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细胞测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口腔恶性肿瘤,易转移、复发和产生耐药性.单细胞测序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空间转录组技术可以获取单个细胞水平的转录组信息,能更加深入地研究细胞种群、功能、变化和通讯.本文从细胞分型、肿瘤微环境、肿瘤侵袭和转移、治疗靶点与预后标志、免疫治疗、肿瘤内微生物等方面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改进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外阴鳞状细胞癌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免疫浸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外阴鳞状细胞癌(VSCC)的关键基因及分析免疫浸润特征.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VSCC相关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出共同的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通过4种算法筛选出关键基因,进行关键基因GSEA分析.应用CIBERSORT分析VSCC相关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及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出182个DEGs,DO富集主要涉及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结缔组织癌等疾病;GO和KEGG富集结果主要与表皮发育、角质化包膜、氧化应激、免疫细胞迁移等有关;PPI网络中有65个节点,90条边,筛选出6个关键基因,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共同富集到了细胞周期、蛋白酶体信号通路.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VSCC组初始B细胞、静息CD4+T记忆细胞下调(均P<0.05),记忆B细胞、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NK细胞、巨噬细胞M0型、静息肥大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上调(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100A 7、SPRR2G、CASP14、CDSN均与γδT细胞呈负相关(均P<0.05),与巨噬细胞M0型呈正相关(均P<0.05);ESR1与巨噬细胞M0型呈负相关(P<0.05),与静息CD4+T记忆细胞呈正相关(P<0.05);S100A7、CASP14 与静息 CD4+T 记忆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SPRR2G、CDSN 与 CD8+T 细胞呈负相关(均 P<0.05).结论:S100A7、SPRR2B、SPRR2G、CASP14、CDSN、ESR1可能是VSCC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表皮终末分化过程异常可能是VSC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在肛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生存预后影响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肛管鳞状细胞癌(a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CC)患者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免疫治疗在ASC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 2016 年 5 月至 2024年 1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ASCC患者(n=20)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n=14)肿瘤样本中PD-L1 的表达水平,采用综合阳性评分(combined positive score,CPS)评价PD-L1 染色强度.PD-L1 阳性判读标准为CPS≥1,根据所有患者CPS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PD-L1 高表达组(CPS≥20,n=7)和低表达组(CPS<20,n=7),并采用Log-rank生存分析比较PD-L1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 20 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 33.4 个月.所有患者的 3 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 83.9%、78.6%、92.9%和 85.7%.14 例患者的肿瘤样本PD-L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阳性(CPS≥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D-L1 高表达组和PD-L1 低表达组患者的 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100%(P=0.37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和100%(P=0.134),3 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 100%和 100%(P=1.000),3 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 60.0%和 100%(P=0.134).结论 ASCC患者中PD-L1 表达阳性率高,PD-L1 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生存预后无显著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芪珍胶囊联合NP方案化疗对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芪珍胶囊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化疗对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n=41,NP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1,芪珍胶囊联合NP方案化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重改善情况、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症状改善情况、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水平及CD4+/CD8+).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Ⅰ、Ⅱ、Ⅲ、Ⅳ期NSCLC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体重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各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PLT、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珍胶囊联合NP方案化疗不仅可提高气虚血瘀兼瘀阻化热型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还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血常规指标及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切缘状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本研究拟使用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三维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切缘状态.方法:本研究共收集68例人OSCC组织样本,所有样本经3%Lugol's iodine染色12 h后行Micro-CT扫描(层厚为50 μm).随后将经Lugol's iodine染色后的样品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厚度为4 μm),制作数字化病理切片.分别测量影像图像和病理图像的黏膜切缘(mucosal margin,MM)和深部切缘(deep margin,DM).结果: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清晰区分肿瘤边界,且Micro-CT成像相较于二维病理切片,可以更准确地测量MM和DM,发现阳性切缘及临界切缘.结论: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全面评估OSCC切缘,提供更全面、更清晰的肿瘤边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光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红外光免疫治疗(NIR-PIT)利用光敏剂耦合单克隆抗体的共轭物与相关性抗原结合,当近红外光照射到肿瘤区域时,共轭物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发生结构变化通过物理应激方式介导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高度选择性和局部破坏性,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鉴于NIR-PIT疗法的高疗效、低毒性的特点,NIR-PIT在多种肿瘤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肿瘤疗法。目前,多项Ⅰ/Ⅱ期关于NIR-PIT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PIT的疗效令人鼓舞,毒性反应可接受。已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等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评估该治疗模式疗效。