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子衍宗丸对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肾精亏虚)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对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肾精亏虚)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肾精亏虚)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屈孕酮联合五子衍宗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治疗前后内分泌和代谢指标、安全性及妊娠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评分与总分均降低且观察均较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以及高温相持续时间(HTPD)、高低温差(HLTD)、基础体温曲线高温相评分(HPS)均升高,且观察组均较高(P<0.05);两组移行天数均减少且观察组较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黄体功能不全不孕(肾精亏虚)以五子衍宗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可减轻症状、增强效果、改善内分泌及代谢状态,安全性高,且能显著提高妊娠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增温影响中华蟾蜍蝌蚪表型可塑性的生理代价
编辑人员丨2024/6/1
为探究增温促进变态发育的生理学代价,测定了 23、25、27、29℃条件下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幼蟾,其变态时长、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温度升高,变态时长缩短,存活率下降,个体变小;内脏器官中,胃湿重和长度系数均在25℃组最高,27℃组最低;小肠湿重系数25℃组最高,29℃组最低,小肠长度系数无显著性差异.(2)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两者的比值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2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温度组,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分别在23℃组和27℃组最高,均在25℃组最低.(3)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均在注射后5 h达到最大反应值,29℃组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适度增温有利于幼蟾胃和小肠发育,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殖;高温刺激PHA-P反应强度增加,存活率下降,但对应激反应能力无影响,为快速适应陆地环境而被短暂激活的免疫能力可能不利于其未来存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火针治疗疼痛类疾病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火针作为传统针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对于普通针刺,其高温热力从另一维度增加了对机体的刺激作用.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应用火针干预疼痛类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纳其主要通过调节热休克蛋白、调节免疫炎性反应、调节细胞间信号通路、调节神经细胞凋亡及再生、调节痛觉相关受体的表达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火针作用机制研究数量与内容仍不充分,本文对当前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温度对过氧化氢抑制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讨温度对过氧化氢(H2O2)抑制前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MC3T3-E1 细胞,随机分为 0、450、500、550、600、650 μmol·L-1 H2O2 干预组,分别给予 0、450、500、550、600、650 μmol·L-1H2O2溶液干预2 h.另取对数生长期MC3T3-E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温组和高温组.对照组细胞置于37℃、含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模型组细胞置于37 ℃、含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并给予H2O2刺激2 h;低温组细胞置于32℃、含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并给予H2O2刺激2 h;高温组细胞置于40℃、含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并给予H2O2刺激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和骨钙素(OC)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C3T3-E1细胞中RUNX2、OPN和O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0、450、500 μmol·L-1H2O2干预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0、600、650 μmol·L-1 H2O2干预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0、450、500 μmol·L-1H2O2干预组,且随H2O2浓度增加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为保证后续实验有足够的细胞,选择H2O2的干预浓度为550 μmol·L-1.模型组和低温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温组,低温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与高温组细胞增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高温组细胞中 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温组,低温组细胞中 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与高温组细胞中RUNX2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低温组和高温组细胞中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细胞中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低温组细胞中OP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温组(P<0.05).模型组、低温组和高温组细胞中O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细胞中O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低温组与高温组细胞中 O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低温组和高温组细胞中RUNX2、OPN和O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细胞中RUNX2、OPN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高温组,O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温组(P<0.05);低温组与模型组细胞中OC蛋白相对表达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组细胞中RUNX2、OPN和OC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H2O2可抑制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低温可增强H2O2对MC3T3-E1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高温可缓解H2O2对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RUNX2、OPN和OC蛋白可能在温度调控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四氢嘧啶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探讨相容性溶质四氢嘧啶(ectoine)在体外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原代软骨细胞培养,配置0.5%、1.0%、1.5%(w/v)三种质量浓度的四氢嘧啶溶液。以不同浓度四氢嘧啶处理软骨细胞,观察胰酶刺激2 min后软骨细胞形态上的变化及50℃高温刺激下软骨细胞的存活率。用活性氧(ROS)实验检测软骨细胞用四氢嘧啶预处理后以H2O2刺激下细胞内ROS水平并检测细胞色素C氧化酶1(MTCO1)基因的表达。以四氢嘧啶预处理后,用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软骨细胞建立骨关节炎模型,用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软骨细胞环氧化酶-2(COX-2)、金属基质蛋白酶-3,-9(MMP-3,MMP-9)、Ⅱ型胶原(Col2A1)mRNA的表达,并进行Ⅱ型胶原的免疫荧光染色。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各组间差异。