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机器人技术在胃癌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良好,可以获得与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相当的近、远期疗效。随着吻合器械的迭代和吻合技术的提高,加之机器人多自由度的可转腕装置,使得腹腔内手工缝合更加游刃有余,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也开始向完全腔内吻合时代迈进。机器人下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的技术难度较高,为了进一步规范该技术的适应证及操作要点,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分会联合组织国内专业领域专家,讨论制定了《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专家共识(2021版)》以指导临床工作。机器人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的定义为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所有手术操作步骤全部在腹腔内由机器人设备完成或除空肠-空肠吻合口外,其余步骤均在腹腔内由机器人设备完成。机器人腔内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包括远端胃切除术后的Billroth Ⅰ吻合、Billroth Ⅱ吻合、Billroth Ⅱ+Braun吻合、Roux-en-Y吻合以及Uncut Roux-en-Y吻合,近端胃切除术后的双通道吻合、食管胃器械吻合或手工缝合(双肌瓣法),全胃切除术后的功能性端对端吻合(FEEA)法、π式吻合、Overlap吻合及改良术式、Uncut Roux-en-Y吻合以及Parisi双环重建等。相较于体外消化道重建,机器人腔内消化道重建可以最大程度缩短手术切口,减少腹腔暴露风险,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初期研究均已取得良好结果。相信未来随着国产机器人系统的不断成熟,必然会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机器人下全腔内消化道重建的技术壁垒也会进一步突破,其应用也必将越来越广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Roux-en-Y吻合及BillrothⅡ-Braun吻合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唐山市协和医院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71例远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组(Uncut RY组,29例);Roux-en-Y吻合组(RY组,24例);BillrothⅡ-Braun吻合组(BⅡ-Braun组,1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正态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 Q1, Q3)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6.0±28.8)、(201.0±28.5)、(186.4±26.1)min,吻合时间分别为(56.2±13.9)、(57.8±12.9)、(51.5±10.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85.4)、(280.1±78.4)、(273.3±79.6)mL,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52.5±14.4)、(53.9±14.6)、(46.2±9.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6±2.8)、(12.1±3.0)、(12.8±2.6)d,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41、1.33、0.12、1.89、0.35, P值分别为0.251、0.271、0.890、0.158、0.709)。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发生例数分别为0、1、1例,腹腔出血发生例数分别为1、1、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例数分别为2、1、5例,吻合口溃疡发生例数分别为0、0、1例,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510、1.000、0.063、0.254);Roux-en-Y滞留综合征发生例数分别为0、6、0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Uncut RY组、RY组及BⅡ-Braun组术后1年营养状况指标的变化,体质量下降分别为4.00(2.00,5.50)、3.00(1.25,4.75)、3.00(1.75,4.25)kg,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分别为(5.62±8.20)、(6.63±6.84)、(5.33±7.79)g/L,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分别为1.00(-2.50,7.00)、3.00(-1.25,6.75)、6.00(-3.25,7.50)g/L,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 H=1.42、 F=0.18、 H=2.43, P值分别为0.492、0.839、0.297)。 结论:作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能降低Roux-en-Y滞留综合征的发生率,并且不增加手术风险,不影响术后营养状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胃肠道重建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短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LDG)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DG)联合Billroth-Ⅱ+Braun吻合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联合Billroth-Ⅱ+Braun吻合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TLDG组( n=62)和LADG组( n=62),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LADG组比较,TLDG组在第1次排气时间[(2.9±1.3)比(2.3±0.8)d, Z=-3.072, P=0.002]、第1次进流质饮食时间[(5.9±1.3)比(5.4±1.4)d, Z=-2.031, P=0.042]和切口长度[(7.1±1.4)比(4.8±0.8)cm, Z=-6.331, P=0.00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LDG组和LADG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比37%, χ2=0.911, P=0.340)。TLDG组术后肺炎发生率较LADG组更低(3%比13%, χ2=3.916, P=0.048)。