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儿和原发鼾症患儿的脑电活动及其与多导睡眠监测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收集201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因睡眠时打鼾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监测的6~12岁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采集临床资料、多导睡眠监测及6 min脑电活动测量,根据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分为原发鼾症组及不同程度OSAS组。基于脑电小波分析通过对脑电同步化及复杂度分析得出的脑损伤指数用于反映安静状态下儿童的脑电活动的变化。对各组脑损伤指数及脑电波各频段功率所占百分比进行差异性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脑电活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49例儿童,其中男110例,女39例。原发鼾症组与各程度OSAS组之间α、θ、β、δ波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发鼾症组、轻度OSAS组、中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分别为0(0,3)、14(9,16)、26(24,28)、34(30,44),各组脑损伤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29.70, P<0.01),从原发鼾症组至重度OSAS组脑损伤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和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脑损伤指数独立相关(均 P<0.05)。 结论:α、θ、β、δ波比率在不同程度OSA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复杂度及同步性在不同严重程度的OSAS患儿之间存在差异;随着OAHI增高,脑损伤指数也逐渐升高,脑损伤指数与OAHI、平均血氧饱和度及最低血氧饱和度独立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专家共识(Ⅰ)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以贯穿人的一生,有遗传易感性。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独立的过敏反应科,因此,由多学科专家制定的本共识将为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提供指导。本文为共识的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名词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伴随疾病。过敏性疾病患病率呈快速暴增趋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带来严重危害。先天免疫、卫生假说、微生态失衡、菌群失调、空气污染等参与发病。根据典型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过敏原检测、辅助检查等可明确诊断。必须检测过敏原。过敏性疾病经常伴随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鼾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夜间呻吟症患者颅颌面解剖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利用影像学手段和鼻阻力测试对夜间呻吟症(catathrenia)患者颅颌面解剖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病病因并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9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夜间呻吟症患者57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5例,年龄(31.1±10.9)岁,体重指数(21.7±2.7)kg/m 2。所有患者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整夜多导睡眠监测确诊,呻吟指数为4.8(1.8,13.0)次/h。其中10例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夜间呻吟症合并OSAHS组),其余47例为单纯夜间呻吟症组。对全部患者进行鼻阻力测试,除1例孕早期患者外,对其余46例患者拍摄锥形束CT,对颅颌面、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进行头影测量,测量颅底倾斜度、下颌平面角、上中切牙-上牙槽座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软腭后气道径(软腭后-软腭后咽壁距)、喉咽气道径(会厌谷底-下咽壁距)等项目,并与课题组前期测量的正常参考值(来源于北京大学招募的144名正常 大学生及于北京地区6所大学招募的100名无鼾症正常 成人)进行比较。 结果:鼻压差150 Pa时57例夜间呻吟症患者鼻部吸气相总阻力值为(0.26±0.08)Pa·cm -3·s -1。夜间呻吟症患者总体上下颌硬组织发育良好:相比正常参考值,夜间呻吟症患者颅底倾斜度显著增大,下颌平面角显著减小,上中切牙-上牙槽座角和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显著增大( P<0.05)。夜间呻吟症患者锥形束CT头颅侧位截面软腭后气道径[(19.2±4.5)mm]显著大于正常参考值( t=8.44, P<0.001),喉咽气道径[(17.4±6.4)mm]显著小于正常参考值( t=-2.79, P=0.006)。夜间呻吟症合并OSAHS组患者较单纯夜间呻吟症组表现为软腭和舌体更长、舌骨位置低下。 结论:夜间呻吟症患者颅颌面总体表现为颌骨矢状向发育良好、鼻阻力低,上下切牙唇倾;上气道上段矢状向气道径偏大,但喉咽狭窄。呻吟声可能与睡眠状态喉咽狭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无鼾男性唾液蛋白昼夜差异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是一种睡眠疾病,对体内代谢有多方面的影响,生物标志物研究成为热点和方向。但是很多蛋白表达本身存在昼夜变化,本研究拟对早晚采样时间点蛋白差异变化进行探索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经整夜睡眠监测确定为非OSAHS的无鼾成年男性28例。采集整夜睡眠监测前后的早晚唾液样本。每份唾液样本中都加入内参蛋白(牛胎球蛋白和酿酒酵母乙醇脱氢酶),同步进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通过靶向蛋白质组学方法定量分析98种与OSAHS相关的唾液蛋白。