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罕见小片段缺失所致的Smith-Magenis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诊断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一例罕见的小片段缺失的Smith-Magenis综合征患儿进行遗传学诊断。方法:采集患儿的病史及临床资料,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和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检测。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MLPA及CNV-Seq检测结果发现其染色体17p11.2区内存在1.22 Mb的缺失与0.3 Mb的重复,其父母均未见异常。结论:确诊患儿携带17p11.2区1.22 Mb的新发缺失,属于罕见的小片段SMS缺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遗传诊断,并分析疾病表型与遗传缺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儿出生后第二天出现病理性黄疸伴免疫缺陷,头颅磁共振提示脑室增宽、枕大池扩大等。3月龄时面容表现为方脸型、前额突出、眼睛深陷、眼睑裂向上倾斜、眼距增宽、鼻梁低平等。经基因诊断结果提示患儿17p11.2区段存在约2.9 Mb杂合缺失,seq[GRCh37]del(17)(p11.2) (chr17:16 836 379-19 880 992),其父母为野生型。结论:Smith-Magenis综合征多发现于儿童期及成人期病例,新生儿期病例较为罕见,Smith-Magenis综合征新生儿神经系统及行为异常特征暂时未表现,但病理性黄疸、头颅影像学异常及免疫缺陷等可能为该综合征新生儿特征,值得新生儿医师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肺多发囊性病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患者,60岁女性,因“间断气短1个月”至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近1 个月来出现间断气短,无明显咳嗽、咯痰,无发热;近5年曾出现3次自发性气胸,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兄弟姐妹共4人,哥哥有气胸史。患者门诊胸部CT见双肺多发、大小不一的薄壁囊状透亮影(图1, 2),形状不规则(可见圆形、椭圆形和扁平状),部分融合,主要分布于中下肺及双肺基底部,邻近纵隔胸膜下。考虑伯特-霍格-杜布(Birt-Hogg-Dubé syndrome,BHD)综合征诊断可能性大,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后确诊BHD综合征:染色体17p11.2区域存在约2 kb的拷贝数杂合缺失变异:主要累及FLCN 基因45号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泌尿系超声:左肾小囊肿。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特征为弥漫性肺部囊状病变、自发性气胸、皮肤纤维毛囊瘤或毛盘瘤和肾脏肿瘤;针对肺部囊性病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日常需要避免长途飞行、屏气负重等以减少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本例患者有反复自发性气胸、双肺多发近胸膜分布为著的大小和形态不均一的囊泡影,结合基因检测后确诊BHD综合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mith-Magenis综合征相关的睡眠障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Smith-Magenis综合征(OMIM 182290)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主要由染色体17p11.2区的 RAI1基因缺失或变异引起,其临床表型包括智力低下、社交障碍、发育畸形、自残行为等,绝大多数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表现为夜间睡眠时间短、睡眠效率低、夜间醒来频繁等。研究显示多数患者存在白天的褪黑素分泌高峰及昼夜节律基因的异常表达,生物节律相关内分泌异常。 RAI1变异缺失对昼夜节律基因表达调控异常,以及17号染色体上 SMSCR(Smith-Magenis syndrome critical region)及其临近基因的表达改变都可能影响睡眠障碍的产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mith-Magenis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本文分析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患儿在耳鼻咽喉方面的临床特点。患儿,女,9岁,因“反复咽痛约1个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平日睡眠周期短,动作多,说话声音嘶哑。体检见身体多个部位发育异常包括独特的面部特征如方脸、眼睛深陷、下颚偏大、鼻梁塌陷、唇外翻、下颌前突,短指/趾畸形,身材矮小,睡眠障碍,刻板行为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语言能力发育迟滞及隐性脊柱裂。常规染色体核型为46,XX,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17号染色体短臂p11.2存在大小约3.5M缺失,分子核型为46,XX,arr17p11.2(16705818-20178312)*1。因其发病率低,在耳鼻咽喉方面极少报道,本文通过对所收治的1例SMS患儿的全身特点及耳鼻咽喉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采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提高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胎儿拷贝数变异的检出率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the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中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的检出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产前超声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并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病例1 929例。根据产前超声表现,将这些病例分为孤立性CAKUT组(1 567例)、CAKUT合并软指标异常组(269例)和CAKUT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组(93例)。分析致病性CNV的检出情况。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3组CNV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1)研究对象的CNV总检出率为6.5%(125/1 929),其中致病性CNV的检出率为4.8%(93/1 929)。CAKUT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组CNV总检出率、有临床意义的CNV检出率和大片段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检出率[31.2%(29/93)、18.3%(17/93)和9.7%(9/93)]分别高于CAKUT合并软指标异常组[11.5%(31/269)、9.0%(24/269)和2.2%(6/269)]和孤立性CAKUT组[4.2%(65/1 567)、3.6%(56/1 567)和0.3%(4/1 567), χ2=119.002、49.677和42.727, P值均<0.001]。CAKUT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组致病性CNV检出率(18.3%,17/93)高于CAKUT合并软指标异常组(8.6%,23/269)和孤立性CAKUT组(3.4%,53/1 567)( χ2=51.932, P<0.001)。(2)93例致病性CNV中,胎儿肾脏回声增强的致病性CNV检出率最高(14.7%,23/156),其后依次为肾脏增大(8.2%,5/61)、肾发育不良(5.0%,13/261)、多囊性肾发育不良(5.0%,13/261)和肾积水(4.8%,20/413)等。CAKUT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组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肾缺如、融合肾和肾积水的致病性CNV检出率高于孤立性CAKUT组[分别为3/9与3.5%(8/230)、2/17与1.3%(3/237)、1/8与0.0%(0/59)和3/18与3.4%(12/344), P值均<0.017],肾脏回声增强的致病性CNV检出率高于CAKUT合并软指标异常组[4/8与12.8%(5/39), P<0.017]。(3)93例致病性CNV中,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前3位依次为17q12微缺失综合征(36.6%,34/93)、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3.7%,22/93)和16p11.2微缺失综合征(7.5%,7/93)。 结论:孤立性CAKUT、CAKUT合并软指标异常及CAKUT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的胎儿发生CNV的风险依次升高。