TLDG组和LADG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 P=0.023)和年龄≥65岁( P=0.001)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TLDG安全可行,短期临床疗效优于LAD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Roux-en-Y吻合与毕Ⅱ+Braun吻合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非离断Roux-en-Y吻合与毕Ⅱ+Braun吻合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术前经胃镜、CT及病理活检证实为胃癌,需行D 2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术后病理诊断分期为T 1~4aN 0~3M 0,切缘阴性;(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2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3级;(5)无精神疾病;(6)能独立回答问卷;(7)同意行腹腔镜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慢性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级;(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有严重精神疾病;(4)患者已进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0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108例、毕Ⅱ+Braun吻合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年胃镜检查情况,并采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设计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以及胃癌特异性模块量表(QLQ-STO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0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年胃镜复查,相比毕Ⅱ+Braun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的食物潴留发生率[19.8%(17/86)比37.0%(27/73),χ 2=11.199, P=0.024]、残胃炎发生率[11.6%(10/86)比34.2%(25/73),χ 2=20.892, P<0.001]、胆汁反流发生率[1.2%(1/86)比28.8%(21/73),χ 2=25.237, P<0.001]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QLQ-C30量表评分显示,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QLQ-STO22量表评分显示,相比毕Ⅱ+Braun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的疼痛症状(中位数:8.3分比16.7分, Z=-2.342, P=0.019)和反流症状(中位数:0分比5.6分, Z=-2.284, P=0.022)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非离断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安全可靠,能够减少食物潴留、残胃炎及胆汁反流,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单中心12年3 01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分析本中心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术式演进。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3 012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病理证实为胃恶性肿瘤、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未发现远处转移、施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重要脏器功能完好及病例资料完整者;排除因胃癌出血或穿孔或梗阻等而行急诊胃癌切除术者、术中发现肿瘤侵及邻近脏器如胰腺或横结肠等者、术中中转开放手术者、5年内罹患其他恶性肿瘤(甲状腺癌除外)以及术前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肝肾功能不全者。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1)患者基本情况;(2)胃癌手术量逐年变化趋势;(3)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演变;(4)手术及术后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定义为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并发症分级按照Clavien-Dindo标准进行分级归类,其中Ⅲ级以上并发症是指需要手术、内镜或放射学干预,或威胁生命或发生死亡;(5)生存分析: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手术之日至末次随访时间(或死亡时间或随访截止时间)。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分布变量以 x±s的方式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住院天数以“ M( Q1, Q3)表示,并利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离散变量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对比。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手术量与手术年份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双尾检验 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全组3 012例患者中男性2 114例,女性898例;年龄(61.1±10.7)岁。按累计病例数顺序,将患者平均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每组1 004例患者。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接受手术的时间依次为2010年1月至2018年10月、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和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1)患者基本情况,3组中男性患者分别为691例(68.8%)、699例(69.6%)和724例(72.1%);平均年龄从2010年的56.6岁逐年增加至2022年3月的62.8岁。肿瘤T1、T2、T3、T4期患者前期组分别占49.0%、14.4%、23.9%和12.6%;中期组分别为47.5%、12.9%、26.9%和12.6%;后期组分别占39.7%、14.6%、30.0%和15.6%。N0、N1、N2、N3a、N3b期患者前期组分别占56.8%、13.7%、13.4%、11.0%和5.0%;中期组分别占55.7%、12.9%、12.8%、11.6%和6.9%;后期组分别占51.0%、16.1%、12.8%、12.5%和7.5%。(2)胃癌手术量逐年变化趋势:从2010年的19例/年到2021年的786例/年,每年胃癌的手术量与手术年份成正比(y=47.505x, R2=0.67);病理分期为Ⅰ期患者占比随时间推移呈现波动式下降趋势,而Ⅲ期患者比例略有增加,截至2022年3月占比为34%。