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揿针疗法对鼻咽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穴位揿针疗法对鼻咽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80例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于我院行化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2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顺铂+紫杉醇(TP)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注射盐酸托烷司琼,在上述基础上研究组采用穴位揿针疗法.对比2组干预前后恶心呕吐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 穴位揿针疗法可有效缓解鼻咽癌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程度,减轻化疗后毒副反应,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总结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方式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LA-HNSCC)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现状,为优化综合治疗方案、改善LA-HNSC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头颈部肿瘤、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新辅助联合治疗、生物标志物、毒副反应"为中文关键词,以"head and neck neoplasm、squamous cell carcinoma、neoadjuvant therapy、Immunotherapy、neoadjuvant combination therapy、biomarkers、toxic and side effect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2010年10月-2023年8月发表的关于LA-HNSCC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方面的文献.纳入标准:(1)LA-HNSCC;(2)新辅助联合免疫治疗.排除标准:(1)会议性、评论类等文献;(2)鼻咽癌相关的文献.共纳入47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42篇.结果 基于新辅助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有利于LA-HNSCC患者实现病理缓解,3个周期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37.0%~100%,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40%~100%.实现病理缓解的HNSCC患者较非病理缓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更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高表达和HPV相关HNSCC作用更为明显,PD-L1高表达者客观缓解率为68.2%~100%,HPV相关HNSCC患者pCR率和MPR率分别为90%和100%.从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HNSCC的毒副作用来看,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偶见,未见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整体可控.结论 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LA-HNSCC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客观反应率,且对PD-L1高表达及HPV相关HNSCC作用更为明显.然而新辅助免疫联合治疗对LA-HNSCC 长期生存的益处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LncRNA HCG18影响鼻咽癌细胞PD-L1表达及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LncRNA HCG18调控CD8+T细胞抗鼻咽癌细胞的功能及机制.方法:qRT-PCR检测鼻咽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HCG18表达以及人鼻黏膜上皮细胞 HNEpC和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ONE-1、HNE-2 中 HCG18 表达.CNE1 细胞分为 si-HCG18 组、si-NC 组、si-HCG18+PD-L1组,HNE-2细胞分为 HCG18组、Vector组和 HCG18+sh-PD-L1组,上述各组CNE1细胞和 HNE-2细胞分别与 CD8+T 细胞共孵育 24h(si-HCG18+CD8+T 组、si-NC+CD8+T 组、si-HCG18+PD-L1+CD8+T组、HCG18+CD8+T 组、Vector+CD8+T 组和 HCG18+sh-PD-L1+CD8+T 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共孵育体系中INF-γ、TNF-α、IL-2浓度,细胞毒性试剂 盒检测肿瘤细胞裂解率.Western blot检测PD-L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G18与miR-20b-5p的靶向关系,miR-20b-5p与PD-L1的靶向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HCG18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NE1、CNE2、HONE-1、HNE-2细胞中HCG18表达均显著高于 