对于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肾积水、肾脏回声增强、肾脏增大、肾发育不良或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者,建议选择CMA进行检测,以提高CNV的检出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遗传罕见病的早期识别和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研究新生儿遗传罕见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22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及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2例遗传罕见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 82例遗传罕见病中肝脏疾病15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3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缺乏症2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缺乏症或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1例,吉尔伯特综合征6例,钠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缺陷病2例,低碱性磷酸酶血症1例),神经肌肉疾病17例(早发性脑病5例,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5例,钼辅因子缺乏症A型1例,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5型1例,7型杆状体肌病1例,3型杆状体肌病1例,Miller-Dieker综合征1例;德朗热综合征1例,PURA综合征1例),呼吸系统疾病1例(先天性中枢低通气综合征),泌尿系统疾病5例(巴特综合征3型3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2例),遗传代谢病23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2例,高草酸尿症2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异戊酸血症2例,枫糖尿病1例,核基因变异所致新生儿原发性线粒体病4例,糖原累积症Ⅱ型1例),免疫缺陷7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1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5例,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1例),皮肤疾病2例(SAM综合征1例;色素失禁症1例),内分泌疾病4例(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性先天性甲减2例,先天性肾性尿崩症2例),微缺失或微重复1例(16p11.2微缺失综合征),表观遗传病2例(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1例;Prader-Willi综合征1例),涉及多个系统疾病5例(复合型甘油酸激酶缺乏症1例,CHARGE综合征2例,努南综合征5型1例,努南综合征8型1例).结论 新生儿遗传罕见病涉及多系统,对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彩超及头颅MRI异常进行综合判断,积极给予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筛查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遗传罕见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室间隔缺损胎儿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探讨胎儿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的病因.方法 选取248例产前超声提示为VSD伴或不伴其他结构畸形的胎儿,将其分为单纯VSD组、VSD合并其他心内异常组、VSD合并心外异常组(包括其他畸形和超声软指标异常)以及VSD合并心内外异常组.对所有胎儿进行常规染色体分析,对6例核型为异常者以及部分核型为正常者进一步进行CMA检测,随访所有胎儿的妊娠结局,对新生儿随访至1岁.结果 在248例胎儿中,共发现60例核型异常(包括50例数目异常、7例结构异常、3例嵌合体),检出率为24.2%.CMA检测明确了6例核型异常者衍生染色体的来源和性质,其中2例的缺失区段包含Wolf-Hirschhorn 综合征的关键区域,其中包含的WHSC1、LBX1、LDB3、BBS10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候选致病基因.在143例核型正常的胎儿中,CMA在11例中发现了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s,CNVs),检出率为7.7%(11/143),其长度介于0.33~4.53 Mb,其中9例为已知的微缺失或微重复综合征,包括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7p11.2微缺失综合征(Smith-Magenis综合征)、17p13.3微缺失综合征(Miller-Dieker综合征)、1p36微缺失综合征、1q21.1微重复综合征和4q缺失综合征.其致病性CNVs所包含的可能与VSD相关的致病基因包括TBX1、LZTR1、FAT1、AKAP10、SKI、PRDM26、GJA5、ERCC4以及YWHAE.在CMA结果正常的新生儿中,48.4%的VSD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闭合.结论 CMA技术可将胎儿VSD的遗传学病因检出率提高7.7%,但不同组别的VSD胎儿之间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于染色体核型正常的VSD胎儿,建议进一步行CMA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107例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病例的染色体异常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方法 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107例孕妇(均为单胎妊娠)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断为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终止妊娠后获得胎儿脐带组织标本,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方法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拷贝数变异.分析染色体异常种类,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21%,22/107),主动脉弓离断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高(2/2),其次为法洛四联症、肺动脉闭锁/狭窄伴室间隔缺损胎儿[28%(12/43)];主-肺动脉间隔缺损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最低(0/2);各类型CTD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44,P=0.026).22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7例(13-三体综合征3例,18-三体综合征2例,21-三体综合征1例,45,X1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5例[22q11.2微缺失综合征11例,17p12p11.2微缺失(Smith-Magenis综合征)2例,8p23.3p21.3微重复1例,2p23.1p25.2微重复1例],其中12例为新生性变异,1例为父源传递,另外2例由于父母拒绝染色体检查不能明确拷贝数变异来源.结论 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易合并非整倍体异常及染色体微缺失/重复异常,不同类型CTD胎儿合并染色体异常概率不同,染色体异常种类以染色体微缺失/重复多见,且多为新生性变异.故产前超声诊断CTD的胎儿建议完善染色体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mith-Magenis综合征诊断方法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Smith-Magenis综合征的诊断方法及患儿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国内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患儿行外周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血尿常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皮质醇(8a)、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生化、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乙肝两对半等实验室检查,以及骨龄测定和垂体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Smith-Magenis综合征,并对该病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及观察.[结果]该病例中患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示:chr17p11.2区域发生约3.6 Mb片段缺失,包含RAI1等重要功能基因,该基因与Smith-Magenis综合征相关.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明确诊断患儿为Smith-Magenis综合征.[结论]基因检查是诊断Smith-Magenis综合征的重要标准.儿童特殊面容合并多系统障碍,早期进行基因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降低时间及经济成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