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部医用级别防护用具致皮肤损伤的护理策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为有效抵抗病毒侵袭和感染,降低病毒传播概率,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异常重要。本文总结了长时间佩戴医用级别防护用具过程中,面部器械相关压疮发生的原因、常见部位、预防方法,提出在应用医用级别防护用具时,发生的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策略。本文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特别是为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人员器械相关压疮及相关皮肤疾病的预防和护理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血栓预防和抗凝管理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血栓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对COVID-19患者进行VTE及出血风险评估,并按照风险级别实施规范的预防措施可显著改善COVID-19患者血栓相关不良预后。然而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COVID-19患者严重程度及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预防方式、抗凝方案、剂量和疗程,动态平衡血栓和出血风险,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国际已发布系列COVID-19合并VTE相关权威指南及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基于此,为更好地指导我国医护人员的临床实践,经过多学科专家研讨和德尔菲专家论证,工作组牵头制订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血栓预防和抗凝管理指南》,针对COVID-19引起的血栓风险和预防策略、住院患者的抗凝管理、血栓诊治、特殊人群的抗凝管理、抗病毒和抗炎药物与抗凝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调整策略、出院后随访等诸多方面的临床核心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明确对不同临床分型COVID-19患者及特殊人群的合理预防和抗凝管理策略,为我国COVID-19患者VTE防治提供推荐意见和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预防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群中心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心血管病负担的增长需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慢病防控方针。本文主要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阐述了心血管病零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概念和措施,以及心血管病预防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对心血管病预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全血细胞及遗传学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全血细胞及遗传学的影响因素,为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加强辐射防护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22年1月,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4 180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特征、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等结果进行收集,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全血细胞及遗传学异常情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血细胞及遗传学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核医学组放射工作人员血红蛋白(HGB)、染色体畸变、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最高,放疗组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WBC)异常率高于其他职业类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放射工作人员WBC、HGB、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工龄、不同年龄放射工作人员的HGB、淋巴细胞微核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PLT)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医院级别放射工作人员HGB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放射工作人员WBC、HGB异常风险分别是男性的3.048、13.122倍( P<0.001);工龄6~20年、>20年组放射工作人员WBC异常风险分别是工龄≤5组的1.517、1.874倍( P<0.05);工龄>20年组放射工作人员PLT异常风险是工龄≤5年组的2.643倍( P<0.05);放疗组、介入组放射工作人员的WBC异常风险分别是普放组的2.407、1.341倍( P<0.05)。 结论:电离辐射对核医学、介入组、放疗组工作人员全血细胞及遗传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重点关注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广州地区2 535例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屋尘螨和烟曲霉特异性sIgE检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情况,并分析屋尘螨过敏原和烟曲霉过敏原合并致敏与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及年龄的相关性,为广州地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或住院部,同时采用ImmunoCAP系统检测了屋尘螨和烟曲霉并且确诊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2 535例,年龄范围1~84岁、中位数年龄5岁、平均9岁;分为≤3岁组 n=894例,4~6岁组 n=721例,7~18岁组 n=615例,19~49岁组 n=207例,>49岁组 n=98例;男性1 596例(62.96%),女性939例(37.04%)。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组1 279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组1 256例;不同疾病组具体分为哮喘组411例、过敏性鼻炎组458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410例、肺炎组463例、上呼吸道感染组299例及支气管炎组494例,分析屋尘螨、烟曲霉单一致敏和两者合并致敏阳性率及屋尘螨和烟曲霉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tIgE水平差异。连续变量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用χ 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313例(51.79%)患者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65例(2.56%)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50例(1.97%)为两者同时阳性。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组中877例(68.57%,877/1 279)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57例(4.46%,57/1 279)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44例(3.44%,44/1 279)为两者同时阳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组中436例(34.71%,436/1 256)为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8例(0.64%,8/1 256)为烟曲霉过敏原sIgE阳性,6例(0.48%,6/1 256)为两者同时阳性。