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服中成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与药学监护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中医治疗中推荐了6个品种的口服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方(胶囊、丸、水、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胶囊、颗粒)、疏风解毒方(胶囊、颗粒)、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其中藿香正气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方和疏风解毒方仅推荐在医学观察期使用,但也有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报道;而苏合香丸和安宫牛黄丸则仅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这6种口服中成药的安全性较好,很少有不良反应发生,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中医辨证、禁忌证、配伍禁忌,避免主治证型相似的药物叠加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中的现代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用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209个医案,包含319味中药,其中核心用药为黄连、木香、茯苓、白芍、甘草等;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以脾、胃、肝经为主。核心药对为木香-黄连等。核心处方是由白术、白芍、黄芩、木香、黄连、甘草、白头翁、茯苓、党参9味药组成。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治疗主要以四君子汤、香连丸为基础,配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等药物,从而标本兼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索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组方规律。方法:选取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中古代医案库、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及名医医案库所收录的相关医案,对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属性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获得医案107个,涉及中药225味,其中核心用药为甘草、陈皮、黄连、茯苓、吴茱萸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核心药对为甘草-陈皮。核心处方由甘草、陈皮、黄连、吴茱萸、茯苓、海螵蛸、蒲公英、枳壳、白芍、柴胡、姜半夏、香附、木香、竹茹、枳实、砂仁、白术等17味药组成。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药治疗主要以柴胡疏肝散、左金丸、温胆汤为基础,同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麝香保心丸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确诊为ICM心力衰竭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5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检测相关指标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分别为(1.14±0.32)mg/L、(411.21±121.11)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0.64)mg/L、(703.51±295.55)ng/L( t=11.691、7.089,均 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6.12±7.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1±7.29)%( t=3.782,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44/60)( Z=1.973, P<0.05)。 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ICM心力衰竭,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GC-TOF/MS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通过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TOF/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探讨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藿香正气滴丸组(1 g·kg-1).采用综合物理模型复制方法结合饮食失节制备湿困脾胃大鼠模型.灌胃给药,每日 1 次,连续给药 10 d.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和行为学指标(体质量、体长、尾长、腹围指数与自主活动次数).利用GC-TOF/MS方法对大鼠血清和尿液代谢组进行分析,鉴定与湿困脾胃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分析藿香正气滴丸干预湿困脾胃型大鼠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尾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5),腹围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藿香正气滴丸组大鼠的体质量、体长、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腹围指数明显降低(P<0.05).在大鼠血清、尿液中分别鉴定了 38、44 个与湿困脾胃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藿香正气滴丸对模型大鼠的血清和尿液代谢表型能产生有效的干预,并能使血清、尿液中的17、13 个潜在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回调,共涉及 7 条代谢通路.结论 藿香正气滴丸对湿困脾胃型大鼠的干预机制可能与调节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谷氨酸-谷氨酰胺代谢、能量代谢及肠道菌群等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分析香连丸的化学成分与小鼠体内的入血成分及代谢产物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香连丸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对香连丸的主要成分、入血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 采用Thermo Accucore C18 柱(2.1 mm×100 mm,2.6 μm),0.1%甲酸水(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 40℃,流速为 0.4 mL·min-1,进样量为 4 μL.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下采集质谱信息.结果 通过分析各成分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保留时间、二级碎片等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的质谱信息和相关文献信息进行比对,最终在香连丸提取液中共鉴定出 75 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倍半萜类、黄酮苷类、柠檬苦素类和有机酸类等成分.此外,在给药后的小鼠血浆中共鉴定出 16 个原型成分和 15 个代谢产物.血浆中发现的原型成分以生物碱为主,这些成分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有羟基化、去甲基化、还原、水解、氢化和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快速且全面地鉴定香连丸的体内外化学成分,其分析结果为进一步阐明香连丸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2023 年 8 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心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71例.对照组给予尼可地尔片 5 mg,每日 3 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 2丸,每日 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 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储备,运动负荷心电图变化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疾病认知程度(DP)5个维度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冠状动脉前降支血流储备均较治疗前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PL、AS、AF、TS、D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L、AS、D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ST段最大压低幅度较治疗前降低,ST段压低最大幅度时间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T段压低最大幅度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在尼可地尔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病人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香连丸水提物和醇提物对5-FU致小鼠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比较香连丸水提物和醇提物对 5-氟尿嘧啶(5-FU)所致小鼠肠道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提取香连丸水提物和 80%醇提物,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香连丸水提物和醇提物低、高剂量组(1.25、2.5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 5-FU诱导肠黏膜损伤模型,各组灌胃对应药物 7d,记录小鼠体质量、腹泻评分、大肠长度,取肝、脾、肠系膜进行菌群培养观察腹腔感染情况,检测血清D-乳酸(D-LA)及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变化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评分升高,血清D-LA及DAO活性升高,回肠病理损伤严重,Occludin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香连丸水提物和醇提物能缓解小鼠腹泻,减轻肠黏膜道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血清D-LA及DAO活性,减轻腹腔感染情况,促进回肠Occludin蛋白表达,其中香连丸水提物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而醇提物高剂量效果不及低剂量.结论 香连丸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可减轻 5-FU引起的小鼠肠黏膜损伤,其中香连丸醇提物效用量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HPLC同时检测二十味沉香丸中4个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二十味沉香丸中紫丁香苷、松果菊苷、连翘酯苷、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unfire-ODS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80、330 nm;柱温为 30℃,进样量为 20 μL,测定 8 批二十味沉香丸中上述 4 个成分的含量.结果:紫丁香苷、松果菊苷、连翘酯苷、橄榄苦苷分别在 19.110~229.321 μg/mL(r=0.9999)、2.506~30.067 μg/mL(r =0.9998)、21.785~261.426 μg/mL(r=0.9999)、30.151~361.817 μg/mL(r=0.9999)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9.42%、98.90%、98.37%、100.06%,RSD 分别为 2.39%、2.20%、2.78%、2.87%.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二十味沉香丸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