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治疗对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ITS)和高压氧治疗(HBOT)对全身糖皮质激素(SS)治疗失败的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I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ISSNH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ISSNHL患者分为SS组、HBOT组和ITS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T0)、治疗第 5 天(T1)、治疗 3 个月后(T2)ISSNHL患者的听力水平[纯音听阈均值(PTA)]和听力增益改变,比较不同组别治疗总有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探索不同治疗方式ISSNHL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56例ISSNHL患者,SS组 70 例、HBOT组 33 例和ITS组 53 例.T0 时,3 组患者在PT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3组ISSNHL患者PT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BOT组和ITS组PTA水平显著低于SS组(P<0.05);HBOT组PTA水平显著低于ITS组(P<0.05).HBOT组和ITS组听力增益显著高于SS组(P<0.05),HBOT组听力增益显著高于ITS组(P<0.05).HBOT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TS组(P<0.05),ITS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SS组(P<0.05).此外,无论何种治疗方案,眩晕均是ISSNHL患者听力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TS和HBOT均可提升SS治疗失败ISSNH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ISSNHL听力恢复.较IST而言,HBOT疗效更为显著,建议临床治疗优先考虑.眩晕均是SS治疗失败ISSNHL患者听力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应在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的时机选择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探讨鼓室注射甲强龙作为联合或补救给药治疗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的恰当时机.方法 收集2019年7月-2021年10月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的平坦下降型单侧突聋患者,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45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仅全身用药,治疗组(83例)在全身用药基础上联合了鼓室注射甲强龙20 mg,隔日1次,连用5次.治疗组患者记录从发病初始日到首次鼓室注射给药日的时间间隔,并以10 d为分界点,将治疗组分为"≤10 d组"和">10 d组".记录各组患者在发病初始期(3 d内)、自发病起1个月时,自发病起6个月时的平均听阈值,并统计分析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听力改善程度.结果 在发病初始期,各组患者平均听阈的总体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病起1个月时,治疗组中"≤10 d组"患者听力改善均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10 d组"与对照组及治疗组中"≤10 d组"与">10 d组"相比,听力改善均值(d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病起6个月时,"≤10 d组"听力改善均值显著大于">10 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相比单纯全身用药,联合鼓室注射激素治疗平坦下降型突聋在听力改善程度上有显著优势,早期开始(发病起10 d内)联合治疗是有必要的,能够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
不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方式在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不同局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方法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常规治疗至少1个疗程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患者,共305例(305耳).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将病人分为治疗组(277耳)和对照组(D组,28耳),其中,治疗组分为鼓室灌注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组(A组,216耳),耳后注射甲强龙联合静脉全身给药(B组,42耳),耳后注射组(C组,19耳).A组患者鼓室置管,每天鼓室灌注甲强龙20mg,并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静脉滴注;B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联合静脉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C组每3天予患耳后乳突鼓膜下注射甲强龙40mg治疗,共4次,并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失败后每天继续静脉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05mg、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常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口服银杏叶片和甲钴胺片12月.按照中华医学会突发性聋的疗效标准比较发病后第3个月末各组的听阈.结果 治疗组中ABC三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5.2%、50%、42.1%,对照组有效率为7.14%,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χ2=14.11,P=0.003),四组平均PTA改善分别为11.63⊥16.75dB、17.78⊥18.12dB、18.38⊥22.9dB、4.85⊥9.10dB,治疗组比对照组PTA改善值明显(t=2.75,P=0.043).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影响听力预后的重要因素,选取发病至就诊时间在3周以内的患者,鼓室置管灌注GC与耳后注射GC疗效相近(χ2=1.21,P=0.247).结论 不同方式局部应用GC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较继续常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发病至就诊时间为听力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鼓室灌注GC、耳后注射GC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由于本组耳后注射GC的病例资料明显少于鼓室内给药,有待于进一步增加病例数,以及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鼓室内辅助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耳)突发性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n=30),对照组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鼓室内注射治疗,以治疗前、后平均纯音听阈、血清CRP水平、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为指标对两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纯音听阈改善明显,且观察组听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两组中的重症及极重症患者,观察组治疗方案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的基础上,加用鼓室内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突发性聋可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对重症及极重症突发性聋患者疗效显著,炎症反应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巴曲酶联合早期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目前各国对于突发性聋发病时间定义基本相同,是指数分钟、几小时至3d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导致突发性聋的临床致病原因尚不明确[2],国内外大量研究有超过100种不同原因.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包括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耳蜗膜破裂以及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3,4].至少有90%突发性聋患者,虽经详细临床检查,仍然原因不明,因此缺乏针对性治疗,但目前公认突发性聋急性期多为内耳血管病变[5].目前临床常用治疗原则以扩张血管、激素治疗和调节神经为主[6].