(3)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演变:除2010年外,其他年份行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中,远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侧重于Billroth-Ⅱ+Braun吻合,从2016年不到20%的占比逐渐升至2021年以后的70%左右;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从2016年开始出现π吻合和Overlap吻合逐渐增加,其中π吻合于2019年达到65%左右,Overlap吻合于2020年占比接近30%;近端胃切除术后吻合方式自2016年以来以双通道吻合(占比54%)和食管胃吻合方式(占比30%)为主,双通道吻合在2019年占比达70%。(4)手术时间: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3.3±49.8)min、(186.9±44.3)min和(206.7±51.4)min,中期组比前期组明显缩短( t=3.005, P=0.003),后期组比前期组( t=5.875, P<0.001)、中期组( t=9.180, P<0.001)均明显延长。(5)术后住院时间:前期、中期和后期3组胃癌患者的中位住院天数分别为9(8,11)d、8(7,10)d和8(8,10)d。中期组和后期组的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前期组患者(分别 Z=-12.467和 Z=-5.981,均 P<0.001),但中期组与后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415, P=0.678)。(6)术后并发症:前期、中期和后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4%(205/1 004)、16.2%(163/1 004)和16.2%(162/1 004),中期组较前期组有明显降低(χ 2=5.869, P=0.015),后期组较前期组也有明显降低(χ 2=6.165, P=0.013),但中期组与后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04, P=0.952);3组患者术后早期Ⅲ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80/1 004)、7.6%(76/1 004)和4.9%(49/1 004),后期组较前期组有明显降低(χ 2=7.965, P=0.005),后期组较中期组也有所降低(χ 2=6.219, P=0.013),但中期组与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11, P=0.739)。(7)生存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9.5个月,全组患者整体5年生存率为74.7%,其中Ⅰ、Ⅱ、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2.0%、77.2%和40.3%。进一步按照TNM分期进行分组,患者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3.2%、87.8%、81.1%、72.7%、46.2%、37.1%、34.0%。 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量逐年增加,随着累计病例数的增加,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Billroth Ⅱ+Braun吻合与单纯Billroth Ⅱ吻合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比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Billroth Ⅱ+Braun吻合与单纯Billroth Ⅱ吻合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晋江市医院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行Billroth Ⅱ+Braun吻合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行单纯Billroth Ⅱ吻合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1年相关指标,观察患者术后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拔胃管进流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观察组食物潴留、残胃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而两组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总蛋白下降量和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年观察组腹胀、反流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以Billroth Ⅱ+Braun吻合方式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性高,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治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毕Ⅱ式胃大部切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大部切除术时是否加做布朗吻合分为布朗吻合组和非布朗吻合组。根据使用内镜不同,将患者分为十二指肠镜组、常规前视镜组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组。分析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接受了82例次ERCP诊治。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0.2%(74/82)、87.8%(65/74)、100.0%(65/65)和79.3%(65/82)。非布朗吻合和布朗吻合患者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79.7%(47/59)和78.3%(18/23)。十二指肠镜组、常规前视镜组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组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93.8%(15/16)、76.2%(48/63)和2/3。常规前视镜使用和不使用透明帽辅助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80.8%(42/52)和54.5%(6/11)。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ERCP是有效和安全的。小肠镜可以作为十二指肠镜和常规前视镜操作失败后的一种候选方法。当使用常规前视镜操作时,用透明帽辅助可提高ERCP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腔镜用缝合器在腹腔镜下胃空肠吻合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腔镜用缝合器在腹腔镜下胃空肠吻合中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施的5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Billroth Ⅱ+Braun吻合)中应用腔镜用缝合器缝合关闭胃空肠共同开口患者的病例资料。手术适应证为:(1)年龄为18~75岁;(2)术前病理确诊为胃腺癌;(3)术前临床分期为Ⅰ~Ⅲ期;(4)肿瘤位于胃中下1/3处,可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5)既往无上腹部手术史(腹腔镜胆囊手术除外)。手术步骤如下:在进行胃-空肠吻合时,先以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进行胃空肠侧侧吻合,然后以腹腔用缝合器缝合关闭共同开口。