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新型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小分子抑制剂干预小鼠心力衰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ET)小分子抑制剂ABBV-744在干预心力衰竭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24只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JQ1干预组和ABBV-744干预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不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其余3组小鼠行主动脉缩窄术(TAC)构建心力衰竭模型,通过检测主动脉弓流速确定造模成功.在TAC术后18 d开始2个干预组小鼠分别进行JQ1腹腔注射和ABBV-744灌胃,1次/d,连续给药30 d.给药结束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心功能情况;心脏相关指数分析小鼠心脏肥大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小鼠心脏以及肾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天狼星红染色评估小鼠心脏组织纤维化程度;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小鼠心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型胶原(COL1A1)、α1-Ⅲ型胶原(COL3A1)表达情况;取血浆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血肌酐、血尿素氮指标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超声心动图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显著升高[(55±4)%比(45±4)%、(28.0±2.6)%比(22.4±2.4)%],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小鼠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心脏重量与胫骨长度比值均明显减小(P<0.05或P<0.001).HE染色表明ABBV-744减轻了心脏微血管的炎症细胞浸润;天狼星红染色表明ABBV-744能够减轻TAC后心力衰竭的胶原沉积,减轻心脏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ABBV-744干预组α-SMA蛋白和COL1 A1、COL3A1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小鼠肾脏HE染色和血浆生化检测提示与JQ1相比,ABBV-744对小鼠肝肾损伤更轻.结论 ABBV-744能有效改善TAC小鼠心力衰竭并减轻心脏纤维化,可能与抑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相关,与JQ1相比对肝肾功能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JQ1联合siPD-L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ET)抑制剂JQ1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的小干扰RNA(siPD-L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Scc-25细胞株,使用不同浓度JQ1(0、0.2、1、5 μmol/L)处理Scc-25细胞,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D-L1和叉头框蛋白M1(FoxM1)的表达水平,选择合适浓度的JQ1进行后续实验。将Scc-25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siPD-L1组(siPD-L1转染Scc-25细胞),JQ1组(用非特异性siRNA转染Scc-25细胞后加入JQ1),联合处理组(用siPD-L1转染Scc-25细胞后加入JQ1)。CCK-8实验检测各组Scc-25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PD-L1和FoxM1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随着JQ1浓度的增高,Scc-25细胞增殖能力以及PD-L1和FoxM1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均 P<0.01);JQ1浓度为1 μmol/L对Scc-25细胞增殖能力以及PD-L1和FoxM1的表达水平抑制作用较明显,选择1 μmol/L的JQ1进行后续实验。JQ1组、siPD-L1组以及联合处理组Scc-25细胞增殖能力、PD-L1和FoxM1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1);联合处理组的作用较siPD-L1组、JQ1组更为显著(均 P<0.01)。 结论:JQ1联合siPD-L1可有效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D-L1和FoxM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甲素联合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PL)联合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LL基因重排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MV4-11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V4-11细胞,分别接受不同浓度(100、200、300、400 nmol/L)JQ1单药、4 nmol/L TPL单药或4 nmol/L TPL联合上述不同浓度JQ1处理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JQ1单药作用MV4-11细胞48 h半数抑制浓度( IC50)值为(283.9±10.7)nmol/L,而4 nmol/L TPL能增强JQ1对MV4-1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联合用药 IC50值降低至(148.1±2.6)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31, P=0.029)。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4 nmol/L TPL联合不同浓度(100、200、300、400 nmol/L)JQ1作用MV4-11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1.9)%、(27.5±2.1)%、(32.9±3.6)%、(35.5±3.0)%,与JQ1单药组[(9.6±2.3)%、(12.6±1.4)%、(19.5±3.3)%、(22.7±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25, P<0.01)。