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机器学习的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流行性感冒临床证候学资料进行训练,获得流感辨证模型.方法 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发热门诊的流行性感冒患者病历资料,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将不同数据处理过程产生的数据分别存储,以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为备选模型,通过Optuna进行超参数优化选择,并在各数据集中分别训练模型,以macro-F1评分为核心指标,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整理得到训练样本1 011个,其中风热犯卫证453个、风寒束表证152个、表寒里热证406个;得到用于训练的数据集8个,包含数据80份.经训练,逻辑回归、决策树、朴素贝叶斯、支持向量机、多层感知机、lightGBM、随机森林模型的macro-F1评分分别为0.783 0、0.774 2、0.731 5、0.782 4、0.716 7、0.793 8、0.815 3.加权样本能显著提高平均模型性能,而主成分分析降维会降低平均模型性能.单一模型中,逻辑回归模型预测性能最佳;集成方法模型中,随机森林模型预测性能最佳.结论 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流行性感冒中医辨证模型使用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lightGBM较为适宜,随着样本量增加,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lightGBM和随机森林可能更为合适.不同数据处理方式会影响模型性能,对证型典型程度信息的采集有利于提高模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 367例成人流行性感冒患者证候分布特征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成人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流感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成人流感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的横断面研究。依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研制的横断面研究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5.1软件对纳入的研究合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4 367例流感患者。JBI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样本量计算的风险偏倚较高,取样方式和应答率条目的描述不清楚。规范后的流感证候共17种,对事件发生数≥50例的证候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频率≥1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证候有9种,前5种依次是风热犯卫证〔 n=1 583,合并发生频率(RATE)=34.3%,95%可信区间(95% CI)为22.2%~46.3%〕、表寒里热证( n=1 122,RATE=36.1%,95% CI为21.2%~51.1%)、风寒束表证( n=860,RATE=19.4%,95% CI为10.7%~28.0%)、热毒壅肺证( n=217,RATE=17.1%,95% CI为9.1%~25.0%)、卫气同病证( n=184,RATE=38.8%,95% CI为14.2%~63.5%)。亚组分析显示,流感证候可能存在地区差异,风热犯卫、热毒壅肺证候分布频率南方地区(RATE分别为36.5%、18.6%)高于北方地区(RATE分别为30.9%、15.4%),风寒束表、表寒里热证候分布频率北方地区(RATE分别为23.8%、40.1%)高于南方地区(RATE分别为15.7%、32.3%)。 结论:流感的常见中医证候为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风寒束表证、热毒壅肺证、卫气同病证、风热夹湿伤表证、风寒夹湿伤表证、卫分证、湿热在表证9种,可为流感的准确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成药在乙型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中成药治疗乙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和普通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用药情况将乙型流感患者分为奥司他韦组和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组,将普通感冒患者分为单用退热药组、退热药+中成药组和单用中成药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的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曼-惠特尼 U检验。 结果:纳入乙型流感患者88例,年龄为(32.7±6.7)岁,其中男47例(53.4%);普通感冒患者114例,年龄为(32.7±7.5)岁,其中男44例(38.6%)。乙型流感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普通感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0, P=0.036)。所有患者均因发热就诊,大多以咽喉痛、咳嗽、鼻塞或流涕的临床表现为主,舌质红,苔薄或薄腻,均属风热犯卫轻症。中成药使用率为87.6%(177/202)。乙型流感和普通感冒患者治疗后退热时间分别为2.0(2.0,3.0) d和2.0(1.0,2.0) d,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0(3.0,5.0) d和3.0(3.0,4.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4.18、3.30,均 P<0.01)。乙型流感患者中单用奥司他韦治疗者11例(12.5%),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治疗者77例(87.5%),奥司他韦组退热时间为(4.1±1.3) d,症状缓解时间为5.0(3.0,7.0) d,均长于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组[(2.2±1.1) d和4.0(1.0,7.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54, Z=3.11,均 P<0.01)。普通感冒患者中,单用退热药组14例(12.3%),退热药+中成药组59例(51.8%),单用中成药组41例(36.0%)。三组患者退热时间分别为(1.7±0.7) d、(1.8±0.7) d、(1.8±0.7) d,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3.6±0.8) d、(3.2±1.0) d、(3.3±0.9)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09、1.05,均 P>0.05)。 结论:奥司他韦联合中成药治疗有效缩短了乙型流感患者退热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同时,中成药对普通感冒的退热作用与退热药疗效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评价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计划纳入300例受试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儿解表口服液,对照组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疗程5 d.比较两组疾病临床痊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nadian Acute Respiratory Illness and Flu Scale,CARIF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单项症状消失率,退热持续时间,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发生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共纳入临床诊断患儿300例,其中297例进入全分析数据集(Full a-nalysis set,FAS),289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集(Per protocol set,PPS),297例进入安全性数据集(Safety set,SS).