HNEpC细胞(P<0.05).si-HCG18组CNE1细胞中PD-L1表达显著低于si-NC 组(P<0.05),HCG18组 HNE-2细胞PD-L1表达显著高于 Vector 组(P<0.05),相比于 si-NC+CD8+T 组,si-HCG18+CD8+T 组共孵育体系中 INF-y、TNF-α、IL-2浓度显著增加(P<0.05),CNE1细胞裂解率显著增加(P<0.05),相比于si-HCG18+CD8+T组,si-HCG18+PD-L1+CD8+T 组共孵育体系中 INF-γ、TNF-α、IL-2 浓度显著降低(P<0.05),CNE1 细胞裂解率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Vector+CD8+T组,HCG18+CD8+T组共孵育体系中INF-γ、TNF-α、IL-2浓度显著降低(P<0.05),HNE-2细胞裂解率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HCG18+CD8+T组,HCG18+sh-PD-L1+CD8+T组共孵育体系中INF-γ、TNF-α、IL-2浓度显著增加(P<0.05),HNE-2细胞裂解率显著增加(P<0.05).miR-20b-5p 为 HCG18 靶基因,PD-L1 为 miR-20b-5p 靶基因.结论:HCG18 上调鼻咽癌细胞PD-L1表达并且抑制CD8+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致学龄期儿童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鼻咽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诊断的腺样体肥大所致学龄期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耳鼻喉科诊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共 196 例,其中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检查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经多导睡眠(PSG)监测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患儿 124 例为观察组;另经鼻咽部X线摄影侧位片及鼻内镜确定无腺样体肥大且经 PSG 监测无睡眠障碍的儿童 72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焦虑抑郁评分,并分析观查组内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现儿童焦虑的比例为 2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2.5%;出现儿童抑郁症状的比例为 30.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同AI及AHI指数均线性相关.结论 腺样体肥大所致的OSAHS可使学龄期患儿焦虑抑郁水平增高,应特别关注腺样体肥大所致OSAHS是否引起患儿心理行为异常,应早发现早诊断与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窦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合并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男性,70岁,因"右面部疼痛6个月余"入院,自述右侧面部间歇性胀痛,放射至同侧头面部.查体双侧下鼻甲稍肿胀,各鼻窦区无明显压痛.鼻咽部CT示右侧上颌窦肿块,窦壁骨质破坏;鼻窦增强MRI示右侧上颌窦内结节伴前壁受累(图1),查体及辅助检查未见局部转移及远处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拟定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按照住院时间将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时机理论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9和0.8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80和0.409(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状况、体重指数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实施基于时机理论构建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预防护理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口腔黏膜状况、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应用网格堆叠结构展宽粒子束流布拉格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开发并验证一种用于展宽布拉格峰的结构体,以提高粒子放疗的效率与适形性.方法 通过随机堆叠与规律堆叠两种方式来制作具有多孔性的网格堆叠结构(MPS),每一层网格中,网格厚度、线宽与线间距分别为0.1、0.1、0.5mm,总尺寸为10cm×10cm.使用蒙特卡罗程序FLUKA模拟196 MeV/u的碳离子束流与105 MeV的质子束流穿过MPS后的输运过程,评估调制后束流的剂量分布、束流不均匀性以及MPS的调制能力稳定性,并评估MPS在鼻咽癌(63 Gy分21次)、肺癌(77 Gy分22次)与前列腺癌(70.4 Gy分16次)各1例临床计划中的调制效果.结果 MPS最多能够将质子束流和碳离子束流的布拉格峰宽度分别增加1.73 mm和2.95 mm,对于不同入射位置,10层以上的规律堆叠能够将MPS的调制能力差异降至5%之内.堆叠30层的MPS调制后的束流输运18 cm后可使不均匀性降至3%之内,与临床使用的波纹滤波器相比,MPS能够将质子等中心束斑减小0.91 mm.在鼻咽癌计划调制中,使用MPS能够将治疗时间缩短213s(37%)且脑干所受的最大剂量减小了 3.28 Gy(7.5%).