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期无重点号。专家观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代谢综合征诊疗专家共识(2022)》,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构成恶性循环;研究发现OSA合并MS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医疗负担沉重。为了增强OSA合并MS的防治水平并改善预后,推出本文,以期为OSA合并MS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论著《平坦型突发性聋再分型》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全国33家医院收治的1 024例单侧突聋患者资料,认为可对平坦型突聋进一步分为平坦上升型、平坦下降型和平坦一致型。其中平坦上升型痊愈率与低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好;平坦下降型痊愈率与高频下降型突聋相似,预后较差;平坦一致型痊愈率高于全聋型突聋,平均纯音听阈在平坦一致型和全聋型突聋的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论著《850例耳聋基因筛查 SLC26A4单杂合突变新生儿的基因型及合并第二突变位点者表型分析》一文,分析850例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结果为 SLC26A4单杂合突变的新生儿个体,合并明确第二致病突变位点的概率为2.12%,均为点突变或小片段缺失,均确诊为中度及以上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研究结果可为 SLC26A4突变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得出合并 KCNJ10基因突变者,在婴幼儿期均未出现听力损失,提示需进一步随访。论著《基于鼻孔暴露度鼻翼退缩分型的外鼻整形术》认为,基于正面观鼻孔暴露度的鼻翼退缩分型方式可全面评估患者鼻翼退缩的严重程度,并将治疗方案系统化、全面化,患者满意度较高。论著《儿童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总结24例急性鼻窦炎眶颅并发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认为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对于并发视力下降、出现颅内并发症或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应及时进行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及眼眶脓肿引流术。论著《声带截短术用于跨性别女性音调提升的疗效分析》得出声带截短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论著《无充气颏下全腔镜甲状舌管囊肿切除术临床分析》一文,采用无充气颏下入路腔镜术式成功切除了13例甲状舌管囊肿病例,认为该入路术后瘢痕隐蔽,可带来较好的美容效果。继续教育园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评估与分级研究进展》对腺样体的内镜分级和影像学分级这2类方法的发展演进及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了两者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各种评估体系对于疾病转归及干预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鼻翼缘支撑移植物矫正鼻翼退缩畸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鼻翼缘支撑移植物矫正鼻翼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间,重庆美莱整形美容医院应用鼻翼缘支撑移植物共矫正鼻翼退缩畸形患者23例,男2例,女21例,轻度11例,中度12例,年龄19~33岁。手术方式均采用肋软骨综合隆鼻术,术中将2条长条形肋软骨作为支撑移植物固定于鼻翼软骨外侧脚和上外侧软骨面上,远端置入已钝性分离的鼻翼缘皮肤囊袋内,并同时将支撑移植物远端与鼻翼缘皮肤行皮肤外固定,矫正鼻翼退缩畸形。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12个月,鼻翼退缩畸形矫正效果明显,无复发,鼻翼缘无挛缩变形,无伤口愈合困难。3例出现鼻翼缘支撑移植物轻微显形,因患者无特殊不适,未做进一步处理。所有患者均对鼻翼退缩畸形矫正效果表示满意。结论:鼻翼缘支撑移植物是一种有效、简易的矫正鼻翼退缩的新方法,临床效果稳定,术后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物矫正外侧型鼻翼退缩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物矫正外侧型鼻翼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深圳美莱医疗美容医院美容外科收治的中到重度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患者资料。以肋软骨制备术中所需移植材料。术中充分松解卷轴区,游离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并植入外侧脚支撑移植物,通过在两侧上外侧软骨和外侧脚支撑移植物之间固定软骨间推进移植物,以矫正不同程度的外侧型鼻翼退缩。手术前后鼻部测量指标以 ± s表示,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32例患者,男5例,女27例,平均年龄31岁(18~47岁);初次鼻整形23例,再次鼻整形9例;术前测量侧面观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4.1±0.5) mm (3.2~5.0 mm)。患者术后即刻效果显示外侧型鼻翼退缩得到明显改善。