本综述文章对NIR-PIT抗肿瘤作用机制、可选的治疗靶点、在各肿瘤的研究进展、NIR的选择与递送,以及面临的挑战等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组织蛋白酶L基因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组织蛋白酶L(CTSL)基因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基于癌症和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的GSE41613、GSE65858、GSE27020 和GSE30784 数据集,分析CTSL基因在HN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根据最佳截断值将HNSCC患者分为CTSL基因高表达和低表达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CTSL基因表达对HNSCC的预后预测价值.利用免疫亚型、ESTIMATE法、CIBERSORT法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法分析CTSL基因高表达和低表达组HNSCC的免疫浸润差异.利用TCGA数据库和GSE65858 数据集分析不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态下CTSL基因对HNSCC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影响.利用TCGA数据库进行泛癌分析.结果 在TCGA数据库和GSE30784数据集中,CTSL基因在HN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 6.90±1.07 和 9.54±0.87,均高于正常组织(分别为 5.46±1.20 和 7.96±0.59,均 P<0.05).在 TCGA 数据库和GSE65858 数据集中,CTSL基因在HPV阴性HNS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16±0.94 和 8.66±0.54,均明显高于HPV阳性HNSCC组织(分别为 6.10±1.18 和8.41±0.51,均P<0.05).在TCGA数据库和GSE41613、GSE65858、GSE27020 数据集中,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CTSL基因低表达组比较,CTSL基因高表达组的 HR值分别为 1.64(95%CI:1.24~2.17,TCGA 数据库总生存时间)、1.62(95%CI:1.15~2.28,TCGA数据库无进展生存时间)、2.42(95%CI:1.31~4.46,GSE41613数据集总生存时间)、2.22(95%CI:1.29~3.81,GSE65858数据集总生存时间)和 2.66(95%CI:1.53~4.63,GSE27020 数据集无病生存时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CTSL基因低表达组比较,CTSL基因高表达组的HR值分别为1.55(95%CI:1.17~2.06,TCGA数据库总生存时间)、1.56(95%CI:1.09~2.21,TCGA数据库无进展生存时间)、2.06(95%CI:1.10~3.88,GSE41613 数据集总生存时间)、2.33(95%CI:1.35~4.02,GSE65858 数据集总生存时间)和 2.64(95%CI:1.48~4.72,GSE27020 数据集无病生存时间).CTSL 基因高表达与HNSCC的不良预后有关(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荟萃分析显示,CTSL基因高表达组的HR值分别为 1.93(95%CI:1.56~2.39)和 1.84(95%CI:1.48~2.29).在TCGA数据库中,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CTSL基因高表达组HNSCC的免疫浸润水平较高,具有更有利的免疫激活表型.在GSE65858 数据集中,不同CTSL基因和HPV感染状态与HNSCC的预后和免疫浸润相关,与HPV阴性且CTSL高表达组比较,HPV阳性且CTSL低表达组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χ2=15.39,P=0.002).在TCGA数据库中,CTSL基因的表达与多形性胶质细胞瘤、肾透明细胞癌、低级别脑胶质瘤、肝细胞癌、肺腺癌、肺鳞癌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总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与多形性胶质细胞瘤、肾透明细胞癌、低级别脑胶质瘤、肺腺癌、肺鳞癌和前列腺癌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有关,CTSL基因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均P<0.05).结论 CTSL基因的表达水平与HNSCC患者的预后和免疫浸润密切相关,并且与不同HPV感染状态具有相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6例行CKC治疗的HSIL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9)和未复发组(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孕次、术前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感染情况、术后HPV持续性感染情况、切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3次、术前HPV高危感染、术后HPV持续性感染、切缘阳性均是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次≥3次、术前HPV高危感染、术后HPV持续性感染、切缘阳性均是HSIL患者CK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密切关注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HSIL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临床分期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VEGF、CEA、NSE、SCC-Ag、CYFRA21-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Ⅳ期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VEGF、CEA、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测诊断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AUC为0.952(95%CI:0.915~0.989),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此时的灵敏度为0.862,特异度为0.926.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VEGF、CEA、NSE、SCC-Ag、CYFRA21-1水平均明显升高,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细胞和bulk RNA测序的综合分析预测肺鳞状细胞癌治疗反应和预后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整合单细胞RNA测序(sing-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探索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中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和预后相关基因,并构建基于这些基因的预后模型。为了更好地了解LUSC中的免疫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进一步分析了免疫细胞的浸润特征,揭示其与LUSC患者预后的潜在关联。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GSE118245)中获取LUSC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并通过质量控制和数据标准化,鉴定出不同的细胞群体。使用Seurat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统一流形近似投影(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 UMAP)进行降维聚类。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LUSC患者样本,使用TCGAbiolinks包获取批量RNA测序数据,并对肿瘤样本和正常样本之间的DEGs进行筛选,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使用Cox回归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回归构建基于DEGs的预后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使用CIBERSORT算法评估不同风险组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比例,比较22种免疫细胞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组中的差异。结果:从LUSC单细胞数据中质控得到出5 360个细胞,注释为13个不同的细胞群,并通过SingleR注释为8种细胞类型。与对照组相比,LUSC组中的中性粒细胞、CD4+ T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比例显著上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共筛选出3 396个DEGs,其中1 851个基因上调,1 545个基因下调。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感染和补体级联反应等重要生物过程。在TCGA-LUSC数据中,使用WGCNA识别出与LUSC发展显著相关的蓝色模块,在此基础上筛选出61个交集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单因素Cox回归和LASSO回归分析共识别出4个独立的预后相关基因(ITIH3、MME、PLAAT1和ATP13A5),构建了风险评分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风险组。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组患者肿瘤中的CD8+ T细胞、活化的记忆CD4+ 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低风险组,进一步支持了免疫微环境对LUSC进展的关键作用。结论:通过整合单细胞和TCGA数据,成功鉴定了LUSC中的关键差异表达基因,构建了有效的预后模型。模型在多个验证队列中表现出预后预测,揭示的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为LUSC的免疫微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免疫细胞在LUSC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