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救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99Tc 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99Tc 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简称GSA检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PVE)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6例PVE后行GSA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46~78岁。观察指标:(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3)典型病例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同一病人数据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结果:(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16例病人全肝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1 420±211)mL和(389±112)mL,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636±143)mL和(234±106)mL,规划切除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784±210)mL和(151±106)mL。16例病人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密度(FLD)和规划切除肝叶FLD分别为0.36±0.12和0.19±0.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94, P<0.05)。16例病人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和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分别为37.8%±0.6%和54.8%±0.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20, P<0.05)。(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16例病人中,13例完成吲哚菁绿试验(以下简称ICG检查),3例因ICG不耐受未完成ICG检查。13例行ICG检查病人的全肝吲哚菁血清除率(ICG-K)值为(0.15±0.03)/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7±0.02)/min。16例病人全肝肝细胞GSA摄取速率常数(GSA-K值)为(0.14±0.1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8±0.06)/min。(3)典型病例分析: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男,46岁,Bismuth Ⅲa型。拟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影像学评估预留肝叶体积占全肝体积27%。入院血清总胆红素为256 μmol/L,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5 d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18 μmol/L,行PVE栓塞门静脉右前+右后支。PVE后37 d行GSA检查,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为559 mL,全肝形态学肝体积为1 461 mL,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为61.7%。全肝ICG-K值为0.12/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4/min。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体积为134 mL,全肝功能性肝体积为309 mL,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为56.6%。全肝GSA-K值为0.2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9/min。病人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获得R 0切除,术后未发生肝衰竭,生存时间为11个月。 结论:GSA检查可用于评估PVE后肝门部胆管癌病人预留肝叶区域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门静脉结扎和肝脏分隔的二步肝切除术促进预留肝脏快速增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联合门静脉结扎和肝脏分隔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可快速诱导剩余肝组织再生,为既往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被认为是本世纪肝脏外科领域具有突破性的进展之一。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对肝再生的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全球有关ALPPS促进预留肝脏快速增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LPPS中肝脏离断技术变异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变异和改良,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可使预留残肝代偿增大更快速和功能更强健。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研究者对ALPPS中肝脏离断技术上的变异及其相关的临床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探讨,如部分肝脏离断、门静脉结扎术辅助射频肝分割术、腹腔镜微波消融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联合肝止血带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续贯联合肝止血带和门静脉结扎分期肝切除术、前入路的原位肝实质离段联合门静脉栓塞二期肝切除术、门静脉栓塞代替肝脏实质离断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中肝中静脉处理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中肝中静脉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行ALPPS治疗肝右叶巨块型肝癌或多发病灶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6例;年龄为(44±9)岁,年龄范围为26~64岁。患者术前均行腹上区64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1.5 mm薄层图像数据传至IQQA-Liver系统,完成肝脏及其血管三维重建。基于三维重建结果结合术中实际情况行ALPPS。观察指标:(1)术前三维重建结果。(2)手术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术前三维重建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行三维重建,其中37例清晰显示肝中静脉、肿瘤位置及两者毗邻关系,3例患者肝中静脉分支显示不清晰,联合二维图像成功将其分型。40例患者肝中静脉分型为A型12例,B型13例,C型9例,D型6例。血管三维重建显示:22例患者有脐裂静脉,9例患者有前裂静脉。40例患者中,35例术前三维重建结果预测保留肝中静脉,5例预测切除肝中静脉。患者术前全肝体积为(1 012±119)cm 3,肿瘤体积为600 cm 3(8~2 055 cm 3),预留肝脏体积为(346±80)cm 3,剩余肝脏体积/标准肝脏体积为34%±8%。(2)手术情况:40例患者均成功施行ALPPS一期手术,术中35例保留肝中静脉,5例切除肝中静脉,与术前三维重建预测结果一致。34例患者成功施行二期手术,6例因剩余肝脏增生不足未行二期手术。40例患者一期手术时间为(350±79)min,术中出血量为300 mL(100~2 600 mL),3例患者接受输血。40例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一期手术后发生国际肝脏外科学组(ISGLS)标准肝功能不全A级24例,B级16例。28例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并发症(17例少量胸腔积液、10例少量胸腔积液合并少量腹腔积液、1例低蛋白血症);8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5例肺炎、1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及腹腔积液、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胆汁漏);3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2例气胸合并肺炎,1例气胸、肺炎并凝血功能障碍);1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Ⅳ级并发症,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所有并发症患者予对症治疗、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通畅引流治疗后好转。34例施行ALPPS二期手术患者中,29例保留肝中静脉,5例切除肝中静脉。