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性别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患者组,男41例,女40例),健康对照64名(对照组,男40例,女24例)。血清VEGF水平采用流式多重蛋白分析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测定;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非参数检验,VEGF与临床变量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48.08(75.89,208.61)pg/mL,179.94(99.14,318.41)pg/mL, Z=-2.20, P=0.028];男性患者的PANSS总分[(82.71±17.30)分,(73.45±16.36)分, t=2.473, P=0.016]和认知分[(7.88±3.36)分,(6.23±2.81)分, t=2.402, P=0.019]均高于女性患者。患者组VEGF水平与PANSS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 r=-0.228, P=0.041),男性患者组VEGF水平和认知评分呈负相关( r=-0.425, P=0.007)。 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EGF水平下降,并影响其阴性症状。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VEGF可能对其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脑多巴胺区静态及动态功能连接异常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SCH)患者中脑多巴胺区[腹侧背盖区及双侧黑质致密部(VTA/SNc)]静态功能连接(sFC)及动态功能连接(dFC)的异常改变,及其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首发未用药SCH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199名健康对照(HC)组资料。所有被试均行高分辨率结构像MRI及静息态功能MRI(rs-fMRI)扫描。将中脑多巴胺区(VTA/SNc)定义为三个种子点,采用sFC和dFC方法分析SCH组与HC组VTA/SNc功能连接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脑区,将差异脑区提取的sFC和dFC值与患者的PANSS量表中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总分以及各症状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CH组男86例,女112例,年龄(23±9)岁,HC组男95例,女104例,年龄(22±5)岁。SCH组的PANSS量表中阳性量表分为(20±7)分,阴性量表分为(21±7)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为(41±11)分,总分为(82±22)分。与HC组相比,SCH组VTA与小脑蚓部7/9区、左侧壳核、右侧丘脑、左侧中扣带回四个脑区团块sFC值降低(峰值中心, t值分别为-4.35、-4.81、-4.35、-4.65,体素 P<0.005,团块 P<0.05),右侧SNc与左侧小脑半球4/5/8区、右侧壳核、右侧内侧眶额回、左侧壳核四个脑区团块sFC值降低(峰值中心, t值分别为-4.91、-5.15、-4.77、-5.21,体素 P<0.005,团块 P<0.05),左侧SNc与右侧壳核、右侧内侧眶额回、左侧中扣带回三个脑区团块sFC值降低(峰值中心, t值分别为-5.82、-4.83、-4.65,体素 P<0.005,团块 P<0.05);SCH组VTA与右侧顶下回、右侧角回、右侧顶上回dFC变异值降低( t=-4.17)。SCH组以VTA为种子点的脑区团块2(左侧壳核)、以右侧SNc为种子点的脑区团块4(左侧壳核)的sFC值与PANSS量表中的阳性量表分呈正相关( r=0.141、0.169,均 P<0.05),差异脑区功能连接值尚与幻觉、妄想、猜疑、敌对、交流障碍、被动/淡漠、交流缺乏、刻板思维、抑郁、不合作、判断和自知力缺乏、冲动控制障碍、主动回避社交这些症状呈现相关性(均 P<0.05)。 结论:首发SCH患者中脑多巴胺区(VTA/SNc)与小脑、丘脑、纹状体、前额叶、扣带回等脑区静态功能连接或动态功能连接(稳定性)降低,并与疾病阳性与阴性症状分数存在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外周血补体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补体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补体因子在患者认知损伤发生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纳入2017年9月到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首发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精神分裂症组),及通过广告招募的同期健康对照者88名(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补体C3、C4浓度,采用脂质体免疫法测定CH50浓度;使用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比较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补体因子浓度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补体C4水平[0.20(0.16,0.25)g/L]低于健康对照组[0.23(0.19,0.27)g/L](均 P<0.05),C3、CH50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10项认知测验得分均显著下降( P<0.001)。精神分裂症组外周血补体C3水平与言语流畅性呈正相关( r=0.258, P<0.05),外周血补体C4水平与言语流畅性呈正相关( r=0.283, P<0.05),外周血CH50水平与言语流畅性呈正相关( r=0.330, P<0.01)、与注意性/警觉性呈负相关( r=-0.257, P<0.05)。 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补体C4水平降低,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肠道菌群与叶酸的关联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叶酸及两者的关联性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发未用药SCZ患者100例(SCZ组)和健康对照者90名(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叶酸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SCZ组精神症状,采用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认知功能。采集粪便样本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rRNA测序。探索SCZ患者肠道菌群和叶酸对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SCZ组纳入男41例,女59例,年龄(22.6±8.2)岁;健康对照组纳入男32名,女58名,年龄(23.0±3.0)岁。SCZ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 M( Q1, Q3)][6.92(4.98,8.49)μg/L比8.93(7.13,13.37)μg/L]( P<0.001)。SCZ组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属[0.005(0.003,0.013)比0.014(0.004,0.031)]和拟杆菌属相对丰度[0.015(0.001,0.091)比0.083(0.029,0.193)]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CZ组在认知功能的七大维度的评分下降明显(均 P<0.05)。