在单一致敏中,过敏性鼻炎伴哮喘组中屋尘螨过敏原sIgE致敏率最高,为80.24%(329/410)。男性患者屋尘螨过敏原sIgE阳性率为53.76%(858/1 596),女性患者阳性率为46.22%(434/9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9, P<0.001)。在合并致敏中,哮喘患者(5.35%,22/411)对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最高,其次是过敏性鼻炎患者(3.06%,14/458)、过敏性鼻炎伴哮喘(1.95%,8/410)。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肺炎(0.43%,2/463)、上呼吸道感染(0.33%,1/299)及支气管炎(0.61%,3/494)屋尘螨合并烟曲霉阳性率极低。学龄前儿童患者(≤3岁组,0.34%,3/894;4~6岁组,0.97%,7/721)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显著低于青少年和成人患者(7~18岁组,3.58%,22/615;19~49岁组,6.28%,13/207;>49岁组,5.10%,5/98)。在屋尘螨和烟曲霉合并致敏的患者中,屋尘螨sIgE水平在各个级别均有分布,烟曲霉sIgE水平主要在1、2和3级。 结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阳性率更高,提示在临床中应该重视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患者同时合并屋尘螨和烟曲霉致敏,尤其是成年人更容易屋尘螨合并烟曲霉致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普通病房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189例U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UE患者一般资料、拔管及约束情况。结果:189例UE患者年龄为(79.69±10.62)岁,内科UE患者占比62.43%(118/189),意识状态主要为清醒(46.03%,87/189)和意识模糊(39.15%,74/189),管路类型多为营养类(56.99%,110/189)和血液类管路(22.80%,44/189),发现人多为医护人员(60.32%,114/189),且多为首次发生(85.71%,162/189)。不同护理级别、意识状态、自理能力、科室,是否有营养类管路、血液类管路、引流类管路、重新置管的UE患者约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重点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置入管路类型等因素,谨慎使用身体约束措施,同时建立UE风险预警系统,应用智能设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实时监测,以预防UE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学营养治疗(MNT)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必不可少的措施。2010年,由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制定了中国首个糖尿病MNT指南,并于2015年更新。近7年来,糖尿病MNT和代谢治疗领域也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组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领域专家,启动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的修订工作,内容涉及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并发症防治、人工甜味剂及新型植物化学物、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诸多领域。指南制定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法学的要求,参照《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的要求,坚持基于患者问题为导向、证据级别与推荐并重、服务于临床的宗旨,结合中国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及进行证据采集,形成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旨在指导和规范临床MN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年版更新的国际腹膜透析学会导管相关感染推荐概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相关感染是PD导管拔除和腹膜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2023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ritoneal Dialysis,ISPD)导管相关感染推荐修订和阐明了出口处和隧道感染的定义和分类,如特定致病菌的导管相关感染、培养阴性导管相关感染、难治性导管相关感染、感染相关导管拔除;推荐出口处感染率新的靶目标不应超过0.40次/患者年;降低了导管出口处局部应用抗生素乳膏或软膏的推荐级别;提出了出口处敷料覆盖的建议;修订了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治疗时间的推荐;推荐了除导管拔除外的挽救导管新方案。该文就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妊娠相关肺栓塞的预防和诊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妊娠相关肺栓塞(PE)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一种,严重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在临床上日益得到重视。妊娠期和产褥期由于生理和解剖的特点,VT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孕期,应对所有孕妇在妊娠期和分娩后采用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进行VTE风险评估,并根据不同风险级别采取对应的血栓预防措施,包括物理方法和药物方法。对临床疑诊妊娠相关PE的患者,可根据是否具有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选择血管加压超声或胸部X线检查做初步检查,最终确诊依赖CT肺动脉造影或V/Q显像,对于休克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可快速用于P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旦诊断妊娠相关PE,其治疗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选择再灌注治疗或抗凝治疗,体外膜氧合(ECMO)在危重患者中也可作为有益探索。妊娠期防治PE的推荐总体循证级别不高,仍需进一步临床实践探索来促进孕产妇的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人工气道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国内外关于儿童人工气道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国际指南网、美国指南网、美国呼吸治疗协会、PubMed、Medlin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及网站中关于儿童人工气道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决策、循证指南、专家共识、最佳临床实践手册、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并进行整合,确定证据推荐级别。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包含4篇临床决策,6篇循证指南,1篇系统评价,6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行业标准,4篇最佳临床实践手册、1篇原始研究。最终从人工气道建立、气囊管理、气道湿化、气管内吸引、并发症预防5个方面汇总形成36条推荐意见。结论:儿童人工气道管理对急危重症患儿的救治十分重要。本研究形成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以为儿童人工气道的规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