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室出血相关手术编码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脑室出血是危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多继发于自发性脑出血,且常引发脑积水,手术是治疗脑室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内对脑室出血相关手术治疗基本框架虽已确定,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理念的推陈出新,衍生出多种术式,编码时对各种术式的鉴别存在难度.通过依据《全国医疗技术项目服务技术规范(2023年版)》、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版)的编码规则,总结术式核心理念与编码查找路径比较术式之间的异同并举例.相关编码有脑室血肿穿刺术01.09、脑室血肿清除01.39、脑室外引流术02.21、颅内脑室分流02.22、颅外脑室分流02.31-02.39.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深入理解相关术式的临床分类,通过编码分类轴心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实际与编码规则进行另编码或省略编码,提高编码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救治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的原因,以及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对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 月 5 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1 例脑出血术后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肠道功能恢复和休克改善的影响.结果 患者男性,52 岁,因脑出血于 2022 年 2 月 19 日行"左侧颞部开颅颅内减压术+颅脑血肿清除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 7d,患者出现呃逆、腹胀,经治疗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低血压等表现;腹部CT可见广泛肠管积液、积气、扩张,血流动力学监测呈高排低阻型,腹内压为 21 cmH2O(1 cmH2O≈0.098 kPa),实验室检查示炎症指标升高、多项生化指标异常.西医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给予器官支持(肺、循环、肾)、抗感染、液体复苏、镇痛镇静等对症治疗;中医诊断为肠结(阳明腑实、阳气暴脱),治则:通腑泄热、温肾潜阳,辨证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经直肠给药.使用中医汤剂后,患者排便量明显增多,腹内压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腹胀明显减轻,休克得到缓解.术后17 d,患者诸症好转,呼吸循环稳定,成功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CU).结论 大承气汤联合复苏合剂加减直肠滴入治疗急性肠梗阻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可快速缓解病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尿毒症并发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尿毒症(uremia)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存在密切关联,相比于肾功能正常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尿毒症患者发生ICH的概率以及死亡几率均呈倍数增加,保守治疗的死亡率极高,有文献报道保守治疗死亡率达76%[1].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压水平,清除颅内血肿[2,3].尿毒症合并ICH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预后不佳,目前临床针对尿毒症合并ICH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外科手术在ICH治疗中应用广泛,现就尿毒症合并ICH外科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指征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脑室外引流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7 月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术式清除血肿 50 例(内镜组)与传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 44 例(引流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术后脑积水、继发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术后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大于60%患者比例和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均明显高于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大于 60%患者比例:88.0%(44/50)比 47.7%(21/44),χ2=17.794,P<0.001;ADL分级为Ⅰ、Ⅱ、Ⅲ级者占比:94.0%(47/50)比 77.3%(33/44),χ2=5.459,P=0.01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引流组[8.0%(4/50)比 34.1%(15/44),χ2=9.879,P=0.002].结论 与脑室外引流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严重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可获得更好的治疗结果,达到较高血肿清除率,同时较少发生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Ki-67及IDH1-R132H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检测Ki-67及异柠檬酸脱氢酶-R132H(IDH1-R132H)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取同期因颅脑外伤及自发性颅内出血行血肿清除开颅手术而获取的正常脑组织13例作空白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Ki-67及IDH1-R132H在神经胶质瘤及对照组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Ki-67在Ⅲ~Ⅳ级中的阳性率(93.7%)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组织(45.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48,P<0.05),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为阴性;IDH1-R132H在Ⅱ和Ⅲ级中的阳性率(83.3%)明显高于Ⅰ和Ⅳ级肿瘤组织(4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7,P<0.05),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为阴性;IDH1-R132H阴性表达和阳性表达组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5,P<0.05),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4,P<0.05).结论 Ki-67和IDH1-R132H蛋白表达水平可指导脑胶质瘤患者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经外侧裂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在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对比分析经颞叶皮质与经外侧裂入路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的临床价值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HBG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经外侧裂入路手术)与B组(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参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 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containing molecule 3,TIM-3)水平、生活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肿清除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TIM-3、FMA、rFA、MMSE、IFN-γ、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TIM-3、IFN-γ水平低于B组,rFA数值与FMA、MMSE、SF-36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手术指标优于B组,血肿清除效果优良率高于B组(85.71%与66.6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9.52%与30.95%)(P<0.05).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的效果与安全性优于经颞叶皮质入路,能够促进患者神经与运动能力恢复,降低颅内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总结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的3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24h复查头颅CT,平均血肿清除率89.3%,平均手术时间5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1ml,术后再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4例,深静脉血栓3例,均经治疗后恢复,术后3个月GOS评分良好率90.6%.结论 利用3D-Slicer软件联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低,预后良好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78 例使用主动负压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CSDH治疗效果.头颅CT检查示:单侧血肿59例,双侧血肿19例;等密度血肿45例,低密度血肿17例,混合密度血肿16例.头颅CT检查示:单侧血肿59例,双侧血肿19例;等密度血肿45例,低密度血肿17例,混合密度血肿16例.结果 78例患者中有4例因血肿残留或者复发,再次钻孔置管冲洗后痊愈.无颅内感染,无脑组织损伤及脑内血肿,无癫痫发生.结论 主动帽状腱膜下引流术治疗CSDH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住院费用低,可以避免脑组织损伤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脑疝形成,超声定位血肿并确定进入血肿腔路径,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并应用超声探测有无血肿残留。术后CT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半年随访并应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6例患者中63例残余血肿量<10%,3例残余血肿量为10%~20%。术后并发肺炎11例,其中9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再出血2例,出血量均较小,无需再手术;继发颅内感染1例;继发脑积水1例;无1例并发脑挫伤。术后半年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Ⅰ级3例,Ⅱ级25例,Ⅲ级34例,Ⅳ级3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有助于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内镜在显微神经外科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选择2013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MRI扫描评估,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然后在0°和30°硬性神经内镜辅助下寻找残余肿瘤,继续切除肿瘤。38例常规显微手术后,在神经内镜下发现残留肿瘤并在神经内镜下切除。全切除44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包括无菌性脑膜炎(8例)、脑脊液漏(1例)和颅内血肿(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42±3)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45例(91.8%)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80分。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胆脂瘤,可提高全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