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变异系数的模糊物元模型评价不同基原甘草药材质量及快速判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综合评价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光果甘草G.glabra的质量,通过化学计量学寻找质量差异标志物并建立快速判别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模型.方法 建立甘草药材液相指纹图谱,确立共有峰,共有峰数据结合模糊物元模型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及质量差异标志物筛选.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不同的快速判别模型,通过对比筛选出最佳的快速判别模型.结果 模糊物元分析表明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存在显著差异;经PLS-DA,结果表明甘草酸铵、甘草素、甘草苷为乌拉尔甘草和光果甘草的差异标志物;光谱经SG预处理,iPLS波段筛选所建立的决策树判别模型,精确率为0.88、准确率为0.88、F1(精确率和准确率的调和平均值)为0.88.结论 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的判别模型,为快速区分这2种基原甘草提供了有效手段,有助于提升甘草药材质量控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FTIR的黄芪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建立黄芪药材的红外原始指纹图谱与量子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35批黄芪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经数据处理建立黄芪的红外量子指纹图谱,采用系统指纹定量法以及t检验比较两种指纹图谱是否存在差异,并对量子指纹图谱的共有量子峰面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黄芪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与量子指纹图谱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系统指纹定量法将35批黄芪分为8个质量等级,系统聚类分析表明35批黄芪的质量可聚为两类.结论 红外量子指纹图谱能够提供大量特征信息,系统指纹定量法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将黄芪药材分为8个质量等级,两者结合可以实现对黄芪等中药材质量的全面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建立生姜配方颗粒的近红外光谱(NIRS)一致性评价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通过对61批生姜配方颗粒样品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相关系数进行分析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生姜配方颗粒样品中6-姜辣素的含量.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定量模型参数的影响,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支持向量回归(SVR)定量模型.结果:在一致性评价中61批生姜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不同样品批次间一致性良好.在所建立的定量模型中,最优PLS模型的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71 1、校正相关系数(RC)为0.624 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65 4、预测相关系数(RP)为0.700 9,最优SVR模型的RMSEC为0.044 8、RC为0.919 8、RMSEP为0.066 3、RP为0.776 5.结论:所建立的SVR定量模型较PLS定量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能够对6-姜辣素含量进行快速预测.本研究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对生姜配方颗粒进行了有效、快速、无损的质量分析,为生姜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近红外光谱模型评价祖师麻膏药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近红外光谱模型评价祖师麻膏药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祖师麻甲素含量,建立了25批祖师麻膏药HPLC指纹图谱;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25批祖师麻膏药近红外光谱图,应用分析软件OPUS5.5建立相关系数模型和一致性评价模型.结果:祖师麻甲素含量均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平均值为122 μg/g;祖师麻膏药HPLC指纹图谱和近红外图谱的平均相似度分别为98.52%和99.90%,25批祖师麻膏药全部通过一致性评价模型验证,两种方法均证明了祖师麻膏药质量稳定、可控.结论:近红外光谱模型具有快速、无损伤、无污染的优点,可用于评价祖师麻膏药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HS-SPME-GC-MS指纹图谱和ATR-FTIR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化橘红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建立多种方法鉴别化橘红中毛橘红与光橘红.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不同产地化橘红进行检测分析,建立道地毛橘红指纹图谱,同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2批化州毛橘红整体指纹图谱特征相似,相似度为0.912~0.959,确定50个共有峰.利用相似度评价判定化州毛橘红真伪准确率为93.3%,能准确区分毛橘红与光橘红.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可将毛橘红和光橘红准确分开.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指纹图谱和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能准确鉴别化橘红,方法简单快捷,可为化橘红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基于多元统计学方法的维药没食子药材红外光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建立了不同批次的没食子药材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 25 批没食子进行了研究,为没食子药材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不同批次没食子药材红外光谱,利用OMNIC软件对 25 批没食子药材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等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进行正态分布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采用SIMCA 14.1 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 为标准,筛选影响没食子药材成分质量的标志性波数.