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色色杆菌转氨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原核表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利用紫色色杆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的转氨酶(CV2025)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V2025,并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中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将CV2025基因序列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V2025,转化E.coliTOP10中进行阳性克隆子筛选,经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后,转化E.coli BL21(DE3)和Rosetta,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将重组菌28a-CV2025-BL21活化后接种2TY液体培养基,IPTG诱导表达制备粗酶液后,以异丙胺为氨基供体,1-(4-甲氧苯基)乙酮、邻氟苯乙酮、苯乙酮为氨基受体,采用薄层色谱法监测反应,初步检验转氨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ET-28a-CV2025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重组菌28a-CV2025-BL21、28a-CV2025-Rosetta的表达产物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51 000的目的蛋白条带,且28a-CV2025-BL21表达的蛋白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存在;酶液催化后,1-(4-甲氧苯基)乙酮与异丙胺发生转氨基化反应,生成对应的手性胺1-(4-甲氧苯基)乙胺,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结论 在E.coli中成功表达了CV2025,初步检验上清中可溶性蛋白具有酶活性,为后期转氨酶的分离、纯化以及增强产物转化率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华佗豆的红外指纹图谱和薄层色谱鉴别及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建立瑶药华佗豆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薄层色谱鉴别和酚酸类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法构建10 批华佗豆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华佗豆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A、咖啡酸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含量.结果 红外光谱法可推测出华佗豆含有有机酸、黄酮类等成分,红外指纹图谱共标定9 个共有峰,相似度评价>0.999.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分为两大类,产地S1、S2、S3 聚为一类,其余产地为一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 5 种差异性成分(VIP>1);建立的薄层色谱的供试品和对照品显示位置一致,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华佗豆中6 种酚酸类成分线性关系均良好(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97.77%~102.5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90%.结论 建立的华佗豆药材薄层色谱和红外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建立的华佗豆中6 种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可靠,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奠定科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薄层色谱和指纹图谱的百合成分差异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建立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3 个基原药材及对应蜜百合鉴别的薄层色谱法(TLC)和指纹图谱方法,对各基原药材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差异性研究.方法:采用Ultimate X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 21 批不同基原百合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不同基原百合的异同.同时采用硅胶G薄层色谱板,分别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18∶2∶1.5∶1)、乙醚-正丁醇-冰乙酸(3∶9∶6)为展开剂,建立不同基原百合药材及蜜百合的薄层色谱区分方法,全面展现不同基原百合及蜜百合中化学成分特点.结果: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不同基原百合药材差异明显,卷丹、百合、细叶百合样品分别标定 8、12、8 个峰,共有成分为高泛酸、王百合苷H、王百合苷A,而王百合苷I存在于百合、细叶百合中,2-乙酰王百合苷A存在于卷丹中;不同基原百合的相似度评价结果(均小于 0.50)显示其成分差异较大;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基原百合分别聚为一类;峰 12(2-乙酰王百合苷A)、峰 13、峰 14、峰 11(王百合苷I)、峰 3(高泛酸)是卷丹、百合、细叶百合的差异性成分.TLC结果表明,不同基原百合的色谱斑点存在明显差异,可与指纹图谱结果相互印证;而蜜百合TLC存在蔗糖、果糖、葡萄糖斑点,百合药材仅存在蔗糖斑点,这种成分差异来源于炼蜜.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TLC可对百合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且能快速、准确、直观地反映不同基原百合药材及蜜百合中含有的成分差异,为不同基原百合药材和蜜百合的质量控制及区分鉴别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德国药品法典》要求的南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依据《德国药品法典》(Deutscher Arzneimittel-Codex,DAC)的相关规定,建立符合DAC要求的南五味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DAC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以上2项内容规定的异同点.