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Q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康复新液中游离氨基酸和总肽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应用 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柱前衍生化技术,建立康复新液中游离氨基酸和总肽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以总肽含量为指标对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Kromasil 100-5 C18 色谱柱);60%乙腈(A)-0.14 mol·L-1 三水合乙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 5.0(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8 nm.结果 14 种氨基酸均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分别在 2.0~99.7、3.4~168.5、2.8~139.6、4.0~201.4、4.8~238.1、6.7~336.9、3.3~167.5、9.7~487.3、4.1~202.5、4.4~221.6、5.4~270.5、3.3~166.8、4.8~240.8、4.7~236.6 μg·mL-1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1.000 0);游离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 86.8%~108.1%,RSD为 2.8%~4.4%,总肽酸水解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 83.2%~102.7%,RSD为 0.1%~3.1%;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的RSD均小于 5.0%.结论 该方法与现行质量标准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二者测定的总氨基酸含量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的专属性、重现性更优;以具有生物活性的总肽为质控指标,针对性更强,可为康复新液的质量评价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中药龟甲HPLC指纹图谱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中药龟甲的HPLC指纹图谱,以达到鉴别龟甲与其混伪品的目的.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龟甲及其混伪品21批,按上下甲进行分类,共42个样品.通过盐酸水解、脱磷、脱钙等前处理,以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AQC)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C18色谱柱(3.9 mm×150 mm,3μm),柱温37℃,以乙腈,水,缓冲盐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0 mL/min,检测波长248 nm.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2版)对正品龟甲上甲与下甲、正品与常见混伪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正品龟甲的上下甲相似度为0.932~0.995.正品与混伪品的相似度在0.90以下者占90.91%.结论:正品上、下甲的HPLC图谱差异较小,正品与混伪品差异较明显.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龟甲的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氨基酸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人凝血因子Ⅷ中氨基酸含量的柱前衍生HPLC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6-aminoquinoline-N-hydroxysuccinimide carbamate,AQC)在一定条件下与氨基酸形成稳定的衍生产物(柱前衍生),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氨基酸分析柱(150 mm×3.9 mm,4μm)检测,以不同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柱温为37℃,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8 nm.同时验证方法的系统适应性、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性及准确度.结果 甘氨酸及盐酸赖氨酸均可在25 min内获得较好分离,与相应相邻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1.5,拖尾因子在0.95~1.40之间;各样品的氨基酸种类均能正确检出,混合样品与单纯样品出峰时间保持一致,且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相对偏差均<2%;当甘氨酸浓度在12.5~62.5μg/mL,盐酸赖氨酸浓度在4.0~20.0μg/mL时,与相应氨基酸与内标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 9和0.999 8;甘氨酸及盐酸赖氨酸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4%和0.5%,中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3%和1.o%;两种氨基酸的回收率均在95%~105%范围内,RSD均≤2%.结论 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性及准确度,可用于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的氨基酸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