34例患者二期手术时间为(320±83)min,术中出血量为500 mL(200~6 000 mL),12例患者接受输血。34例行二期手术后ISGLS标准肝功能不全A级12例,B级22例。18例患者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并发症(11例表现为少量胸腔积液、7例少量胸腔积液合并少量腹腔积液),12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并发症(4例肺炎、4例凝血功能障碍、3例大量腹腔积液、1例胆汁漏),3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1例气胸合并肺炎、1例大量胸腔积液、1例梗阻性黄疸),1例术后发生Clavien-Dindo分级Ⅳ级并发症,表现为肺炎、贫血。所有并发症予对症治疗、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通畅引流治疗后好转。(3)随访情况:4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其术后半年、1年、2年的生存例数分别为35、26、21例。 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清晰显示肝中静脉分型及其与肿瘤位置的关系,可指导ALPPS中肝中静脉处理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肝实质劈离方式对大鼠门静脉结扎术后预留肝脏增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肝实质劈离在促进门静脉部分结扎(PVL)大鼠预留肝脏(FLR)再生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SD)大鼠分为PVL组、PVL+肝实质完全劈离(ALPPS)组、PVL+肝实质部分劈离(PVL+PLP)组、PVL+结扎侧肝叶劈离组(PVL+PLL)、PVL+脾脏射频消融组(PVL+RFA)和假手术组(Sham),术后按1、3、5、7 d共4个时相点分别处死动物采取标本,每一时相点4只大鼠,每组共16只大鼠。分别测定预留肝脏质量和门静脉压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和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HG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及磷酸化组蛋白H3(pH3)的表达并计算阳性率。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均数间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组间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法)行两两比较。结果:PVL+PLP组的FLR质量与体重之比(RML/BW)明显低于ALPPS组[术后3 d,(1.7±0.1)%比(2.2±0.3)%, t=4.042,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高于PVL组[术后3 d,(1.7±0.1)%比(1.5±0.2)%, t=2.740,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L+PLL组的RML/BW显著低于ALPPS组[术后3 d,(1.4±0.1)%比(2.2±0.3)%, t=4.969, P<0.01]和PVL+PLP组[术后3 d,(1.4±0.1)%比(1.7±0.1)%, t=2.064, P<0.05];PVL联合肝实质劈离及射频消融各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在术后7 d内均无显著性差异;肝实质劈离可以进一步增加PVL后预留肝脏的门静脉压力[(劈离前:(16.2±4.3) cmH 2O比完全劈离后:(19.7±2.6) cmH 2O, t=4.282, P<0.01]。 结论:肝实质劈离可能通过增加预留侧肝脏门脉压力来加速FLR再生,生长因子释放可能并非其促进肝再生的主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应用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12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行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HCC患者5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4例,年龄(51±14)岁。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术前预留剩余肝体积/标准肝体积<30%的患者行前入路ALPPS术患者作为研究组( n=20);术前预留剩余肝体积/标准肝体积≥35%的行右肝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 n=37)。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随访。 结果:研究组中高-中分化HCC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步肝切除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644(535,780)比352(269,401)min]、术中出血量[1 650(1 338,2 200)比650(500,925)ml]和需要输血患者的比例(60.0%比29.7%)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III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6/20)比18.9%(7/37),χ 2= 0.91, P=0.341]。研究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3.8%、46.4%,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3%、35.6%、35.6%,对照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3.4%,51.7%,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9.0%、18.5%,9.3%,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LPPS用于治疗剩余肝体积不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其预后与行肝切除术初始评估可切除的患者类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LPPS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近年来兴起的解决大范围肝切除后预留肝体积不足的一种手术策略.早期的ALPPS术式主要应用于转移性肝癌,对于能否应用在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伴有肝硬化的进展期肝癌,国内外学者多持怀疑、否定的态度.随着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入以及技术手段上的改进,越来越多原发性肝癌应用ALPPS术式的病例被报道.本文拟就该术式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探讨精准肝外科理念与技术认知上的一些误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肝切除术是肝脏良恶性疾病常用甚至唯一的治疗方法.在精准肝外科时代,一些新的理念与技术已经作为标准手段运用于肝脏外科临床,如术前乃至术中各肝段及肝内重要脉管与病灶解剖关系的可视化、预留肝体积的精确测定、借助各种新型能量工具进行精细的肝组织离断等.相较于传统肝切除术,这些新理念与技术的应用无疑显著提高了病灶切除的准确性和彻底性,降低了术后残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与任何新的临床理念或技术一样,精准肝外科理念与技术也有与之相适应的指征,需要实践者根据临床实际背景全面领会它的内涵要义并加以灵活运用.当前,精准肝外科的理念与技术已得到众多的肝外科医师的广泛认同,但在临床实践中,片面理解或机械地照搬精准肝外科的某些概念或做法进而导致风险-收益比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后果的例子仍时有发生.如何将精准肝外科理念及技术与临床实际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陷入对精准肝外科理念与技术认知上的误区,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收益,是每个肝外科医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腹腔镜ALPPS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附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全腹腔镜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行全腹腔镜ALPPS治疗的1例直肠癌术后肝脏多发转移和2例巨块型肝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检查指标和术后随访结果以评价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第一步手术均在腹腔镜下行门静脉右支结扎和原位肝实质离断+胆囊切除术,第一次和第二次术前三维可视化结果显示,3例病例术前两次预估剩余肝脏体积分别为221 ml和364 ml,320 ml和532 ml以及332 ml和422 ml,预留肝脏体积较前增加了65%、66% 和27%,在剩余肝脏体积比达到安全标准后第二步手术行解剖性右三叶肝切除术,术后对症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无远处转移.结论 全腹腔镜下可以安全地、有效地开展ALPPS,预留肝脏短期内能代偿增生.腹腔镜ALPPS为复杂的肝脏恶性肿瘤创造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