方法:采用硅胶GF254薄层色谱板,以乙酸-乙酸乙酯-甲苯(1∶18∶46)为展开剂,以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醇乙为系统适应性测试(SST)指标,以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为检测指标建立了南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HALO Bi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 254 nm,流速为 0.8 mL·min-1,柱温为 35℃,以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的分离度为SST评价指标考察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南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按照DAC相关要求进行了SST考察,结果显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可满足南五味子药材薄层色谱鉴别的要求;HPLC测定结果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酯乙的分离度均大于 3.5,符合SST要求,可用于南五味子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含量测定要求;31 批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甲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0.761 1%和 0.010 9%~0.790 9%,且 2 个成分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建立的南五味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均符合DAC要求,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南五味子的质量控制;在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面,DAC与《中国药典》2020 年版大致相同,但在SST方面存在差异,应加以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鼠膝骨关节炎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筛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筛选与大鼠膝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为深入研究骨关节炎生物标志物提供线索。方法: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30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周期分别为4、8和12周,每个周期每组10只大鼠。模型组大鼠左侧膝关节采用改良Hulth法行造模手术,5 d后,驱赶大鼠使之活动,每天30 min。实验期间,两组大鼠均饲喂普通固体饲料、自由饮用自来水。实验期满,采集大鼠膝关节和血液样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检测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和数据库比对,筛选与骨关节炎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变薄,表层粗糙、缺损或剥脱,软骨细胞变性、坏死、缺失,病变随实验周期延长而加重。筛选出11个与骨关节炎相关的血清差异代谢物,分别为硒代半胱氨酸、6-羟褪黑素、γ-谷氨酰半胱氨酸、花生四烯酸、二氢神经鞘氨醇、白三烯A4、白三烯B4、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ETrE)、溶血磷脂酰胆碱、神经酰胺和N-花生四烯酰甘氨酸。其中,实验4周时筛选出9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4个低表达;实验8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个高表达,6个低表达;实验12周时筛选出8个,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5个高表达,3个低表达。筛选出2条与骨关节炎密切相关的代谢通路,分别为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二氢神经鞘氨醇和神经酰胺归属到鞘脂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白三烯A4和白三烯B4归属到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结论:骨关节炎疾病进程可以影响血清代谢物谱的构成和水平。11个血清差异代谢物涉及鞘脂代谢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高效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的人参根茎和主根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人参根茎(芦头)、主根的色谱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检视其化学成分整体一致性,为人参是否去芦头炮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HPTLC)比较人参不同部位样品的色谱一致性;运用HPLC测定人参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对照品进行共有峰鉴定及相似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HPTLC图谱中,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特征图谱相似,并且有较清晰的共有条斑7~9个。HPLC指纹图谱显示,人参芦头、主根及全参的色谱图有13个共有峰,鉴定了6个峰,包括7个人参皂苷,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混合峰)、Rf、Rb1、Rc、Ro、Rd;各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842~0.993;各峰面积的差异综合贡献了样品间的相似度差异,其中芦头为主要影响;人参皂苷Ro、Rb1等6个成分为差异标志物,在人参芦头中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主根。结论:人参芦头与主根和全参化学成分类型一致,人参炮制去芦头将导致人参整体有效成分人参皂苷损失。结合资源、人力成本方面考虑,建议人参炮制时无须去芦,以全参入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68Ga-DOTATATE注射液放化纯与体内显像效果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 68Ga-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 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注射液放化纯与体内显像效果的关系。