在缝合关闭共同开口时,采用自下而上、先内进内出后垂直褥式缝合的方法,实现胃壁与空肠壁黏膜-黏膜、浆膜-浆膜完整内翻闭合;第一层缝合结束后,再自上而下行浆肌层缝合包埋胃空肠共同开口。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腹腔镜下利用腔镜用缝合器关闭胃空肠共同开口。手术时间(308.6±22.6)min;胃空肠吻合时间(15.4±3.1)min;术中出血量(34.0±10.8)ml。均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0.9)d,术后住院天数(7.0±1.9)d。结论:腔镜用缝合器在腹腔镜应用于进行胃空肠吻合中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的近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5例,女35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23~84岁。140例病人中,54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消化道重建术,设为Billroth Ⅱ+Braun组;86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设为Roux-en-Y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残胃炎及严重程度、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1)手术情况:140例病人均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0 mL、50~200 mL、>2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3±39)min,15、35、4例,(30±13)枚和(240±52)min,25、51、10例,(27±10)枚,两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56, χ2=0.774, t=1.518, P>0.05)。(2)术后情况:Billroth Ⅱ+Braun组病人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8例,(3.5±0.8)d,4、1、0、0例,5例,1例,(9.0±5.0)d,(3.8±1.2)万元,(9.7±2.1)万元,Roux-en-Y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59例,(3.7±1.0)d,9、1、0、1例,11例,2例,(9.0±4.0)d,(4.3±1.0)万元,(9.2±2.1)万元,两组病人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453, P<0.05),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049, t=-1.339, Z=0.000, χ2=0.409, t=0.197、1.383, 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随访情况:140例病人中,134例获得随访,其中Billroth Ⅱ+Braun组52例,Roux-en-Y组82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残胃炎发生率、胆汁反流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1.5%(32/52)、38.5%(20/52)、26.9%(14/52)和41.5%(34/82)、22.0%(18/82)、12.2%(10/82),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131,4.270,4.695, P<0.05)。两组病人残存食物分级(0、Ⅰ、Ⅱ、Ⅲ、Ⅳ级),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分级(微小病变、A级、B级)分别为42、3、5、2、0例,6、5、3例和67、9、1、5、0例,8、2、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Z=-0.156,-1.468, P>0.05)。 结论: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均安全、可行,行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可降低手术费用,行Roux-en-Y吻合可降低术后短期残胃炎、胆汁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化疗联合免疫和靶向新辅助治疗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免疫和靶向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20例临床分期为T3~4aN+M0期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3个周期SOX(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联合免疫(卡瑞利珠单抗)和靶向(甲磺酸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理缓解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除年龄及手术时间外,其余计量资料采用 M(范围)表示。 结果:20例患者中,男18例,女2例;年龄41~73岁[(60.6±9.7)岁]。20例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横结肠系膜行腹腔镜中转开腹全胃切除合并部分横结肠切除;8例行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均为远端胃Billorth Ⅱ+布朗吻合;11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全胃切除伴Roux-en-Y吻合10例,近端胃切除伴食管残胃overlap吻合1例。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5.0±34.1)min,术中出血量为80(20~100)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68(21~89)枚。术后病理TNM分期为T0N0M0期6例,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 9例;6例(30.0%)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9例(45.0%)患者获得病理显著缓解。20例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为4(1~5)d,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为3(2~5)d,术后住院时间为13(6~19)d。1例患者出现结肠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1例患者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瘘合并腹腔感染,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均为3A级,经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出现胃瘫,2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2级,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无出院30 d内死亡患者。结论:胃癌患者接受SOX方案联合免疫和靶向新辅助治疗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但整体手术风险及难度有所增加,建议在经验丰富的胃癌中心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