结果:对25 批没食子药材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其相关系数为 0.932 7~0.995 6.二阶导数图谱可以分离出原光谱中的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正态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广西来源与安徽来源没食子药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广西、广东与伊朗哈吉阿巴德来源没食子药材样品质量相近.聚类分析表明,25 批没食子药材在 10~15 个组间的间距下可以聚成 4 类.主成分分析发现,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89.565%;广西来源没食子药材的综合得分最高,安徽来源没食子药材的综合得分最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25 批没食子药材样品可很好地聚为 4 类;共筛选出 5个影响没食子药材质量的关键波数.结论:不同来源的没食子样品的红外特征从峰形与峰高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图谱可以初步鉴别没食子药材,与正态分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相结合,可丰富其鉴别信息,为进一步鉴定没食子药材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石上柏抗肿瘤活性与其红外指纹图谱的谱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中药材石上柏的抗肿瘤活性与其红外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30批来自不同产地的石上柏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试剂检测石上柏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效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石上柏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根据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和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峰强度采用后退法构建石上柏抑制A-549和SMMC-7721两种肿瘤细胞株的谱效数学模型.结果 不同产地的石上柏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含有萜类和双黄酮类化合物;石上柏乙酸乙酯提取物能够抑制A-549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当浓度为200μg/mL作用48 h,对细胞的抑制率在50% ~ 90%;所建立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偏差率全部在±10%以内.结论 石上柏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外对肺癌A-549细胞和肝癌SMMC-772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活性与石上柏红外指纹图谱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红外光谱研究瓜蒌蒸制前后内在化学成分类别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瓜蒌蒸制前后红外光谱信息的变化,筛选影响瓜蒌蒸制前后红外光谱信息差异的主要化合物类别.方法 采用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计算瓜蒌及其蒸制品的原始及一阶导数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SIMCA-P 11.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瓜蒌蒸制前后红外光谱数据的PCA模型和PLS-DA模型,通过得分散点3D图和载荷散点3D图及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VIP)值,筛选影响瓜蒌蒸制前后内在红外光谱信息差异的主要化合物类别.结果 瓜蒌及其蒸制品的原始及一阶导数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9165和0.2832.采用SIMCA-P 11.0统计软件筛选出7个VIP>1的光谱峰,其中1456 cm-1处的吸收峰为νc=c,1726 cm-1处的吸收峰为νc=o且VIP值分别为1.6290和1.4256.结论 瓜蒌蒸制前后化合物类别没有变化,但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影响瓜蒌蒸制前后红外光谱信息差异的化合物中应主要含有C=C-C=C或C=O,或二者兼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外指纹图谱在大海马品质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5批不同等级的大海马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红外指纹图谱在其品质分析中的应用,验证市场分级现状是否合理,为海马的品质鉴定提供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的一维光谱图谱的比较分析,结合粗脂肪与总酚含量测定.结果 建立了不同等级海马的指纹特征,发现不同等级大海马的粗脂肪与总酚含量差异显著.劣质品海马的一维指纹图谱与正常品明显不同,相似度低;海马的粗脂肪与商品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为0.821;海马的总酚含量与商品等级呈显著正相关水平,为0.607;根据1 092.4及2 932.2 cm-1处的二阶导数值建立的判别函数,可用于判别海马的等级.结论 红外指纹图谱专属性强、快速、稳定,可为海马的质量鉴别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红外指纹图谱对不同炮制时间大黄炭的质量控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红外指纹图谱对不同炮制时间大黄炭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炒炭法将大黄分别武火炒制0、12、15、18、20、22、24、30和35 min,得到样品1—9,经中药老专家经验判断其炮制质量后,采用红外指纹图谱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及聚类分析.结果:样品1—6的相似度很高,均>0.99;而样品7—9的红外指纹图谱较样品1—6发生较大变化,且其与样品1—6的相似度均在0.93左右.结论:红外指纹图谱可以作为大黄炭质量控制的辅助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