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例罕见ABO变异型Bw亚型的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3例ABO变异型Bw亚型进行基因鉴定及序列分析。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检测ABO血型,并应用Sanger测序进行 ABO基因鉴定。 结果:3例ABO血型鉴定均符合Bw亚型,基因分型分别为 ABO*Bw.11/0.01.02、 ABO*Bw.12/0.01.01、 ABO*Bw.34/A1.02,测序发现分别存在c.695T>C变异致多肽链Leu232Pro替换,c.278C>T变异致多肽链Pro93Leu替换,c.889G>A变异致多肽链Glu297Lys替换。 结论:本研究分别发现了Bw11、Bw12、Bw34亚型各一例。基因检测可作为血清学结果的补充确定ABO血型的亚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Bw11亚型家系表现 ABO等位基因竞争现象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携带 ABO*BW.11等位基因的家系成员ABO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 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9人的ABO血型表型。采用PCR方法扩增 ABO基因第6、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同时克隆测序先证者及其父亲的标本。 结果:血清学检测初步判断先证者及其弟弟为AB亚型,先证者的父亲及其两女儿为B亚型。克隆测序发现先证者 ABO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在 B101的基础上第695位碱基发生T>C变异,表明为 ABO*BW.11等位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及其两个女儿均携带该变异等位基因。 A基因与 BW.11以及 BW.11与 O基因同时遗传时竞争现象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ABO基因c.695T>C变异可能会导致Bw11亚型存在等位基因竞争现象。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方法有助于精准鉴定ABO疑难血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Bw11亚型的鉴定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一例Bw11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经典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和吸收放散法检测ABO抗原和血清中存在的ABO抗体。应用序列特异引物(sequence-specific primer, SSP)引导的聚合酶链反应进行 ABO基因分型,进一步测序分析 ABO基因第1~7外显子核苷酸序列,对发生变异外显子进行单倍型分析。 结果:微柱凝胶法正反定型相符提示为O型;经典试管法正反定型不符;吸收放散实验证实存在B抗原;抗体筛查排除同种抗体存在。SSP基因分型为B/O1;第6、7外显子测序与B101/O01基因序列比对存在第7外显子695T>C变异,导致232位亮氨酸转变为脯氨酸,证实为Bw11/O1杂合子。结论:nt695T>C变异可能是导致B抗原减弱的分子遗传机制。Bw11亚型可能存在较强抗B抗体,人源及部分单克隆试剂不能检测出Bw11亚型易被误判为O型,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助于ABO亚型的准确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BO亚型分子遗传学分析及罕见等位基因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95例血清学ABO亚型标本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95例血清学ABO正反定型不符亚型标本全部进行血清学确认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PCR-SSP)ABO基因分型,对PCR-SSP无法检测到亚型等位基因的标本分别先后进行ABO基因第1~7外显子双链测序和单链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以及突变点所在基因位置.结果 95例标本共检测出34个ABO等位基因.其中5个常见ABO等位基因(ABO*A1.01、ABO*A1.02、ABO*B.01、ABO*O.01.01和ABO*O.01.02)和29个罕见亚型等位基因,包括16个ISBT命名等位基因(ABO*A2.01、ABO*A2.05、ABO*A2.13、ABO*A3.07、ABO*AW.37、ABO*AEL.05、ABO*B3.01、ABO*B3.05、ABO*BW.03、ABO*BW.07、ABO*BW.27、ABO*BEL.03、ABO*cisAB.01、ABO*cisAB.05、ABO*BA.02、ABO*BA.04)和 5 个 dbRBC 曾命名等位基因(A223、B309、Bw37、Bel09、Bw40)和 8 个均未命名新等位基因[ABO*B.01+978C>A、ABO*A1.02+248A>T、ABO*B.01+125dupT、ABO*B.01+(98+1 G>A)、ABO*A1.02/ABO*B.01+1A>G,ABO*A1.02/ABO*O.01.01+28G>T,ABO*A1.02/ABO*B.01+538C>T,ABO*A1.02/ABO*O.01.01+797insT,后4个标本因标本量不足无法进行单链测序验证].95例标本通过PCR-SSP确认亚型等位基因76例(21个ISBT和dbRBC已命名等位基因),剩余19例标本进行ABO基因第1~7外显子测序确认,其中确认8例未命名等位基因标本,剩余11例标本经测序未发现在检测范围内的亚型等位基因.结论 研究揭示了 95例血清学ABO亚型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发现8种罕见的未命名新等位基因.血清学疑难血型的检测受到患者病理、生理等因素的干扰,ABO亚型鉴定需要血清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相结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2例ABO血型亚型个体ABO血型亚型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分别于2015年10月21日和2015年11月12日,送青岛市中心血站输血研究所进行ABO血型鉴定的2例疑难血型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学正反定型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方法,对2例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法对标本进行ABO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其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进行单倍型测序.