我院多年来一直采用改善微循环障碍和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突发性聋132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联合治疗方案治疗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考察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对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7年5月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82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利多卡因、金纳多联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全身激素、局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案患者平均纯音听阈改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的平均纯音听阈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t 对照组=10.28,P=0.00;t 观察组=11.06,P=0.00),但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0,P=0.69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41%,观察组为6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0,P=0.816),但痊愈率方面观察组(26.83%)较对照组(7.32%)更高(x2=2.05,P=0.040).两组治疗方案患者的并发症(耳鸣、耳闷)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耳鸣=0.000,P=1.000;x2耳闷=0.000,P=1.000),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方案用于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治疗的效果好,用药安全,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耳鸣、耳闷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鼓室联合耳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鼓室内联合耳后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收治的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237例,根据甲泼尼龙治疗方案的不同,患者分为鼓室内注射组(A组,75例)、耳后注射组(B组,93例)和鼓室内联合耳后注射的联合注射组(C组,69例);依据患者听力曲线测试结果的听力下降的频率和程度,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分成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四种类型.其中,A组耳内镜下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入甲泼尼龙0.4 ml;B组在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1 ml; C组先在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0.4 ml,紧接着于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泼尼龙0.6 ml.3组均隔天注射1次,4次为1个疗程,同时均给予患者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配合治疗10~14 d.观察3组患者疗效和各分型患者三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结果 A组、B组和C组难治性突聋的有效率分别为44.00%、34.41%和53.62%,3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496),而显效率分别为33.33%、29.03%和42.03%,3组间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P=0.222).四种类型难治性突发性聋中,高频下降型曲线患者,3组间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24,P=0.044),联合注射的C组有效率最高且显著高于B组(χ2=6.23,P=0.013);其他听力曲线类型患者,3组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效率最高且显著高于B组(χ2=3.99,P=0.046).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2,P=0.190).结论 鼓室内联合耳后注射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挽救性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聋安全有效,三种局部治疗方法中联合注射有效率最高并且显著高于耳后注射;鼓室内联合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对于高频下降型和全频损伤较重的全聋型难治性突发性聋患者更为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采用鼓室内注射较口服给药可提高疗效及改善免疫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X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T、CD4+T细胞及CD4+T/CD8+T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9.76%,4/41 vs 29.03%,9/31;Log-rank X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局部联合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青、少年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局部联合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青、少年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青、少年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用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则采用局部联合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疗法.以疗效评价、平均听阈改变值、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09%,明显高于对照组(45.65%)(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0.5、1.0、2.0、4.0 kHz平均听阈改变值分别为(35.77±13.28)dB HL、(39.71±14.09)dB HL、(32.99±10.73)dB HL、(30.17±9.29)dB H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30±14.03)dB HL、(25.14±13.28)dBHL、(20.54±9.27)dBHL、(20.98±8.71)dB HL(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除1例出现血压不稳经停药处理得到缓解外未见其他并发症.观察组在全身注射基础上加以鼓室内注射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未发生鼓室内感染、鼓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例主诉耳痛,1例主诉耳内有轻微烧灼感,均在休息后自行缓解.结论:局部联合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青、少年重度与极重度突发性聋可明显提高有效率,提升0.5、1.0、2.0、4.0 kHz平均听阈改变值,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耳后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符合研究条件的78例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后注射组39例,耳后注射甲强龙40 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鼓室注射组39例,经鼓膜穿刺,鼓室注射甲强龙40mg,1次/2d,共5次,总剂量200mg.两组患者均给予改善微循环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2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变化、副作用及血糖浓度波动.结果 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痊愈率分别为17.95%,15.38%;总有效率分别为74.36%,71.19%,两组患者各频率平均听阈均有改善,但中低频听力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45>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浓度均有所提高,经调整饮食和药物控制,血糖未出现剧烈波动.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的风险.局部疼痛及一过性眩晕,耳后注射组发生率分别为20.51%, 7.69%;鼓室注射组为58.79%,28.21%;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9.614, 8.791; P<0.05).结论 耳后注射及鼓室注射甲强龙联治疗伴有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均可获得满意疗效;对于血糖浓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鼓室注射,耳后注射甲强龙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