结果:唾液蛋白的个体差异较大,总计平均变异系数为95.9%,其95%置信区间为(84.7%,107.2%)。以差异倍数>2倍且 P<0.05的标准筛选早晚差异表达蛋白,得到早晨表达上调蛋白有13个,未见下调蛋白,表达无差异蛋白72个。无表达差异蛋白主要为细胞骨架蛋白及相关结合蛋白、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炎症相关蛋白和代谢相关蛋白等。表达差异蛋白功能涉及方面较广,包括机体免疫、血管生成、物质与能量代谢、神经发育和钙离子结合等。 结论:本研究发现部分唾液蛋白存在早晚明显差异,提示无鼾正常男性部分唾液蛋白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研究OSAHS患者生物标志物时,应考虑部分唾液蛋白固有的昼夜节律特性,规定时间段采样,并推荐早晚都进行采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扁桃体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扁桃体为人体二级淋巴器官,富含具有反应活性的B/T淋巴细胞,能对多种抗原作出反应。扁桃体是宿主抵抗病原体的一线防御器官,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参与了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与感染、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扁桃体切除术是临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过度肥大引起的小儿鼾症及成人OSAHS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但手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一直是医生争论的焦点。文章就扁桃体切除术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肝损伤的关联及性别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肝损伤的关联及性别差异。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漳州市医院就诊的974例OSAHS患者(轻中度444例,重度530例)和111例单纯性鼾症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自制问卷通过面对面调查获取患者基本情况,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睡眠监测和血液生化及肝功能指标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HS与肝损伤的关联情况及性别差异。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50±14)岁,其中男性841例(77.5%)。3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ALT/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T升高比例、AST升高比例、肝损伤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重度OSAHS与肝损伤呈正向关联[ OR(95% CI):2.25(1.22~4.14)];按性别分组的亚组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男性重度OSAHS与肝损伤呈正向关联[ OR(95% CI):2.20(1.04~4.65)];女性OSAHS与肝损伤无关联,轻中度、重度OSAHS的 OR值(95% CI)分别为1.56(0.52~4.71)、2.07(0.64~6.75)。 结论:男性重度OSAHS与肝损伤呈正向关联,女性OSAHS与肝损伤无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STOP-Bang问卷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准确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估STOP-Bang(SBQ)问卷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准确性。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可疑OSA患者350例,其中男302例,女48例;年龄(42.9±11.0)岁(范围:19~68岁)。患者均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并填写SBQ问卷。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5次/h)、轻度OSA组(5~14次/h)、中度OSA组(15~29次/h)、重度OSA组(≥30次/h)。计算不同体质指数(BMI)和年龄界值下SBQ问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SBQ问卷的准确性。结果:SBQ问卷评估的高危组有322例(92.0%)。SBQ问卷判断轻+中+重度OSA(AHI≥5次/h)、中+重度OSA(AHI≥15次/h)、重度OSA的灵敏度分别为94.0%、94.1%、95.3%,特异度分别为25.7%、15.2%、13.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9%、79.2%、63.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1%、42.9%、64.3%。同时调整BMI和年龄(即BMI界值≥24 kg/m 2及年龄>42岁)后,SBQ问卷的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8.4%、98.2%、99.5%),特异度最低(分别为8.6%、3.8%、5.2%)。 结论:随着BMI和年龄界值降低,SBQ问卷灵敏度逐步提高,但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降低。调整BMI和年龄的取值界限或许不能提高SBQ问卷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3 ERS/ISIAN/IRS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第29届欧洲鼻科大会暨第40届国际鼻部炎症和过敏会议、第22届国际鼻科大会于2023年6月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会议通过多样的形式,围绕慢性鼻窦炎、鼻腔鼻窦颅底良恶性肿瘤、鼻眼相关疾病、嗅觉、鼻炎、鼾症等主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为全国鼻科医生传递国际鼻科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脑网络动态功能连接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分析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脑网络动态功能连接(dFNC)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因打鼾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门诊,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的男性OSA及鼾症患者共111例。