4 nmol/L TPL联合JQ1作用MV4-11细胞12 h后,细胞膜电位水平低于JQ1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 nmol/L TPL联合JQ1作用MV4-11细胞24 h后,抗凋亡蛋白bcl-2、Mcl-1水平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水平上升。 结论:TPL可增强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LL基因重排阳性AML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RL/lpr狼疮小鼠外周B细胞分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RL/lpr狼疮小鼠外周B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12周龄MRL/lpr小鼠分别腹腔注射JQ150 mg/(kg·d)或10%DMSO;每2周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6周后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补体C3、补体C4、抗ds-DNA抗体、ANA及IgG、IgG1、IgG2a、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IgG和C3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B细胞各亚群细胞的比例;RT-qPCR检测脾脏prd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MSO组相比,JQ1治疗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血清BUN、Cr水平明显降低,补体C3、C4水平明显升高,抗ds-DNA抗体、ANA以及IgG、IgG1、IgG2a和IgM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此外,JQ1治疗组小鼠肾小球、肾血管的病理损害程度均明显减轻,肾脏IgG和C3免疫复合物沉积显著减少.同时,JQ1治疗组小鼠脾脏、淋巴结、外周血B细胞中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亚群的比例显著下降;JQ1治疗亦显著抑制狼疮小鼠B细胞内调节浆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prdm1 mRNA表达.结论:BET蛋白抑制剂JQ1对MRL/lpr狼疮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通过抑制Blimp1表达进而调节浆细胞分化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BET蛋白可能是SLE治疗的新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BET蛋白抑制剂JQ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表观遗传学信号分子BET蛋白的抑制剂JQ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5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利用线栓法制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JQ1干预.24 h后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并通过Zea-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染色、HE染色、ELISA法等方法,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变性细胞指数(DCI)以及脑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但实验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D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给予JQ1干预后,虽然实验组大鼠脑梗死体积、DCI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较模型组已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的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当给予JQ1干预后,虽然实验组大鼠脑组织的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但较模型组已明显下降(P<0.05).结论 BET蛋白的抑制剂JQ1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JQ1具有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JQ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4+T细胞中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bromodomain and extra-terminal,BET)蛋白抑制剂JQ1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外周血CD4+T细胞中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利用磁珠分选获得SLE患者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检测CD4+T细胞纯度.用JQ1 (100 nm/L)处理CD4+T细胞6,24,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不同辅助性T细胞亚类特异性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结果:磁珠分选所得CD4+T细胞百分比为97.2%.与对照组相比,JQ1处理组IFNG,IL-17F,IL-21,CXCR5和FOXP3 mRNA表达水平在6,24,48 h均显著降低(P<0.05),IL-17A mRNA表达在6,24h显著下降(P<0.01),IL-4 mRN表达在24,48 h显著升高(P<0.01),TGF-β1 mRNA表达在6,48 h显著升高(P<0.05).JQ1处理48 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IL-21和IL-17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IL-4和TGF-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BET蛋白抑制剂JQ1可纠正SLE患者CD4+T细胞中的免疫调节失衡,促进免疫稳态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DACi诱导B细胞淋巴瘤表达CD47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探讨B细胞淋巴瘤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调控CD47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课题组对小鼠B淋巴瘤细胞系A20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长度的广谱HDACi(Vorinostat,SAHA)处理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7分子表达水平.