结论 使用MPS能够有效地展宽粒子束流的布拉格峰,提高临床放疗效率,规律堆叠的MPS调制能力稳定性较强.调制后的束流能够实现相对良好的均匀性,具有贴近患者而减小横向散射并提高适形性的临床应用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鼻腔冲洗数值模拟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价三种不同头部位置对鼻腔冲洗的效果.方法 本论文根据健康成人鼻腔CT扫描图像构建鼻腔模型,通过Ansys Fluent 2022R2软件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前侧位、侧卧位和仰头位三种不同头部位置鼻腔冲洗的效果,得到了冲洗液在整个鼻腔和鼻腔上部区域的实时覆盖率.结果 发现在鼻腔冲洗的过程中,三种不同头部位置的冲洗效率结果如下:冲洗时间在0~0.1 s内,三种头部位置的总体冲洗液覆盖率大体相同;在0.1~0.4 s时,侧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仰头位最低.到达半冲洗周期时,仰头位和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周期略长,但覆盖率最高.当完成一个冲洗周期时,侧卧位的冲洗周期最短,前侧位的冲洗液覆盖率最高.在对鼻腔上部的冲洗过程中,侧卧位的覆盖率最高,冲洗液更容易进入窦口的位置,针对鼻窦相关疾病冲洗效果最好.根据速度流线图中结果,发现当采用侧卧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平缓,仅有少量水流缓慢流入鼻咽部,引起呛水的风险性不高.当采用仰头位时,冲洗液进入鼻腔后流速急剧升高,有大量冲洗液以较快的流速进入鼻咽部,因此有呛水的风险.当采用前侧位时因为冲洗角度影响,冲洗液大部分从上鼻道进入后流速加快,并在狭小鼻道中始终保持一个较快的冲洗流速,能有效带走鼻腔中的粘液、过敏原等物质.结论 采用侧卧位时对鼻腔上部的覆盖率最高,更适合治疗鼻窦相关疾病,且水流流速缓慢,流入鼻咽部的水流少,舒适度高,是儿童鼻腔冲洗的首选.采用前侧位时冲洗效果好,操作简便,适合用药依从性高的成年人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常规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在鼻咽癌预后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原发肿瘤的侵犯程度以及颈部淋巴结大小和位置来确定患者治疗方案,但仍有约10%~30%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目前,多功能MRI技术展现出了比常规MRI技术更好的预后预测性能,但由于常规MRI检查具有分辨率高,稳定性好以及普及性广的特点,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不可忽视.且近年来,多项研究细致探究了NPC颅底结构侵犯情况(如颅底骨质侵犯,软组织浸润等)以及转移淋巴结的其他形态学特征(如包膜外侵,淋巴结坏死等)在NPC预后预测中的价值,且将某些常规MRI特征加入目前第八版分期能够显著提高预测性能.因此,本研究就常规MRI[如T2WI、对比增强T1WI(contrast-enhanced T1WI,CE-T1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多维度原发灶和淋巴结特征在NPC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咽癌首程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坏死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坏死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020例鼻咽癌行首程根治性调强放疗患者的资料,使用鼻咽部MRI、电子鼻咽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认发生鼻咽部坏死的患者.鼻咽部坏死患者行电子鼻咽镜下冲洗清创,联合全身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应用Kaplan-Meier方法统计生存,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鼻咽癌首程根治性调强放疗后出现鼻咽部坏死的患者共计20例,其发生率为1.96%.鼻咽部坏死患者以鼻咽部恶臭味及头痛症状多见.所有鼻咽部坏死的患者初治时鼻咽癌均为局部晚期,T3期2例(10%),T4期18例(90%).鼻咽部坏死均发生在原鼻咽病灶处,根据鼻咽部坏死分期,Ⅰ期6例(30%),Ⅱ期14例(70%),无Ⅲ期.鼻咽部坏死发生时间距放疗结束时间为2~24个月,中位时间为5个月.16例鼻咽部坏死患者经鼻咽镜下清创冲洗联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临床痊愈,其中无痕愈合9例,有痕愈合7例.4例因不能耐受鼻咽冲洗或诊治延误,病灶累及大血管致大出血死亡.累及颈内动脉组与不累及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5%和85.7%(P=0.008),有、无糖尿病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0%和77.8%(P=0.016).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坏死灶累及颈内动脉(HR=5.80,95%CI为1.14~29.38,P=0.034)及糖尿病(HR=10.24,95%CI为1.19~88.04,P=0.034)是患者总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 初治鼻咽癌患者首程根治性调强放疗后鼻咽部坏死经以鼻咽镜下清创冲洗为基础的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坏死病灶累及颈内动脉及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血管侵犯致血管破裂是死亡主要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