除率和药物敏感试验费用的影响均较大:当经验组 H. pylori根除率降低时,药敏组的ICER随之下降;当药敏组的 H. pylori根除率增高时,ICER随之下降,反之亦然;当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调或上调20%时,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药敏组较胃镜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为99.15和131.40元,药敏组较UBT经验组分别需要多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59.63和191.89元。 结论:对于通过 13C-UBT明确 H. pylori感染而无胃镜检查指征的患者,首选经验性四联方案;对于拟行胃镜检查明确 H. pylori感染的患者,在 H. pylori根除率每增高1%可承受额外开支115.27元的情况下,可以在进行 H. 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后根据结果制定个体化根除方案;药物敏感试验费用下降将更加有利于药物敏感试验后个体化治疗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诊断项目成本核算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方法:提取2019年1—6月上海市10家医院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相关数据,通过对3名卫生经济专家和上述医院检验科主任的访谈,确定关键指标并构建虚拟标准化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模型。从物资损耗成本、人力成本和其他成本方面核算模型实验室的项目成本。根据检测方法原理对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同一聚类内项目的成本差异。 结果:采用速率法和干化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成本分别为5.12元和11.63元;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成本分别为20.00元和22.26元。对214个常规临床生物化学诊断项目进行聚类分析,其中的202项被归为42个聚类,其日均检测量占总检测量的91.7%(4 493/4 900)。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速率法)、胆固醇(酶法)和尿酸(酶法)这4种基于酶学的同一聚类实验室诊断项目进行成本核算,结果分别为5.12元、5.10元、5.24元和5.14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室诊断项目成本核算方法纳入了人力成本核算,体现出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并可基于项目聚类核算成本,可为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和医院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医院智能体的DIP成本分析与精细化管理探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医院智能体,对2021年某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成本进行分析,为精细化管控DIP成本提供可行思路。方法:在前期医院智能体平台建设及项目成本核算结果的基础上,以2021年度全院60 187份病例,4 860个DIP病种为研究对象,应用项目叠加法,核算医院全部DIP病种的单位成本。并根据DIP成本核算结果,从DIP病种的划分、全院病种及医保病种的管理、DIP成本纵向与横向对比分析、同一DIP病种下医保病例与非医保病例的管理等角度,对DIP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确定了医院DIP优势病种22个,重点病种67个,潜力病种1 590个,劣势病种3 181个;引入医疗收入作为中间指标,对医保DIP病种的划分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医保优势病种1 072个,医保重点病种917个,医保潜力病种458个,医保劣势病种815个;通过精细化核算,发现同一DIP病种下非医保病例例均费用普遍高于医保病例,且不同层级DIP成本在不同时间段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对全院病种优劣的确定与分析,可以找出同一类别下病种的共性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管控手段;通过医保结余和医疗结余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快速确定医保病种的优劣,为医保病种管控提供抓手;对DIP成本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同一DIP病种下医保病例与非医保病例的分析,可为医院多层次、多维度进行DIP成本管理提供可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沿革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在梳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回顾和分析,将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分为开始期、发展期和缓慢发展期3个主要时期,研究主题包括经费充足性、经费公平性、效益与效率、成本核算、经费管理等。为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需要重视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和加大对高等医学教育财政研究的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成本当量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研究进展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作者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基于成本当量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研究进展。根据成本当量值的计算模式将该方法归纳为当量系数法和点数法。对成本当量法在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中的运用现状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了成本当量法的优势,如能够考虑多种成本动因、核算流程简洁且可操作性强等;探讨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深化运用成本当量法和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提出建议,包括加强成本当量法的总结和案例宣传,合理组合运用多种成本核算方法,科学合理开展医院成本核算信息化建设,以期助力构建科学、精准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