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薄层色谱(TLC)法测定 68Ga-DOTATATE、 68Ga 3+、 68Ga胶体及 68Ga-DOTA- 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去苏氨酸-奥曲肽(heptapeptide),考察标记前体DOTATATE的纯度对标记产物放化纯的影响。建立大鼠胰腺外分泌腺肿瘤细胞AR42J荷瘤裸鼠模型,行microPET显像,考察不同放化纯 68Ga-DOTATATE注射液的摄取情况,计算肿瘤组织的靶/非靶(T/NT)比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 结果:68Ga 3+和 68Ga胶体的含量与标记前体DOTATATE的纯度无明显相关性( r值:0.385、0.497, P值:0.306、0.137), 68Ga-DOTA-heptapeptide的含量与标记前体中DOTA-heptapeptide的纯度呈正相关( r=0.957, P<0.001)。纯度分别为90.9%、91.6%、99.2%的DOTATATE,其标记产物 68Ga-DOTATATE注射液的放化纯分别为(87.0±2.3)%、(86.8±0.8)%、(94.0±3.1)%。MicroPET显像示,将放化纯为95.7%、85.8%、84.5%和79.9%的 68Ga-DOTATATE注射液分别注入荷瘤裸鼠体内,肿瘤组织的摄取与放化纯呈正相关( r=0.828, P<0.001),其T/NT比值分别为21.25±8.84、8.50±1.51、11.38±1.65和6.01±0.99 ( F=11.48, P=0.001)。 结论:68Ga-DOTATATE注射液的放化纯受标记前体纯度及制备工艺的影响,其放化纯与体内显像效果有一定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77Lu标记HER2亲和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制备一种 177Lu标记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亲和体 177Lu-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马来酰亚胺(Mal)-半胱氨酸(Cys)-ZHER 2:342(简称 177Lu-NOTA-MZHER2),探讨其标记工艺及抗肿瘤性能。 方法:考察2种缓冲液体系(乙酸钠缓冲液体系和抗坏血酸钠缓冲液体系),比较pH值、前体质量与反应温度对 177Lu标记NOTA-MZHER2的影响,获取最佳标记条件。采用快速薄层色谱(ITLC)测定标记产物放化纯,观察其在PBS和血浆中的稳定性。取人源性卵巢癌细胞SKOV-3进行细胞内化和细胞毒性实验,评价 177Lu-NOTA-MZHER2的细胞摄取和杀伤效果。取SKOV-3荷瘤鼠( n=3)注射 177Lu-NOTA-MZHER2后进行microSPECT/CT显像。另取荷瘤鼠4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探针22.2 MBq(静注22.2 MBq)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PBS)、低剂量组(瘤体注射探针3.7 MBq)和高剂量组(瘤体注射探针7.4 MBq),每组10只,注射探针后监测肿瘤体积和荷瘤鼠体质量,评估标记产物的抗肿瘤效应和毒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比较数据间的差异。 结果:乙酸钠缓冲液体系下,pH=4、前体质量50 μg、70~80 ℃反应30 min,为最优标记条件。在此条件下,标记产物 177Lu-NOTA-MZHER2的标记率为(99.3±0.4)%,放化纯>99%;在PBS和血浆中放置12 d后,放化纯分别为(95.0±1.5)%和(95.0±2.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 177Lu-NOTA-MZHER2的细胞内化占总摄取的(29.02±3.50)%,在标记产物放射性浓度为6×10 -3 Bq/L时,SKOV-3细胞的存活率为(48±6)%。SPECT显像示,注射18.5 MBq 177Lu-NOTA-MZHER2后96 h,该药仍在肿瘤部位浓聚。静注22.2 MBq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荷瘤鼠的相对肿瘤体积(R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1.75, P<0.001);高剂量组注射后20 d,荷瘤鼠RTV为(140±7)%,相对体质量为(80±9)%,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均 P<0.001)。 结论:成功制备 177Lu-NOTA-MZHER2,工艺简单高效,该药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紫连油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紫连油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为紫连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紫连油中紫草、黄连、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紫连油的指纹图谱,并测定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鉴别显示,紫草、黄连、冰片斑点清晰,专属性好;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标定了紫连油的13个共有峰,并确认了盐酸小檗碱和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特征峰,各批次间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81;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在40.48~202.4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稳定性好,可为紫连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康寿丸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提升康寿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康寿丸中的人参、地骨皮、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mm,4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25 ℃,进样量为10 μL.测定2家生产厂家各10批样品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并制订其含量限度.结果 人参、地骨皮和何首乌的薄层色谱图主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对照无干扰.二苯乙烯苷的进样量在30.094~3 761.7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n=11);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88%,RSD为0.59%(n=8).10批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介于1.14~3.32 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康寿丸的质量控制.暂订每1 g寿康丸含何首乌以二苯乙烯苷计不得少于0.90 m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