治疗后,疾病临床痊愈中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按0.75的非劣标准,治疗组非劣效于对照组,PPS与FAS分析结论一致;完全退热中位时间,组间比较,FAS/PPS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OX回归分析,按0.75的非劣标准,治疗组非劣效于对照组;流涕消失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S退热持续时间治疗组6(6~12)h,对照组6(6~7.5)h,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RIF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并发症、重症及危重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解表口服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风热犯卫证)具有缩短病程作用,疗效非劣于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尿潴留(Elsberg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引发的急性尿潴留,又被称为Elsberg综合征,是带状疱疹疾病患者内脏功能障碍的表现.目前,西医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和临时导尿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佳.基于中医古籍对该病的相关论述结合对VZV引发的急性尿潴留临床特征分析认为,此病内因重在脾胃气虚,导致卫气不足,伏邪再发;或膀胱失其中焦濡养,排泄无力;或因虚而实邪内生,阻碍气化.外因则有风热侵袭,搏结水府气血;或入里化热,经脉受阻;或邪犯水火,耗气伤阴,循经走窜.治疗当以扶正祛邪、益气通窍为主,治疗时当把握关键时机,以免形成长期后遗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2019-2020年中国9472例流行性感冒确诊患儿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儿童流行性感冒迄今为止尚无规范的中医分型,通过调查 2019-2020 年冬春季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精准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制定"儿童流行性感冒中医证候调查问卷",采用分层简单随机抽样的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国 6 大行政区域 18 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不同年龄、不同流感类型、不同区域患儿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患儿症状特点.[结果]9 472 例患儿中,1)风热犯卫证占 46.63%,表寒里热证 23.41%,毒热内陷证 11.07%,风寒束表证 8.12%,邪犯肺胃证 5.87%,热毒袭肺证 4.88%,正虚邪恋证 0.02%.2)超高热占 4.30%,高热 44.52%,中度发热 44.37%,低热6.79%.3)甲型流感占 90.51%,乙型流感 9.49%,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分别占 46.44%、48.50%).4)在发热的不同病程阶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多见,随着发热时间的推移风寒束表证比例逐渐下降,热毒袭肺证比例逐渐上升.5)各年龄段均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多见,各区域中医证候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结论]2019-2020 年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甲型流感为主,中医证型以风热犯卫证、表寒里热证为主;发热为各证型的核心症状,毒热内陷证以高热及超高热为主,其他证型以中高度热为主;不同年龄、不同类型及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均以风热犯卫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透邪法在外感温热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外感温热病多由肺卫受邪,起于肌表,始于上焦,若邪气未及时宣透,或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病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焦及下焦,导致变证蜂起.透邪法通常用于燥热伤卫、阴虚感温以及风热犯肺等症候,立足于邪,着眼于透,从而能够起到化湿透邪、祛风行血的作用,并且具有育阴而不滞邪、透邪而不伤正的功效.故治疗上应重视宣透邪气、宣畅气机,给邪以出路,使邪气还从表出,以免闭门留寇.根据外感温热病的进展程度,采用透邪法进行对症治疗,对其中医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外感温热病的中医透邪法治疗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中医证型体质及发病季节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中医证型体质以及与发病季节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急诊收治的134例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患儿不同中医证型(风寒束表证、暑湿袭表证、卫气同病证、风热犯表证、寒热夹杂证)与体质的关系和发病季节的关系.结果 134例患儿中风寒束表证46例,风热犯表证36例,寒热夹杂证22例,暑湿袭表证19例,卫气同病证11例.暑湿袭表证主要出现在湿热质和痰湿质的患儿中, 风热犯表证和卫气同病证的患儿以阴虚质所占比率较大, 风寒束表证表现的患儿主要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的患儿所占比例较大.冬季发病患儿为最多,达57例,秋季为30例,夏季为27例,春季为20例,冬季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发病(P<0.05).夏季患病的患儿主要体质为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秋季患病的患儿主要体质为阴虚质为主;冬春季患病则以气虚质、阳虚质和气郁质患儿为主.结论 儿童体质决定了患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型,且患儿不同中医证型与发病季节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何焕荣主任临证配伍应用白蒺藜心得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上蒺藜分为潼蒺藜、白蒺藜,临证配伍应用常易混淆.临证准确应用白蒺藜需严格区分潼白蒺藜之不同,并熟练掌握白蒺藜之药性功效.何焕荣主任认为白蒺藜功可祛风解表、疏肝行气,对于辨证属风热犯卫或肝气内郁、肝经风热者,何老常配伍使用白蒺藜,临床常收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儿童甲型流感风热犯卫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同时给予解热镇痛、抗过敏、止咳等药物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比较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治疗不同时间段腋温、退热时间及风热犯卫证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腋温均逐渐下降,观察组腋温在治疗24 h、48 h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2 h,2组腋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汗出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及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热速清颗粒治疗风热犯卫型甲型流感,能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快速退热,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