SCZ组血清叶酸水平与PANSS中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 r=-0.378, P<0.001),与信息处理速度( r=0.310, P=0.011)呈正相关。SCZ组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叶酸水平呈正相关( r=0.374, P<0.001),与一般精神病理分呈负相关( r=-0.326, P=0.001),与信息处理速度呈正相关( r=0.330, P=0.00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Z患者叶酸×双歧杆菌属交互项与一般精神病理分相关( F=8.655, P=0.007),回归系数为-29.240。叶酸×双歧杆菌交互项与认知功能无相关性(均 P>0.05)。 结论:首发未用药SCZ患者中血清叶酸水平和双歧杆菌相对丰度下降,并且与其精神症状相关,提示菌群相对丰度和叶酸水平可作为精神症状的潜在客观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基因风险评分与肠道真菌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基因风险评分(PRS)和肠道真菌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SCH)发病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的首发未用药SCH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经过广告招募及来医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18S 核糖体RNA(rRNA)测序平台检测肠道真菌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肠道真菌失调(F_MD)指数、α多样性指数和PRS与SCH发病风险的关系。连续变量间的相关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相关( P<0.05)的变量纳入回归模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37例首发未用药SCH患者(男62例,女75例)和76名健康对照者(男31名,女45名)。患者组年龄为(22.5±7.5)岁,对照组年龄为(22.8±2.3)岁。PRS评分升高是SCH发病的危险因素( OR=1.111,95% CI:1.036~1.178, P=0.002)。F_MD指数升高是SCH发病的危险因素( OR=1.200,95% CI:1.124~1.281, P<0.001)。真菌α多样性Shannon指数( OR=0.813,95% CI:0.755~0.874, P<0.001)和Simpson指数( OR=0.218,95% CI:0.091~0.523, P<0.001)升高是SCH发病的保护因素。关键菌曲霉菌属丰度升高是SCH发病的保护因素( OR=0.928,95% CI:0.864~0.996, P=0.040)。曲霉菌属丰度和认知功能领域中的工作记忆( r=0.280, P=0.001),词语学习( r=0.253, P=0.003)、推理和问题解决( r=0.191, P=0.028)呈正相关。 结论:PRS升高是SCH发病的风险因素,肠道真菌α多样性指数升高和曲霉菌属丰度升高可能是SCH的保护因素,PRS与肠道真菌(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曲霉菌属)交互作用是SCH发病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调查及关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情况,并探究其与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6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糖代谢[血清空腹血糖(FBG)、服糖后2 h血糖(2 h PBG)、空腹胰岛素(FINS)及空腹C肽]、脂代谢[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统计两组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根据病例组是否合并糖脂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抵抗,分为糖脂代谢异常组与非异常组及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比较不同分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认知功能[精神分裂症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例组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与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糖脂代谢中2 h PBG、FINS、空腹C肽、TG及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 ± 1.88)mmol/L比(6.19 ± 1.53)mmol/L、(8.61 ± 2.46)mU/L比(6.25 ± 1.71)mU/L、(0.49 ± 0.16)nmol/L比(0.32 ± 0.09)nmol/L、(1.33 ± 0.47)mmol/L比(1.02 ± 0.24)mmol/L、2.01 ± 0.71比1.51 ± 0.45]( P<0.05),HDL-C、Apo-A1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1.19 ± 0.38)mmol/L比(1.57 ± 0.32)mmol/L、(1.21 ± 0.25)g/L比(1.43 ± 0.17)g/L]( P<0.05);病例组糖脂代谢异常或胰岛素抵抗总发生率62.39%(73/1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11%(8/61)( P<0.05)。糖脂代谢异常组PANSS中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非异常组[(25.14 ± 5.09)分比(22.95 ± 4.72)分、(24.68 ± 5.25)分比(22.05 ± 4.59)分、(41.52 ± 5.85)分比(38.12 ± 4.18)分、(94.68 ± 11.64)分比(85.43 ± 8.51)分]( P<0.05);胰岛素抵抗组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26.62 ± 4.18)分比(23.62 ± 4.98)分、(25.92 ± 5.07)分比(23.02 ± 4.96)分、(42.94 ± 5.26)分比(39.43 ± 4.47)分、(97.35 ± 10.07)分比(89.37 ± 10.25)分]( P<0.05);糖脂代谢异常组MCCB评分中持续操作测验(CPT-IP)、工作记忆(WM)、视觉记忆测验(BVMT-R)、情绪管理测验(MSCEIT)明显低于非异常组[(23.82 ± 5.21)分比(27.15 ± 4.69)分、(21.72 ± 5.95)分比(25.35 ± 5.14)分、(19.56 ± 5.28)分比(22.34 ± 5.43)分、(22.62 ± 5.13)分比(26.47 ± 4.96)分]( P<0.05),胰岛素抵抗组明显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22.26 ± 4.84)分比(25.42 ± 5.12)分、(20.35 ± 4.87)分比(23.46 ± 5.08)分、(18.05 ± 4.27)分比(20.98 ± 5.71)分、(21.15 ± 4.67)分比(24.48 ± 5.02)分](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病例组中2 h PBG与PANSS阳性症状呈正相关( P<0.05),与MCCB评分中CPT-IP、MSCEIT呈负相关( P<0.05);FINS、HOMA-IR均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呈正相关( P<0.05),与CPT-IP、WM、BVMT-R、MSCEIT呈负相关( P<0.05);HDL-C与阳性症状呈负相关( P<0.05),与CPT-IP、WM、MSCEIT呈正相关( P<0.05);Apo-A1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呈负相关( P<0.05),与CPT-IP、WM呈正相关( P<0.05)。 