其中20例患者获得6~18个月随访,随访时测量鼻翼缘最高点距鼻孔长轴的距离为(2.1±0.3) mm(1.5~2.8 mm),手术前后该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鼻翼外张,其余患者未见鼻翼退缩复发、鼻翼缘挛缩变形,所有患者对鼻翼退缩的矫正效果满意。 结论: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及软骨间推进移植物能有效改善外侧型鼻翼退缩畸形,其远期效果稳定,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鼻前庭V-Y推进皮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应用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鼻前庭V-Y推进皮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重庆华美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鼻翼缘退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取患者右侧第6或第7肋软骨制作鼻整形所需的移植物(其中包括应用肋软骨皮质部分制作的薄片状盖板移植物);切开鼻前庭时设计V形皮瓣,在施行肋软骨鼻综合整形手术处理鼻部其他美学亚单位后,于鼻翼皮肤及鼻前庭皮肤间沿皮下充分分离至鼻翼缘并形成囊袋样腔隙,将盖板移植物固定于鼻尖,两侧软骨片分别插入囊袋内,使其为鼻翼缘下移提供支撑力,通过V-Y推进缝合鼻前庭皮瓣为鼻翼缘下移提供软组织,并在鼻翼内外两侧用夹板固定。术后从以下3个方面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1)鼻翼缘退缩改善满意度。术后由患者本人及2位未参与手术的鼻整形医生分别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鼻翼缘退缩改善程度进行评分(总分为0~10分,9、10分为满意,7、8分为基本满意,0~6分为不满意),统计术后满意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2)鼻翼对称度,即鼻翼对称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3)正位标准照a/b值(a为两侧鼻翼缘退缩最高点连线-鼻尖表现点水平线间距,b为两侧鼻翼缘退缩最高点连线与鼻小柱-小叶转折点水平线间距)。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并计算正位标准照中的a/b值,a/b=1或a/b稍>1表示鼻翼缘位置正常,a/b<1为鼻翼缘退缩。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鼻翼对称度术前和术后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位标准照a/b值以 ± s表示,术前和术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不同分型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纳入43例鼻翼缘退缩患者,男5例,女38例,年龄18~45岁,平均27.3岁,其中内侧型17例、中央型22例、外侧型4例。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中位数为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鼻翼皮肤缺血坏死、台阶样改变、鼻翼缘挛缩变形等并发症发生,鼻翼缘未发生再次退缩的情况。其中4例鼻前庭切口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瘢痕,经曲安奈德注射后改善;1例术后鼻翼缘仍不对称,经手术调整后改善。患者术后VAS评分为(8.93±1.12)分,满意度为81.4%(35/43);2位医生VAS平均评分为(8.93±1.04)分,满意度平均为81.4%(70/86)。术后鼻翼对称度为93.0%(40/43),较术前的58.1%(25/43)有明显改善( P<0.01)。正位标准照a/b值从术前的0.79±0.06改善为术后的1.00±0.04( P<0.01),不同分型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肋软骨跨穹窿盖板移植物联合鼻前庭V-Y推进皮瓣可有效矫正多种类型鼻翼缘退缩畸形,提高双侧鼻翼对称性,医患双方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鼻孔暴露度鼻翼退缩分型的外鼻整形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介绍一种鼻翼退缩的分型方式,并探讨应用软骨移植物处理各型鼻翼退缩的治疗策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外科收治的鼻翼退缩的患者8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年龄20~48岁,平均28.98岁。所有患者均依据基于鼻孔暴露度鼻翼退缩分型方式所确定的一系列治疗方案进行外鼻整形术。术前及术后12个月随访,分别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整形手术效果评估问卷(Rhinoplasty Outcomes Evaluation,ROE)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本研究88例患者中,依据正面观鼻孔暴露度的鼻翼退缩分型,其中轻度者45例,中度者23例,重度者20例;单侧16例,双侧72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3.37个月。各型手术后VAS评分和ROE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其中重度鼻翼退缩患者VAS评分术前术后差值(6.75±1.29)分,ROE满意度差值(67.70±7.38)分,提示改善效果最明显。 