结果 ①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为Ael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940A>G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ABO基因型为Ax13/O02;②另1例标本的血清学鉴定结果为Bel型;直接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第7外显子存在c.784G>A杂合突变;单倍型测序结果显示,其ABO基因型为Bw17/O01.结论 血清学分型和基因测序分型相结合的方法,是对疑难血型个体ABO血型亚型进行分型较为可靠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例BX血型个体的家族遗传分析及临床输血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对1例BX血型个体及其家系成员血型进行分析,以阐明其血型遗传特征、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 ABO血型、吸收放散试验确认亚型抗原物质、中和抑制实验检测唾液血型物质;扩增ABO基因6、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先证者及其儿子为BX型;先证者父亲和弟弟为B型;先证者母亲及其配偶为O型;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儿子、父亲的ABO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在B101基础上发生695T>C突变,比对人类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该等位基因为Bw11.结论 鉴定了1例BX型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血型和等位基因型,血清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于准确鉴定ABO血型和降低亚型患者输血风险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B亚型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B亚型血清学鉴定及基因测序分析.方法 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ABO血型,采用PCR-SSP、ABO基因分型、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型和序列分析.结果 血清学鉴定发现4例B亚型,其中基因型B303/O2 3例、Bw11/02 1例;基因测序发现第3内含子intron3+5 G/A杂合3例、nt695 T/C杂合突变1例.结论 采用血型血清学鉴定,结合基因分型技术是正确鉴定ABO亚型的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龙井茶多酚提取物对小鼠肝Cyp450酶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长龙井茶多酚提取物对小鼠肝Cyp450酶的影响.方法 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75 mg/kg组、150 mg/kg组、300 mg/kg组各10只,龙井茶多酚提取物组给予75、150、300 mg/(kg·d)灌胃,空白组给予超纯水0.1 mL/(10 g·BW)灌胃,各组连续灌胃7 d.取另外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7 d组、14 d组、28 d组各10只,7 d组、14 d组、28 d组以龙井茶多酚提取物150 mg/(kg·d)分别灌胃7、14、28 d,对照组给予超纯水0.1 mL/(10 g·BW)灌胃28 d.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肝脏Cyp3a11、Cyp 1a2、Cyp2c37、Cyp2d22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脏Cyp3a11、Cyp1a2、Cyp2c37、Cyp2d22蛋白表达.结果 相对于空白组,不同剂量的龙井茶多酚提取物各组Cyp3a11、Cyp2d22、Cyp2c37 mRNA及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Cyp1a2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P均<0.05).相对于对照组,不同给药时长的龙井茶多酚提取物对Cyp3a11和Cyp2d22 mRNA及蛋白表达先降低、再增高,Cyp1a2 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对Cyp2c37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龙井茶多酚能够显著影响小鼠肝Cyp450s酶多种亚型的表达,且剂量和给药时长对Cyp450底物药物的代谢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北方汉族人HLA-DR,DQ位点抗原分布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5
对我国北方100名汉族人HLA-DR,DQ位点抗原进行分型,除DRw10、DRw14未检出外,均有分布。DR抗原以DR2、DR4、DRw9较高,DR7、DRw6较低。DR5、DRw6中以DRw11、DRw12亚型较为多见。DRw52、DRw53的抗原频率分别为0.27和0.47。DQ位点,DQw1、DQw3的抗原频率分别为0.53和0.67,未做DQw2分型,而其基因空白为0.48。本文还进行了连锁不平衡单倍型的分析(T值大于1.96),并发现了北方汉族人有Cx46-Bw46-DRw9-DQw3的单倍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肿瘤患者ABO亚型血清学与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使用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肿瘤患者ABO亚型标本进行分析.方法 2014年7月~2019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进行治疗的实体肿瘤患者,经输血科常规血型血清学鉴定为ABO亚型标本32例,标本分别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法及基因测序(PCR-SBT)技术进行血型分子生物学鉴定;PCR-SSP检测5例,PCR-SBT检测28例,其中1例同时进行PCR-SSP和PCR-SBT检测;对比分析血清学和基因分型结果.结果 本研究中66%(21/32)标本经基因分型检测确认为ABO亚型或存在突变,包含:7例B(A).04,2例 B(A).02,1 例 cisAB.01,3例为 BW.12,4例为 BEL.03,1 例A4EL.02,1 例 B 型974G>C,1 例 A 型797insT,1例A型617C>G;21例亚型或存在突变标本中,15例血型血清学与基因分型结果一致,6例为血清学吸附放散试验未检出A或B抗原.另34%(11/32)分子生物学分析未检出导致ABO亚型基因变异.结论 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实体肿瘤患者抗原或抗体减弱以及亚型所致的ABO疑难血型鉴定,是准确鉴定疑难ABO血型的重要辅助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