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的应用及HPV感染亚型分布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地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特征以及HPV亚型分布情况,探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应用评估。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2022年5至8月期间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434例女性(年龄范围17~74岁,就诊者260例、查体者17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进行HPV分型检测。以多重荧光定量PCR试剂盒作为参考,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诊断效果, Kappa值分析其一致性。 结果:总HPV感染率为45.85%(199/434),其中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为35.48%(154/434)、低危型HPV(LR-HPV)3.92%(17/434)、HR-HPV和LR-HPV混合感染6.45%(28/434)、单一型别感染率27.88%(121/434)和多型别17.97%(78/434)。HPV52(9.68%,42/434)、HPV16(6.91%,30/434)、HPV58(6.91%,30/434)为常见HPV亚型。查体者阳性率为45.40%(79/174),接近于就诊者阳性率为54.76%(12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24, P>0.05)。17~3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6.32%(46/84),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123, P>0.05)。以多重荧光定量PCR为参考,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92.96%和94.04%, Kappa值为0.870。 结论:HPV感染可能呈现年轻化,HR-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以HPV52、16、58为主要感染亚型。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与多重荧光定量PCR相比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适合HPV DNA分型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Hippo信号通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感染上皮细胞的DNA病毒家族,可造成人群中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并引起多种增殖相关的实体肿瘤产生。低危型HPV可导致一些良性疾病,高危型或致癌型HPV的持续感染是一些恶性肿瘤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这些HPV感染所致疾病均表现为增殖样损害。Hippo信号通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并可与多种信号通路发生作用,共同促进炎症发生和增殖等过程,其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增殖相关的疾病。本文探讨Hippo信号通路在HPV感染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其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P16/Ki-67双染检测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下的患者、31例CIN2级患者、27例CIN3级患者和12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和P16/Ki-67双染检测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初筛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技术用作高危型HPV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结果:HPV DNA、TCT和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布。方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基因检测技术,对1 630例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疑似HPV感染者进行25种HPV亚型检测,分析该人群HPV感染状况及HPV亚型流行情况。结果:1 630例疑似感染者中共检出HPV阳性903例,阳性检出率为55.39%,其中女性阳性检出率为60.31%(576/955),男性阳性检出率为48.44%(327/67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55, P<0.01)。女性感染率最高的高危亚型分别为HPV52、16、58、53和33,男性为HPV16、52、53、51和58。HPV感染女性高危亚型单一或混合感染率达77.08%,男性也达到58.41%。各年龄组女性HPV阳性检出率均超过55.00%,且以4~20岁和>50岁组检出率最高,分别达75.38%、71.70%,显著高于同龄男性组( χ2=7.10、5.00, P<0.05);各年龄组男性HPV阳性检出率在40%~50%之间。 结论:苏州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亚型感染为主,女性尤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的HPV感染现状和亚型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马鞍山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及体检中心体检女性629例,取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法对HPV DNA进行分型检测,分析马鞍山市不同亚型、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情况。结果:629例受检者中,有213例HPV感染阳性,阳性率为33.86%。共检出21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检出186例(87.32%),以HPV16(18.31%)、HPV52(15.02%)、HPV18(8.45%)、HPV53(7.51%)和HPV58(5.63%)为主;低危型HPV感染检出27例(12.68%),以HPV81(5.63%)为主。不同年龄组中60~<70岁的女性感染率和高危型检出率最高(52.63%和52.63%),其次是20~<30岁的女性(43.40%和35.85%)。213例HPV阳性感染者中,单一感染占71.36%。结论:马鞍山市门诊就诊女性HPV感染亚型主要为高危型HPV16、52、18、53和低危型HPV81,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人群以60~<70岁和20~<30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基因在细胞学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人群分流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HR-HPV E6/E7)mRNA对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312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的人群,所有ASCUS人群均行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检查,行HPV16或18(HPV16/18)、HR-HPV DNA和HPV E6/E7 mRNA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计算HPV E6/E7 mRNA、HR-HPV DNA、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转诊率及其95% CI。 