结果:四氢嘧啶可明显增加软骨细胞耐消化性,在胰酶刺激2 min后保持软骨细胞无明显形态变化;以未经四氢嘧啶预处理的软骨细胞作为对照组,在50 ℃高温下不同浓度四氢嘧啶组的软骨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5)%、(83±7)%及(89±4)%,高于对照组(38±7)%的存活率(F=77.16,P<0.001);另外,四氢嘧啶还能抵抗细胞氧化,经四氢嘧啶预处理的软骨细胞内R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157.2,P<0.05)。与单纯IL-1β处理相比,经四氢嘧啶预处理后可降低软骨细胞COX-2(F=110.4)和MMP-3(F=154.4)、MMP-9(F=125.5)的表达水平(均为P<0.001),并维持Ⅱ型胶原的生成。结论:四氢嘧啶对关节软骨细胞具有多种保护作用,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一种潜在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城市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及其大气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植物会通过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来维护自身生长.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集聚地,剧烈的人为干扰导致城市环境特征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从而使城市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过程与自然界出现较大差异.城市中的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 VOCs)会直接与城市中的氧化物质接触,生成二次污染物,并在高温、强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严重破坏城市大气环境,危害居民健康.总结了城市BVOCs的常见类型、作用机制及现有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时间、空间和人类活动背景下的城市BVOCs排放特征,并进一步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大气环境治理、环境空间规划、居民健康保障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池蝶蚌急性高温和菌刺激胁迫应答HSP70 B2-like的表达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4/1/13
为探究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对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在应对不利环境胁迫时的作用,研究结合转录组测序和RACE-PCR获得池蝶蚌HSP70家族一个成员(暂命名:HSP70 B2-like)cDNA全长序列(2 209 bp),同源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HSP70家族的签名序列,C末端存在细胞质特异性调控信号EE-MD.与其他物种的HSP70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进化树分析表明,获得序列与褶纹冠蚌HSP70亲缘关系最近,并和其他软体动物HSP70 B2亚家族聚为同一进化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池蝶蚌HSP70 B2-like在检测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闭壳肌中表达量最高.经热刺激(37℃)后,池蝶蚌闭壳肌、肝胰腺、外套膜和肾中的HSP70 B2-like mRNA表达快速上调,6 h达到峰值(P<0.01),随后逐渐下降.池蝶蚌鳃和血细胞中的HSP70 B2-like mRNA表达量则是先降后升再回落.但血细胞、外套膜和肾中的HSP70 B2-like在48 h再次出现表达上调.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HSP70 B2-like在肝胰腺、血细胞和闭壳肌的表达量均显著上升,6 h开始上调(P<0.05),持续到24 h,到48 h回落.而鳃中的HSP70 B2-like基因的表达则是先降后升再回落.研究结果表明,池蝶蚌HSP70 B2-like是一个应激蛋白基因,可能在机体耐受高温胁迫和抗病原菌浸染时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技术评估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受应激原(高温、重金属和化学毒物等)刺激后诱导产生的一种应激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并具有多种与应激相关的生物学功能.报告基因是一种编码某种易于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通过它的表达产物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由于报告基因技术和应激基因调控的报告基因细胞系统的构建日趋成熟,热休克蛋白基因启动子调控的报告基因检测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综述其在环境污染物毒性评估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圈养普氏野马对夏季高温生理应答的非损伤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研究圈养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对夏季高温刺激的生理应答,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和放射性免疫法,随机选取5个圈养家族群中的成年雄马、成年雌马和成年带驹雌马各5匹,对其夏季高温期粪便内糖皮质激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代谢产物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普氏野马在夏季高温期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激素水平;(2)不同类群的糖皮质激素代谢产物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60=22.885,P<0.001),成年雄马>成年雌马>成年带驹雌马;(3)不同类群的T3代谢产物水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37.780,P<0.00l),成年雌马>成年雄马>成年带驹雌马;(4)3组组内不同应激程度(THI> 28.9 vs.THI≤28.9)下的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别与应激程度不存在交互作用.鉴于圈养普氏野马在夏季高温期不同类群的生理应答水平不同,建议对野马分组、分圈进行管护,防止高温造成意外损失;同时,建议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对罔养普氏野马生理状况进行监测,为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生存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蝇Mdsirt1基因在细菌、高温和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究家蝇Musca domestica sirt1基因(Mdsirt1)在各种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方法]以家蝇2龄幼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Mdsirt1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Mdsirt1在家蝇不同发育阶段(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蛹和成虫)的表达变化,2龄幼虫不同组织(表皮、肠道、脂肪体和血细胞)中的表达分布,以及胁迫条件(细菌刺激、热激及CdCl2刺激)下的转录水平变化;通过RNAi干扰Mdsirt1基因表达,观察敲低Mdsin1表达后家蝇幼虫抗病能力变化,并检测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结果]家蝇Mdsirt1基因编码蛋白含有SIR2结构域,与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 SIR2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6%.qRT-PCR结果显示,Mdsirt1基因主要在家蝇蛹期表达,在家蝇2龄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较高.家蝇幼虫Mdsirt1分别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刺激3h,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刺激6h,42℃热激30min以及30 mmol/L CdCl2刺激48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敲低Mdsirt1表达的家蝇幼虫受到细菌感染(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混合感染)后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47倍,且敲低Mdsirt1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活性氧自由基水平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1.58和1.59倍.[结论]Mdsirt1参与家蝇幼虫的抗菌免疫应答和抗逆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