收集一般资料,根据氧减指数(ODI)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鼾症组(ODI<5次/h,34例)、轻中度OSA组(5≤ODI<30次/h,43例)、重度OSA组(ODI≥30次/h,34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认知功能,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日间嗜睡状况。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血氧水平依赖序列(BOLD)信号数据并预处理,使用滑动时间窗法构建dFNC矩阵,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确定动态脑网络dFNC状态数目,使用三种参数[时间分数(FT)、平均停留时间(MDT)、转换次数(NT)]来表征dFNC状态的时间属性,比较组间dFNC状态时间属性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时间属性与PSG参数及MoCA、ESS评分等的相关性,并采用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dFNC状态时间属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40.2±8.6)岁(25~65岁),3组患者间年龄、吸烟饮酒史及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提取了3个脑网络dFNC状态:状态1:以视觉、感觉运动网络强连接为特征,出现频率为31.7%(4 611/14 541);状态2:以默认模式网络、注意网络等认知网络的强连接为特征,出现频率最低(22.1%,3 213/14 541);状态3:以全脑网络较弱的连接为特征,出现频率最高(46.2%,6 717/14 541)。重度OSA组状态2的FT[0.28(0.05,0.35)比0.39(0.26,0.53)]与MDT[8.20(4.35,12.54)比 11.68(8.50,16.69)]均低于单纯鼾症组(均 P<0.05),3组间状态1和状态3的时间属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状态2的FT、MDT与患者的体质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相关(FT: r值分别为-0.218、-0.230、-0.249、0.198;MDT: r值分别为0.269、-0.253、-0.265、0.209,均 P<0.05),与MoCA评分、ESS评分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ODI是状态2时间属性的影响因素(FT:β=-0.225,95% CI:-0.227~-0.223;MDT:β=-0.241,95% CI:-0.289~-0.195)。 结论:OSA患者存在特定脑网络dFNC状态时间属性的改变,并与夜间低氧参数相关,这可能是OSA患者脑功能损伤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压波动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波动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以732例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鼾症"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吴江医院(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并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的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结果分为轻、中、重度OSAHS组各103、150、479例;另以同期经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h的55例高血压病鼾症患者作为单纯鼾症组。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相关指标,分析四组患者睡眠前后血压变化。采用酶循环法测定轻、中、重度OSAHS组患者各40例和单纯鼾症组20例的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睡眠监测指标及血压波动的关系。结果:重度OSAHS组睡眠后舒张压均高于轻、中度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92.6±11.7)比(88.5±8.1)、(90.2±10.5)和(86.2±11.0)mmHg(1 mmHg=0.133 kPa)],重度OSAHS组睡眠后脉压差低于轻度OSAHS组[(44.7±14.4)比(48.9±14.8)mmHg],均 P<0.05。中、重度OSAHS组睡眠后收缩压均高于睡眠前[(134.9±15.9)比(132.5±16.1)、(137.2±16.6)比(134.1±15.2)mmHg],睡眠后脉压差均低于睡眠前[(44.7±12.7)比(47.7±13.5)、(44.7±14.4)比(47.6±12.8)mmHg],均 P<0.05;轻、中、重度OSAHS组睡眠后舒张压均高于睡眠前的(86.3±8.4)、(85.5±13.3)、(86.5±11.5)mmHg,均 P<0.05。各OSAHS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单纯鼾症组[(25.8±10.9)、(29.3±10.8)、(34.0±11.4)比(17.3±13.5)μmol/L],均 P<0.05,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OSAHS患者血清Hcy与睡眠前后舒张压差(ΔDBP)呈正相关( r=0.290, P=0.001),与最低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 r=-0.554, 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ΔDBP诊断价值为1 mmHg,判断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H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和70.0%;将Hcy和ΔDBP作为联合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5%和65.0%。 结论:血清Hcy和睡眠前后舒张压波动对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HS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尤其适合于无条件开展PSG监测的基层医疗机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