结论: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且与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存在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胰岛素抵抗指数的交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CZ)患者肠道菌群特征与血清炎性因子、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CZ患者79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糖代谢指标,然后分析肠道菌群与炎症因子和HOMA-I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含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属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以及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OMA-I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CZ患者TNF-α、IL-1β、IL-6和HOMA-IR与肠道双歧杆菌含量呈明显负相关( P<0.05),与拟杆菌属含量呈正相关( P<0.05)。 结论:首发未用药SCZ患者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含量降低、拟杆菌属含量增加,且与炎症因子和HOMA-IR均存在明显相关性,可能导致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并诱导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CRP、MT、IGF-1与氧化应激指标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S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褪黑素(M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氧化应激指标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从2021年1月到2023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东方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未用药SP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分组(≥ 70分)57例和低分组(<70分)83例.另选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CRP、MT及IGF-1水平,采用MATRICS认知评估系统(MCCB)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分析血清CRP、MT、IGF-1与PANSS评分、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CCB各项评分和总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RP较对照组更高,MT及IGF-1较对照组更低(P<0.05).高分组血清CRP较低分组更高,MT及IGF-1较低分组更低(P<0.05).高分组血清SOD及GSH-Px较低分组更低,而NO较低分组更高(P<0.05).高分组MCCB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低分组更低,PANSS评分较低分组更高(P<0.05).Pearson相关性发现,血清CRP与PANSS评分及NO呈正相关,与SOD、GSH-Px及MCCB各项评分和总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MT和IGF-1与PANSS评分及NO呈负相关,与SOD、GSH-Px及MCCB各项评分和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SP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MT及IGF-1水平降低,三者均与氧化应激指标和认知功能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整合式心理护理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整合式心理护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症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至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整合式心理治疗组(心理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的兴奋因子(PANSS-EC)评估激越症状、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经过4周的干预评估患者的PANSS-EC及PSP的变化.结果 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间治疗前后PSP和PANSS-EC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PSP评分升高(P<0.05),PANSS-EC评分减低(P<0.05).各时点,心理组的PSP总分高于对照组,PANSS-EC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期PSP和经过4周治疗PANSS-EC的减分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PSP和PANSS-EC的减分率呈正相关(r=0.342,P<0.001).结论 整合式心理护理有利于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越症状的缓解、社会功能的恢复,且基线期社会功能越好的患者越有利于激越症状的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 110 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 60 例为健康组.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一氧化氮(NO)]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两组认知功能.分析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及BDNF水平与MCCB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MDA、GSSG、NO高于健康组,BDNF低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认知功能信息处理速度(SoP)、注意/警觉(AV)、工作记忆、词语学习(VrblLrng)、视觉学习(VisLrng)、社会认知、推理和问题解决(RPS)评分低于健康组(P<0.05).病例组NO与SoP、VrblLrng、VisLrng评分呈负相关(P<0.05),GSSG与SoP、RPS评分呈负相关(P<0.05);BDNF与SoP、AV、VrblLrng、RP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及认知功能损害,氧化应激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