结论:基于正面观鼻孔暴露度的鼻翼退缩分型方式可全面评估患者鼻翼退缩的严重程度,并将治疗方案系统化、全面化,患者满意度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肋软骨制作特殊形状鼻尖支撑结构矫正鼻翼退缩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用特殊形状鼻尖软骨支撑结构预防和矫正鼻翼退缩的临床有效性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成都高新心悦容医学美容门诊部要求鼻整形的女性患者34例,年龄20~46岁,平均32.6岁。术前4例鼻翼鼻小柱相对正常,18例有轻度鼻翼退缩,12例有中度鼻翼退缩。用肋软骨制作特殊形状鼻尖支撑结构,由普通支撑结构和固定于支撑结构头端近顶部两侧的楔形移植物组成。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矫正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34例患者中有8例联合用鼻翼缘移植物、2例联合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2例联合用鼻翼缘移植物及外侧脚支撑移植物。34例患者随访6~18个月,30例鼻翼缘退缩患者获完全矫正,4例鼻翼鼻小柱关系正常患者术后未发生鼻翼缘退缩。34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坏死、挛缩、呼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表示非常满意28例,占82.4%;满意6例,占17.6%;满意率100%。结论:鼻尖支撑结构联合头侧楔形移植物组成的特殊形状鼻尖软骨支撑结构在预防和矫正鼻翼退缩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榫卯结构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手术支架构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手术中肋软骨支架的构建方法及增强支架稳定性的方法。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与再造中心收治鼻缺损及鼻畸形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43岁,平均21岁。8例为鼻缺损,5例为Tessier 0号颅面裂畸形(面正中裂),2例为Binder综合征。均采用榫卯结构构建肋软骨支架的方法进行修复。观察患者术后效果。结果:本组15例,随访时间6~46个月,鼻部支架均未见坍塌。除1例管状鼻患者出现支架整体偏斜,余患者肋软骨支架基本居中、无明显移位;3例患者出现单侧鼻翼缘退缩,1例Binder综合征患者鼻尖轻度上旋。患者对术后效果基本满意。结论:在鼻缺损及畸形修复术肋软骨支架的构建中引入榫卯结构,可以有效增加支架的稳定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离皮片或耳郭复合组织移植矫正鼻翼缘退缩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用游离皮片或耳郭复合组织移植矫正鼻翼缘退缩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2023年1月,上海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门诊部接诊矫正鼻翼退缩患者45例,男7例、女38例;年龄18~46岁,平均26.6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因鼻翼衬里不足导致的鼻翼缘后缩,退缩2~5 mm,平均退缩3.3 mm。直接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矫正单纯鼻翼缘退缩11例,其余34例患者术中用鼻翼缘软骨移植+游离皮片移植方式进行矫正。结果:随访2~18个月,41例患者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游离皮片部分坏死,1例患者出现耳郭复合组织瓣缺血坏死,1例患者出现游离皮片坏死。除上述并发症患者外,3例患者反馈鼻翼退缩矫正未达预期效果,但对手术效果满意,可能为皮片挛缩等因素导致。经随访统计,本组患者共41例对效果满意,总体满意度达91.12%。结论:游离皮片或耳郭复合组织移植矫正鼻翼缘退缩,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体软骨鼻翼穹窿重建修复鼻翼软骨内外脚夹角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人们对鼻部审美的提升,鼻整形手术经历了从单纯假体隆鼻,到多个部位的综合整形,再到如今注重单个美学亚单位精细修复的发展历程.鼻翼穹窿位于鼻翼软骨穹窿下方和鼻孔上缘之间(图1A),仅由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构成,缺乏软骨支撑[1-3].当鼻翼穹窿缘软骨退缩、支撑力量薄弱时,临床常表现为穹窿处塌陷、鼻翼缘组织退缩或双侧不对称等症状[4-5],是鼻整形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区域之一[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沿鼻翼轮廓线肋软骨移植联合V-Y推进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沿鼻翼轮廓线肋软骨移植联合V-Y推进瓣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的手术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从右侧第六肋切取肋软骨作为移植物,取跨鼻小柱“A”形切口经穹窿部至鼻翼软骨下缘,基底沿鼻翼缘设计一含皮肤、前庭皮肤、黏膜的“V”形皮肤黏膜瓣,于鼻翼缘两侧皮肤之间沿皮下向远端分离形成一“囊袋”形腔隙,向外展开囊袋形成新的鼻翼缘,将肋软骨片移植物插入囊袋内,通过V-Y推进,“Y”形缝合切口及皮肤切口使鼻翼缘下移,鼻翼缘贯穿缝合固定移植物.鼻孔内以凡士林纱布包裹硅胶管支撑,鼻背以热塑板塑形.结果 采用此方法 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27例,有效的使鼻翼缘复位,术后随访患者均满意.结论 沿鼻翼轮廓线肋软骨移植联合V-Y推进瓣是矫正鼻翼缘退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