结果:312例ASCUS人群的年龄为(52.6±7.3)岁。病理学诊断为正常的290例人群中,HPV E6/E7 mRNA检测出阳性例数为64例(22.1%),HR-HPV DNA检测出阳性例数为86(29.7%),HPV16/18检测阳性例数为19(6.6%);病理诊断为CIN 2(3例)和CIN 3级(6例)患者中,HPV E6/E7 mRNA和HR-HPV DNA检测的阳性例数均为3和6例。以CIN2+作为疾病终点指标时,HPV E6/E7 mRNA分流ASCUS人群的灵敏度、特异度、PPV、NPV、转诊率分别为100% (95% CI: 72.3~100.0)、77.8% (95% CI: 72.8~82.1)、13.0%(95% CI: 7.2~22.3)、100%(95% CI: 98.4~100.0)、24.7%。与HPV E6/E7 mRNA相比,HR-HPV DNA分流效果的灵敏度与HPV E6/E7 mRNA一致,但特异度低[70.2%(95% CI: 64.8~75.1)],转诊率较高(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HPV16/18检测的特异度较高(93.4%,95% CI: 90.0~95.7),但灵敏度低(30.0%,95% CI:10.8~60.3)。HPV E6/E7 mRNA检测在≥45岁年龄组和<45岁年龄组中分流的灵敏度均为100%,在≥45岁年龄组中分流的特异度为79.0%(95% CI: 73.7~83.5),比<45岁年龄组的特异度(68.3%,95% CI: 53.0~80.4)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对ASCUS人群的分流效果优于HR-HPV DNA和HPV16/18,其用于ASCUS人群的分流管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同时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具有特殊嗜上皮性的微小无包膜环状双链DNA病毒,是女性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目前已发现200多种不同的HPV基因型。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阴道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最新研究将HPV-DNA定量及HPV E6/E7基因检测作为HPV感染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价指标。现阶段,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HPV疫苗干预等。由于HPV具有复杂的免疫逃逸机制,传统治疗方法存在治疗周期长、复发率高、需多次手术的不足,且可能发生宫颈机能不全及流产等并发症。本研究就近年来宫颈高危型HPV致病机制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宫颈癌筛查人群中的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阴性宫颈病变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研究筛查人群中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阴性宫颈病变的发生率,并基于此初步评估HPV初筛相对于联合筛查可能的伤害(漏诊)和获益(减少阴道镜转诊),为宫颈癌初筛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联合筛查[hrHPV分型检测加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CT)]的宫颈癌筛查女性,分析该人群中hrHPV阴性的细胞学异常及宫颈病变所占比例,并计算联合筛查和HPV初筛方案的理论阴道镜转诊率。在有宫颈病理结果的人群中计算两种筛查方案诊断一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所需的阴道镜检人次数。结果:共纳入35 321例筛查女性。人群总体hrHPV感染、LCT异常与LCT重度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13%(6 051/35 321)、18.07%(6 384/35 321)与3.97%(1 402/35 321)。宫颈细胞学重度异常女性中hrHPV阴性率高达51.28%(719/1 402),宫颈活检诊断的CIN2+病变中hrHPV阴性者占7.15%(49/685)。联合筛查和HPV初筛的理论阴道镜转诊率分别为11.28%(3 985/35 321)和8.33%(2 943/35 321),平均诊断一例CIN2+分别需要3.51和2.81人次阴道镜检。结论:在机会性筛查人群中,hrHPV阴性CIN2+病变比例不容忽视,而HPV初筛策略可能造成这些病变的漏诊,但相对于联合筛查,HPV初筛有提高阴道镜检效率的潜能。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应该谨慎选择HPV初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管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识别和管理子宫颈癌前病变对于消除子宫颈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目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是子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则作为HPV阳性患者的分流方法。然而,这些筛查方法存在低特异度的缺点,增加了阴道镜转诊率和子宫颈的有创性评估。为纾解这一困境,研究者逐渐关注更高效和无创的子宫颈癌筛查或分流方法。甲基化事件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针对宿主基因或HPV DNA的甲基化检测方案已被数项指南推荐用于子宫颈癌筛查。除了早筛早诊,甲基化检测在子宫颈癌前病变的进展或转归预测、子宫颈癌的预后预测及疗效评估方面均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就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管理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讨甲基化检测用于子宫颈癌全程管理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140例血清SOX2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慢性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病人血清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就诊治疗的未合并HPV感染慢性宫颈炎病人160例作为慢性宫颈炎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病人140例作为合并HPV组,另选取在该院体检健康女性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OX2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血清PD-L1 mRNA水平,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技术(HC2)检测HPV-DNA.结果 对照组、慢性宫颈炎组、合并HPV组血清SOX2、PD-L1mRNA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低危型HPV组、中危型HPV组、高危型HPV组血清SOX2、PD-L1 mRNA水平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慢性宫颈炎合并HPV病人中单一感染率为45.71%(64/140),多重感染率为54.29%(76/140)(P>0.05),其中慢性宫颈炎合并HPV病人中低危型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SOX2与低水平SOX2以及高水平PD-L1 mRNA与低水平PD-L1 mRNA慢性宫颈炎病人合并HPV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病人血清SOX2、PD-L1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与HPV分型密切相关,且病人血清SOX2、PD-L1 mRNA水平与HPV感染均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