随后用TRIzol法提取经SAHA处理的小鼠和人源B淋巴瘤细胞系样本中总mRNA,检测CD47转录水平.为进一步研究HDACi调控CD47表达的分子机制,课题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H3K4ac、H3K9ac和H3K27ac与CD47 DNA启动子区域的结合情况.最后在SAHA和BRD4特异性抑制剂JQ1的联合处理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瘤细胞中CD47表达水平变化.研究发现CD47的蛋白质水平及mRNA水平均与SAHA处理时间和作用剂量呈正相关性.而在CD47启动子区域,H3K4、H3K9和H3K27的乙酰化水平在SAHA处理后都有显著提高.此外,SAHA和JQ1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抑制SAHA单独作用时对CD47的上调.以上结果说明SAHA通过增强CD47启动子区域所结合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促进基因的转录表达,上调了CD47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而抑制BRD4可以逆转SAHA对CD47的上调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ET蛋白抑制剂JQ1增强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BET家族小分子抑制剂JQ1联合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r法检测索拉非尼、JQ1以及JQ1联合索拉非尼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MYC、Bcl-2、BIM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索拉非尼、JQ1单独用药比较,JQ1联合索拉非尼作用于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凋亡率也增加,JQ1联合索拉非尼作用于肝癌细胞后可以下调c-MYC、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且上调BIM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一定浓度JQ1能增强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c-MYC、Bcl-2表达,上调BIM表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BET抑制剂(+)-JQ1通过调节NF-KB信号通路保护小鼠急性肝衰竭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和额外末端结构域(BET)抑制剂(+)-JQ1对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ALF)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7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模型组(n=17)和(+)-JQ1干预组(n=15),采用腹腔注射LPS/D-Gal联合诱导ALF模型,其中在干预组造模前2 h腹腔注射(+)-JQ1.在造模4 h后每组处死5只小鼠,其余小鼠继续喂养至72 h,观察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ing法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72 h小鼠存活率为16.7%(2/12),(+)-JQ1干预组为60.0%(6/10,P>0.05);ALF组血清ALT水平为(2779.0±200.6)U/L,显著高于对照组[(44.9±2.5)U/L,P<0.05],血清AST水平为(2885.0±143.6)U/L,显著高于对照组[76.0±5.7)U/L,P<0.05],而(+)-JQ1干预组血清ALT和AS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948.7±46.3)U/L和(1704.0±42.1)U/L,P<0.05];ALF组肝组织TNF-αmRNA水平为(103.7±23.0),显著高于对照组[(1.2±0.2),P<0.05],IL-6 mRNA水平为(73.4±15.8),显著高于对照组[(1.1±0.1),P<0.05],IL-1B mRNA水平为(13.5±2.7),显著高于对照组[(1.0±0.1),P<0.05],而经(+)-JQ1干预后,三种细胞因子mRNA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2.8±1.2)、(11.7±0.7)和(1.5±0.3),P<0.05];ALF组血清TNF-α水平(631.6±57.5)U/L,显著高于对照组[(2.5±0.5)U/L,P<0.05],而(+)-JQ1干预组血清TNF-α水平为(139.8±8.1)U/L,显著低于ALF组(P<0.05);ALF组肝组织P65和IKB蛋白表达显著增强,而(+)-JQ1干预后显著减弱.结论 (+)-JQ1对ALI小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NF-KB信号通路下调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JQ-1损伤小鼠遥远线索性恐惧消退过程中前扣带回皮质区的结构可塑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ET)蛋白抑制剂JQ-1对小鼠遥远线索性恐惧消退过程中前扣带回皮质(ACC)区神经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两组:JQ-1组和溶媒组.对小鼠进行5次声音和足底电击配对训练,建立线索性恐惧条件化模型.恐惧条件化前连续5 d进行JQ-1或溶媒的注射,每天1次,共5次.恐惧条件化后14 d进行消退训练,消退训练后3 h取材,通过高尔基染色方法观察树突分支数和树突棘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ACC区突触变化.结果:在行为训练阶段,JQ-1组和溶媒组小鼠获得同等程度的恐惧条件化,且在遥远恐惧消退训练阶段无明显行为学差异.遥远恐惧消退训练后3 h取材,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JQ-1组小鼠ACC区锥体神经元顶树突分支数明显少于溶媒组(P<0.05);顶树突树突棘密度明显低于溶媒组(P<0.05).透射电镜方法结果显示,与溶媒组相比,JQ-1组小鼠ACC区突触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恐惧条件化前注射JQ-1使ACC区参与遥远恐惧消退的神经元结构可塑性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